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诗人简介 下载本文

堂兄穆阿台兑德登基。这篇诗于1813年在埃及出版。他 的著作有《修辞书》、《诗人阶层》、《伊本·穆阿塔 兹诗集》。

(邬裕池)

--------------------------------------------------------------------------------

Yisifahani 伊斯法哈尼,A.F.

Ab□ al-Faraj al-Isfa□□n□ (897~967)

阿拉伯阿拔斯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又称伊斯巴哈 尼。生于波斯伊斯法罕。为伍麦叶家族后裔,信仰什叶 派教义。在巴格达长大。青年时代曾到过巴士拉、库法、 小亚细亚等地。最后死于巴格达。他的著作有《图菲里 派的传说》、《听的文学》、《家谱汇集》、《求索者 的战场》、《珍闻集》、《传说和遗迹》、《阿拉伯人 的日子(1,700天)》等。曾编选阿拔斯朝著名诗人艾 布·努瓦斯、布赫图里、艾布·泰马姆等人的诗集。他 的主要著作是《诗歌集成》。这是一部20卷的巨著,以阿 拔斯王朝宫廷艺人易卜拉欣·穆绥里等编辑的“百声” (即百首歌曲)为基础,广泛搜集伊斯兰教出现前后几 个世纪的古辞时调而成。《诗歌集成》介绍了每一支名 曲的曲牌名称,调式特点,歌辞内容,创作背景,流传过程 等,以及作曲者、填词者或演唱者生平事迹,有时还穿 插一些征战故事、宫廷趣闻、爱情传说或人物逸话。这 部书内容丰富,纪录了公元10世纪前阿拉伯的社会、历 史、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成为研 究阿拉伯早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珍贵文献,为历代文学 史家和文学批评家所重视。此书1868年在埃及初版印行, 原为20卷,1888年美国东方学者鲁德里夫·布鲁诺根据 他在欧洲发现的稿本增补一卷,作为第21卷,但其可靠 性并未得到普遍确认。1900年意大利朱伟迪教授又增补 详细索引一卷。

(伊宏)

--------------------------------------------------------------------------------

Mutainaibi 穆太奈比

al-Mutanabb□ (915~965)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诗人。原名艾哈迈德·本·侯赛 因,号艾布·泰伊卜。生于伊拉克的库法。少年时代曾 与游牧人一起生活。当时朝政腐败,人民多次举行起义, 其中以“盖拉米塔”派运动对他的影响最大。早年辗转

于伊拉克与叙利亚一带,曾想以诗歌求取功名,未能遂 愿,因而在萨玛瓦地区自称先知,曾鼓动并领导游牧民 举行一次小规模的起义。据说,他因此被称为“穆太奈 比”(原意为“假先知”)。这次起义遭到镇压,他也 被捕入狱。获释后,继续在叙利亚地区飘泊,先后为40 多名王公贵族歌功颂德。 948年为阿勒颇王赛弗·道莱 所赏识,他写了大量颂诗。后去埃及投奔卡弗尔,又去伊 拉克、波斯等地继续为王公歌功颂德。在由波斯回巴格 达的路上,遭遇伏击被杀害。他的诗有颂诗、挽诗、讽 刺诗、情诗等,其中有80多首是专为赛弗·道莱所写的 颂诗,是他诗歌中的精华。诗中反映了诗人的清高、自 负,崇尚武力,要求个性解放,具有反叛精神;某些诗也 表现了对金钱、权势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悲观的看法。他 的诗富于哲理性,有诗人兼哲学家之称。在诗歌艺术上 能继承古诗的传统,又敢于创新,是阿拉伯诗歌革新的 倡导者和先驱者,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不少诗句已成 为阿拉伯世界脍炙人口的格言和成语。

(仲跻□)

--------------------------------------------------------------------------------

Aibu Feilasi Hamudani 艾布·菲拉斯·哈姆达尼

Ab□ Fir□s al-□amd□n□ (932~968)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诗人。生于摩苏尔。幼年丧父,由 其堂兄阿勒颇王赛弗·道莱收养。自幼习文练武,能诗善 骑,并管理门比季、哈兰一带地方。959年,随赛弗·道 莱出征拜占廷,受伤被俘,脱逃后于962年再次被俘,被 解往君士坦丁堡监禁,后获释。赛弗·道莱死后,与其子 发生继承王位的战争,在霍姆斯附近的战场上阵亡。他 的诗洗练、流畅。有许多诗篇记述他的生活经历和尚武 精神,有不少诗为赛弗·道莱和自己的家族歌功颂德。他 最著名的诗《罗马集》是在被俘期间所写,诗中抒发了 他的哀怨、悲愁的情怀。也有一些悼念亲人,特别是哀 悼其母亲的挽歌,非常动人。诗集于1873年在贝鲁特首 次出版。

(仲跻□)

--------------------------------------------------------------------------------

Hemaizani 赫迈扎尼,B.Z.

Bad□‘az-Zam□n al-Hamadh□n□ (969~1007)

阿拉伯作家。生于波斯哈马丹城。从小跟随语言学 家伊本·法里斯学习。11岁离家游历戈尔甘、内沙布尔、 霍拉桑、塞吉斯坦、加兹尼等地,后定居阿富□的赫拉 特城,直至去世。曾结识一些王公大臣,并写诗赞颂他 们。曾与伊斯兰教中的伊斯玛依教派有过接触,在乞丐 中也结交了不少朋友。这些对他创作玛卡梅韵文故事都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玛卡梅韵文故事传世的只有51篇或52篇。每篇 玛卡梅即是一篇短小的故事,各篇玛卡梅共同的主人公 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故事由一个也是虚构的说书人讲述。 各篇玛卡梅故事在内容上没有联系,独立成篇。全部玛 卡梅故事的基本情节是说明人物如何运用智谋以摆脱生 活的困境。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盛行的乞讨和偷盗 之风,特别反映了那时知识阶层的艰难处境。作者通过 主人公之口流露出对社会的不满。玛卡梅中有的故事情 节比较生动,人物性格亦较鲜明,但大多千篇一律。每篇 故事都用韵文写成,间有少量诗歌。它过于注重声韵和 修辞,并多用怪僻词汇。

“玛卡梅”原意为“集会”、“聚会”,引伸为在 集会场所讲述的故事,颇类中国的“评书”、“评话”。 它是阿拉伯古典小说的雏形。有的学者对玛卡梅产生的 时代有不同看法,但认为赫迈扎尼使玛卡梅成为具有真 正文学价值的作品,则是一致的。历代有不少诗人、作 家模仿玛卡梅进行创作,但有成就的只有哈里里以及近 代黎巴嫩作家纳绥夫·雅齐吉。赫迈扎尼和哈里里的玛 卡梅,都曾被介绍到欧洲。

(郅溥浩)

--------------------------------------------------------------------------------

Mai’ali 麦阿里,A.-‘A.

Abu’l-‘Ala’al-Ma ‘arr□ (973~1057)

阿拉伯诗人、作家。生于叙利亚北方麦阿拉努阿曼 镇。幼年因患天花双目失明。成年后曾游历安塔基亚、 的黎波里等城市,接触到希腊和其他地区文化。1007年 去阿拔斯王朝首府巴格达谋事未成,返回家乡离群索居, 专心著述。他的作品大部遗佚,传世的诗集《燧火》记 述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长诗《鲁祖米亚特》,因每 行诗韵脚前的一个字母相同,故又称为“无需守律的律 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宗教、社会、宇宙、人生等问 题的观点,他的观点往往存在矛盾,有时猛烈抨击宗教, 有时又表现出对宗教的虔诚。但他的自由思想和朴素唯 物主义因素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麦阿里的著名散文作品《宽恕书》,是为回答一个 向他求教的伊本·格利哈而作。他以丰富的想象,描写 伊本·格利哈在天堂、地狱的游历,表现了诗人广博的 知识,并对社会、宗教、传统以及关于天堂、地狱的传 说表示了怀疑,采取嘲讽和批判的态度。后人往往将它 与但丁的《神曲》相比拟。他的散文集《章节与目的》 相传是模仿《古兰经》而作,含有教诲的内容。他还注 释过阿拉伯古代著名诗人穆太奈比的诗集,名为《艾哈 迈德的奇迹》。

麦阿里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主张作品表现社会重 大题材,反对应景之作,反对因袭古人。他的作品充满 哲理,被誉为“哲学家诗人和诗人哲学家”,在阿拉伯 文学中丰富和发展了探索自然、描写社会、宣喻道德和 理性的诗歌。麦阿里及其作品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参考书目

纳迪姆·阿迪:《阿拉伯文学史》,叙利亚,1954。 哈纳·法胡里:《阿拉伯文学史》,黎巴嫩,1961。 艾尼斯·麦格达西:《阿拔斯时代的诗圣们》,黎巴 嫩,1963。

(郅溥浩)

--------------------------------------------------------------------------------

Yiben Zaidun 伊本·宰敦

Ibn Zayd□n (1003~1071)

阿拉伯阿拔斯朝文学家、诗人。生于安达卢西亚科 尔多瓦。自幼聪慧,不到20岁就以文才闻名,成为当时一 个小国国王伊本·杰赫瓦尔的重臣。后因爱上贵族的女 儿婉拉黛,被情敌、大臣伊本·阿卜杜斯陷害入狱。他 在狱中曾多次写信、作诗向国王求情,毫无结果,于是 越狱潜逃,为塞维利亚王穆阿台迪德父子收留,任为宰 相。死于塞维利亚。

伊本·宰敦的传世作品有诗集和书信集。他的诗感 情强烈而细腻,形式上喜欢拟古。他的散文代表作有《庄 书》与《谐书》。前者是在狱中写给伊本·杰赫瓦尔请 求赦免的信,后者是托名婉拉黛写给伊本·阿卜杜斯的 回信。历代阿拉伯文人将这些书信引为范文。 (仲跻□)

-------------------------------------------------------------------------------- Halili 哈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