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反对教条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时代精神建设 下载本文

浅析新时期反对教条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时代精神建设

摘要

教条主义的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主义大大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大学生时代精神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无私奉献、敢于创新等时代精神,加强大学生时代精神教育就要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凸显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实现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所以对新时期反对教条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时代精神建设的研究为中国的发展略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生;时代精神;教条主义。

第一章新时期的浅析

1.1新时期的浅析

“新时期”的概念一是指时间,二是指时代。于政治而言,新时期的使用是建立在“时间”这个含义上。换句话说,新时期是从某个时刻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时间段,一般是指正在展开着的现实,具体指的是什么时间段,都要依情况而定。解放之际,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的这段时期,就都称为“新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开始的标志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进入90年代之后,我们有时也把1989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这大会之际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作为新时期的开端。如“江泽民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此刻,“新时期”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时间的变化和推移,“新时期”具体指代的时间段也会发生变化。 于文学上,“新时期”已经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固定化了对于一些论者。上世纪,很多论者指出“九十年代文学”的新概念。此刻 “新时期文学”应该划上“句号”。有的论者在客观上也就等于把“新时期文学”的“句号”或“底线”划在八、九十年代了,并且在实际研究中已经不再把“新时期”作为正在展开着的现实,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来对待了。

1

1.2新时期的特点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改革开放,我们总结了下我们取得成功的基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这有利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要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我们就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对应地,我们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使之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述细节的变化,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感召力、生命力、创造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二章教条主义教育

2.1教条主义简介与特点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众所周知,教条主义作为主观主义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就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和某种僵死的模式出发,脱离实际,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主要是把那种马克思主义着作中个别词句和个别过时结论当教条,把苏联经验神圣化,脱离实际,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错误思想。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在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批判了一部分人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文中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

2

结合的思想,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首次提出是1929年6月,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2.2教条主义教育

教条主义者彻底放弃中国几千年中积累的所有的教育思想,错误认为都是传统落后的东西,应该以现代教育观全部代替。教条主义者借口树立现代教育观,他们在彻底放弃中国几千年中积累的所有的教育思想的同时,盲目引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资本主义教育观,把西方资本主义教育观当做神灵来拜。 由于盲目树立现代教育观,有很多教师不考虑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很少传惑,教师几乎不讲话,并且随便让学生在课堂里面玩手机,有个班主任甚至公开声明允许学生把个人手机在班班通机器里充电。全班学生有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手机在班班通机器里轮流充电。学生的私心非常严重。这只是我历举的某班级平时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典型严重问题,虽然这只是个别班级的事情,但是其他班级肯定同样存在许多混乱事情的。

第三章大学生时代精神建设

3.1大学生的社会地位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文化层次,青年人所固有的敏锐积极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更应努力提升自身道德素质,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在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今天,大学生无疑是历经考验的一代,其总体精神面貌是好的,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但也有很多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没有清晰地信念,价值观呈现功利化倾向,没有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匮乏,团结协作精神匮乏,忽略道德法律等,这些都和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不相衬。目前,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培育和教育的加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3

3.2时代精神的特征与意义

(1)时代精神是时代变化的精神概括和集中体现。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迫切要求提炼和张扬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时代精神,藉以引领中华民族大步走向人类文明。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特有的时代精神,都需要铸造一种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主题和要求的时代精神。

(2)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这种精神形态,既是充分吸纳当今人类文明的结果,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在当今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不可忽缺的地位与作用。

时代精神是一个在社会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孕育和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3)时代精神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中形成,又必须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而进一步丰富完善。只有这样,时代精神才能真正与时俱进,引领和激励中华民族走在当今人类文明的前列。时代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精辟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总结和提炼时代精神,不仅要着眼于正在发生着的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且要着眼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走向和新趋势,实现创新性、超前性的丰富和完善,充分发挥时代精神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引领和激励社会前进的巨大作用。

3.3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时代精神

当代大学生应铸就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发图强,建功立业。

胸怀天下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浓厚感情的崇高精神。热爱祖国是对人的首要的、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至高原则。

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长期提倡的一种高尚道德。高等学校的道德建设,也应当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