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要点及常见问题完成doc资料 下载本文

A+B+C≥5m A+B≥5m 图3.7 图3.8

A十B+C≥5m 图3.9

2、防空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由于人民防空地上层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使用方便、平面处理也简单,经常这样布置,忽视地上层与地下层的有效分隔,这点应引起特别注意。 五、出入口的位置及口部建筑

1、战时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其通道出地面段(无顸盖段),一般宜布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图3.10]以外。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地面建筑可不考虑其倒塌影响。

图3.10倒塌范围示意图

2、战时作为备用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可采用竖井式出入口,允许与进、排风竖井合并设置。竖井的平面尺寸不宜小于l.Om×1.0m,当竖井设在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以内时,应设防倒塌棚架。

3、防空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不宜采用直通式,且通道有掩盖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5m。 18

4、室外出入口的口部建筑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在倒塌范围以外的口部建筑,宜采用轻型建筑,一旦遭袭击,很容易被冲击波“吹走”和清除。

(2)设在地面的口部建筑(不论地上建筑是否倒塌),均应采用防倒塌棚架。防倒塌棚架指设在出入口敞开段上方,用于防止口部堵塞的棚架,棚架能在预定的冲击波和地面建筑物倒塌荷载作用下不致坍塌【图3.11]。

图3.11 防倒塌棚架示意

(3)平时使用不需要设置口部建筑的,可于临战时在敞开段上方设置装配式防倒塌棚架,并在设计中注明:预埋件、预留孔等应在工程施工中一次就位,预制构件应随工程施工一次

作好,和构件的存放位置。

(4)室外出入口设计应采取防止地面雨水倒灌措施。 六、出入口的尺寸

1、人员掩蔽所战时出入口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m计算确定。每樘门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 ,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两相邻防护单元共用的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应按两掩蔽入口通过总人数的每l00人不小于0.3m计算确定。

注:门洞的净宽之和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与其它人防工程的连通口和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

例如:甲防护单元入口虽然净宽lm,但预计此口通过人数250人 ;乙防护单元入口净宽lm,预计此口通过人数200人。因此,合计通过人数450人 ,需共用通道净宽(450/100)×0.3m=1.35m,此时通道净宽取为1.5m,即已满足要求;否则若按两门门洞宽度之和计算,则需2m宽。 2、出入口通道尺寸

(1)战时出入口通道的最小尺寸是依据战时要求给出的。

(2)对于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还应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且宜在平时和战时的尺寸中取大值。

(3)出入口通道的最小尺寸应满足门的开启和安装要求。3、人员掩蔽工程战时阶梯式出入口规定[图3.12]

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楼梯至少在一侧设扶手,楼梯净宽达2米时应在两侧设扶手,楼梯净宽大于2.5m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图3.12楼梯示意

七、出入口防护设备的设置

1、防护密闭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防护密闭门设置在直通式坡道中时,应采取使防护密闭门不被常规武器(通道口外的)爆炸破片直接命中的措施(如适当弯曲或折转通道轴线等)[图3.13]。 20

图3.13

(2)当防护密闭门沿通道侧墙设置时,防护密闭门门扇应嵌入墙内设置,且门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通道的内墙面[图3.14]。

图3.16

(3)当防护密闭门设置于竖井内时,其门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竖井的内墙面[ 图3.17]

图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