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几何光学 下载本文

高中物理竞赛光学教程 第一讲几何光学

出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射向平面镜的光路,但光路仍然遵守凸透镜与平面镜成像规律,这是我们在具体分析光路时必须牢牢抓住的一点。成像的计算也是遵守凸透镜与平面镜的成像计算方法的。

解: (1)用作图法求得物AP的像A?P?及所用各条光线的光路如图1-5-25所示。 说明:平凸透镜平面上镀银后构成一个由会聚透镜L和与它密接的平面镜M组合LM,如图1-5-25所示。图中O为L的光心,AOF?为主轴,F和F?为L的两个焦点,AP为物。作图时利用了下列三条特征光线:

①由P射向O的入射光线,它通过O后方向不变,沿原方向射向平面镜M,然后被M反射,反射光线与主光轴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均为α。反射线射入透镜时通过光心O,故由透镜射出时方向与上述反射线相同,即图中的

L MOP?。

P S/ ②由P发出且通过L左方焦点F的Q 入射光线PFR,它经过L折射后的出射 H / 线与主轴平行,垂直射向平面镜M,然F A F/ ?后被M反射,反射光线平行于L的主轴,A ? O / 并向左射入L,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通P过焦点F,即为图个中RFP。

③由P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

S T 线PQ,它经过L折射后的出射线将射向图1-5-25 L的焦点F?,即沿图中的QF?方向射向平面镜,然后被M反射,反射线指向

与F?对称的F点,即沿QF方向。此反射线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可用下法画出:通过O作平行于QF辅助线S?OS,S?OS通过光心,其方向保持不变,与焦面相交于T点。由于入射平行光线经透镜后相交于焦面上的同一点,故QF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也通过T点,图中的QT即为QF经L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上列三条出射光线的交点P?即为LM组合所成的P点的像,对应的A?即A的像点。由图可判明,像A?P?是倒立实像,只要采取此三条光线中任意两条即可得A?P?,即为正确的答案。

(2)按陆续成像计算物AP经LM组合所成像的位置、大小。

物AP经透镜L成的像为第一像,取u1?2f,由成像公式可得像距?1?2f,即像在平面镜后距离2f处,像的大小H?与原物相同,H??H。

第一像作为物经反射镜M成的像为第二像。第一像在反射镜M后2f处,对M来说是虚物,成实像于M前2f处。像的大小H??也与原物相同,H???H??H。

第二像作为物,再经透镜L而成的像为第三像。这是因为光线由L右方入射。且物(第二

111??u??2f,由透镜公式u3?3f可得像距 像)位于L左方,故为虚物,取物距3fu3?3??0u?f3

高中物理竞赛光学教程 第一讲几何光学

2f3上述结果表明,第三像,即本题所求的像的位置在透镜左方距离处,像的大小H???可

H????31????u33求得,即 由H11H????H???H33

1像高为物高的 3。

C F O F 例6、如图1-5-26所示,凸透镜焦距f=15cm,

OC=25cm,以C为圆心、r=5cm为半径的发光圆环与主轴共面。试求出该圆环通过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

y,yˊ 分析: 先考虑发光圆环上任意一点

P P经透镜所成之像,当P点绕圆环一周时,

对应的像点的集合就构成整个发光圆环x xˊ F O F C 通过透镜所成的像。因此可用解析几何的Pˊ 方法讨论本题。

解: 如图1-5-27所示,以O点为直

图1-5-27

角坐标系原点建立坐标系xOy和x?Oy?。

考虑发光圆环上任一点P(x,y),则有

图1-5-26

(x?25)2?y2?52 ①

发光点P(x,y)的像为P?(x?,y?),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及放大率关系可有

111??xx?f ② y?x??yx ③

联立②、③式解得

x?15x?x??15 ④ 15y?y?x??15 ⑤

将④、⑤式代入①式中并整理得

(x??45)2y?2??12215(53) ⑥

⑥式即为所需求的圆环之像。这是一个对称中心位于光心45cm处,以主光轴为长轴的椭

圆。

高中物理竞赛光学教程 第一讲几何光学

讨论 如果把发光圆环用一球壳取代,则根据对称性,球壳的像是以圆环的像绕主轴旋转一周行成的一椭圆。

点评 曲线形线状物通过透镜所成的像也是一定曲线状,至于是什么样的曲线,要视具体情r1 r2 F B A 况而定。例如本题中的发光圆环所成的像变为一

d 椭圆环就是一例。本题的关键是要建立恰当的物

f 方和像方坐标系来球解问题。

例7、求厚透镜对两个不同波长有同一焦距的条件。并且不同类型的透镜,讨论可行性。

图1-5-28 解: 我们必须知道厚透镜的性质。厚透镜由下述数据表征;球形表面的半径r1和r2,厚度d和折射n(图1-5-28),焦距f=BF由下式给出

?111?n?1?1??(n?1)???d???frrnrr??212? ?1焦距是从主点B算起的。B离表面的距离为

BA?h?

上述公式对任意厚度的厚透镜都成立,但只对近轴光线才给满意结果,因为是在一定的近似下得到的。

光被透镜色散。透镜对波长?0的折射率是na,对波长?b的折射率是nb。按折射率n的幂次整理焦距公式,得

r2dn(r1?r2)?d(n?1)

f(r1?r2?d)n2?[2fd?f(r1?r2)?r1r2]n?fd?0

这是一个二次方程。给定一个f值,应有两个n值,因此,我们的问题可以解决。 先后以

na和nb代入方程,并令其相等

?11na?1??(na?1)???d??rrnar1r2?2?1?

?11nb?1???(nb?1)???d??rr?nrr12b12??

整理后得到

?1?r1?r2?d?1??nn??ab??

如果半径r1,r2与厚度d满足这一条件,则对两个不同的波长,即对两不同的折射率来说,

a)焦距是相同的。有趣的是折射率的乘积ab在起作用,而不是色散(b。因折射率大于

1,于是括号内的数值小于1,说明半径之和小于镜厚。这意味着透镜将是相当厚的。

nnn?n高中物理竞赛光学教程 第一讲几何光学

结果讨论:首先,透镜不可以是平凸或平凹的,因为这种透镜有无限大的半径。其次,r1和r2之一为负的发散透镜是许可的,但不能是双凹透镜。

如果要求的不是f而是(f-h)对两个折射率有相同的值。实现这一点也是可能的,但却是一个复杂得多的问题。

例7、照相机镜头L前2.28m处的物体被清晰地成像在镜头后面12.0cm处的最相胶片P上,两面平行的玻璃平板插入镜头与胶片之间,与光轴垂直,位置如图1-3-29所示。设照相机镜头可看作一个简单薄凸透镜,光线为近轴光线。

1、求插入玻璃板后,像的新位置。

2、如果保持镜头、玻璃板、胶片三者间距离不变,若要求物体仍然清晰地成像于胶片上,则物体应放在何处?

解: 解法1

1、折射率为n,厚度为d 两面平行的玻璃板,对于会聚在像点P?的傍轴光束的折射作用可如下方法求出:如图1-3-30,iD取任一指向P?点的傍轴光线CP?,此光线经平行玻璃板折射的光路为CDEP??,在平板第一面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均为小角度,反向延长EP??交D点处的法线于F,容易看出,DEP??P?为

平行四边形,则

P?P???DF?b/tan??b/tani 平行板厚度d为

d?b/tan?

得 P?P???d(1?tan?/tani) 因为i与r都很小,所以 tan?/tani?sin?/sini?1/n 故得

dP?P??L0.90cm zzPAzBz8.0cm 12.0cm 图1-3-29

FECrb 图1-3-30

?1?P?P???d?1???n?

以上结果对任何会聚于P?点的傍轴光线均成立,所以向轴上P?点会聚的傍轴光束经平行玻璃板折射后会聚于轴上P??点。在这种情形下,平行玻璃板的作用是使像点向远离平板方向

移动距离P?P??,由题给数据得

P?P???0.9?(1?1/1.5)?0.3(cm) 故像成在镜头后面12.0+0.3=12.3(cm)处。 2、设照像机镜头焦距为f, 不放玻璃板时有

1/228+1/2=1/f,

可得 f=11.4cm。

插入玻璃板时,若要像仍成在离镜头12cm处的胶片上,应改变物距使不放玻璃板时成像在镜头后面v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