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测量练习题集 下载本文

N 210°15′ A12=75°08′ 2 3 152°27′ 180°53′ 1 4 5 10. 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1-2和多边形的各内角,试推算其他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并换算成象限角。

N A12=137°48′ 1 115°55′ 5 2 124°18′ 91°28′ 112°34′ 95°45′ 4

3 第七章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

1. 2. 3. 4. 5. 6.

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有什么区别?在测量工作中,对这二种误差如何进行处理?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征?

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组观测结果的精度?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何区别? 什么是极限误差?什么是相对误差?

说明下列原因产生的误差的性质和削弱方法

钢尺尺长不准,定线不准,温度变化,尺不抬平、拉力不均匀、读数误差、锤球落地不准、水准测量时气泡居中不准、望远镜的误差、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水准尺立得不直、水准仪下沉、尺垫下沉、经纬仪上主要轴线不满足理想关系、经纬仪对中不准、目标偏心、度盘分划误差、照准误差。 7. 什么时误差传播定律?试述任意函数应用误差传播定律的步骤。 8. 什么试观测量的最或是值?它是不是唯一的?为什么? 9. 什么是观测量的最或然误差?它有什么意义? 10. 什么是等精度观测和不等精度观测?举例说明。 11. 什么是多余观测?多余观测有什么实际意义? 12. 什么是单位权中误差?如何计算它?

13. 用同一把钢尺丈量二直线,一条为1500米,另一条350米,中误差均为±20毫米,问两丈量之精度

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应采取何种标准来衡量其精度?

14. 用同一架仪器测两个角度,A=10°20.5′±0.2′,B=81°30′±0.2′哪个角精度高?为什么? 15. 在三角形ABC中,已测出A=30°00′±2′,B=60°00′±3′,求C及其中误差。 16. 两个等精度的角度之和的中误差为±10″,问每一个角的中误差为多少?

17. 水准测量中已知后视读数为a=1.734,中误差为ma=±0.002米,前视读数b=0.476米,中误差为mb=

±0.003米,试求二点间的高差及其中误差。

18. 一段距离分为三段丈量,分别量得S1=42.74米,S2=148.36米,S3=84.75米,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m1=±2厘米,m2=±5厘米,m3=±4厘米试求该段距离总长及其中误差ms。

19. 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的长度为L=23.4毫米,其中误差为m1=±0.2mm,求该二点

的实地距离L及其中误差mL。

20. 在斜坡上丈量距离,其斜距为:S=247.50米,中误差ms=±0.5厘米,用测斜器测得倾斜角a=10°

30′,其中误差ma=±3″,求水平距离d及其中误差md=? 21. 对一角度以同精度观测五次,其观测值为:45°29′54″,45°29′55″, 45°29′55.7″,45°29′

55.7″,45°29′55.4″,试列表计算该观测值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22. 对某段距离进行了六次同精度观测,观测值如下:346.535m,346.548,346.520,346.546,346.550,346.573,

试列表计算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23. 一距离观测四次,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厘米,若想使其精度提高一倍,问还应观测多少次? 24. 什么叫观测值的权?观测值的权与其中误差有什么关系?

25. 用尺长为L的钢尺量距,测得某段距离S为四个整尺长,若已知丈量一尺段的中误差为±5毫米,问

全长之中误差为多少? 26. 仍用25题,已知该尺尺长的鉴定误差为±5毫米,问全长S由钢尺尺长鉴定误差引起的中误差是多少?

两题的结论是否相同?为什么?

27. 用DJ2经纬仪测角,其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问用该仪器施测三角形的内角,其最大闭合差为多

少?欲使三角形闭合差小于±4″,问至少应测多少个测回。

28. 等精度观测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求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如将闭合差

平均分配到各内角,求改正后三角形各内角的中误差。

29. 在普通水准测量中,每观测一次,取得一个读数的中误差约为±2毫米,若仪器欲水准尺的正常距离

平均为50米,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试求用往返测量的方法,单程路线为L公里的高差允许闭合差为多少?

30. DJ6经纬仪的标称精度称为一测回单方向中误差±6″,不计其他影响,使推证: (1)半测回测角中误差为±8.5″ (2)半测回单方向中误差为±8.5″ (3)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6″ (4)测回差的极限值为±24″

第八章控制测量

1. 2. 3. 4. 5. 6. 7.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什么?建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国家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怎样布设的?

如何建立小地区测图控制网?在什么情况下建立小地区的独立控制网?国家控制网有哪些形式? 铁路大比例尺测图有什么特点?

布设导线有哪几种形式?对导线布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导线测量有哪些外业工作?为什么导线点要与高级控制点连接?连接的方法有哪些? 依据测距方法的不同,导线可分为哪些形式?

8.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什么?计算内容和步骤有哪些? 9. 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计算有哪些异同点? 10. 如何检查导线测量中的错误?

11. 已知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如下,试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点号 1 2 3 4 5 6 1 观测值(右角) °′″ 83 21 45 96 31 30 176 50 30 90 37 45 98 32 45 174 05 30 84.57 109.85 74.17 116.2 70.71 坐标方位角 74 20 00 坐标 边长(m) 92.65 x y 200 200

12.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符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点号 B A 观测值(右角)°′″ 102 29 00 107.31 1 190 12 00 81.46 2 180 48 00 85.26 C D 79 13 00 302.49 491.04 139.71 686.32 边长(m) 坐标(m) x 123.92 55.69 y 869.57 256.29 备注 D B 2 C 1 A 13.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符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坐标 点号 左角观测值 坐标方位角 127°20′30″ A 231° 02′30″ 1 64° 52′00″ 40.51 79.04 边长(米) X B 3509.58 2675.89 Y 2 182°29′00″ 59.12 C 138° 42′30″ 24°26′45″ 3529.00 2801.54 D 14.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点号按顺时针编排)。 点号 坐标 内角观测值 坐标方位角 1 60° 33′15″ 143°07′15″ 2 3 156° 00′45″ 88°58′00″ 4 95°23′30″ 5 139°05′00″ 1 111.09 76.57 123.68 25.77 155.55 500.00 500.00 边长(米) X Y 15. 下图为前方交会示意图,已知数据如表,求待定点P坐标。

P α1 A β2 β1 α2 B C 点名 x(m) A 3646.350 B 3873.960 C 4538.450 观测角 α(°′″) 1 64 03 30 2 55 30 36 y(m) 1054.540 1772.680 1862.570 β(°′″) 59 46 40 72 44 47

16.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等外水准相比,在应用范围,观测方法,技术指标及所用仪器方面有哪些差别? 17. 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什么条件?其优缺点如何? 18. 光电三角高程有什么优点?

19. 影响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减弱其影响?

第九章地形测量

1. 2. 3. 4.

什么是地形图?从地形图上可以获得哪些资料?

什么是比例尺的精度?怎样来比较图的比例尺大小? 什么是影像地图?它有什么优点?数字地面模型是什么?

什么是地物?地物分成哪两大类?什么是比例尺符号,非比例尺符号和注记符号?在什么情况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