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及案例解析 下载本文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为2000元)。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关于调整个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 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案例

一、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一) 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按照商数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二) 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

(三) 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按照商数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

(四) 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案例:某个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4000元。

第一, 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的商数2000,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5%和速算扣除数为125;

第二, 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4000元换算成含税奖金收入为 28088.24元[(24000-125)÷(1-15%)] ;

第三, 将换算成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8088.24除以12的商数2340.69,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5%和速算扣除数为125;

第四,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8088.24×15%-125=4088.24元。

二、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适用公式如下:

(一) 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

(二) 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按照商数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三) 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

(四) 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按照商数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

(五) 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案例:某个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4000元,当月工资薪金收入为600元。 第一, 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24000元减去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部分400元(1000-600),得到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为23600元;

第二, 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3600元除以12的商数1966.67,查找相应的适

用税率为15%和速算扣除数为125;

第三, 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3600元换算成含税奖金收入为 27617.65元[(23600-125)÷(1-15%)] ;

第四, 将换算成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7617.65除以12的商数2301.47,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5%和速算扣除数为125;

第五,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7617.65×15%-125=4017.65元。 个税速算扣除数的规定 三、 计算公式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税率是指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单位负担应纳税税款的公式为:

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额-必要费用-速算扣除数)÷(1-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单位负担应纳税税款的公式为(即不含税收入额3360元以下的) 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表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 超过20000--50000元部分 30 2000 超过5000元的部分 40 7000 5、稿酬所得

(1)每次收入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800元)×20%×(1-3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1-20%)×20%×(1-30%)

单位负担交纳税款的计算方法同4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同4,略)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单位或个人负担应纳税款的公式为:(即不含税收入额)

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额÷(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8、财产租赁所得(同4,略) 9、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10、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同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