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测量练习题集 下载本文

A C 150m 15mm C’ B 8. 什么叫竖直角?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的步骤如何?

9. 竖盘指标水准管起什么作用?盘左、盘右测得的竖直角不一样,说明什么?

10. 根据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检验这些条件是否满足?怎么进行校正?其检验

校正的次序是否可以变动?为什么?

11. 经纬仪测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同一角度,能消除哪些误差对水平角观测成果的影响? 12. 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消除或减低这些因素的影响? 13. 下图中(a)、(b)是两种J6经纬仪的水平度盘读数窗,(c)、(d)、(e)是三种J2级仪器的水平读数窗,请

分别写出图中的读数并说明其读数方法。

14. 由下表列出的水平角观测成果,计算其角度值。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A 盘左 0 盘右 B B A 水平度盘读数 130°8.1′ 190°15.4′ 10°16.3′ 310°8.7′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0 B 草图 A 15.在做经纬仪竖盘指标差检验校正时,若用全圆顺时针注记的威而特T1经纬仪盘左盘右分别瞄准同一目标,得盘左竖盘读数为75°24.3′,盘右竖盘读数为284°38.5′,问此时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是否为90°,如不满足此条件,怎样校正指标水准管? 16.设已测得从经纬仪中心到铁塔中心的距离为45.20米,塔顶的仰角为22.51′,塔底中心俯角为1°30′,求铁塔高H。

22°51′ 1°30′ H 17.DJ6级经纬仪上的复测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欲使瞄准某目标A水平读数为0°00′00″,应如何操作? 18.如何找出竖盘读数与竖直角间的计算关系?

19.用J2级经纬仪做方向观测,其观测资料如下,试计算各方向值。 读数 测站 测回 方向 数 盘左L °′″ 0 00 20.4 60 58 11.7 109 33 41.0 155 53 38.5 0 00 19.0 45 12 44.7 106 10 40.7 154 46 01.3 201 06 05.8 45 12 47.6 90 16 30.1 151 14 21.6 199 49 48.2 246 09 47.7 90 16 26.5 盘右R °′″ 180 00 16.9 240 58 13.7 289 33 43.9 335 53 39.2 180 00 23.0 225 12 48.9 286 10 45.6 334 46 09.4 21 06 11.3 225 12 48.2 270 16 29.3 331 14 28.4 19 49 52.2 66 09 53.4 270 16 30.0 2C= L+180°-R 方向值 (L+R-180°)/2 归零方 向值 °′″ 平均方向值: 1― 2― 3― 4― 备注 1 2 A Ⅰ 3 4 1 1 2 A Ⅱ 3 4 1 1 2 A Ⅲ 3 4 1 20.竖直角观测数据列于表中,请完成其记录计算,并以N点为目标,盘右位置校正仪器的竖盘指标差。

测站 0 目标 M 盘位 左 右 左 右 竖盘读数 87 14 23 272 46 03 98 27 33 261 32 57 半测回角值 指标差 一测回角值 0 N 注:该仪器具有竖盘指标水准管,其竖盘为全圆顺时针注记。盘左视线水平时,竖盘指标指在90°附近。

21.对某经纬仪检验得知:在盘左时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为C=+15″,若用该仪器观测一竖直角为+10°的目标A,则读数中含有多大的误差?如果不考虑其他误差的影响,用测回法观测目标A时,其半测回间方向读数差为多少?

22.用经纬仪对目标1、2进行观测,盘左、盘右时水平读数分别为:L1=0°02′20″,R1=180°02′36″,L2=62°23′23″,R2=242°23′53″,1、2目标的竖直角分别为0°00′00″和30°30′42″,求该仪器的视准轴误差C及横轴误差i0。

23.在检验视准轴与横轴是否垂直时,为什么要使目标与仪器大致同高?而检验横轴与竖轴是否垂直时,为什么要使瞄准目标的仰角超过30°?

24.如果经纬仪的照准部水准管与仪器的竖轴不垂直,在不进行校正的情况下,如何整平仪器?为什么?

第四章 距离丈量

1. 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 2. 为什么要对钢尺进行检定?通常采用哪些方法检定?

3. 试述尺长方程lt?l??l?2l(t?t0)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尺长改正数的正负号表示什么?

4. 精密量距与一般方法量距有什么不同? 5. 下列情况对钢尺量距有何影响: (1) 钢尺比标准尺短 (2) 定线偏差 (3) 钢尺不水平 (4) 拉力忽大忽小

(5) 温度比钢尺验定时低 (6) 锤球落点不准。

6. 用花杆目估定线时,在距离为30米处花杆中心偏离直线方向为0.30米,问由此产生多大的误差? 7. 上题中,若采用30米钢尺量距时,钢尺两端高差为0.30米,问由此产生多大的误差?

8. 将一把30米的钢尺与标准尺比长,得知该钢尺比标准尺长7.0毫米,已知标准尺的尺长方程为:

lt?30?0.0052?1.25?10?5?30?(t?20?C),比长时的温度为10℃,拉力为10kg,求该钢尺的尺

长方程式。

9. 有一钢尺检定厂,两标志间的名义长度为120米,用精密测距得的实际长度为119.9648米,现在将一

把30米钢尺在此做检定,量得两标志间的平距为120.0253米,检定时的温度为26℃,拉力为10kg,求该钢尺在检定温度取为时的尺长方程。

?5?10. 有一钢尺,其尺长方程式为:lt?30?0.010?1.25?10?30?(t?20C),在标准拉力下,用该尺

沿5°30′的斜坡地面量得的名义距离为400.354米,丈量时的平均气温为6℃,求实际平距为多少? 11. 有一把20米的钢尺,在温度为20℃时的检定为20.009米,今用该钢尺在32℃的气温下,量得一段名

义距离为175.460米,求该段距离的实际长度(α=1.25×105/1℃)。 12. 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光电测距

1. 简述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写出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2. 3. 4. 5. 6.

影响光电测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中主要的有哪几项?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测距精度? 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时,事先应进行哪些项目的检验?

用相位式光电测距时,在成果计算时,要加入哪些改正?写出其改正公式。 影响光电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其测量精度? 用DI-3光电测距仪测得某边的显示斜距平均值为246.374米,竖盘读数为272°53′17″(盘右),87°07′13″(盘左)、气温为29.5℃,气压为706毫米Hg柱,该仪器各项改正数经检测为:加常数=+

3毫米,乘常数=-4×106D。周期误差为振幅为A=2.2毫米,补相角φ0为76°45′,该仪器精测尺尺长为20米,试求该边的水平距离值。已知P=706毫米Hg柱时,每100米的气象改正数:t=29℃时,为+3.48毫米,t=30℃时,为+3.56毫米。

7. 用DM503测距仪测得某边斜距显示(平均)值为576.462米,竖盘读数盘左为91°06′36″,盘右为

268°53′12″,气温为12.2℃,气压为724毫米Hg柱,该仪器各项改正数经检测为:加常数=-1.8

毫米,乘常数为=+1.2×106D,周期误差为振幅A=1.95毫米,初相角φ0=-58°44′;该仪器精测尺长度为10米,试求该边的水平距离。附:由查表得:p=724毫米Hg柱,t=12.2℃时,每100米距离的气象改正数为+1.2毫米。

第六章直线定向和方位角的测量

1. 2. 3. 4. 5. 6.

什么是直线定向?怎样确定直线的方向?

定向的基本方向有哪几种?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确定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关系有哪些方法?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的定义是什么?其正负号如何确定? 坐标方位角的定义是什么?用它来确定直线的方向有什么优点? 不考虑子午线收敛角的影响,计算表中的空白部分。 直线名称 AB AC AD AE

7. 已知A点的磁偏角为-5°15′,过A点的真子午线与中央子午线的收敛角γ=

正方位角 338°14′ 反方位角 60°12′ 正象限角 SE52°56′ 反象限角 SW24°32′ +2′,直线AC

的坐标方位角110°16′,求AC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并绘图说明。

8. 地面上甲乙两地东西方向相距3000米,甲地纬度为44°28乙地纬度为45°32′,求甲乙两地的子午

线收敛角(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取ρ′=3438。)

9. 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1-2及各转点处的水平角如图,试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并换算成象限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