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储量计算 - 图文 下载本文

体边界可平行推绘至断层线上(见图2-2-3);

⑤当只有单工程见矿,且矿体厚度小于夹石厚度时,不能列为“分枝”矿体(图2 -2-9)。

图2-2-9 能划为分枝矿体的小矿体

2.见矿工程向外作无限推断时的边界点确定

见矿工程以外无工程控制,或未见矿工程到见矿工程之间距离远大于勘探时所要求的相应控制间距时,由见矿工程向外推断矿体之边界,称作无限推断。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作相应网度的二分之一尖灭。对于只达到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的见矿工程,除绝大部分工程都按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圈定的薄脉状富矿体外或在矿体内部包含的一个工程外,均不外推。 2.3 块段划分

块段是矿体储量计算的基本单元,块段的划分应尽可能考虑地质因素,勘探手段和储量级别等因素,既不能划分过大,也不应划分过小。

2.3.1 块段划分的原则

(1)考虑地质因素:同一块段内产状基本稳定,矿体基本连续,不受断层错动,形态较为规则,矿石类型、工业品级相同,品位比较

13

稳定。

(2)考虑相邻块段勘探手段应基本相同,如槽探、钻探、坑探或两种、三种手段的组合。块段划分不宜过大,也不应过小。块段分界线应尽可能以勘探工程间的连线为分界线(剖面法则以剖面为分界线)。如图2-2-10所示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3)同一块段储量级别应当相同,如图2-2-10所示。

(4)块段编号顺序一般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北到南、从西以东,按不同级别,顺序编号,以便在计算过程中便于检查。块段代号应力求简单明了,切忌繁琐和生搬硬套。 2.3.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1)块段内工程密度基本相同,则由各工程品位和厚度加权平均求得,如图2-2 -10中B级储量;

(2)块段内工程密度不同,则应分别加权,然后再平均计算,如图2-2-10中的 c、D级储量,应分别求取上部三个工程的加权平均品位和下部两个工程的加权平均品位,然后再次平均求得矿块平均品位。

(3)表内矿工程和表外矿工程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据前述批复的工业指标中,每个块段只允许携带一个表外矿工程。但前提是矿块平均品位应达到5g/t的要求。若矿块平均品位小于5g/t要求,则应降为表外矿块。

例1:正常情况下含表外矿工程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图2-2-11) ①C1块段为4个工程的块段,其中ZK1

2.801.20为表外矿工程,按

指标要求,可以划入块段内计算表外矿,经计算得C1块段金平均品位5.48g/t,平均厚度1.80m。

14

图2-2-10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②ZK2

2.501.10为C2、C3、C5、C6四个块段中包含的表外矿工程,经计算

5.542.13各块平均品位及厚度为C2、C3

6.152.25、C5

5.222.45、C6

5.402.10均符合块段品

位指标。故ZK2表外矿工程可以参与表内矿块计算。

图2-2-11

③ZK3、ZK4、ZK5三个表外矿工程,因为分布在边部,而且每个矿块不允许带进两个表外矿工程,因此,在每个矿块中只好再次划分出表内矿块和表外矿块(各工程影响一半)。

例2:特殊情况下包含表外矿工程的矿块平均品位(图2-2-12)

15

图2-2-12 (图例同图2-2-11)

①C1、C2、C3、C4四个矿块包含了一个表外矿工程ZK1,带入矿段后试算结果是, 4个矿块品位均不符合矿块最低平均品位5g/t的要求,因此,表外矿工程ZK1必须单独圈定。不再参加四个矿块的平均品位计算。

②扣除表外矿ZK1工程后,矿块平均品位计算结果为:C1

5.295.475.135.992.47、

C22.30、C32.90、 C42.73,均符合块段最低平均品位的要求。 例3:特殊情况下未扣除表外矿块的情况(图2-2-13,改变ZK2参数后引起的变化)

5.995.295.22 扣除ZK1后:C12.47、C22.30、C32.90

5.995.29 ①扣除ZK1工程后,矿块的平均品位及厚度是:C12.47、C22.30、

5.22C32.90均符合矿块平均品位大于5g/t的要求;

4.88 ②唯有C42.73不符合矿块最低平均品位要求,处理意见有两种。 一是原则上,C4矿块应当与ZK1表外工程一同剔除,列为表外矿矿块;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