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临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 图文 下载本文

习水县2015年隆兴镇马临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

5、住宅各层均敷设电视线至各户内,每户按1只用户盒考虑。 6、光纤电视电缆支线均穿管暗敷设。

7、电视系统为550MHz传输系统,用户电平为60正负4dB。 4.8.4电信配线系统

1、本工程由电信部门从室外引来中继线至电话交换机。 2、在所有住宅、配套用房和公建的适当部位设置电话插座。规划区范围内的住户按每户设置一门电话计算,其余公建按每100平方米设置一门电话计算,预测规划区内将电话实装数约为240门。 4.8.5安全监视与消防控制 本工程设有消防控制室。

(1)设消防广播及消防电话系统。 (2)厨房设置燃气泄漏报警器。 (3)在小区围墙內适当位置分装录像头。 4.8.6电阻及接地

本工程各子项均采用共用接地方式,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体,接地电阻R≤1欧。各弱电系统的接地分别用接地干线引至接地体。

4.8.7 电力管线的敷设

1、本工程所有建筑为住宅楼,电缆通过电缆沟埋进入变压器,

41

习水县2015年隆兴镇马临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

低压出线采用电缆沟的形式进行敷设,电缆间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2、进入变电所、配电所的电缆沟或电缆管,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将管口堵实。

3、电缆敷设选用PVC双壁波纹管穿管埋地敷设,过道路或进建筑物处改穿钢管。

4、电力电缆相互之间以及电力电缆与管道、构筑物等的允许最小间距:

1)电力电缆相互之间中心距,平行时最小0.2m,交叉时0.5m; 2)与不同部门使用的电力电缆之间净距,平行时最小0.5m,交叉时0.5m;

3)与热力管及热力设备之间净距,平行时最小2.0m,交叉时0.5m; 4)与煤气、输油管道及地下储油罐、储气罐之间净距,平行时最 小1.0m,交叉时0.5m;

5)与自来水以及其他管道之间净距,平行时最小0.5m,交叉时 0.5m;

6)与建筑物基础之间净距,平行时最小0.6m,不能交叉; 7)与配电线杆、路灯杆、电车拉线杆、架空通信杆之间中心距, 平行时最小1.0m,不能交叉;

8)与树木主干中心距,平行时最小0.7m,不能交叉; 9)与排水沟边之间净距,平行时最小1.0m,交叉时0.5m; 10)与公路边之间净距,平行时最小1.5m,交叉是1.0m;

42

习水县2015年隆兴镇马临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

11)与弱电通信或信号电缆之间净距,平行时安计算决定,交叉 时最小0.25m

5、沿电力管线敷设一根40×4 的镀锌扁钢作水平接地极,与管沟和井内所有金属构件焊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6、电力电缆井做法参照《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 4.9 燃气

1、根据规划路网及周边情况综合分析,安置小区入口处至小区路口处设置Dg200。管网采用中压一级系统,输送压力为0.1MPa,用户集中地区采用区域调压站,供气规模为1176~2000户;用户分散地区采用楼栋调压箱,供气规模为30~200户。

2、管道材质、管网敷设等均按天然气要求进行管材选择,中压管选用无缝钢管,低压庭院户内管选用水、煤气管。埋地管道采用加强级防腐,并设牺牲阳极保护。 4.10 小区道路 4.10.1设计主要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43

习水县2015年隆兴镇马临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

4.10.2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行车速度:10km/h

2、道路宽度:小区内部道路宽6米、连户路为宽2米 3、路面结构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4、路拱横破:1.5% 5、最大纵坡:5% 6、最小纵坡:0.3% 4.10.3设计概要 (1)平面设计

依据“交通风流、主次分明”的设计原则,规划道路系统小区内部道路和连户路组成,小区内部道路有效连接各栋楼,并且连接整个小区规划的主干道,集中快捷地分散车流,达到各个停车场,并外连乡镇道路系统。 (2)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坡以与总规划小区道路交点高程和区间房屋建筑地坪标高为控制点进行拉坡设计,纵坡满足道路等级规范和排水要求。 (3)路堤设计

本路的挖方可以作为路基填料填筑路堤,淤泥、有机质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路基压实标准按重型压实标准执行,路基填筑前应视情况清楚建筑垃圾,填方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 (4)路堑设计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