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府公信力的相关问题及提升建议
近代以来,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天朝大国”,由于官员的腐化堕落、软弱无能,逐渐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儿女不畏强权,面对国家危亡、民族危亡,一批仁人志士奔走海外,终于找到了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指路明灯———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时期,出现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消极腐败和脱离群众等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党和国家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政府公信力内涵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形象袁是指政府一切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度和公众评判度遥它既是一种社会信用体系袁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遥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并没有一个定论袁主要解释有信用论尧能力论尧信任论等袁但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政府公信力袁都离不开对政府和社会公众这两者关系的探讨遥主要涉及两个维度院一是袁政府的客观行为袁即政府的公共责任履行程度尧依法行政程度尧民主化程度以及政务公开程度等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度曰二是袁公众的主观评判度袁即公众对公共产品的质量尧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态度尧社会公平尧公正等方面的相对评价度遥可以说袁公信力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能力的客观体现袁体现着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袁也
是检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是否满意的试金石遥[1]。
二、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政府要为竞争者制定竞争的规则,并保证规则的切实履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就必须起到楷模作用,恪守诚实守信原则,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1]
(二)奠定了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合法性是评价政府的一个标准,“是对统治权力的承认”,是公众对政府统治与权力的内心认同。政府只有具备合法性,才能将政府的权力转化为权威。公信力低的政府,就丧失了它的公正与民主,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导致政府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从而丧失政权存在的合法性基础。[2]
(三)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政府缺少公信力,社会将陷入一种“低度信任”的状态,届时,政府将陷入“塔西佗陷阱”,社会冲突、各类群体事件都会频频发生,社会运行的成本、政府管理的成本以及公共危机势必会大大增加。
(四)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政府的形象和行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着指导意义和符号意义,这就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必然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担负着社会生活优良秩序以及社会信用系统构建的引导力量、核心力量。
三、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1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公众利益受损时有发生,例如强拆现象、违法征地、司法不公等等。然而,相关政府部门和行政官员对待这些利益受损的情况却视若无睹,任由发展,甚至还暗地打压。一些政府部门把人们的利益诉求看成是故意找麻烦、添乱,不是从源头上解决利益争端,而是敷衍了事、不了了之。
2、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尖锐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发,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的真题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均得到了大幅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不容我们忽视。例如,贫富差距差距过大,中产阶级却没有成为社会的主体;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匀,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教育资源等,大城市要由于小城市,小城市要优于农村,富人要优于穷人;房价过高,很多地方存在房地产泡沫,一边是很多人买不起房,一边又是涌现出大量鬼城。
3.网络舆论的助推
在网络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网络管理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网络舆论鱼目混杂、真假难辨,一些网络推手为吸引眼球,歪曲事实、夸大宣传,刻意攻击和诋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导致政府及工作人员形象严重受损。而且当政府和弱势群体发生矛盾冲突时,人们自然会同情弱势的名字,往往却忽略了了事情本身的真实性。比如,湖南某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断章取义,只用了几个关键词:48 名学生、坠入了30 多米的
深渊、生死未卜等扰乱视听。这一报道造成了当地政府发布的死亡数字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质疑。
4、官僚主义严重,政府服务意识欠缺
我们国家有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历史,虽然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都重视行政道德的建设,但是官僚主义作风根深蒂固,官僚气息在政府中依然存在。一些干部法治意识、宗旨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严重,不作为、乱作为、瞎作为,使政府的效率和公正性大受影响,造成政府形象受损。比如,近年来,国内多地连续曝光的城管打人事件、执法部门“钓鱼执法”等,大大影响了政府的形象。还有一些干部唯利是图、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办事不公,更是使政府形象和威信受到影响。近年来查处的大老虎和苍蝇, 周永康、徐才厚、薄熙来等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案,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
5、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度差
2008年5月1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这部法规被认为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一步。该法规要求,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务信息,政府是不能够对公众隐瞒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政府信息公开效果欠佳,信息公开程度低、公开时效性差、选择性公开或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信息真空会引发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公众怀疑政府公布的信息的真实性,不相信政府网站公开的数据,更不相信某些公示的官员财产。 6、行政能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