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重难点 下载本文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 (1)、高比较优势系数。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它是由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

其一,比较集中率系数:a/A/b/B。a是区域某产业的产值,A是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b是全国该产业的产值,B是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

如果比较集中系数大于1,则该产业在产出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该产业在产出规模上不具备优势。

其二,比较生产率系数:x/X/y/Y。x是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X是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y是全国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Y是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如果比较生产率系数大于1,则该产业具有生产率的比较优势;反之,则该产业不具备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其三,比较输出优势:m/M/n/N。m是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M是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n是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N是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主导产业的比较输出率系数都大于1,其数值越大,则该产业的产品区际商品率越高。

其四,比较利税率系数:t/T。t区域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T是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如果比较利税率系数大于1,则区域该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全国其他区域相同产业比具有优势;反之,则区域该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全国其他区域相同产业比处于劣势。

比较优势系数是上述四个系数的乘积。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的值越大,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 (2)、高产业关联度。

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的发展。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具体可用投入-产出逆阵系数表来计算。

感应度系数:a/A。a为某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A为全部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影响力系数:b为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B为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如果其两个系数中一个高,另一个低,表示它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如果两个系数都低,则该产业不能成为主导产业。 (3)、高需求收入弹性。

产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所生产的产品的社会需求增长。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长。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收入弹性系数来测定。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s。x是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s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

如果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示富有弹性;反之,则是非弹性的。主导产

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必须大于1。在此前提下,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越大的产业就越有条件成为主导产业。 (4)、高生产率上升率。 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 (5)、高产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发出新的原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新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只有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2、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由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态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而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就越大,反之亦然。 3、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被后人称之为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库兹涅茨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等于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即某部门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即某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之比。他指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第一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都低于1,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大于1。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呈普遍的上升趋势,而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变化则因不同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综合起来看变化不大。一般情况下,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呈下降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却是上升的。 4、城市化的空间规律是什么?

城市化在时空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

另一个是广域推进。

5、区域空间结构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在区域发展的早期,虽然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很显著,但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这样,就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地。

假定区域中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经济活动集聚的点,如果有个别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点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它的经济发展将步入快车道,在若干个点中异军突起,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最终它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他点时,就成了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一经产生极化效应,导致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我国学者将极核式结构理论与我国实践相结合,提出双核结构模型。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一方是区域中心城市,另一方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又被称之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区域的发展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其一,增长极需要从周围的点就近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客观上就释放了这些点蕴藏的经济增长潜力,使它们在向增长极提供资源和要素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其二,增长极在开发周围市场时也给周围的点输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带去了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刺激了它们的发展欲望,同时,也给了它们发展的机会。其三,伴随着经济联系的增强,增长极与周围点的社会联系也会密切起来。结果,就会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

在增长极与周围点的交往中,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品、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从供需关系看,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就会建设连接它们的各种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供给线路。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有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改善了沿线地区的区位条件,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长,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和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陆大道的研究表明,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点、轴两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点就是各级中心地,即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镇;轴就是若干个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地带。点与轴都可以分为若干等级,点的等级划分依据是其规模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轴的等级划分也可以依据其规模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来进行。一个点轴系统常常是由于不同等级的点与轴组合而成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开拓市场的需要。在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应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的增长

中心体系。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网络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框架。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系统。 评价区域的产业结构:(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6、试分析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 (一)、集聚机制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同类区位,这就带来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2)、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某一适宜地区。(3)、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集聚机制的形成是必然的。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过程。

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集聚将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并随着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域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二,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三,集聚还能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二)、扩散机制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1)、避免集聚不经济。集聚不经济就是当集聚超过了一定限度而发生的集聚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如人口稠密、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环境污染等。(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集聚地区的部分企业、经济部门为寻找进一步的发展,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新的发展据点;集聚地区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了减少竞争压力不得不到其他地区开辟新的市场;集聚地区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去寻求立足之地。(3)、政府的政策作用。地方政府为了解决集聚地区因经济活动过密、人口膨胀而引起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会制定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等向其他地区扩散。 (三)、集聚与扩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