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导学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二者的关系就不能确定。 2. 考查原子半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子数小于电子数。至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关系,必须知道粒子的质子数和质量数,只要有一个不清楚,A. 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大 B. 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 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 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一些递变规律,在同周期中零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而在同主族中,半径越大,越难得到电子。单原子离子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不一定相等,如IVA族铅形成的Pb2+。答案为C。 评析:对于同主族元素来说,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及相对应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总的来说,相对原子质量依次增大;零族元素的单质全部为气体,IIA族、IIIA族、IVA族元素的单质全部为固体,VA、VIA族元素中只有氮气和氧气常温下呈气态(其余都为固态),VIIA族元素的单质既有气体、液体、还有固体。 一般来说,形成简单离子时,其所带的电荷数与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但也有例外的,如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多的铅、锡等元素,它们在反应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生成不同的离子。 3. 考查化合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 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解析: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最低负价等于8-最 5 优博教育鞍山训导部

电子。答案为A。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外层电子数(H除外)。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比较少,但也有比较多的,如铋,最外层有5个评析:元素的原子在转化为离子时,总是向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进行,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多时,通常容易得到电子;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少时,通常容易失去电子。但此规律又不是绝对的,如H虽然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还能得电子;而铅和锡,最外层电子数虽然比较多,还是能够失电子。 4. 考查元素周期律 X、Y是元素周期表中VII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 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析: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置换能力越强。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分子来说,非金属性越弱,相对分子质量越大。A、B、D选项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弱,故答案为C。 评析: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2)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4)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可以把非金属性弱的元素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5)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6)同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7)电解时,溶液中越易放电的单核阴离子对应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相对原子质量依次增大,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 考查元素周期表 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e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6 优博教育鞍山训导部

B. Ds是超铀元素 C. 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 Ds为金属元素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解析:本题考查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掌握情况。周期数=电子层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86Rn位于第六周期零族,其下一周期同族的元素原子序数应为118(86?32),故的电子层数应为7,是超铀元素,是金属元素。故答案为C。 评析:在判断元素的性质时,首先应弄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利用已知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及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6. 考查化学键及分子构成 1)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 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 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由A、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确定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由D分别能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可以确定B为氮,D为氢。X为CH4,Y为NH3,Z为H2O。选项A中,氢化物的稳定性应与其非金属性关系相同,故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选项B中,A、B、C、D形成的单质常见的有H2、D2、T2、HD、HT、DT、金刚石、石墨、N2、O2、O3等。碳、氮、氧的单质还有多种同位素构成的单质。显然B不正确。C中,比较熔沸点,可先看状态,水为液态,熔沸点最高;再看相对分子质量,不难得出熔沸点的关系为X<Y<Z。D中,就碳来说,形成数以百万计的有机物,H、O、N也能形成许多物质,D正确。答案:CD 评析:在元素推断中,我们常常需要大胆假设,根据相关信息进行科学论证。象上题这样,我们就可预测D要么为氢,要么为氧。然后加以论证:若D为氧,由于A、B、C的原子半径不同,也就是它 7 优博教育鞍山训导部

110Ds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们属于不同元素,化合价不同,形成的氧化物中氧原子个数不同,则对于短周期元素来说,很难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故D应为氢元素,这样也就确定了A、B、C都为非金属元素,再根据A、C的核电荷数关系即可确定其为何种元素,打开了突破口,也就容易得出其它元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键是一种强度介于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的化学键 B. 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此题考查晶型与键型之间的关系。(特例验证法) A项:氢键不是化学键,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三种,则A错误;B项:惰性单质是单原子分子,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则B错误;C项:CH4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所以此说法错误;D项: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则D正确。答案为D。 五、重难点突破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周期元素中,0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 现已发现的IIA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固体 C. VI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 所有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带电荷数与其族序数相等 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稀有气体反常,故A错误;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即得电子能力减弱,而失电子能力增强。故C错误;主族元素的简单阳离子的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而阴离子不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 评析:要比较元素的性质,通常将两种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利用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比较。 8 优博教育鞍山训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