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第8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 回收废旧金属 B. 寻找金属代用品 C. 过度开采金属矿物 D. 防止金属锈蚀

2.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乙>甲>戊 B. 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 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3.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M可能是铜 B.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4.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

A. 金属活动性:N>M B. 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 相对原子质量:N>M D. 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5.菜刀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的原因是( )

A. 铁的硬度大,铅的硬度小 B. 铁的熔点高,铅的熔点低 C. 铁的密度大,铅的密度小 D. 铁的导电性好,铅的导电性差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先加水,后加酸

B. 测定溶液pH值先用水润湿pH试纸,后测pH值 C. 制取气体先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7.集中处理废旧电池的主要目的是( )

A. 回收废旧电池的金属外壳 B. 回收处理加工后重新出售 C. 防止电池中的汞、镉、铅等对环境污染 D.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8.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 喷漆 B. 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 制成不锈钢 D. 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9.“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节约原则的是( ) A. 甲学生用白色点滴板代替试管,进行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 B. 乙学生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贴标签备用

2

C. 丙学生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 D. 丁学生做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后,把多余的金属和剩余的溶液回收 10.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黑色粉末变红色

B.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11.“电子垃圾”中含有金属铜和少量贵金属金、银等,直接废弃将严重污染环境且造成金属资源浪费。社会实践小组为回收这些金属,设计了以下操作步骤: ①分拆、灼烧:把废弃电子产品分拆后灼烧,将部分金属转化为氧化物; ②酸洗:用硝酸溶解灼烧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残渣中的金; ③回收:利用合适的金属提炼出滤液中的铜和银。

为达到分别提炼金属铜、银的目的,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 用金属铁同时提炼出铜和银

B. 先用金属铜提炼出银,再用金属铁提炼出铜 C. 用金属铁提炼出金属铜 D. 用金属铜提炼出金属银

12.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 C. 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D.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环境 13.下列关于置换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3

B.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置换反应不会生成化合物

D. 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4.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H2的速率N>M B. 生成H2的质量M<N

C. 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 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二、填空题 15.教材中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所需时间过长,为此,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改进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

(1)反应开始后,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O2起____________作用。 (2)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钟后观察,只有D中铁片表面生锈,C、E中铁片依然光亮。该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D中铁片生锈所需时间短的主要原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