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下载本文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

A.态度 B.情感 C.情绪 D.认知

3.( )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 B.兴趣 C.意志 D.认知

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

A.意志过程 B.行动过程 C.认知过程 D.情绪过程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笛卡尔 B.冯特 C.洛克 D.华生

7.(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 B.构造主义 C.行为主义 D.机能主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

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

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

A.意识 B.理智 C.感觉 D.思维

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 )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 )、( )、( )、( )。

4.( )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三、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个体心理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3.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四、论述题

试论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因此,答案为A。

2.C

解析: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事物产生的一定的态度所引起的,属于情绪。因此,答案为C。

3.B

解析:兴趣属于心理动力系统,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因此,答案为B。

4.A

解析: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其中,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因此,答案为A。

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因此,答案为B。

8.C

解析: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其代表人物洛克把经验分成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两种。外部经验叫感觉,它的源泉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内部经验叫反省,它是人们对自己内部活动的观察。洛克重视外部经验,承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因此,答案为C。

9.D

解析: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其中,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就是思维。因此,答案为C。

10.D

解析: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其中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特征具有稳固持久的特点,在组成个体心理的四个成分中是最有稳定性的。因此,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认知心理学》

2.冯特

3.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

4.精神分析学派

5.以人为本

6.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7.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8.能力;气质;性格

三、简答题

(2)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对认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再者,情绪与意志也密切相关。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已,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固持久。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人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4)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将人的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