承台工序质量控制手册剖析 下载本文

图2.1承台工艺流程图 与墩身接缝处理 承台验收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拌制、运输 浇注混凝土 制作混凝土试件 拆模 安装承台钢筋、冷却管、测温元件,预埋墩身连接钢筋 施工准备 基坑平面位置放样 基坑支护 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凿除桩头 桩基检测 基坑抽水 承台基底处理 安装接地线装置 模板制作、预拼、验收 安装模板 冷却管通水循环 基坑回填

表2.2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标准

序号 工序 检 测 项 目 支护方案 地下水位 1 基坑开挖 砼垫层厚度 排水 凿桩头 轴线偏差 表面平整度 相邻两板表面错台 2 模板安装 模板缝隙 高程偏差 模板内侧宽度误差 主筋间距误差 3 钢筋加工 保护层厚度误差 与安装 冷却管安装 预留测温孔 砼入模温度 分层厚度 4 承台砼灌筑 间隙时间 顶面高程误差 小于砼初凝时间 ±20mm ≤2mm,不漏浆 ±20mm 十10mm,-5mm. ±20mm +10mm, -5mm 水流畅通,不漏水,定位准确稳固 深入砼底面以上50cm. 夏季<30C,冬季>10C。 ≤30厘米。 00标 准 (各墩根据地质、相邻环境制定,确保坑壁稳定) 排水低于承台底面10厘米 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承台范围内不得有径流通过 桩顶面标高误差0~30mm ≤15mm <5mm ≤2mm 备注 砼内部-表面-环境气温差 ≤20度 5 养 护 养护用水与表面砼的温差 ≤15度 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砼内外温差 6 模板拆除 砼棱角 无碰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天 ≤20度

第三章 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

陆地上承台基坑开挖一般采取无挡支护放坡开挖;有挡支护开挖,支护方式采用型钢板桩支护、钢板桩围堰、钢筋混凝土围堰等。

水中墩承台施工如果条件允许,一般采用筑岛围堰按无水条件下有挡支护方法施工,否则采取钢板桩围堰、钢吊箱围堰、钢套箱围堰。

1.1 场地平整

承台施工场地平整质量验收标准、检测方法与钻孔灌注桩工序控制标准相同。采取有挡支护开挖承台基坑时,注意作业平台的平面尺寸必须满足操作需要。

1.2有挡支护

有挡支护结构必须根据承台地质、水文条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单独设计,受力检算时安全系数大于1.3。有挡支护安装必须牢固稳定,确保承台施工期间作业安全。

有挡支护后基底尺寸比承台四周每边扩大一定尺寸,确保支护内模板支撑系统满足施工要求,且支护变形后不得侵入承台有效范围。

基坑四周设置排(汇)水沟及四角设置集水井,采用污水泵抽出渗水以降低基坑内水位,使地下水位低于承台底面以下10cm。

根据承台基底地质情况,如基底为松软土层,采用填筑碎石、砂砾垫层或混凝土硬化层等措施进行加固,其加固厚度满足设计和现场施工需要。

1.3桩头凿除

钻孔桩桩头凿除后,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承台底面位置高10cm左右,要求桩头露出新鲜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无浮渣,保证桩头顶端齐平无破损。

1.4承台基坑检验

⑴承台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⑵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

⑶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基底为土质时为±50mm,基底为石质时为+50,-200mm。施工单位对每个基坑检查不少于5处。

2承台钢筋加工及安装 2.1承台钢筋加工验收标准

承台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运至现场进行钢筋安装,钢筋接头(Φ16及以上的HRB335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钢筋焊接接头焊缝长度:单面搭接焊≥10d(d为主筋直径)、双面搭接焊≥5d;饱满度:厚度>0.3d,宽度>0.5d。搭接焊或闪光对接焊后,两根钢筋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承台钢筋数量、规格严格按照施工图加工,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2.1。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2.2。

表2.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项 目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3 检验方法 尺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

表2.2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 目 受力钢筋排距 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 分布钢筋间距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焊接骨架 允许偏差(mm) ±5 ±20 ±20 ±20 ±10 30 +10,-5 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尺量连续3处 5 6 7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钢筋保护层厚度 预埋钢筋、预埋件中心位置偏差 尺量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尺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