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__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
回扣教材
一、核酸 1.核酸的结构
(1)化学元素:C、H、O、N、P。 (2)单体——核苷酸。 ①据图填写单体的组成成分: a.磷酸,b.五碳糖,c.含氮碱基。 ②据图填写有关组成成分的种类: b.2种,c.5种。
??脱氧核苷酸
③单体的种类?
??核糖核苷酸
组成种――→DNA
组成种――→RNA
(3)比较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区别: ①DNA特有的物质:脱氧核糖、胸腺嘧啶(T)。 ②RNA特有的物质:核糖、尿嘧啶(U)。 2.核酸的功能和分布
二、糖类
1.元素组成:C、H、O。 2.种类、存在及作用
种类 五碳糖 六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动植物 细胞 存在 生理作用 RNA的组成成分 DNA的组成成分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单糖 蔗糖 二糖 麦芽糖 乳糖 淀粉 多糖 纤维素 糖原 三、脂质 1.元素组成:C、H、O(P、N)。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 细胞 动物细胞 能水解生成两分子单糖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理化性质: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3.种类及功能 (1)脂肪
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 中脂质的运输。
(3)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
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判断
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
基础自测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2)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3)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4)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5)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6)淀粉和脂肪代谢的终产物是CO2和H2O。(√) 2.连线
【答案】 Ⅰ-①-b Ⅰ-②-a、c Ⅱ-⑥-c Ⅲ-③-d Ⅲ-④-e Ⅲ-⑤-d
网络记忆
重点突破| 领悟高考方向 重点1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015·全国卷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解析】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而RNA与DNA的组成元素相同,由此可看出,ATP与包括DNA在内的核酸的组成元素相同,A项正确。tRNA链经自身折叠形成三叶草状结构,其下端有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的三个连续碱基,这三个连续碱基构成了反密码子,B项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项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项错误。
【答案】 D
比较项目 核酸 DNA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拟核、质粒 脱氧核苷酸 细胞质(主要) 核糖核苷酸 RNA 分布 基本单位 碱基 化学 成分 五碳糖 磷酸 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 T(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 磷酸 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空间结构 链构成,呈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构成 U(尿嘧啶) 核糖 ①作为遗传物质(有些病毒) 细胞生物和某些病毒的遗功能 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控制性状 ②作为酶,具有催化功能 ③传递遗传信息 (mRNA),运输氨基酸(tRNA),组成核糖体(rRNA)
视角1 核酸的结构
1.右图表示化合物a和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 )
A.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在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体内b均为4种 C.若a为核糖,则ADP脱去一个磷酸后,可形成b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可存在于HIV中 【答案】 D
视角2 生物种类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关系
2.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 )
A.8、5、4和8、8、4 C.5、5、4和4、4、4 【答案】 C
重点2 糖类与脂质
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贮藏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存在细胞的油体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图所示。
B.5、5、4和8、4、4 D.5、4、4和8、4、8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脂肪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脂肪是更好的________物质,其原因之一是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________。
(2)为了观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然后在________下观察,可见________的脂肪微粒。
(3)油料种子萌发时,细胞中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________;脂肪储存和转变为蔗糖的过程中,先后依赖于油体、乙醛酸循环体、线粒体,是细胞器之间________的典型例子。
(4)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