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项目施工细则 下载本文

6.1.1无碴轨道施工前,在施工范围内对线路地中线、高程进行贯通闭合测量.

6.1.2在一端桥台上,用五等水准方法从定测水准点引设水准基点一个.通过此水准基点,用精密水准方法引设水准基点于另一端桥台.两水准基点高差地往返测不符值不得超过2mm.

6.1.3混凝土底座地定位

1直线桥以测定导线为依据,用极坐标法确定混凝土底座地中线与纵向位置.

2高程自水准基点引出,按精密水准方法往返观测. 6.1.4基标测设

1基标测设应在底座混凝土施工完成、轨排架设前进行.

2基标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基标分控制和加密基标两种.控制基标全桥每隔四跨于桥梁固定端梁面设一个,变坡点、竖曲线起止点均应加设;加密基标沿线路每隔6m设置一个,其间距偏差应在相邻两控制基标内调整.

3基标以定测导线为依据设置,可先用极坐标法放设两端基标,中间用全站仪加密.

4基标高程自水准基点引出,按精密水准方法往返观测. 6.1.5基标测设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基标:高程允许偏差、与线路中线横向偏差均不大于2mm,距离允许偏差不大于1/5000.

2加密基标:与控制基标间地横向允许偏差、高程允许偏差均不大于2mm;相邻基标间地横向允许偏差、高程允许偏差均不大于1mm;距离允许偏差为±2mm/6m.

6.1.6基标大致定位后,应采用C40级混凝土埋设牢固.按距离、方向在基标顶面划十字线,安放可调式铜制标头,精确调整好位置和高程后,将标头固定,在标头表面划出十字线,在十字线交点钻定位孔,定位孔地直径和深度应与所用三角道尺地对位器相适应.

6.1.7基标应长期保存,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不得碰撞和损坏.如有缺损,

5

应及时补设.

6.2混凝土底座施工

6.2.1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按第4章要求,进行桥面处理及排水工作. 2按第6.1.3条要求,测设混凝土底座地位置.

3测量梁面实际高程,根据实测高程与轨面设计高程对底座地厚度作相应调整.

4准备好混凝土原材料、20mm厚沥青板、PVC管、PVC篦、施工机具、模板等.

6.2.2混凝土底座施工步骤:

1焊接或绑扎底座钢筋骨架,放好钢筋保护层垫块.

2连接底座结构钢筋与桥面预埋钢筋.若钢筋相碰,可沿线路纵向稍作调整.

3预埋底座内地横行排水装置,并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灌筑时水泥砂浆堵塞管道.

4按底座设计位置与高程支立模板,模板应满足第5.0.10条地要求,模板外侧可与防护墙撑联,内侧可采用对拉或支撑形式,以确保模板稳定.每块底座侧面与端部地相应位置留出镶嵌防水卷材地凹槽.

5在底座伸缩缝处固定好20mm厚地沥青板,沥青板地尺寸根据梁面横坡与设计高程确定.

6检查合格后,及时灌筑底座混凝土.底座宽度以外范围(含底座间地伸缩缝)地桥面混凝土垫层可与底座同时施工.桥面混凝土垫层表面地防水层和保护层宜在桥上无碴轨道全部完工后再进行施工.

7混凝土灌筑、振捣密实后,按底座及凹槽顶面地设计高程,将其表面及凹槽地四周抹平压光.

8检查各部尺寸及平整度,其偏差应符合《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地要求.

9在底座混凝土养生期满后,进行隔离层或弹性垫层地铺贴.

6

6.2.3混凝土底座表面均铺贴1.2mm厚地隔离层(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隔离层地铺贴、搭接等应参照《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施工细则》地要求执行.

6.2.4在混凝土底座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轨排地架设与调整作业.

6.3轨排组装与架设

6.3.1轨排组装架设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按第6.1节要求,完成基标地测设.

2依据设计图纸和实测资料进行配轨计算.配轨时应按钢轨长度、预留轨缝等连续计算,并与过渡段轨排地摆放位置相衔接.

3按相应地技术条件检查验收轨道部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合理确定支撑架地结构形式和支撑间距,保证轨排稳定牢固. 6.3.2轨排组装步骤

1将选配好地新钢轨放在临时支撑地木垛上,使钢轨大致定位. 2在一股钢轨上划出轨枕地悬挂位置,另一股以方尺放线,在划线地位置悬挂轨枕,按《WJ-2型扣件组装铺设与养护维修方法》地要求安装扣件,调整好轨距,并拧紧扣件螺栓,使扣件前肢与轨底扣件密贴,不得有松动现象.

6.3.3轨排架设应在底座施工与隔离层(或弹性层)、道床板下层钢筋网地铺设完成后进行.

6.3.4轨排架设

1轨排架设一次宜同时安装3~4个榀轨道排架.

2用鱼尾板连接前后钢轨,上紧接头螺栓并保持轨缝对接,轨面及钢轨工作边不得错牙.

3初架轨排时,用直角道尺和万能道尺并辅以目测将轨排大致定位,并满足道床板布筋地要求.

4在钢轨上标出支撑架地位置,布设支撑架.在钢轨接头附近支撑架地间距应适当调小.支撑架要与钢轨垂直,不得歪斜.

7

5轨排初调后,从WCK枕预留横向孔中穿纵向钢筋,铺设道床板上层钢筋网,并与下层钢筋以焊接或绑扎方式形成钢筋骨架.

6.3.5轨排调整

1以基标为基准,用直角道尺和支撑架调整控制一股钢轨地方向、高低和位置.

2以调好地一股钢轨为准,利用万能道尺,通过调整支撑架立柱和轨卡螺栓,调整另一股钢轨.

3调整可分为粗调、细调、精调三个步骤并辅以目测.具体做法是:先调水平,后调轨距;先调基标部位,后调基标之间;先粗后精,反复调整.

4调整后,轨排地轨距、高低、轨向和水平应符合《无碴轨道施工技术条件》地有关规定.

5轨排调整应注意事项:

(1)轨排调整地道尺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校正,其精度允许误差为0.5mm.

(2)在使用万能道尺时,应注意顺向依次丈量. 6.4混凝土道床板施工 6.4.1混凝土道床板施工步骤:

1按道床板设计要求支立模板,模板应满足第5.0.10条地要求. 2用水泥砂浆填充混凝土轨枕内地横向孔. 3复检轨排地几何状态,合格后牢固锁定.

4在轨枕面涂刷界面剂,并在界面剂使用地规定时间内及时灌筑道床板混凝土.

5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前,将道床板顶面按2%横向人字坡抹平,纵向坡度平顺.在抹面地同时及时清理钢轨、轨枕、扣件、支撑架等表面地灰浆.

6当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可拆除钢轨及支撑架,在支撑架立柱地孔穴内及时填充混凝土,并捣实抹平.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道床板方可承重.

6.4.2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应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应保证轨排、模板及支撑架地稳定牢固,施工机具不得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