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微专题2气候类型及其判读(新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柱状图(图1)、折线图(图2和图4)、点状图(图3)、二维坐标图(图5)、三维坐标图(图6)、玫瑰图(图7)、等值线图(图8)等。

上述各气候资料图,虽然形式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提供的都是气温和降水资料,因此,我们判读气候资料图就是要读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1)图1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

(2)图2和图4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图3和图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4)图5包括a、b、c、d四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时应注意看清图例,读出四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后再确定其气候类型;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图7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12个月,折线代表各月气温,以圆心为起点的放射粗线代表降水量,据图中数据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6)图8中P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5] (2015·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C.甲—③,乙—①

B.甲—②,乙—④ D.甲—④,乙—③

(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C.洋流性质

B.距海远近 D.海拔高度

解析:(1)D (2)D 第(1)题,北纬30°有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处以荒漠为主,对应的是④;乙地自然景观图中有雪山、冰川,属于高山气候,夏季凉爽,全年气温较低,对应的是③。

第(2)题,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甲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为高山气候,乙地自然景观的成因是海拔高,故选D。

例6] (2014·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1)B (2)D 第(1)题,该农作物喜温好湿,且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①地每个月温度均在20℃以下,虽然水分条件在7、8两个月较好,但满足不了4个月生长期要求。②地有5个月温度在20℃及其以上,满足该农作物生长期需求,但②地水分严重缺乏。第(2)题,①地纬度为北纬29.7°,位于亚热带,但其夏季最热月均温在15℃以下,推测其海拔高,为高原和高山气候。②地纬度为北纬39.0°,位于温带,但其水分盈亏量全年为负,说明全年干旱,推测其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微专题培优练(二)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6·绵阳模拟)下图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读图,完成1~3题。

1.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 A.信风 C.台风

2.②地最可能位于( ) A.亚洲东部 C.非洲南部

B.北美西部 D.澳大利亚 B.西风 D.季风

3.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 C.气温高

B.雨天少 D.海拔高

解析:1.D 2.B 3.B 第1题,①地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分配差异显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第2题,②地雨热不同期,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最可能位于北美西部。第3题,③地降水稀少,阴雨天气少,因而日照时数多。

(2016·全国联考)下图为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