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计划书0601 - 图文 下载本文

中建八局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 施工影像管理方案

定精确的人、机、材计划提供有效的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强有力地技术支持。

(2)物料、机械设备、质量等追踪系统应用(RFID 技术)

1对建筑材料的追踪 ○

建筑施工管理中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的质量与工程的造价,因此,运用RFID 技术,在材料入场交付时,施工方可以一定单位为基础,设置RFID 标签,确定此批材料型号、类别、具体用途、生产厂家等详细情况,然后准其入场,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便可依托建筑现场所安装的RFID 阅读器,准确监控每批材料使用的具体情况,当材料使用出现异常或材料出现在某些不应该出现方位给予警报,避免材料发生被盗或被以次充好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材料管理。当材料剩余量不足时,可以发出预警,及时对材料进行采购,避免因材料不足而造成的工期延误。另外,对于某些特殊设备中,运用RFID 技术,能更安全可靠的对这些材料进行时时监控,保证材料、施工安全。

2对建筑场地中机械的追踪 ○

大型建筑施工场地中,对于车辆,施工机械的管理往往也是比较混乱,运用RFID 技术,可准确了解经常闲置机械的数量,做到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芯片对信息的记录,充分掌握每台机械的维修以及损伤情况,当机械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能有效提示管理人员,对机械进行有效的设备维护;对于汽车等公用车辆的时时监控,可以有效防止部分人员的公车私用,以做到专车专用;对于要求有固定使用人员的大型机械,可准备掌握使用机械人员信息,确定是否为专人操作。对于在设置桩基础等重点场地,应绝对避免大型非非必要施工机械的进入,以免发生碰撞或发生其他事故导致建筑物结构发生破坏,从而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或经济损失;由于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大,无法时时监管,将RFID 芯片设置于施工场地中的全部机械上,可在当机械进入重点场地时,发出预警,以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制止,以免发生重大事故。

3对于建筑质量的追踪 ○

隐蔽性的工程,质量监测人员无法通过直观的检查技术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必须通过其他特殊设备进行检测。通过RFID 技术所记录的关于此部分结构的所用材料,施工人员信息,施工时间等信息,能更好的辅助质量检测人员对该部分结构或构件做出正确的检验报告,提高监测准确性。使用RFID 阅读器,能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阅读多组芯片信息,能使工地内重点或关键部位不出现或者少出现管理盲区。提高管理准确性。提高管理效率。

2、技术管理 1)图纸会审

6

中建八局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 施工影像管理方案

按照2D 设计图纸,利用BIM 软件创建本项目的建筑、结构、机电BIM 模型,对设计结果进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可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检验设计的可施工性,直观的检查到图纸相互矛盾、无数据信息、数据错误等方面的图纸问题,在施工前能预先发现存在的问题,帮助图纸会审。

2)碰撞检测

应用Navisworks 软件,设置相应的碰撞检查规则,软件可快速找出符合碰撞条件的碰撞点查,并生成碰撞报告。每条碰撞信息包括碰撞类型,碰撞深度,双击碰撞点链接可以查看碰撞的具体三维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整方案,提高机电深化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3)深化设计

1复杂节点深化设计 ○

BIM 模型可以进行土建结构部分的深化设计,包括预留洞口、预埋件位置及各复杂部位等施工图纸深化。对关键复杂的劲性钢结构与钢筋的节点进行放样分析,解决钢筋绑扎、顺序问题,指导现场钢筋绑扎施工。

2机电深化设计 ○

BIM 模型可以协助完成机电安装部分的深化设计,包括综合布管图、综合布线图的深化。使用BIM 模型技术改变传统的CAD 叠图方式进行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应用软件功能解决水、暖、电、通风与空调系统等各专业间管线、设备的碰撞,优化设计方案,为设备及管线预留合理的安装及操作空间,减少占用使用空间。

3幕墙BIM 深化设计 ○

幕墙BIM 深化设计模型,明确幕墙与结构连接节点、幕墙分块大小、缝隙处理,外观效果,安装方式,用模型指导施工及幕墙加工制作。

4室内装饰工程深化设计 ○

通过BIM 模型效果检验,可以协助完成装饰装修图纸深化设计,达到设计效果最佳。 4)专项施工方案

通过BIM 技术指导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直观的对复杂工序进行分析,将复杂部位简单化、透明化,提前模拟方案编制后的现场施工状态,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安全隐患、消防隐患等提前排查,对专项方案的施工工序进行合理排布,有利于方案的专项性、合理性。

5)技术交底

将BIM 技术应用于三维技术交底中,用传统二维图纸结合三维模型,摆脱CAD 时代的识图难的问题。

7

中建八局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 施工影像管理方案

6)精细化制造和施工

利用BIM 技术对机电、幕墙、装饰进行深化设计,预拼装,提高其深化设计和加工、安装的质量与效率。

7)受力分析

为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前期对投标阶段的方案进行模型建立,由BIM 软件转换到相关专业分析软件进行验算,由我单位专职技术人员进行核查研讨。

3、安全管理

1)危险源识别及安全防护

通过模型发现施工过程重大危险源并实现水平洞口危险源自动识别,对危险源识别后通过辅助工具自动进行临边防护,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给与了很大的帮助。

2)安全监测

使用自动化监测仪器进行基坑沉降观测,通过将感应元件监测的基坑位移数据自动汇总到基于BIM 开发的安全监测软件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测量的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变化数据进行对比,形成动态的监测管理,确保基坑在土方回填之前的安全稳定性。

3)安全疏通路线模拟

施工组织随着工程的开展不断进行变化,相应安全路线也有所调整,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安全路线进行模拟,快捷直观进行交底工作。不但加大了现场的安全意识,在紧急情况时人员能安全快速疏通。

4、质量管理

1)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使用自动化监测管理软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将测温数据无线传输汇总自动到分析平台上,通过对各个测温点的分析,形成动态监测管理。电子传感器按照测温点布置要求,自动直接将温度变化情况输出到计算机,形成温度变化曲线图,随时可以远程动态监测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根据温度变化情况,随时加强养护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在本工程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后不出现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引起的温度裂缝。

2)数字化验收

施工现场实测实量,将模型数据与工程实体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工程质量缺陷,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3)钢筋放样管理

8

中建八局新建金牛区人民医院项目 施工影像管理方案

BIM 技术可以把钢筋具体样式表示出来,通过技术人员进行虚拟建造,把复杂的钢筋进行分类演示,对工程量和技术做法都能进行控制;在质量和成本上都提高了管理。

5、商务管理

利用BIM 模型的自动构件统计功能,可以快速准确的统计出各类构件的数量,减少预算的工作量。同时可以及时评估设计变更造成材料数量变化而引起成本的变动。可以提前与甲方沟通或办理签证。从BIM 模型中提取相应部位的理论工程量,用以指导实际材料物资的采购,从进度模型中提取现场实际的人工、材料、机械工程量,掌握成本消耗情况。将模型工程量、实际消耗、合同工程量,三量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成本分布情况,进行动态成本管理。BIM 数据库的创建,通过建立5D(3D 模型+时间+成本)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 数据库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BIM 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这个属于较传统的算量软件的功能,在国内此项应用案例非常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