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水浒之“官逼民反” 下载本文

质疑水浒之“官逼民反”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节选有《水浒传》的章回。在讲解其主题思想时发现许多资料都用了“官逼民反”一说。其实《水浒传》的主题历来多有争议。20世纪50年代,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现在“官逼民反”成为首选主题四处传播。这一说法我不敢苟同。

【关键词】《水浒传》的主题 官逼民反 质疑

初中语文教材中节选有《水浒传》的章回。这部书作为我国古典名著之一,历年来深受读者喜爱。在讲解其主题思想时发现许多资料都用了“官逼民反”一说。其实《水浒传》的主题历来多有争议:上世纪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20世纪50年代,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现在“官逼民反”成为首选主题四处传播。这一说法我不敢苟同。

段启明先生在百家讲坛开讲的《逼上梁山人物评析》一文,归纳了众人上梁山的情形。只可惜段先生也用了“逼上梁山”的说法。我认为把众人上梁山的情形可以总结为这样几句打油诗:

个人恩怨怪朝廷,江湖混混求生存。

败军之将被收编,上当受骗到梁山。

杀人越货不伏法,等待招安想做官。

替天行道弥天谎,官逼民反是谬谈。

因为没有多少人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相反倒是他们自己主动选择要上梁山或者犯了事上山避祸,想逍遥法外,打起“替天行道”的幌子,干起杀人越货的勾当!我们不妨将书中浓墨重彩描绘的那些“英雄人物”上梁山的前因后果分析一下,大家帮我评评:是否“官逼民反”了。

先说那“及时雨”宋江。他因晁盖等抢劫生辰纲事发后,宋江(当时系政府公务员)把官军追捕的消息泄露给晁盖(不遵守保密法)。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