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 下载本文

校 本 研 修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2015.1 年级:五年级一班 教者:崔 涛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

本学期初我们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主题是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对课堂每个时段进行观察,重点观察五分钟内的提问情况,集中地记录课堂提问,我们对研究课的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整理使我产生一些有关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困惑。 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提问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对课堂提问进行反思、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提问效果的实践研究,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载体,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的观察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旨在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效果的优化。

一 、组织专题研究型活动。 (1)开辟有效提问备课组活动途径

我根据课题的进展需要,对备课形式作了重要改变,备课中专门开辟一栏“围绕重难点设计有效提问”。 (2)开设课后反思,改善教研通道

对教师的课堂后反思主要围绕三方面:第一,反思哪些问题是问在了关键处?重点突出了吗?第二,这节课哪些问题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和和课题理念?哪些问题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第三,这节课再上一次,你准备如何修改?这样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寻求努力方向,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我,最后真正做到的是反思后的

改善教学。

(3)开展扎实有效的主题教研活动

教研组以“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三维目标来设计提问,体现出有效性”和“提问不在于多少,关键要适时、适度,使问题问得有广度、深度和精度”等为主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研讨时,要求听课者要“少戴花多挑刺”,重点找出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提问,与执教者共同商讨改进措施,力求每一堂课的教师课堂提问都向有效靠拢。 二 、构建良好的提问设计、技巧意识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1.把握教材,研究学生。

首先要认真反复地阅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本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写作方法等。然后分析学情,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最近发展区,从而设置出恰当、有效的问题。

2.精心预设,周密设计。

课堂提问重在启发学习的心智,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备课时应注意几个导向: (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确定教学目标后,要针对每一个教学目标考虑要提什么问题?提几个问题?提什么类型的问题?向哪个层次提什么问题等。 (2)以学生认知为导向。

教师应提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相矛盾,造成他们认知不平衡

的问题,进而将问题改编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问题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引燃点”。 (3)以设问节点为导向。

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课堂提问,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实施,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以下几个地方设问:在课文主要内容上设问题、在课文的主要矛盾处设问、在课文的主题处设问、在课文反复处设问、在课文关键处设问、在学生的兴趣点设问。 (4)问题的设计要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导向。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永远不能弱化的核心目标,老师每

提一个问题都应有一定的价值,能开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把握技巧,提高效益。

虽然有了精心的预设,但我们面对的是十岁左右的小学生,课堂是变化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提问还需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提问时的火候

“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我认为把握提问时的火候主要是把握提问的课堂时机和把握提问后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提问后,不要求学生很快作出回答,给予适量的时间思考。

(2)把握提问时的方法

低段语文课堂主要采用直接诱导法、趁机追问法、无中生有法等提问方法。

直接提问法是指教师在提问时不拐弯抹角,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和学习实际,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学问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解决文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趁机追问法是指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学生的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问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都采用“为什么”。

无中生有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看似没有问题的平常处、易懂处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层思考。 (3)把握答问时的倾听

教师应该学会有效倾听,在这种倾听的环境中,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开发并转化学生的观点,引发更复杂的回答。这样既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回应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学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接受者。

(4)把握评价时的尺度

教师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对待答错的同学固然不能白眼相待,讽刺挖苦,对待答对的不能无原则地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的方向,同时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为下一次的有效提问打下基础。

(5)把握学生提问的策略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好动、好问,是培养提问能力的绝佳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教会学生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4.积极反思,行为跟进。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还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时教师一提出问题就有许多学生来参与回答,而有时看似简单的问题,教师问了好几遍,仍然无人回答。 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多反思自己的提问是否出现了失误。

三 、环境方面: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是提高课堂提问的催化剂。 “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控制,易被具体情境感染、同化。因此,营造积极的提问氛围,能有效地感染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

1.营造氛围,激发思维。

作为课堂气氛创设和保持的主导者,教师应努力做到: (1)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当学生回答欠缺时,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答问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的提问权。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

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2.优化氛围,促进思维。

(1)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思维积极性。要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培养答问积极性,教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跳一跳,摘果子”的求胜心。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试试看”、“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

(2)问在“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思维激情。 “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3.面向全体,因材施问。

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选择恰当的提问对象,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本次校本研修工作,我们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中等生则提些一般性问题;而对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问题,使其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