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 下载本文

哲学概论讲座简明讲稿 赵本义(西北大学哲学系)

哲学讲求理性和思考,试图从“终极关怀”和“根本解答”的层面上阐释人们生活与实践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注重思维的方式和精神的价值诉求。哲学扩充人们的经验,通达知识的逻辑,慰藉人们的心灵,升华精神的境界,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哲学概论主要概览哲学的本质与问题、学说与学科、历史与成就,着重阐释哲学的自我理解、阐释哲学的对象、学科和社会功能等问题。本次讲讲座主要讲两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形态及其思想成就。主要考虑到干部学员都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开阔视野,提高思维水平,升华精神修养,因此有必要了解哲学的本质、一般特点、深层问题和发展规律,掌握哲学的思维方法,以期能运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更好地引导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第一讲 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哲学有不同的理解;每当哲学发展到一个新历史阶段时,人们特别是那些哲学家们,都会提出并试图解答这个问题。这也就是说,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反复被追问,不断被重新解释的问题。

什么是哲学?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把握哲学的总体图景。哲学概论试图给人们提供哲学的总体图景,在内容阐述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围绕哲学是什么展开,都在为哲学作辩护。除了讲哲学是什么之外,还讲哲学不是什么;除了为哲学作辩护之外,还要为哲学不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作说明;人们寄予哲学种种希望,事实上,哲学不可能完成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有些人总是说哲学的好话,说哲学有多么重要,一生必然要与哲学打交道,等等。但具体地看,问题在于你接触到的是什么哲学,你如何应对哲学;哲学给人们带来智慧、境界和永载史册的思想的同时,也给许多人带来了迷茫与混乱;那些与哲学打交道非常紧密的人多多多少都有独特的个性与特殊的生活方式,有的带有一定的精神病症;19世纪以前的许多西方哲学大师过着独身生活。许多受宗信仰影响的哲学大师坚持上帝是世界的本原,一心向佛,空置世俗生活。中国的许多哲学大师也有自己特殊的个性,在救世图存,建构理想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思想和精神。

1

《哲学概论》学习参考资料:

1.唐君毅:《哲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之巨匠,其代表作之一的《哲学概论》,为当代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规模最宏大的哲学介绍书。本书内容广泛,在哲学问题上包括逻辑、知识论、形上学、价值论及文化哲学各大范畴,且具世界性视野,讨论领域横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这三大哲学文化,在纵向上,通古论今,其视角之阔,关怀之广,思考之精,都堪称经典。对每一哲学问题的讨论,详举诸家观点,仔细辨析,然后再作整体探讨,深入各个哲学家的心灵世界,发现其哲学理念之根源,以见诸家学说同中有异,异中之同,使不同之哲学心灵得以各归其位,大有亚里士多德论述问题的方式之遗风,思而有据,据充论实。在强调历尽古今中外各大哲之思想后,方更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之精粹所在,尊崇儒家思想的情怀凸显。此书不独为提供各种哲学知识,亦为会通不同哲学心灵、建构自我精神境界提供了有益的智能启发。

2.孙正聿:《哲学通论》,删减本《简明哲学通论》

本书(《哲学通论》)是建国后国内学者撰写的一部论析哲学本身而非某一种哲学的有一定分量的教材性著作。本书大致可以说较全面地回答“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通读全书使人们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者也站在现代哲学的高度,较全面的透视到了哲学的问题、地位和功能。学习本书,使人们能较深入地理解哲学的观念和哲学思维方法。

3.国内同类其它著作:张世英的《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童世骏:《哲学概论》(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 (2008年)。刘永富的《哲学概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国外同类著作:罗伯特·所罗门著:《简明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罗伯特·保罗·沃尔夫著:《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一、哲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哲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次——世界的最普遍性问题;中观层次——某个领域的普遍性问题,如政治哲学;微观层次——某类事物甚至某个具体事物的哲学问题,如消费哲学、货币哲学,“桌子”的哲学等。虽然哲

2

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哲学形态和不同的哲学流派那里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侧重,但最高的普遍性问题——形而上学问题始终是哲学关注的焦点。

哲学究竟研究什么?我们从大家较为熟悉的关于哲学的三个基本规定开始解读:这三个规定分别从哲学理论的形态、基础和意义的维度来理解哲学研究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说明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但这个规定是形式的,并没有解释哲学的本质,只说明了哲学与日常朴素世界观的区别。

说到世界观,有人可能会说,世界观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吗?一定要通过学习哲学才能形成世界观吗?的确,世界观人人皆有。任何一个智力健全的人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中都会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即便他们没有学过哲学,也总能面对整个世界或整个人生说出一些非常深刻、非常富于哲理的话。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世界观”是一种自发的“哲学”。

但日常朴素的世界观有矛盾性、逻辑性差和不可靠这三个主要缺陷。这种世界观通常是在个人狭小的生活经历中自发地形成的,往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经验说明,没有理论论证,很难有首尾一贯的逻辑,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作为知识,是不可靠的。哲学则不同,哲学是通过哲学家自觉的理论探索形成的,是运用逻辑手段,通过辨析和论证来确认世界的一般本质,用概念和理论的形态来阐释有关世界的种种问题和思想,是人的理论思维的结晶。从哲学研究的最高领域来看,哲学理论所研究的那些具有最高普遍性的范畴和原理,它们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对这些范畴和原理的思考和研究,就构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性问题的理论把握,从而也就区别于关于世界的普遍性问题的经验把握。

哲学家对世界观的系统化的方式是多样的,所找寻到的世界本原或本质也是多样的。但不管怎样,各种各样的哲学,在理论形态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注世界的形而上问题,用抽象程度极高的概念范畴来论证,可以说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从本质上来看,哲学提供的是对事物的终极解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要把我们感受到的现象、事件放到哲学所研究的那些范畴和原理中加以理解。例

3

如,我们确认一个事物的存在或一个事件的发生,就必须述说这个事物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把这个事物放到时间和空间中加以确认。再如,我们要解释一个事件的过程或关系,或推测其导致的结果或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把事件放到因果关系或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中加以思考和理解。因为我们认为世界上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而任何已发生的事件又会作为原因导致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而当我们力图确认一个事件是否必定要发生时,我们的思维还必须从因果关系出发,把事件放到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一对范畴以及二者间关系中去思考。所以,哲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为我们理解各种事物提供了共同的、最一般的概念框架或思维形式。我们只有把感受到的各种事物、现象放到这个概念框架和思维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这些事物或现象,这种理解是我们有效地整合了我们的经验,不仅使其成为可理解的,而且也把经检验连通起来,成为有用的。

哲学对人来说,也提供了终极关怀。哲学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一种“人学”,是人性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彰显了只有人才具有的那种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自我反省的理性,是人的普遍性和特殊个性的表现。人类理性对普遍性的追求,使人类具有超越个别经验、局部经验而把握事物的“全体”或“整体”的能力,使我们才有了知识,有了科学,有了哲学。但这种把特殊统一起来的知识,不仅仅统摄自然诸现象,也统摄精神的诸现象,更重要的是统摄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认识与实践、知识与价值、真与善。这种统一的思想体系对深化和拓展我们的生活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意义与目的、方向和动力。生活中没有哲学,也可能幸福,但缺乏意义;有了哲学也可能不快乐,但却为一个价值目的所规定,有了方向,有了信仰,心灵不再彷徨不安,有了持之以恒的心态。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总是感性的、具体的、有着千差万别的特殊内容。生活实践一旦有了哲学,贯穿着普遍原则,就使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彼此相关、相互理解,互为前提和条件,从而使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感性世界成为体现了人的普遍精神的整体。因此,人类对最高普遍性的追求不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知识系统对统一性和彻底性的寻求,更重要的是为盈盈众生彼此之间创造了一个相互沟通,达成彼此的相互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标准,建构人的自我关怀的具有终极意义的理性根据。哲学实质上体现了人对自身的普遍价值秩序的尊重和追求。

4

2.哲学与各类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要回答哲学与各类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就必须弄清哲学在人类知识和精神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人类知识和精神文化表现为三个层次:感性层次、知性层次和理性层次;有三个基本领域:自然对象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和精神思维过程,就有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精神思维方面的科学知识。就系统性学问来讲表现为三种形态:科学形态、意识形态和哲学形态。哲学知识在于把人们的科学认知和价值认知统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任何一类现象,任何一种过程都是知识的研究对象,而且只有当这些现象或过程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研究的领域时,我们才有可能从中获得关于这些对象或过程的确切的知识。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必须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不仅仅与这个世界的某一方面,而是三个方面,这就有哲学知识的必要。

从知识形成的角度来看,哲学知识与上述三类知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简单地说,是它们的概括和总结,但从深层次和具体过程上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说,哲学产生在这些知识之后,哲学学科形成于这些学科之后。事实上,哲学是各种学科的母体,各种学科是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去的。

首先,人必须同自然界打交道,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劳作去生产、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必须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去改变自然的自在形态,赋予它们新的形式,使其转变成能够直接满足我们需要的东西。这种转变需要自然知识,自然知识主要在于实用的目的。所以,自然科学的直接目的是求真,认识自然的本来面貌。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有效地、持续地剔除了人们对自然的种种不确切的见识、虚幻的理解和畏惧的心理,解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使人们在自然面前更加自信;另一方面,不断地加深和拓展了对自然的认识,并通过技术发明和物质生产,使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进入我们的生活世界,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财富。

其次,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不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而是生活在家庭、民族、国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中。社会矛盾、社会交往和社会整合将众多的个人整合为社会有机体,将个体力量转化为群体力量和社会力量。这种整合依靠人们的社会交往意愿、社会信任心理和社会服从意志,也依靠社会意识形

5

态,还依靠根据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所建构起来的这会制度与社会组织。简单地说,既然人们必然地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必须认识和了解这个社会。比如,我为什么要同他人进行交往?我怎样才能同他人进行交往?为什么会有习俗、道德、法律、制度这些社会规范?而我们又为什么必须遵从这些社会规范?什么是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我怎样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并通过这种参与获得我个人的生活?什么是家庭、民族、国家、社会组织?我在这样的社会共同体中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又必须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国家通过什么方式把权力和义务分配给个人,又怎样的分配才是公平的?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是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我们能否改变它?怎样改变它?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询和解答就构成了我们有关社会的各种思想和理论。人们关于社会的知识在不断地发展,时至今日,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过程都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向我们提供的各种门类的社会知识,构成了我们人类的社会知识体系。社会知识主要是规范性的,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核心探讨社会的和谐与良性运行,以求善目的。

最后,在生活世界中,人类在向自然和社会发问的同时,也向自己的“发问”;在研究自然的真和社会的善的同时,也惊异自己对上述问题的探索,反省人类精神自身的活动。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在追求真善的同时也追求美,美的本质是精神自身的反思问题。人的精神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比如,我们是怎样感知事物的?我们为什么会有感觉、知觉、表象这样的感知形式?我们又是怎样进行抽象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思维活动有什么样的形式和规律?此外,在我们的精神活动中,还存在着情感、情绪、气质、性格等更为复杂的心理状态,所有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询和解答就构成了我们关于自身精神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知识。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样,人们也努力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纳入知识的轨道,由此产生了像心理学、认知科学、逻辑学等精神科学和思维科学。这些科学所提供给我们的知识构成了我们人类关于精神与思维的知识体系。

哲学的兴趣和研究是如何生成的?

自然知识主要起于追求更大的效用,社会规范起于更好的交往,精神方面的知识起于更简洁的思考和境界的升华。哲学则起于全面性或至善性的追求。

6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在突发的异象和巨大的挑战面前,产生了惊异,从而对以前的观念、知识、信仰发生了疑惑,或产生不安之情和恐惧心理,由此以偶那个发了探索的动力。亦即通常所说哲学起于惊疑之意。惊疑,或是属于知识上的,或是属于情感上的,或者兼而有之。不管怎样,现有的具体的知识很难给我们提供对惊疑的完满解答,哲学便应运而生了。

就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是矛盾的、复杂的。表面上看,哲学和科学都是追求普遍性知识的学问,都是用概念和原理来系统地回答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和科学同样都是在理论思维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人类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哲学知识和有关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没用明确的界限。但在实际上,科学是知性思维,哲学是理性思维。人类知识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实验科学的产生,人类的知识体系出现分化,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就凸现出来。

科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方法上,用实证方法特别是科学实验方法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在理论上,科学理论表现为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用以描述、分析和概括事物的基本概念,确定这些概念的基本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原理”、“定律”或“规律”,特别是注重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和演算研究对象的变化。在理论与对象的关系上,科学追求与自然对象的一致,把通过科学实验和实践验证的理论视为基于一定前提和一定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科学所提供的普遍知识始终是学科领域范围内的普遍知识,亦即关于某一类现象,某一种过程的普遍知识,依然是特殊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特殊现象、特殊过程的普遍知识,是建立在一定前提基础上的理论,因此,从根本上说,自然科学都假说。在功能上,自然科学一般不探讨价值问题,不追求理论的价值合理性和道德性,它只给人们提供关于对象是什么的真实判断,以真实判断来建构效用价值。

哲学理论对科学研究对象的思考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在于深思对象自身的原理,而在于人与科学对象的关系,在于深思科学活动这一人类的行为方式,从这种思考中来建立哲学理论。因此,相对于科学理论,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在方法上,用哲学方法特别是思辨方法从总体的角度来把握对象。在理论形态上,哲学理论用超越各门具体科学的更为基本的、更为普遍的范畴

7

来规定、解释和扬弃对象,形成关于世界的普遍原理。科学活动需要一种更为抽象的、能够打破学科界线的理论思维,这种理论思维能够从各门科学所提供的特殊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更为一般的规定,使科学理论不仅具有更为普遍的适用性,而且具有合理性,承担这种理论思维任务的就是哲学。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思考和界思维活动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的含义以及这些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切科学思维的共同的框架,并是科学思维成为可能。正如美国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说: “不论人们愿意与否,不论我们是否有意识地试图整理这些概念,它们总是以多多少少成系统的方式相互联系着,而且这样一种概念系统构成了共同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才能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所以,这种概念框架是一种我们用理性的方式整理我们知识的方式。” 这意味着,当科学理论形成的时候,他已经把哲学思维包含于自身之中了。这也正是科学离不开哲学的理由之一。在理论与对象的关系上,哲学重点在于揭示科学研究的对象与人的主观认知活动的关系,阐释思维活动及其方式对把握科学对象的价值和关系。在功能上,哲学位子看科学提供理论前提,也揭示自然科学对人类活动的讨价值问题。

总之,哲学理论和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哲学的任务是思考关于世界的最高普遍性的范畴和原理,但这并不是说,科学家在科学认知活动中,就不去思考和探讨这些范畴和原理,而只是简单地运用哲学家所建构的原理。事实上,真正的科学家为了科学理论的建构,经常对这些概念和原理进行思考。特别是当重大的科学家发现突破了对这些范畴和原理的原有理解时,科学家们几乎会专心致志地去思考在哲学范畴和原理身上所发生的问题。当科学家们去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时,他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超出了自己的学科领域,而从事的是一种哲学思考。这种思考既推进了科学,也推进了哲学。这个过程既是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同时又说明哲学对科学的推动,表明离开了哲学,科学就很难达到理论的高度。海森堡深刻地指出: “哲学不管自觉不自觉,总是支配着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方向。”物理学家玻恩对此感受很深,他说: “每一个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们的工作就会是无效的,在我们一生中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我试图向我的学生灌输这种思想。” 哲学和科学的关

8

系还表明,哲学始终是作为一种世界观、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论支撑着、规定着科学家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因此科学家的科学探讨活动总是带有哲学的关照。爱因斯坦指出: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不仅如此,许多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等,他们的科学理论的研究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他们的哲学思想。

3.哲学与方法的关系

一般来说,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讲到哲学的具体功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把哲学理解为智慧之学,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个错误。因为,哲学不一定就为人们提供智慧,学了哲学的人也不见得就一定会聪明起来。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英语中 “哲学”一词是“Philosophy”, 由“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两个词根构成,其意为“爱智慧”。 “Philosophy”源于希腊文,由毕达哥拉斯提出。在古希腊文化中,哲学既是“智慧”,也是对智慧的一种态度。亚里士多德所说:“研究哲学就是摆脱无知,追求智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哲学”这一独立的学科门类,但是在中国语言体系中,对“哲”字的解释,与西方人对“Philosophy”一词的解释大致相同。如《尚书·皋陶谟》中说:“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尔雅》中解释:“哲,智也”,也就是说,“哲”就是“智慧”的意思。有智慧的人,就被称之为“哲人”。 19世纪以后,“日本近代哲学之父”西周根据汉语对“哲”的解释,首次用 “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认为哲学是一种使人热爱智慧、增进智慧的学问。以后,中国学者黄尊宪等人又将这一翻译词表述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智慧”。智慧有三种基本理解:第一种理解:智慧就是知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对“智慧”和“哲学”的解释就是如此。第二种观点:智慧就是效用,就是成功地运用知识建构了对象世界,实现了功业,有所成就。一些重视实务的人,认为哲学误人子弟,没有智慧,空谈玄理,不切实际、是“无用之学”;一些崇尚科学的人,认为哲学的命题或理论,既得不到经验的证明,也得不到经验的否证,因而是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一些喜欢文学、艺术的人,认为哲学总是在高度抽象的概念或观念中沉思,

9

令人困倦;还有一些人认为,哲学的理论深奥难懂、晦涩不堪,令人“望而生畏”,进而“退避三舍”。第三种观点,智慧就是心态或境界,智慧就是人自身实现了自我解放和完全的解脱,达到了无拘无束自在自由的境界。例如,关于生死的智慧、人生的智慧。还有一些人,智慧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价值、生活的乐趣,就是建构了自由与自主、自尊与自信,就是拥有良好的心态与独立的人格。

人们学习哲学的最大希望就是获得智慧,就是希望能够理解万物之理,通达古今之变,掌握创造之妙。有的人甚至希望只要熟记哲学的教条,就能一劳永逸的获得最高的智慧,成为令人赞羡的哲人,过着最幸福的生活。可是后来发现,哲学理论就是由一些普遍性极广、抽象程度极高、玄而又玄和绕来绕去的语句所构成原理或知识;而且,哲学的王国如黑格尔所比喻的就是思想的“厮杀的战场”。存在着众多的哲学派别或思潮。这些流派或思潮,彼此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抗争,每一个派别或思潮都自信发现了最终的真理,但却不能阻挡来自另一个派别或思潮的批判。每一个派别或思潮都坚信自己有能力结束哲学的争论,但到头来,自己不仅陷入混乱之中,而且换制造了新的混乱。抱着莫大的希望和信心的人在进入到哲学的天地中首先遭受到的沉重的打击,这种失望、沮丧却不能不说是出自对人类智慧和哲学的误解。人类最高的智慧固然可以说是体现为对最普遍的真理的追求。但人类智慧从来不是某种现成的东西,而是不断增长、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这种增长或提升,恰恰就是在各种哲学思维的相互批判中实现的。一种新的哲学否定了较旧的哲学,也可以说,使那些较旧的哲学孕育了这种新的哲学。关于这一点,黑格尔亦有一个精辟而美妙的比喻,他说: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之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兼容。但是,他们的流动性却使他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他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是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 这就是说,人类智慧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历史上各种哲学的相互批判恰恰构成了这个有机体成长的各个环节或阶段,体现了思想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智慧的不断增长。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就把哲学理解为是思维的发展,他说: “那自身决定的真理有一种冲力去发展它自身。只有那有生命的和精神的事物,才有自身冲动,自身发展,

10

所以作为自身具体、自身发展的理念,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体,包含很多的阶段和环节在它自身内。而哲学就是对于这种发展的认识,并且作为概念的思维,哲学就是这种思维的发展。这种发展愈增进,则哲学愈完善。” 由此可见,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不是向我们提供现成的智慧餐饮,而是要我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想批判来提升我们的智慧,既提升我们个人的智慧,也提升人类的智慧,既提升我们的知识,也深化我们的技能,更升华我们的心态和境界。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正在进行一种思想批判,正在反思、追问某种观念是否正确恰当时,我们就是在从事哲学。由此可见,哲学是一种“事后诸葛亮”,是一种是事前的准备心态、应变理念和宏观秩序。

二、哲学本质的不同理解

自哲学产生提来,对哲学本质有不同理解,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典型的有十二种代表性的观点。

1.把哲学与知识联系起来,把哲学的本质归为认知问题,主要有“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问”说、“普遍规律说”和“认识论说”的观点

(1)“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都坚持这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有许多方面,处在变化与运动之中,人们可从不同的方面去认识存在的不同属性,而哲学则研究存在本身,是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问。从认识上看,人类思维在面对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世界时,总是力图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把握其内在的统一性,并以这种“统一陛”去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这就是哲学的任务。所以,哲学就是关于世界总体的全部知识。这就是人类思维所追求的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的自由性”。思维的这种追求以哲学理论的形态表现出来,就构成了古往今来的追寻存在本质的学问。

(2)“普遍规律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阐释哲学特别是自己的哲学的对象与任务时,强调各种知识要以揭示客观对象的规律为目标,而客观对象及其规律都有自己的领域。各门具体科学只是研究世界的各种“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及其原理;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普遍原理。

11

实际上,这种“普遍规律说”的哲学观,具有深远的哲学史背景,甚至通贯在哲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反映了人们试图把握世界总体性问题的愿望和努力。从古希腊哲学“寻取最高原因的原理”,到德国古典哲学寻求“全部知知识的基础”和“一切科学通行的逻辑架构”,都是把哲学定位为把握绝对“绝对”或“普遍规律”的探索活动。当代美国哲学家瓦托夫斯基也认为,思想动力就是追寻“普遍规律”的努力,各种哲学“都是企图把各种事物综合成一个整体,提供出一种统一的图景或框架,在其中我们经验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能够在某些普遍原理的基础上得到解释,或可以被解释为某种普遍本质或过程的各种表现”。他认为,这种追寻“普遍规律”的哲学追求,已经“进入我们思维活动的根基,并完全可能进入到更深处——它们导源于我们所属的这个物种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这就是说,对“普遍规律”的寻求,既根源于“我“所属的述个物种”,即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的思维本身;又根源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即世界本身具有自己的规律性。

(3)“认识论说”。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明确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思想,深化了哲学是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思想。在理解哲学的本质时,一方面需要从哲学的研究对象的维度去理解,另一方面,也需要把哲学作为认识活动去理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思维自觉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凝聚着、积淀着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所创建的全部科学反映世界的认识成果,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因此,在其客观内容和普遍意义上说,马克思土义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即哲学世界观;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丰富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米研究思维自觉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为人类的全部历史活动提供认识基础,因此,就其研究对象和理论性质上看,它就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规律的理论,即哲学认识论。

其实,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认识问题,把哲学理解为知识学,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家之言。自西方近代哲学以来,许多哲学家对哲学本质的理解都和认识论发生关联。例如、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等。可以说,作

12

为一种哲学观的“认识论说”,是在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种转向中,哲学的研究对象被理解为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提供的不是关于“普遍规律”的知识,而是关于认识的形而上学问题及其一般规律和方法的问题。对此,有的哲学家认为,“首先,哲学家们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再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进程。”。这种解释告诉人们:在哲学还没有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提出问题的时候,只能是直接地“思考这个世界”,并试图直接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规律”;当着哲学开始“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的时候,就出现了所谓的“认识论转向”,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提出问题,去寻求思维自身的普遍本质。

2.把哲学归为思维逻辑或语言问题,主要有“论辩术说”、“逻辑推演说”和“语言分析说”的观点。

(1)“论辩术说”

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哲学一开始,面向自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自然事物,寻求自然万物的本原,解释自然万物的生灭变化及其规律,主要建构了关于自然的本体论学说。当哲学进一步发展时,哲学家们从研究自然转向到研究社会,关心人自身的问题。在研究人自身及其所处的社会时,哲学家们认识到,思维问题、知识问题和人的社会规范问题与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语言上的交流与沟通,思想观点之间的论辩与整合息息相关。因此,哲学的主要问题就在研究人们之间的思想、观点之间的交流、冲突与矛盾,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与事物的本质之间的关系,考察人的认识及其思想交流能否达到真理。哲学应当给人们提供一种论辩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或者在论辩中战胜对方,或者借助于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发现普遍的真理。

(2)“逻辑推演说”

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的一个结果,就是在黑格尔哲学那里被统摄为逻辑问题,以逻辑推演来诠释哲学学说。在黑格尔那里,世界的本源或本质是逻辑,逻辑自身的推演构造了自然世界,也构造了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认识世界的直接任务就是把握世界的逻辑,用逻辑去理解世界。哲学的使命就是研究思维的纯

13

粹要素的逻辑关系,运用这种逻辑关系去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的演变, 提供给人们以完整的阐释事物本质的哲学知识。

(3)“语言分析说”

近代哲学转向“认识论”,这是一种哲学自我追问的逻辑的必然与深化。这一追问使得哲学家在建立关于外部对象的“本体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反省人类“认识”的理论,没有认识论支撑的本体论是独断的,是没有逻辑根据的。现代哲学则进一步的发现,认识问题的表征和深层问题都与语言问题相关,于是哲学研究就从认识问题转向了语言问题,这种“语言转向”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人类“认识”及其所表达的“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语言”的理论,“没有浯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无效”。这种“语言转向”的根据是,人类必须用语言去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认识”及其所表达的“世界”,并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的理解。在这一背景下,哲学的本质和中心任务就被理解“语言分析”。

关于哲学是语言分析的思想,在古代哲学中就包含这样的成分。尽管古代哲学离开对人类“认识”的反省,直接地断言“世界本体”的存在、本原和状况,因而是一种非反省的朴素的哲学思想,但一些古代哲学家已经意识到语言问题对哲学的一定价值,他们也探讨了语言表达与真理的关。如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基亚就提出关于本体世界的知识的在语言上的不可表达性。近代哲学从古代哲学对“世界”的直接断言而“倒退”回对人类“认识”的反省,但它却自觉地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而近代哲学是一种自觉反思的哲学意识;现代哲学从近代哲学对“认识”的反省又“倒退”到考察思维与存在的中介——“语言”,但它却以“语言”为中介而展现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更为深层的矛盾关系,因而现代哲学是一种现实化的自觉反思的哲学意识。在这种以“倒退”的形式而推进哲学自我意识的意义上,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既是合乎逻辑的,又是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

本世纪初,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就明确地提出,哲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语言问题。他们认为:在本原的意义上,哲学并不提供知识或理论,而只是分析和澄清人们表达的含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洁问法”已经为后世一切真正的哲学树立了榜样;古往今来的思辨哲学家制造了种种无法解决的哲

14

学问题,原因就在于错误地使用语言;由于现代逻辑的发展,人们能够正确地把握语言的本质和结构,从而厦清由于误用语言而产生的“形而上学”的困惑。这就是说,在现代的分析哲学家看来,对语言的分析,既是哲学的真正的使命,又是清洗传统中亍学的可靠途径,也是现代哲学的真实的正确的出路。所以,他们明确地提出:“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这就是“语言分析说”的哲学观。

3.把哲学归为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主要有哲学是 “精神解放说”、“存在意义说”和“精神境界说”观点。

(1)“精神解放说”

哲学不仅研究真理,也研究价值;不仅研究认识,也研究情感;人不仅在探索世界奥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也在实现自身肉体和心灵的满足中享受幸福。许多哲学家都希望哲学能使人的精神获得超越,他们看到了现实对生命的重压,于是赋予哲学以解除生活的苦难和获得精神的解放为己任。伊壁鸠鲁、皮浪、托马斯都属于这种观点。

这种哲学观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自我意识的哲学产生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哲学家们提出哲学要认识人自身的时候,精神解放问题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因为外部世界的探索使人们逐渐的认识到,生活的幸福、精神的快乐才是人极力追求的,这只有在人“认识你自己”的过程中实现,当外部灾难、外部重压向人倒压过来时而人无法抗拒时,人就试图通过精神的解放来实现幸福。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对哲学的起源与发展作出这样的解释:“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着。人的天生的好奇心慢慢地开始改变它的方向。我们几乎可以在人的文化生活的一切形式中看到这种过程。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字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一起。宗教并没有消除掉这种最早的神话学解释,相反,它保存了神话学的字宙学和人类学而给它们以新的形态和新的深度。”

15

赋予哲学以精神解放的本质是哲学自我超越的动力。希腊哲学在其最初阶段上看上去只关心物理宇宙。宇宙学明显地支配着哲学研究的所有其它分支。然而,希腊精神特有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哲学家们不断去领悟求深层哲学问题,哲学家终于看到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想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想把握实在并理解它的意义,我们就必须把自我反省的要求付诸实现。这种新的思想倾向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内在于早期希腊哲学之中的,但直到苏格拉底时代才臻于成熟。苏格拉底从不攻击或批判他的前人们的各种理论,他也不打算引入一个新的哲学学说。然而存他那里,以往的一切问题都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因为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新的理智领域——人的问题,从此以后这个新问题似乎吸引了人的理论兴趣。在苏格拉底那里,不再有一个独立的自然理论或一个独立的逻辑理论,唯有人是人本身或造就一个“善人”成为哲学的主题,后来的思想家们以此为契机,试图建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伦理学和政治学,在晚期希腊哲学中,精神困苦是时代的重压,哲学家们赋予了哲学的“精神治疗”作用。到了西欧中世纪上帝成了最高本体,它创造一切安排一切。在经过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运动之后,近代哲人注重研究主体人的认识论和价值论,精神解放依然构成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存存意义说”

现代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古希腊以来的哲人们一直在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因而都属于“本质主义哲学”。与此相反,“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具有区别于其它一切存在的独特性,即:人以外的任何一种存在都是“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的存在则是“存在先于本质”。这就是说,人以外的任何一‘种存在,它的本质都预先地决定了它会成为一种怎样的仔在;人则与此相反,人总是不断地超越自己先前之所是,总是在自己的“行动”中塑造自己的“本质”。这种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凸现了人类存在的独特性,并从而突出了“自为的存在”(人)与“自在的存在”(物)之间的矛盾、“自为的存在”(自我)与“自为的存在”(他人)之问的矛盾、自我的所是与自我的超越的矛盾,促进了哲学对人类的“存在主义”的探索。但是,由于“存在主义者把整个理念世界作为无用的精神建筑物而加以抛弃,结果他们却碰到这样一个令人痛苦的矛盾:他们必须在一无选择的原则,二无任何他们可以用以衡量他们是否选择得好的标准的情况

16

下进行选择”,冈此就不町避免地陷进了“存在主义的焦虑”。

揭示生活的意义或建构生存的意义也是中国哲学的主题。赋予哲学的这种功能,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所在。梁启超说:“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亦不以求知识为归宿点??。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他还说:“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说,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张载也认为,哲学家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精神境界说”。

以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为旨趣的许多现代中国哲学家,特别致力于哲学对人生意义弘扬与开显,把哲学的本质与任务归结为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说”的哲学观,深化了哲学与精神自身的关系,试图通过哲学的导引和建构精神自身的不断超越,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状态。贺麟说:“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他还特别指出:“真正伟大的哲学并不是智巧的卖弄,而乃是精神上的清荼淡饭。伟大的哲学家,其伟大处即在于能道出人心之所同然,能启发人的心灵,提醒人的潜伏意识。所以哲学若果要有生命的话,是应该与大众见面的;大众若果要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话,也应该设法与哲学亲近的。”

在建构人的精神境界方面,冯友兰提出了“四境界说”。冯友兰说:“人与其它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台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按照冯友兰的说法,如果从低到高地排列人生的境界,可以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样四种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按照“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去做事,对于所做的事,则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他就没

17

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可见,人生的自然境界,就是不能“觉解做事”的“意义”的“境界”。超越“自然境界”,意识到为自己做各种事,这就是“功利境界”。冯友兰说,这种人生境界,并不意味着必然不道德,做事的后果可以是利他的,但动机则是利己的。超越这种一己的私欲或私利、意识到人是社会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员,并由这种“觉解”而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使自己所做的各种事都有利他的道德意义,这就是人生的“道德境界”。超越道德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并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

在总结人生四境界的时候,冯友兰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的境界说,也可以认为是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洗个阶段,自然境界是本能的,功利境界是物我分开的,道德境界是人与人关联的,而天地境界则是人把自己融入到所有的人中和万物之中,实现的天下大同与无我同一。

4.把哲学与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联系起来,主要有哲学是“生活方式说”、“文化批判说”、“文化样式说”的观点。

(1)生活方式说

古代的哲学家言行一致,哲学所表达的一定要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如犬儒学派、老庄哲学。在现代,马克思也强调哲学的生活实践功能。人们常常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作“实践转向”,并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全部的哲学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不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所理解的“无人性的理性”与其“逻辑规定”的关系,也不是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抽象的个人”与其“感性的直观”的关系,而是“现实的人”以“感性的活动”为基础的与“现实的世界”的关系。“现实的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感性的活动”就是人的社会实践。“现实的世界”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马克思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

18

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澄清。”因此,哲学不仅表征和体现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决定于现实生活的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样式,就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念;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那就有反映不同阶级生活方式的哲学。

马克思还赋予了哲学以实践功能,因为在其现实性,人就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社会、历史和世界的基础。马克思正是以实践论的哲学立场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理解,把认识为题归结为实践问题。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把人性问题归结为社会实践问题,因此,哲学对人的价值的阐发转变为对实践过程及其对人性的制约机制的揭示。哲学的意义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

(2)“文化批判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批判功能有深刻的理解。从一般意义上说,“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也是哲学的最根本的特性。人类在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中,否定观念中的已有的世界图景,并在观念中构建人所要求的理想性的世界图景;也反思和批判关于世界图景的认知方式,并在新观念中构建新的认知方式和思想逻辑。人类在客观的实践批判活动中,则现实地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而把世界变成人所要求的理想性的现实。哲学思想在系统化理论化过程中,需要高举批判的武器,才能建构超越常识和思想的陈规戒律的理论,开拓出思想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境界。所以,哲学集中地表现了人类的批判本性,使人们“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现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正因如此,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哲学发展史上看,古代哲学就存在着批判活动,这种批判活动在当时处在一种未完全显露的状态,包含着认识和思维方法的批判、文化和精神诉求的批判和社会社会批判等多种倾向。近代的哲学批判,集中地表现为“理性的批判”,即对人类理性的批判反思,这种批判不仅是思维方式的,也关涉到社会正义准则,

19

近代哲学巴理性看做是人的正义行为的普世性标准。现代的哲学批判,在西方哲学中主要地表现为“文化的批判”,于是就形成了“文化批判说”的哲学观。”

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文化批判中,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活动是引人注目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说:“哲学认为,人的行动和目的绝非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规范,我们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批判地仿效。哲学反对盲目地抱守传统和在生存的关键性问题上的退缩。哲学已经担负起这样的不愉快任务:把意识的光芒普照到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之上,而这些东西已根深蒂同,似乎已成为自然的、小变的、水恒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必须让人类看到他的行为与其结果间的联系,看到他的特殊的存在和一般社会生活问的联系,看到他的日常谋划和他所承认的伟大思想问的联系”,“防止人类对社会的有价值的和平和幸福的倾向丧失信心”。

(3)“文化样式说”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也是一种文化,哲学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内涵的高度凝练。黑格尔曾认为,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了哲学,就如同一个建筑的富丽堂皇的庙堂没有了供奉神一样。由此可见,哲学家们非常关注哲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哲学在消解哲学在文化中的“霸权”地位的同时,把哲学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认为哲学不是“思想王国的王后”,而是“思想共和国的公民”,哲学只是“一种”文化样式,而不是其它文化样式的“基础”。

这种“文化样式说”的哲学观,是以否定哲学的“表象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为出发点的。持有这种哲学观的当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认为,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把自己看成是对由科学、道德、艺术或宗教所提出的知识丰张加以认可或揭穿的企图”;人们认为,“哲学相对于文化的其它领域而言能够是基本性的,因为文化就是各种知识主张的总和,而哲学则为这些主张进行辩护。它能够这样做,因为它理解知识的各种基础,而且它在对作为认知者的人、‘精神过程’或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再现活动’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些基础”这就是说,以往的哲学总是把自己当作裁判其它文化样式的特殊文化

20

样式,即作为‘切文化样式的“基础”的学科。罗蒂认为,这种哲学“基础主义”是一种必须予以批判的“学科帝国主义义”。

从文化形态和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来看,哲学的地位和功能在不断地退守,城池在丢失,从“全部知识的基础”到成为“文化的一种样式”,自身存在的价值被怀疑,大有被科学替代的不妙前景,罗蒂更是认为当今的时代可以概括为“后哲学文化”的时代。罗蒂说:“后哲学指的是克服人们以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建立与某种非人类的东西(某种像上帝,或柏拉图的善的形式,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或实证主义的物理实在本身,或康德的道德律这样的东西)联系的信念”。这就是说,在所谓的“哲学文化”中,人们总是把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如人应当怎样生活等等)建立在“非人类”的“上帝”、“善”、“绝对精神”、“物理实在”、“道德律”等哲学观念的基础上;而所谓的“后哲学文化”,则是“克服”的“信念”,也就是“消解” 掉作为“全部知识的基础”和“最高的支撑点”的“哲学”。

其实,后现代文化并不是一个没有哲学的时代,而是一个没有统一的哲学和诉诸绝对标准的哲学的时代。罗蒂说:“在这个文化中,无论是牧师,还是物理学家,或是诗人,还是政党都不会被认为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没有哪个文化的特定部分可以挑出来,作为样板来说明(或特别不能作为样板束说明)文化的其它部分所期望的条件。??在这样一个文化中,仍然有英雄崇拜,但这不是对困与不朽者接近而与其它人相区别的、作为神祗之子的英雄的崇拜。这只是对那些非常善于做各科,不同的事情的、特别出众的男女的羡慕。”在这种“后哲学文化”中,被称作“哲学家”的人“没有任何特别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仟何特别的‘方法’可以运用,也没有任何特别的学科标准可以遵循,没有任何集体的自我形象可以作为‘专业”。这样,“哲学”就变成一种与其它文化样式“平起平坐”的一种文化样式,它的使命就是沟通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对话”。

三、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1.论证的方式

哲学首先和说理有关。说理区别于绘画和叙事。但仅仅说理还不是哲学。黑格尔说,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王弼说,物莫无理。哲学家们大多数坚持万物一理,理能服人,存天理而灭人欲。但理由多多,到底有多少理,哲学莫衷一是,

21

但总的倾向是,把理要讲明白,哲学意味着追寻理的依据。理与理之间有基本的秩序,合乎逻辑,因此,哲学就要按照理的方式来把握问题,这就是论证。

有文字之前,道理都是默会的,是非批判地接受的,是天经地义的。文字产生之后我们就能追问,就能反思我们原本不加反思的东西。传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不是由文字带来的。在未有文字之时,解释没有对错,因为没有文字记录作为比照。文字产生之后,解释的对错就可以争论。而在口头传统比如口传史诗中,我们不知道传统有没有发生改变,因为每一代人都领受他们所接受的,而不知道前代人的观点。

说理讲求逻辑和前提,更倾向于系统地论说与阐释。在穷理的过程中,哲学追求的是道理的融贯。人们发现哲学之所以能够融贯道理,在于它自己构造前提。人们穷理的努力,是为了获得关于世界整体的图画。但这种努力和发现规律是不同的。古人穷理的努力不是为了发现规律,而是为了发现指导生活的原则,即人如何自处。而规律则内在于对象之中,不依赖于人;道理总是和人如何理解有关。哲学认识的是道理而不是规律。

哲学作为说理的学问,是必须“讲话”的,因为说理必然要运用语言,语言有话语和文字构成,但语言又凝聚着人类的理解。哲学和语言的这种内在关系决定了哲学必然关注语言。我们用日常语言描述规律。自然语言不够用的话,那就创造新的语词,但现代物理中很少有自然语词。哲学关心的不是规律,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世界。一般事物也可以用来交流。但语言的不同在于,它仅仅用来交流。因此语言最为系统地体现了人类的理解,因此有着特殊的分量。

2.反思的方式

人类认识的“网上纽结”是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的,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是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强化”的。这就需要实现概念、范畴的逻辑层次的跃迁。而这种概念、范畴的“逻辑层次的跃迁”,首先是以对概念、范畴的批判性反思为前提的。正足在这里,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反思——显示了它的不可取代的特殊价值。

人类思想的反思维度,在人类的理论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反思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哲学的思维方式。对此,黑格尔曾作过这样的论述:“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如果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他能思维’这话

22

是对的,则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不过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所以哲学思维无论与一般思维如何相同,无论本质上与‘般思维同是‘个思维,但总是与活动于人类一切行为里的思维,与使人类的一切活动具有人性的思维有了区别。”黑格尔还具体地指出,这种哲学思维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黑格尔把这种哲学的反思的思维称作“思辨的思维”。简单地说,反思就是对思想加以思考。

对于这种“思辨的思维”,黑格尔通过“感觉”、“直观”、“想象”、“意志” 同“思维”的对比来予以解释。他说:“精神,作为感觉和直观,以感性事物为对象;作为想象,以形象为对象;作为意志,以目的为对象。但就精神相反于或仅是相异于它的这些特定存在形式和它的各个对象而言,复要求它自己的最高的内在性——思维——的满足,而以思维为它的对象。”。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反思活动,即人类思维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 在人类思维的这种“反思”活动中,作为“感觉”和“直观”、“想象”和“意志”的全部“精神”活动,以及这些“精神”活动的全部“对象”(如黑格尔所说的“感性事物”、“形象”和“目的”等等),都在“思维”的统摄而成为“反思”的对象。

黑格尔对哲学“反思”的这种理解,是同他对“哲学”的理解密不可分的。黑格尔认为,“哲学”,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这种“基本原理”可以使人类经验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得到统一性的解释,或者町以被解释为某种普遍本质(哲学家所说的“本体”)的各种具体表现,从而也就使“思维”实现了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自由性”。 黑格尔完全赞同亚罩士多德所规定的“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哲学目标,但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把各式各样现象提高到“概念”里面之后,却又使“概念”本身分解为一系列彼此外在的特定的概念,因而并没有以“慨念”的方式实现哲学的目标。黑格尔还认为,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折学虽然力图以“实体”概念去统摄各种特殊概念,但由于这些哲学或者沉浸于“表象思维”之中,或者沉湎于“形式思维”之中,都没有自觉到哲学思维只能是思维的自我“反思”,因而也无法实现哲学所确认的目标。因此,黑格尔从对“思维”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分析入手,通过对“表象思维”和“形式思维”的

23

批判,来阐释“反思”的“哲学思维”。

如果仅仅从思维的“主观性”上看,“思维”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精神活动,其内部当然直接地包含着“全体的自由性”;但是,正由于这样的“自由”只不过是抽象的思想的自我联系,所以这样的“自由”又只能是一种没有任何规定性的虚幻的自由。反之,如果仅仅从思维的“客观性”上看,它必须在内容上包含事物的全部规定性,才能实现“全体的自由性”;但是,正由于思维(认识)的过程性与掌握事物的全部规定性的矛盾性,思维也无法在这种内容的“客观性”上实现“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如果“思维”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而非事物的本性)去把握事物,则“思维”所实现的永远只能是主观臆想的“自由”。因此黑格尔认为,哲学的“最高任务”在:二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性”,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j=事物巾的理性的和解”,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也就是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按照黑格尔的思想,哲学要履行和实现这个“最高任务”,也就是使人们自觉到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本性,哲学就必须自觉到自己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以思维自身为对象的反思的思维方式。因此,从分析思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入手,黑格尔集中地考察和批判了非哲学的思维方式“表象思维”和“形式思维”。黑格尔说:“表象思维的习惯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独立存在。与此相反,另一种思维,即形式推理,乃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并以超出内容而骄傲;而在这星,真正值得骄傲的是努力放弃这种自由,不要成为任意调动内容的原则,而把这种自由沉入于内容,让内容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即按照它自己的自身而自行运动,并从而考察这种运动。”这就是说:作为“反思”的“哲学思维”,它既不是以经验材料为对象而形成关于经验世界的各种知识的“表象思维”,也不是以思维的形式推理为刘_镍而形成关于思维的结构与规则的知识的“形式推理”。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也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的“反思”。

哲学,它作为思想以自身为对象的“反思”,必然是一种“概念性的认识”,也就是把“概念”作为再思想、再认识对象。但也因为如此,哲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是难于掌握的,甚至也难于理解的。黑格尔曾经指出,一“般人所说的哲学的

24

难懂性”,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不惯于作抽象的思维”,另一部分是由他们“亟欲将意识中的思想和概念用表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说,人们总是习惯于寻求某种“熟习的”、“流行的”“观念”或“表象”或思想,而“意识一经提升到概念的纯思的领域时,它就不知道的。

3.批判的方式

批判的方式是指,哲学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或者说,把“思想”作为“问题”予以研究,强调思想的张力,通过置疑和提出对立的观点,反思各种定论与成见的根据及其论证,提出新的观点。批判性是反思的最本质的特性。“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它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这两大批判形态或批判方式。在人类的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而把世界变成人所要求的现实的实践批判活动,既是精神批判活动的现实基础,又以精神批判活动为前提。这是因为,在观念上否定世界的现仟状态、并在观念中构建人所要求的现实的精神批判活动,既为实践活动提供改变世界的理想性图景,又为实践活动提供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性要求。

哲学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思想批判活动,它直接地表现为对“思想”的批判过程。这主要是表现为:揭示思想的内涵,赋予概念的规定,使含混的思想得以明晰澄明;辨析思想和概念的差异,使混杂的思想条分缕析,类别明确。哲学反思对思想的揭示、辨析、鉴别和选择,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以某种确认的思想去代替其它的思想;恰恰相反,在哲学的反思中,所有的思想都是反思的批判对象。哲学批判所要实现的,是整个思想的逻辑层次的跃迁,也就是实现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的变革。

对于哲学反思的这种批判性,哲学家们曾作过许多精彩的论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人的问题》说:“当你批判地思考你在世界上所做的事情时,你便在从事于哲学思维。当然,你所做的事情首先是过生活。过牛活牵涉到情绪、信仰、怀疑和勇敢。批判地研究这些东西的意义和涵义,这便是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提出:“哲学认为,人的行动和目的绝非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规范,我们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批判地仿效。哲学反对盲目地抱守传统和在生存的关键性问题上的退缩。英国哲学家伯林从哲学批判与社会进步的

25

视角更为明确地阐发了哲学的批判性的社会功能。他认为:“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 会前进的水平。”

关于哲学反思的批判性的论述,最为精辟的就是马克思的论述。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哲学反思作为“批判的武器”,它以自身的巨大的逻辑征服力去撞击人们的理论思维,从而使人们敞开思想自我批判和思想自我超越,形成更为合理的理想性图景和目的性要求,从而以实践批判的方式使世界变成更加理想的世界。

批判带有一定的综合性。所谓哲学反思的“综合性”,是指哲学的批判性反思是通过各种思想的相互撞击和“对活”而实现的。没有广博深厚的“思想”,就没有哲学的“反思”;没有各种各样的“思想”的相瓦撞击,也无法实现哲学的批判。当代美国哲学家怀特在其所著《分析的时代》一书中作过这样的论述:“一个哲学家不必在各个方面都成为专家,也不必像斯宾塞和黑格尔那样,自己对各种知识都作出淡而无味、名不符实的总结,可是,他却应当锻炼自己能在人类的各种主要活动之间发现重要的类似之处和差别之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包括常识、艺术、宗教、伦理和科学等诸种人类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相互理解中,也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科学门类的相互理解中,去实现批判性的哲学反思。

四、哲学的价值 1.哲学的认识价值

从哲学的起源看哲学的价值,不同的民族对哲学皆有不同的看法:古人说哲学起源于惊奇。柏拉图认为,惊奇为哲学者特有之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皆由惊奇而产生哲学的思想。也有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怀疑。笛卡尔认为哲学是由怀疑而生。因为人有了基本的知识,渐渐对其它不明白的事物产生疑问而生怀疑,

26

因此想深一层去找出原因而思考。不管怎样,哲学增强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哲学也增强了人的自我认识。人贵有自知之明。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最著名的神谕是“认识你自己”。自我认识一直是西方哲学一个核心的观点。但自我认识不是认识一个孤立的自我,而是同时认识我同我所处世界的关系,这才是哲学问题。维特根斯坦当年被罗素问及到底是在思考逻辑还是在思考自己的罪孽,他回答说,都是。如果你仅仅思考逻辑,那么你仅仅是逻辑学家;如果你仅仅思考罪孽,那么你仅仅是艺术家或者宗教家。

哲学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人与外部关系的认识。认识外部世界和认识自己不是分别盯着各自的对象。如此认识的话,获知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是同一问题,外在世界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是相关的。18世纪以后,哲学的目的不是研究世界,而是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休谟提出因果性问题,认为我们在客观世界中根本找不到因果性。康德的回应是,因果性是内在于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中。这就是说,只有把客观对象与主体自身、自然世界与道德世界统一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对象与思维。

就哲学对思维的意义而言,在哲学锻炼思维。人们借着认识哲学思想和哲学家的思考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分析力、观念表达(语言)力、系统组织力、逻辑方法能力。人们在哲学的活动中,深入了解各样事物,不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以致可以选择适当的人生观或为自己的思想给与正确的辨别。

2.哲学的文化价值

现代哲学进一步的提出,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哲学给我们提供知识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价值判断的支撑。哲学凝练着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强化或消解信仰。例如,研究宗教哲学更加巩固人的信仰,有时研究宗教哲学的人也是要揭发陈腐的思想,空洞的口号。

第二讲 哲学发展概况与思想成就

一、哲学的基本形态与发展阶段

正像整个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一样,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也是在古代的东方。 埃及、 巴比伦、特别是印度和中国是闪烁着人类最早哲学智慧之光的国家。古代东方有过灿烂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古代东方国家的农业、水利灌溉事业、建筑业的发展不

27

但造就了一个物质文明繁荣的时期,而且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使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对自然界的认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与此同时,人类对于社会现象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在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的一般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成为哲学的思考。稍晚于东方但是很早也产生了哲学思维,且以其哲学思考持续久远、影响广泛而着称于世的是古希腊。发源于古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总体上可分为古代哲学、近代哲学与现代哲学。

二、西方哲学及其思想成就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西方哲学从神话中脱胎而出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当代哲学四个时期。

1.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之摇篮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又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公元前7至前5世纪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阶段,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等。米利都学派以“水”、“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毕达哥拉学派把 “数” 视为事物的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 “存在”,“存在” 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后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气)、“种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则进一步探求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动力,认为有一种最精细的、能动的、物质性的东西“奴斯”,促使热和冷、干和湿等相对应以及“种子”从原始混合体中分离出来,开始运动,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具体事物。

这时期是希腊哲学的诞生时期。当时希腊思想正尝试运用“认知”的方法去观

28

察和推理发现宇宙的自然现象和奥秘,并给以适当的解释。这些解释开始摆脱神话或是经验成分。人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人的心灵对物质现象的批判分析-出发去探索终极的、普遍的问题和寻求答案。

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是古希腊哲学智慧的辉煌时期,主要代表是苏格拉底及其门徒。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

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苏格拉底对当时那些仅仅依照物质原因来解释宇宙并不满意,认为忽略了有目的的解释。人应该如何生活,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苏格拉底把道德和理智结合起来解释这宇宙。他始终不渝地寻求那些从未被探究过的问题,试图推翻习惯性的假定和信仰,同时唤起伦理问题的更认真的思考。苏格拉底第一次把灵魂确立为个人意识所在地,使它具有道德和理智的特征。真正的快乐是善的生活的结果。一种真正快乐的生活,是一种在理性指导下能够正确行动的生活。因此人获得快乐的关键,是一种理性的道德的发展。苏格拉底宣称:未经批判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希腊哲学的最高峰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们的哲学也成了西方哲学的基础。简略的说,柏拉图的思想比较是注重天上的事物,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注重地上的事物。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是《理想国》。我们可以从知识论、人论、国家论三个方面去看柏拉图的思想。在知识论中,柏拉图把思想与存在看成二元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然后有构造了理念与感性的对立,这是典型的宇宙二元论。他用了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说明“概念论”的可靠性。在人论方面,柏拉图认为,所有一切的观念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目的,人生下来就在追求真、善、美。他把人分为灵魂与肉体两个部分。灵魂是从观念界来的,是真实的,人的灵魂在入世之前是自由的,是在观念界里生活。灵魂降下这世界就受困于肉体,因此,灵魂唯一的希望就是追求“真”与“美”,回到“善”那里去。在国家论中,柏拉图把人分肉体、精神和灵魂三个层次。他认为人的灵魂在观念界是合群的。灵魂虽受困于肉体,但在这世界也要分工组成国家。他提倡一

29

个理想的国家应把公民分为三大类:知识者 = 管理层、意志者 = 武士级、情欲者 = 劳动员。一个国家也该由最好的哲学王来统治。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阐释了逻辑哲学。他认为,语言是我们思想的表现。如果把语言来分析,至最后一个元素时,就叫作概念。并且人有比较与归类的能力,因此会把多个概念联合起来或分开,这叫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我们形成推论。亚氏认为人的头脑在作思考时,有三个基本的元素:就是 概念、判断、及三段论法。亚里士多德还把概念与存在连系起来讨论。存在要说明一切东西或概念都有他自己的本体或实体,讨论存在的学问叫着本体论亚氏列出了概念的分类,他提出了著名的范畴论,范畴归为十类:第一类是实体,其它九类都是属性。亚氏创立了他的形而上学。他为世界的存在和运动问题提出了理论解释,这就是四因说:质料因、形成因、动力因、目的因。无论缺少任何一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存在。在宇宙论方面:亚氏系统化了他以前的自然哲学,以第一原动不动者解释太初的问题。此外,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道德论、艺术论上都有自己的建树。亚氏认为人的灵魂除了有理性以外,还有情感。人可以靠理性智慧得到美德。人的精神在透过情感的生活可以使情感与人的精神联合调和。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出现了晚期古希腊哲学。晚期古希腊哲学有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等。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芝诺。斯多亚学派认为,宇宙有理性,理性的调和要借着逻各斯。人的灵魂可以与理性调和,但是要控制自己的冲动、情欲、情绪等等。伊壁鸠鲁学派追求快乐、讲求宁静,反对神灵,不怕死亡。相信这世界是由移动不定的原子组合而成。以皮浪为代表的学派——怀疑主义者强调“不动心”和“悬搁”判断。新柏拉图主义在继续发展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大问题:观念界与感官界的关系到底是甚样的?按照如果要什么才是人真正的幸福?他们门更多强调遵守理性法则就是人的幸福。

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另一源头

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

30

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公元1至5世纪基督教及其哲学形成,以教父哲学的形态出现,公元5世纪以后基督教哲学以经院哲学形冭出现,成为中世纪哲学的基本形态。5至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后期罗马哲学家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爱尔兰的哲学家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以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灵。以基督教哲学家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承认原罪实在,认为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实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等等。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愈益脱离神学,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早期教会对世俗的哲学存着爱恨交加的心态。教父们极不愿意把基督教这“新兴宗教”哲学化。相信他们是因为受到保罗的影响,认为哲学是属世的智慧,不能与属灵的智慧相比或是混合起来。教父的哲学一般上都围绕着以下的主题:一、信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起初大家认为是相克的,后来渐渐认为是可以摆在一起讨论的。二、神的存在问题。起初教父深信人要认识神是凭着信心。后来也不反对人可以借着自然界去认识神,虽然自然界不能完全把神启示给人。三、神的本性问题。神是什么?他是由什么东西做成?后来神学才定义称神是个灵,是超越世界的,他是纯一的、永恒、绝对、无限、尊荣、他从无中创造世界等等。借着这个基础,教父们开始为基督与神的身分之间的关系深一层的去理解。四、人的本性和救赎问题。人是什么做成的?由什么元素组成?灵、魂、体的关

31

系如何?良心意志是什么?这与道德有什么关系?人能副依靠自己的新阳光获得拯救?都是教父们所关注的问题。

中世纪哲学的基础可说是建立在教父的哲学思想上。在这漫长的一千年里,人们常用一个口号来形容中世纪的哲学“哲学是神学的仆从”,中世纪哲学讲求信仰是明理的前提。经院哲学的发展地点是教会学校、修道院,以及后来由教会建立的大学。我们可以从当时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看出经院哲学的重点:三目:辩证、修辞、文法;四科:天文、音乐、几何、算术;当然,神学是那时的“科学之母”。经院哲学的派系:经院哲学约可分为两大派:一是唯实论,属柏拉图主义。他们认为不是感官界的事物先有,而是先有观念,后有事物。唯实论的主要人物有:厄里根那、安瑟伦、阿奎那。二是唯名论:属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他们

认为概念只是脑中的一个名词,用来代替我们认识的事物。唯名论的主要人物有: 司各特、阿贝拉尔、奥卡姆。唯名论后来垄断了后期经院哲学的思想。人们也开始崇拜自然科学。

(3)西方近代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工业和自然科学的推动。近代哲学有如下特点:一、开始走出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的藩篱,哲学家开始应用新的方法,特别是经验归纳和机械方法来探讨新的问题,也提出新的答案。二、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思想要求更精密,不再使用神学的系统来解释难题。三、思想解放,脱离了教会的控制,走上了反神学、反信仰的途径,超越了信仰的羁绊。开始了以人的理性与生活经验来探讨及创造哲学问题。四、哲学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逐渐加强,使哲学思想更具民族的色彩。

14至16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人文主义注意人自身的问题,讨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人为基础、作中心来研究一切的哲学。追求人的平等,个性自由和不可侵犯,强调现世幸福高于一切。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

32

的推演方法。这时学者开始离开形而上学的辩论转而注重科技的应用。哲学家开始注重对自然的观察。运用归纳法,算术,机械等等来为自然科学找出许多的科学定律。意大利的特莱西奥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物质运动的原因;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单子构成。单子是物质和精神、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混在一起,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带上了不少想象和虚构的成分。文艺复兴带给社会一片清新的气息。人文主义开创了一个人文的社会。因为各国家的兴起,民族意识开始抬头。宗教开始醒觉,这也引致了后来的宗教改革。

17世纪初至18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能动的、多样的,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识就是力量;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以笛卡儿、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斯宾诺莎把自然界视为唯一的“实体”,认为思维及广延是统一的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个别事物是实体的变形,只有通过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实体,才能认识个别事物。以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莱断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

18世纪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三阶段——启蒙哲学。18世纪,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总体来看,西方近代哲学的这个阶段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色。启蒙时代的口号就是自由、平等。另外,科学成为这时代的“偶像”。这时理性主义和经验论主义给于人们的思想已在社会中定了形。人们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的思想或理想。康德为“启蒙”定义说:启蒙就是人类已经脱离了作茧自縳的不成熟阶段,亦既脱离了对外界权威的倚赖,与不肯用理性的情形。

33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四阶段——“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统一在思维的基础上,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占居中心地位。康德承认在人们的感觉经验之外存在一个“物自体”,它是感觉经验的来源,但却永远不能被认识。物自体的刺激使人产生感觉经验,然后认识主体感性,知性分别与时空、12范畴等认识的先天形式相结合,整理感觉经验材料,以达到对现象的系统认识;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它要求认识世界的本质,但却永远达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费希特则进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创造的,主体“自我”创造了客体“非我”,又进一步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谢林创立了同一哲学,认为客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表面相反,实则同一,都是浑然一体的无差别的“绝对同一”的不同阶段。黑格尔把整个世界视为“绝对理念”自身演化的过程,认为绝对理念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统一使绝对理念自身沿着正、反、合三段论的模式进行着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产生具有自我认识能力的人类和人类社会。人类的认识由认识自然界,逐渐向认识自己和认识意识自身发展,最后达到绝对理念的完全自我认识,整个世界便又回归到了绝对理念自身。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较大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神学”。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没有其它东西。神和上帝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创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自然界产生了人,人及其思维器官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思维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产生自然,而是自然产生了精神。不过费尔巴哈在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4)西方现当代哲学

19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又有了新的发展、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各种文化与思想之间的交锋不断强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哲学流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物

34

质的;精神现象是物质的派生物并反映着物质;物质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作为物质的反映的人的认识也处在运动、变化中;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基础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实践;物质的总体是无始无终的,但物质存在的每一具体形态是有始有终的,即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物质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每一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有其固有的特殊规律,各类物质运动形态又有共同的一般规律;和自然现象一样,人类社会也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在社会发展中同样不是精神的因素决定物质的因素,而是物质的因素决定精神的因素,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动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引起社会的一系列其它变革,使社会从一种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上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起以往的哲学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宣告了旧的哲学时代的终结,新的哲学时代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其发展中,不断地与许多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不断地接受时代精神和新生事物,实现了自身的不断超越。

意志主义哲学是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尼采,特别尼采,其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尼采的生命一开始就觉得是一个悲剧:人的命运、人的环境好像决定了人的前途。尼采生于德国一小村,父亲早逝,母亲过于虔诚,使尼采对宗教反感,虽然在廿四岁时当上了巴色尔大学古典文学教授,但在1889年发疯,入住教会的精神病院,妹妹牺牲了终生幸福,陪伴疯癫的哥哥十年。在尼采的哲学思想中,不甘受命运和外在强制性的支配是凸显的特点。这种哲学揭示,人的存在有两种相互排斥的力量的冲突:一种是自身生来的生命冲力,另一种是传统文化伦理的缚束力量。生命冲力就是权力意志,它决定人生,创造自己成为新的、唯一的、无以伦比的人,即超人。伦理只是后来加上去的,是一些懦弱的人的借口。所以对于人,不需要顾虑到伦理规范,必须去争取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使人发生了异化,人不得不思考究竟生存在这世上有何意义,个人在群体之中又有何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中,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一度成为现代西方众多哲学流派中的显学。存在主义虽然在廿世纪中流行,但我们

35

不难在古老的历史中找到它的踪迹。旧约的希伯来民族关心自己的民族生存的问题。保罗的神学,奥古斯丁的哲学都希望个人在上帝及世界中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廿世纪的存在主义可说是发源在丹麦(齐克果),在德国发展(海德格尔、雅士培),在法国流行(马色尔、萨特、卡缪),然后波及美洲及亚洲。因为语言表达的不同,存在主义到了英语或华语的世界后,就产生了许多误解,把它看成是消极的。

齐克果 (又译克尔凯郭尔1813-1855年),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个基督教家庭。在生活中,他最先体验到他的存在:自己是“例外”与“孤独”的人,没有人能理解自己。但是,虽然环境是命定的,人好像受环境决定,但被决定的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设计,超越这一切。人必须不断地在环境中作出自己的抉择。存在就是在时间中的努力,就是一种冒险。个人的存在虽然时时被恐惧感所包围,但恐惧感乃是鼓励个人进行自我奋斗的力量,这是一种内在动力。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大师最著名的作品有:《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是论述存在之为存在以及存在为何存在的书。首先他认为要研究存在必须从人的存在开始。人的存在就是我在,我在是在时间中展现的。我在是我的,与他人根本不同,因此,我在是个人唯一性的。但每一个各人唯一性的我在又必须存在于世界之中,必然与与世界发生关系。世界常常要并吞我在,因此产生了我在的担忧、恐惧和失落。因此,要常常保持自由的我在,就要去争取,作抉择时常保持我的我在。只要我是自由:良心不依靠上帝、不靠他人,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我在,那我就是存在的。

萨特著名作品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认为,存在并无本质,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之为存在,乃是因为它本身是无。无通过存在表现在人生之中。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们,只看到“存在”的虚幻表象,自以为生活得好,满足于虚无飘渺的“现实生活”,殊不知到头来,这一切都以虚无为根基。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把存在主义的重点放在人的反映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之上。也认为存在不应受环境的设定,而是我们要自己去决定我们的环境。存在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使每个人自己来掌握自己,同时,要把每个人存在的全部责任直接地放在他自己的双肩上来承担。

36

实证主义是在现代科学不断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与存在主义一起成为欧美哲学的主导思潮。实证主义与科学和语言关系密切,也与逻辑问题混在一起,所以也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渊源可追索的休谟。休谟认为知识是凭经验而来,一切真知是经过感觉来验证的,这也成为知识可接受的标准。十九世纪的孔德认为最完整的知识可用感觉经验描述的。他用进化论把人类知识的进展分为三大阶段:神学或虚构阶段、形而上的或抽象的阶段和科学的或实证的阶段。廿世纪初一些经验主义者以维根斯坦在英国成立了一个阵营,逻辑学带进了实证主义,又以逻辑实证主义应用在语言分析里。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主要武器:证实原则,证实原则是用来试验一切陈述的真假。一个可以证实的陈述就是真的,不然就是假的。

现象学就是对人所得见的“现象”的研究学问。现象学就是要研究一个人是怎样从现象得到这“表象”的观念。包括人所得到的“观念”是如何受到人许多“先天”因素的影响。现象学把西方过去对知识的探讨范围:主观和客观、感官和概念、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意识等等理念都统合起来回答。现象学作为哲学是由胡塞尔首创。胡塞尔的现象学事实上是要透过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是要求人回到自己的纯意识之中来认识所得到的现象的本质。首先,他提出人是有能力透过感官认识外在世界的事物,也拥有一种积极的能力透过自己的意识去为现象创造。因此,现象学不是讨论现象的学问,而是讨论本质的学问。

诠释学是当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学体系,也是哲学发展史以来最深奥的哲学。意义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从一个现象中或一个文本中)确定真正的意义或真理。意义学的前身就是诠释学。虽然过去的知识论也是研究真知识的学问。当代最突出的诠释学家首推四位:德国的伽达默尔、法国的德里达和利科尔,以及美国的丹多。当然,之前的康德,胡塞尔,施莱马赫,海德格,狄尔泰等为诠释学产生决定性的影晌。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可略略的分为四个时期: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海德格主义和现象论的诠释学的孕育时期。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诠释学在欧洲大陆传统哲学的温床的两翼,即法国和德国(德国的德里达、法国的利科尔为主要代表)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诠释学在美国与分析哲学相汇合,在法国却越出海德格和尼采哲学的范围而同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相遇。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诠释学突破了其原有的形态而进入了更成熟的

37

理论健全阶段,同时地在现代科技、语言、人类理性及行为的复杂关系中深入寻求哲学理论的新发展领域。

思考题

1.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谈谈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与各类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是怎样的? 4.联系实际,谈谈哲学对提高理论思维水平的意义。 5.你是如何理解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规律的? 6.简要谈谈你对哲学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的体会。 7.哲学思维方式有哪些特点? 8.西方哲学有哪些特点?

9.简要谈谈你对西方哲学的感受。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