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年级册《课内现代文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下载本文

与赞美之情。

4.《美丽的颜色》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赞扬了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精神。

《藤野先生》

1.双线并行,记叙有序。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写作 《回忆我的母亲》 1.通过具体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2.语言朴实,情感深厚。3.叙述、议论、 抒情相结合,史实与抒情相结合,夹叙夹议。

特点

《列夫·托尔斯

1.比喻、夸张,巧妙运用。2.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平庸丑陋外貌,泰》

反衬犀利深刻灵魂。3.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美丽的颜色》 1.鲜明的对比。2.生动细致的描写。

跟踪训练

一、阅读《藤野先生》第1—5段,完成题目。 1.对选文第1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东京樱花“烂熳”的景象。

13

B.“我”与“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 C.“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反感。 D.“我”对东京的失落情绪。

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B.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 ) A.上野的樱花。

14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C.花下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

D.花下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精心打扮”的丑态。 4.对选文中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也有解散辫子……标致极了”运用了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B.文章写到了留学生赏樱花(行动)、盘辫子(外貌)、学跳舞(行动)等,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羡慕之情。 C.“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的含义是“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D.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既写出了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对这些留学生的厌恶),又暗示作者与众不同,是一个寻求救国良策的爱国青年。

5.对选文中“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江浙缺少大白菜,北京缺少芦荟。

15

B.分析白菜在浙江、芦荟在北京受优待的原因是“物以希为贵”。 C.指出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是仙台没有第二个中国留学生。

D.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是“物以希为贵”,表达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和隐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阅读《回忆我的母亲》第7段,完成题目。 1.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

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 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2.对写家人起床、家人劳作的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