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 学习教案 下载本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 授课教案 绪论

中华世界的政治智慧极高,但今人殊少了解。在教材上,以新见史料及学术著作为基础;在心态上,跳出现阶段台海两岸关于“国家”、“民族”观念的偏狭性;具时代感:时代演变的顺序必须清楚,切忌以今非古;超越汉族中心主义;超越陆地(与农业)经济的胸怀。

第一章先秦时代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殷商、西周时代政治思想的发轫与初步发展

重点掌握:殷商帝王、周公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殷商帝王的王权专制政治观念

王权专制观念的来源:第一,上帝崇拜。第二,祖先崇拜。

二、周公重在调节的政治思想

1、对传统天命观的修正

第一,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即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可变的。

第二,他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就是君主。他认为,君主是由天定的,选择的标准就是德行。

第三,他主张以民情见天命。

他适应西周初年政治的需要,对传统的天命进行了重大修正。否定了天命不可变的传统观念,认为天命的存废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有德,从而成功地为西周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施政的指导思想

他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就是他的保民和慎罚思想。

第一,关于保民 他从历史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周朝的长治久安,就必处理统治者与民的关系。最重要的要做到“保民”。

第二,关于慎罚 他鉴于前车之鉴,力主慎刑罚。在观念上,他把“慎罚”视为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刑罚与德的关系上,他认为德是根本,刑罚是辅助。

他根据周初的形势修正了传统的天命观,提出了德的思想;主张按照德的要求,敬天、敬祖、明德、保民、慎罚,处理好统治者与民、与天的关系,以上得天助,下得民和,最众确保周

朝统治的长期延续。

评价:总之,他的治国思想,既有神秘性,又有较多的世俗内容,体现了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政治思想的争鸣与繁荣

重点掌握: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流派与重要思想家

一、儒家

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一,尊崇先王之道。

第二、崇尚礼仪。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治。第三,尊崇孔子。

二、道家

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其特点为:第一,主张“道”。第二,主张无为而治。

三、法家

代表人物 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子。

主要理论为:第一,主张运用国家强制权力治理国家,建立统治秩序。

第二,极力主张君主政权。第三,以耕、战政策作为富国强兵的主要途径。

四、墨家

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

主要理论为:政治思想注重实用。

第三节儒家的礼与仁义德治思想

一、礼与仁义德治的理论基础

(一)有道与无道

孔子追求一种理想的政治局面,叫“天下有道”。依照他的设想,天下有道的社会是表现为

秩序井然与和谐无间。他的“天下有道”的理论构想的提出,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的理性程度,为儒家学派设定了政治发展目标,对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理论建构有着重要的引导定向意义。

(二)人性学说

自西周以来,天的权威就受到怀疑而有所动摇。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混乱,人的作用、力量和价值得以凸现。于是思想家们纷纷把目光从神转向人,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人性的讨论。人性说为儒、道、法家等流派建构政治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首先,孔子对人性的认识比较简单。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后来,孟子和荀子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人性学说。

1、孟子的性善说

第一,孟子认为,人人天生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中最重要的恻隐之心。

第二、“四心”在人的道德上表现为“四德”。仁义礼智等德行源于人的本性,是从人的仁爱本性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从四心到四德的生成过程充分表明了人的本性是善的。

第三,他认为人性本善具有共通性。无论圣人、君主还是普通民众,在本性上是一样的,“人皆可以为尧舜”。

评价:他的性善说打破了圣人的神秘性,理论 上肯定了凡人可以成为圣人的可能。同时提升了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的权威性,表明了伦理道德在儒家政治理念中的强化。

2、荀子的性恶说

第一、他主张人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生就的本能。人性具体表现为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感官欲望;二是好利;三是妒忌,四是对权力和名誉的欲求。

第二,他认为,为了拯救人类社会危机,就必须改造人性,具体途径是由圣人来“化性起伪”。为此,他非常重视教育和修身。每个人都具有达到理想道德境界的可能性。

总之,人性说为儒家宗师的政治思想建构了理论基础。

二、礼治与正名

礼治是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孔子首倡其说,其后,荀子对礼治的论述最有特色。作为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在本质上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的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

(一)孔子的礼治思想

第一,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认为礼治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他说的礼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遍布于社会政治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尊卑制度,这是一种政治原则,被孔子视为最重要的治国方针。他曾提出“为国以礼”。

第二,对个人而言,礼必须是遵行的行为规范。

第三,礼体现在政治体制上,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就是君主拥有和执掌最高的权力。他认为要从“正名”开始进行礼治。从正名开始,到统治秩序的形成,空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施政思路。

(二)荀子的礼治思想

第一,他首先探讨了礼的起源。他认为礼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第二,他分析了礼的作用。他认为礼的根本功能就是分。礼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分物以养体;其二,等级之分;其三,社会职业分工。

第三,他论述了礼的政治意义。他认为礼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

三、仁、仁政与德治教化

儒家学派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仁得到了诸位儒学宗师的特别关注。

(一)孔子关于仁的认识

第一,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仁的内涵。他把仁看作是最高德目,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仁政”的理想政治。

关于仁的内涵,他认为主要有两层: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仁者爱人。复礼被认为达到仁的标志。仁者爱人包括两个方面:忠和恕。

对内克己,对外爱人,最终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

(二)孟子的仁政说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又在性善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并将之用于政治,提出了仁政思想。

第一,孟子以性善说作为仁政的基础,认为将不忍人之心运用到治国、治民中就是仁政。仁政主要有四项:其一是制民以恒产;其二是赋税徭役有定制;三是,轻刑罚;四是保护工商业。

第二,他认为能否行仁政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