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要点及常见问题完成doc资料 下载本文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监理培训讲义(一)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要点及常见问题

辽宁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一节人防工程的分级

人防工程主要是保障人民群众对敌空袭坚持斗争和掩蔽安全的防护性建筑物,按其战时可能受到的空袭威胁划分为甲、乙两类。甲类人民防空工程防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袭击;乙类人民防空工程防常规武器和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袭击。 一、抗力分级

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主要用以反映人防建筑能够抵御敌人空中袭击能力的强弱,其性质与地面建筑的抗震烈度有些类似,是一种国家设防能力的体现,具体工程的抗力等级由地方人防部门按国家规定确定。因此,人防工程的抗力指标往往是双重的。如某防空地下室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简称常5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简称核6级)。 1、防核武器抗力级别详见表l.1 表1.1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级另Ij 抗(MPa)

2、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甲、乙类防空地下室按防常规武器划分若干等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适用于防常规武器非直接命中的常5级、常6级甲、乙类防空地下室。 二、防化分级

防化分级是以人防工程对化学武器的不同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分的等级,也反映了对生物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等相应武器(或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分为甲、乙、丙、丁四级。 工程的防化要求,主要是按工程战时使用功能(性能)而定,与抗力等级没有直接关系。如甲类,常6级,核6级的二等人员掩蔽工程防化为丙级,而同样是甲类,常6级,核6级的物资库防化却为丁级。这是由于其战时的功能不同造成的,与抗力没有关系。

1 力 2 2B 3 4 4B 5 0.1 6 0.05 6B 0.03 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包括了甲、乙、丙、丁级各防化等级的有关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防化分级详见表1.2。 表1.2 人防工程防化等级 工程类别 二等人员掩蔽工程、电站控制室 配套工程

第二节主体设计 一、术语

1、有效面积一能供人员、设备使用的面积。其值为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与结构面积之差。 2、掩蔽面积一供人员、物资、车辆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其值为与防护密闭门(和防爆波活门)相连接的临空墙、外墙外缘形成的建筑面积扣除结构面积和下列各部分面积后的面积:

(1)口部房间、防毒通道、密闭通道面积。

(2)通风、给排水、供电、防化、通信等专业设备房间面积。 (3)厕所、盥洗室面积。

如人员掩蔽工程中的可用于掩蔽人员的房间及走廊的净面积之和。 二、管线穿越的限制

对于防空地下室中承受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墙体和底板,通常称为人防围护结构。由于上部建筑在战时极容易遭到破坏,为了保证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的整体强度及其密闭性,与人防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越人防工程围护结构[图2.1];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图2.2];穿越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图2.3];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越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为此,在设计中应尽量把专供上部建筑平时使用的房间,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防护范围之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的安全度。

防化等级 丙 丁 隔绝式防护时间(h) ≥3h ≥3h

图2.1

图2.2

图2.3

三、防护分区

为了尽量减少炸弹命中破坏的范围,防空地下室应划分防护单元。在防护单元中还划分抗爆单元,以进一步减少炸弹命中造成的人员伤亡,提高

战时工程抗破坏能力和掩蔽人员及物资的安全。1、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划分标准详见表2.1:表2.1 防护单元、抗爆单元建筑面积(m2)

、、~~~ 工程类别 项目\、、\\ 、\ 防护单元 抗爆单元

3、抗爆单元

人员掩蔽部工程 ≤2000 ≤500 配套工程 ≤4000 ≤2000 相邻抗爆单元之间应设置抗爆隔墙。两相邻抗爆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1:7。在连通口处抗爆隔墙的一侧应设置抗爆挡墙[图2.41。 抗爆挡墙

图2.4抗爆墙示意

抗爆单元之间的隔墙是为防止炸弹气浪及碎片伤害掩蔽人员(物资)而设置的。因此,对于平时修建的和临战转换的抗爆隔墙(抗爆挡墙)的材质、强度、作法和尺寸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设计时应在战时平面图上将抗爆单元如何划分在图纸上明确表示,并标注抗爆挡墙的做法。

四、连通口

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l:2。在连通口的防护单元隔墙两侧应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墙两侧都设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厚度不 宜小于500mm [图2.5]。

图2.5

五、染毒区和清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