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毛概专科期末考试题库答案 下载本文

48.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

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B )

A. 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

D.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 4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 )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依德治国

50.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51.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 C )

A.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它的经济计划性不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52.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是( A )

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成熟 C.上层建筑完善 D.法制健全

5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D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经济建设和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

C.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 5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C )

A. 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56.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C )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 57.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C )

A.四个现代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 )

5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建设精神文明

5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B )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60.“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B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61.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是( D )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6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B )

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6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 B )

A.1995年1月1日 B.2001年12月11日 C.1948年1月1日 D.1950年3月6日

6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 )

A.靠自己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 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65.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 C ) 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 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

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6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D )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B )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6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 B ) A. 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6

D.承认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7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 )

A. 社会保险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71.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A )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 D.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7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C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放权让利,实行企业承包制

7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C )

A.私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全民所有制经济 74.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富裕”是( B ) A.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B.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C.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D.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75.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 A.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多党政治协商制度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

76.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 )

A.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B.全民民主

C.对无产阶级实行民主,对其他阶级实行行政

D.阶级斗争

77.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制

C. 政治协商制度 D. 统一战线

7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共产主义理想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倍,实现小康

79.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是(A ) A.理想建设 B.道德建设

C.纪律建设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8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7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C )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82.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指的是( C ) A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为集体服务,为社会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全面小康社会服务

83.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B )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8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A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8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B )。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86.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 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87.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88.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B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89.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延期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90.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C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9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 B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