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学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1

放大镜(2课时) 放大镜写的昆虫世界(2课时) 放大镜下的晶体(2课时)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2课时) 物质的变化(2课时)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课时)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2课时)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2课时) 铁生锈了(2课时)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2课时)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2课时) 物质变化与我们(2课时) 宇宙(2课时) 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2课时) 考试

总 的 教 学 目 的 教 育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和“宇宙”三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

2

教 养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第一课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3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