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试题(有答案) 下载本文

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6、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8、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9、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2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2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010年自考网上辅导招生方案 2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29、“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就是说( ) a.只有出现了货币,商品价值才得到了外在表现 b.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外在尺度必然是货币 c.货币可以将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准确表现出来 d.价值的内在尺度只有通过外在尺度才能表现

30、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3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32、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33、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3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