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应试解难(中级) - 图文 下载本文

者的肯定来实现。

考点6:增强权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社会工作专业为受助人所提供的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人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1、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们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前提。

(3)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4)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5)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2、索罗门提出从4个方面帮助受助者增强权能 (1)协助受助者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受助者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3)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其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受助者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37

3、李提出的增能社会工作的10个原则

(1)所有压迫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

(2)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 (3)人们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是协助者。 (4)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人们相互增加权能。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 (6)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7)社会工作者应该坚信人是胜利者而非受害者。 (8)社会工作者应该聚焦于社会持续不断的变迁。

(9)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

(10)干预可以分为3个层次:建立关系、教授技巧、集体行动。

38

第五章 个案工作方法

考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

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1、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1)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家庭能够相互促进。 2、社会功能的增强

(1)包含对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能力的关注。

(2)包含个人或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3)包含个人或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考点2:心理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心理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长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过去的压力——早年经验;②现在的压力——当前社会环境导致早年问题的呈现;③问题处理的压力——情绪控制能力欠佳导致问题。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39

2、心理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主要治疗方法分类 治疗技术 要点 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 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 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 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 改善环境技巧 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方来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8)心理治疗模式的特点

阶段 研究 工作重点 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具体内容或方法 在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过程中,只有把服务对象放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的场境中,并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内心冲突与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真实原因 诊断 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包括三个方面: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 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一是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二是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三是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四是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五是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治疗 考点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1)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治疗模式。它包括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假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日常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就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情绪。这样,认识、情绪和行为就会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形成相互影响的循环圈。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