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系技能大赛理论试卷 下载本文

A.α左=90°-L B. α左=L-90° C. α左=180°-L D. α左=L-180°

25.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

A.相同 B.不同 C.盘左相同,盘右不同 D.盘右相同,盘左不同 26.竖直角亦称倾角,是指在同一垂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值范围为( )。

A.0°~360° B.0°~±180° C.-90°~90° D.0°~±90°

27.当视线水平时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 A.D=Kncos2α B.D=Kn C.D=Kncosα D.D=Kncosα2 28.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 A.D=Kncos2α B.D=Kn C.D=Kncosα D.D=Kncosα2

29.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 A.△x>0,△y>0 B. △x<0,△y<0 C. △x>0,△y<0 D. △x<0,△y>0

30.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 A.96° B.6° C.276° D.86°

31.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23′,测得左夹角∠ABC=89°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 A.124°57′ B.304°57′ C.-54°11′ D.305°49′

32.已知AB两点的边长为188.43m,方位角为146°07'0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

A.-156.433m B.105.176m B.105.176m C.-156.345m

33.对一水平角观测四测回,求得一测回角中误差为±8",则平均值中误差是( )。

A. ±8" B. ±2" C. ±4" D. ±2.7"

34.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 A.1/25000 B.10/250 C.1/2500 D.1/250

35.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毫米位的误差属于(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错误 D.中误差

36.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误差。 A.对中 B.十字丝 C.整平 D.视准轴

8

37.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38.对距离进行多次丈量,衡量丈量结果精度的一般是用( )。 A.往返较差 B.相对中误差 C.相对误差 D.绝对误差

39.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其性质是( )。 A.偶然误差 B.角度误差 C.系统误差 D.倾斜误差

40.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用经纬仪测右角∠ABC的值为308°07'44",则BC的坐标方位角为( )。

A.62°11'08" B. -117°48'52" C. 242°11'08" D. -297°11'08" 41.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23',测得左夹角∠ABC=89°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 A. -54°11' B. 304°57' C. 124°57' D. 305°49'

42.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43.测定点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

A.测量水平距离 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测量竖直角 44.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45.某直线的方位角为263°40',其反方位角为( )。 A. 443°40' B. 83°40' C. 173°40' D. 96°20'

46.四等水准测量的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 )m,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得超过( )m。

A.2,10 B.2,5 C.3,5 D.3,10

47.现有△ABP,其中A、B是控制点,P是待定点。若在A、B上分别安置仪器,测定∠A和∠B,以计算P的坐标,这种方法称为( )。 A.单三角形 B.前方交会 C.后方交会 D.侧方交会

48.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读数差的限差是( )mm,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是( )mm。

9

A.±1,±2 B. ±1,±2 C. ±2,±3 D. ±3,±5

49.三角高程测量中,球气差的影响在( )m范围以上必须进行改正。 A.100 B.200 C.300 D.500

50.要求在图上能表示出0.5m的精度,则所用的测图比例尺至少为( )。 A.1/500 B.1/5000 C.1/50000 D.1/10000 51.所谓大比例尺,即( )。

A.比例尺分母大,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B.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小 C.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D.比例尺分母大,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不变 52.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53.不属于等高线按其用途的分类是(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山脊线和山谷线 5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 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55.地形图上有A、B两点,图面上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3cm,已知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则A、B两点的实际距离为( )。 A.65m B.6.5m C.30m D.3m

56.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i=5%,从坡脚A到坡顶B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 A.10mm B.20mm C.25mm D.35mm

57.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 )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 B.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D.斜距与其高差 58.下列等高线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

A.等高线不能相交 B.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C.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 D.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 59.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符号是( )。

A.比例符号 B.等高线 C.非比例符号 D.高程注记 60.地形图上加粗的等高线称为( )。

10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61.等高线是地面( )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 A.平距 B.斜距 C.高程 D.角度

62.欲确定地形图上点的坐标,首先根据( ),绘出方格网,再按比例尺量取长度,就可求出点的坐标。

A.高程点 B.控制点 C.等高线 D.图廓坐标注记和点多的图上位置 63.下列不属于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 )。 A.平行线法 B.几何图形法 C.等高线法 D.求积仪法

64.已知水准A点的高程为82.523m,该点水准尺的读数为1.132m,欲测设B点的高程为81.500m,B点水准尺的读数应是( )。 A.0.109m B.1.455m C.2.155m D.1.155m

65.要在AB方向上测设一条坡度为-5﹪的坡度线,已知A点的高程为32.365m,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00米,则B点的高程是( )m。 A.32.865 B.31.865 C.37.365 D.27.365

66.一圆曲线交点处转角为90°,圆曲线设计半径R=50m,则该圆曲线弧长为( )m。

A.50 B.157 C.78.5 D.314

67.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P边的边长( )m。 A.50.99 B.80 C.70.89 D.50

68.已知圆曲线交点桩号为K6+183.56,圆直点桩号为K6+236.61,曲线长为111.54m,则曲中点桩号为( )。

A.K6+127.79 B.K6+125.08 C.K6+180.84 D.K6+292.38

69.采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时,其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圆心角的( )。 A.2倍 B.1/2 C.2/3 D.1倍 70.下列不属于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是( )。

A.最大测程 B.测距标称精度 C.测角精度 D.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 71.GPS系统由地面站、用户终端,还有以下哪项构成的( )。 A.空间星座 B.监测站和注入站 C.主控站和监测站 D.主控站 72.全站仪的测距指标为5+1ppm*1,表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为( )mm。 A.5mm B.1mm C.6mm D.4mm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