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中级专业实践能力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到肝脏后,发育为泡型蚴。

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名称是泡球蚴,人体棘球蚴所产生的损害主要是机械性; 潜伏期:10-20年以上

检查:皮内试验(Casoni试验) 治疗:阿苯达唑

钩虫病

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钩虫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导致宿主慢性失血,而造成贫血。临床常见表现是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劳动力下降。

虫卵——杆状蚴——丝状蚴(侵入人体)——成虫;经皮肤感染;

幼虫:钩蚴性皮炎和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钩虫所致皮炎俗称“粪毒” 成虫:贫血症状和肠粘膜损伤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异食癖(生米、泥土) 检查:饱和盐水漂浮法,钩虫的比重较饱和盐水较轻。

治疗:阿苯达唑(0.4g,每天1次,连服2-3天)和甲苯达唑(0.2g,每天1次,连服3天)

蛔虫病(最常见的蠕虫病)

临床表现为蛔蚴移行症;肠蛔虫病;异位蛔虫病;过敏反应 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雌虫日产卵13万—30万个。 通过吞入感染期蛔虫卵感染, 检查:粪涂片或饱和盐水漂浮法

治疗:阿苯达唑,0.4g,一次顿服,虫卵阴转率达90%。 蛔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病。

丝虫病(2007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消灭丝虫的国家)

丝虫是寄生于人体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临床特征:早期为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晚期为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系列症状。

雌虫胎生幼虫,称为微丝蚴;主要出现在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夜现周期性;班氏微丝蚴晚10点—次日凌晨2时;马来微丝蚴为晚8点—次日凌晨4时。 生活史:在蚊体内(中间宿主);在人体内(终宿主,发育为成虫)。

班氏丝虫主要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以及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腹腔等深部淋巴系统; 马来丝虫寄生在上、下肢浅表淋巴系统。 传染源:血内含微丝蚴的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

班氏:淡色、致乏库蚊; 马来:中华库蚊

易感人群:20-25岁感染率与发病率最高

流行特征:蚊虫滋生季节,南方,家庭聚集性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4个月—1年不等; 急性期: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丹毒样性皮炎”、“流火”)、丝虫热、精囊炎、睾丸炎、嗜

酸粒细胞增多症

慢性期: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曲张;鞘膜腔积液;乳糜尿;淋巴水肿和象皮肿 对丝虫病具有确诊意义的可行检查是夜间采血血检微丝蚴。(晚10点到凌晨2点,检出率较高)

治疗:乙胺嗪 蛲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回盲部,可以通过直接感染、间接感染、通过呼吸道感染、逆行感染。自身感染是蛲虫病的特征。

蛲虫致病的主要因素是:雌虫特殊的产卵习性对产卵部位的刺激。雌虫在肛门附近爬行和产卵导致局部瘙痒,长期慢性刺激和搔抓产生局部皮肤受损、出血、继发感染是蛲虫致病的主要因素。

虫卵检查:透明胶带粘贴法

治疗:阿苯达唑,0.1或0.2g,顿服,2周后重复一次,可全部治愈。

鞭虫病

毛首鞭形线虫简称人鞭虫,寄生于盲肠引起鞭虫病。 对人体的损害是由于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刺激所致。

鞭虫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无中间宿主,感染期虫卵,经口进入人体。 检查:粪便检查虫卵,改良的加藤氏厚涂片法。 治疗:甲苯咪唑、阿苯达唑

重症鞭虫病症状是:腹痛、腹泻、消瘦、贫血、直肠脱垂

人是猪(或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发生猪囊尾蚴病(囊虫病)是因为食入被猪带绦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猪和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DC-10)分为7大类:精神和行为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 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一般人群开展的危险因素预防;二级预防是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是针对病人,开展规范化治疗和疾病管理,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防止伤残,提高生活质量。

筛检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真实性(效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程度;可靠性(信度)筛检试验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同一受试者时,所获得结果的一致性。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止的主要内容:社区动员、社区诊断、社区综合防治规划的制定、社区综合干预、干预效果的评价、社区慢性病监测、项目管理。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中社区干预的内容包括:医疗优先、公共信息、社区发展和个人技能发展、社区多方位服务。

我国控烟政策的目标人群主要是3类:青少年、吸烟者、被动吸烟者。 控制吸烟的目标人群:一般人群、青少年、妇女、医生、教师、领导、吸烟者。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平衡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脂肪摄入量为20%—30%;碳水化合物摄入量55%—65%

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伤害死亡的首位死因,伤害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2%。

全球癌症死亡顺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 全球癌症发病顺位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

我国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五位: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

我国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五位: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 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幼年高峰期(婴幼儿期肾母细胞瘤);持续升高型(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上升后下降型(肺癌在70岁以后下降);双峰型(乳腺癌在青春期和更年期发病率明显升高)

食物热能过高、纤维素过少,特别是脂肪总摄入量过高,可使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

癌症的二级预防

乳腺癌采用X线;肝癌采用甲胎蛋白检测;前列腺癌采用血清抗原检测;子宫颈癌采用HPV检测和基液细胞学;肺癌采用CT和传统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癌采用细胞学初筛和内镜确诊;大肠癌采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

确认致癌物是指经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具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其种类和数量不是固定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研究资料的积累,某些目前的可疑致癌物最终可能被定为确认致癌物。

高血压

流行特点: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北方比南方高,城市高于农村,近年农村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男性高于女性。

高血压(成人≥140/90mmHg)、生育过巨大胎儿(4000g以上)的妇女都是糖尿病筛查的重点人群。在社区筛查中,空腹血浆葡萄糖试验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相对简单、快速、价廉,因此更为适用。糖尿病的筛查不仅要查出隐性糖尿病患者、未注意的显性糖尿病患者,而且要查出糖耐量损害者。

糖尿病

流行特点: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近年农村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体力活动不足的人群患病率大于体力劳动者。

1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其他环境因素、牛乳人工喂养、柯萨奇病毒感染。 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遗传因素、肥胖或超重、高能饮食、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妊娠 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吸烟、缺乏运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抑郁、焦虑、A型性格等。

代谢综合征分布特征: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我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北方高于南方的特征;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0岁以后上升速度显著加快。

意外伤害

一级预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任何策略(事故发生前);

二级预防:使事故发生中的损害最小化的策略(车祸或事故阶段);车祸过程中安全带对驾驶者的保护。

三级预防:进行治疗和使之康复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事故发生后阶段。

一般干预:针对群体或一般人群不考虑个体危险(一个学校所有学生或某特定年龄的儿童的暴力预防课程;社区范围内的媒体活动;使用安全带的法律;禁止酒后驾车的法律) 主动干预是那些包括个体行为在内的措施,这样的干预需要人们的参与才能完成。比如:父母把有危害的药品锁到对儿童安全的地方;安全带每个人要系上。

选择型干预:针对人为有伤害或暴力高危险性的人。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对年轻或年老司机驾驶培训; 特殊干预:针对那些已表现出危险行为的人(在酒精滥用者中抑制酒精消费和避免酒后驾车的干预,对家庭暴力实施者的处罚)

被动干预:旨在预防伤害而不要求个体采取任何行动,是与个人行为无关的干预措施。(比如在碰撞时自动展开安全气囊)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的药物: 脊髓灰质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大肠埃希菌、埃博拉出血热、霍乱、麻疹、狂犬病、破伤风、登革热、腮腺炎(自限性)、风疹、森林脑炎、手足口病、生殖器疱疹、非典型肺炎

引起胎儿畸形:腮腺炎、风疹、水痘、生殖器疱疹、弓形虫

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乙脑

鼠疫、森林脑炎、兔热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乙型脑炎、炭疽、狂犬病、莱姆病、布鲁氏菌病

病毒基因型顺口溜:

丙艾脊风森乙脑,单股正链RNA

麻疹单负RNA,登革正链RNA

汉坦刚果分节负链RNA

腮毒不分单负R,流感禽流正要分

剩余甲埃典为R

乙丁嗜肝DNA,水痘双链DNA

乳头器疹衣为DNA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水痘-带状疱疹,麻疹,流行性斑疹伤寒,风疹,回归热,蛔虫病,绕虫病,猪囊尾蚴病 病人不是传染源 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