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试试题集 下载本文

19、对自然宿主有一定的致病性,可引起疾病流行,影响动物的健康,并对研究工作产生严重干扰的病原体属小鼠清洁级动物必须排除的细菌是C。

A 肺炎克雷伯氏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多杀巴氏杆菌 D 沙门氏菌 20、小鼠普通级动物必须排除的病毒是D。

A 仙台病毒 B 小鼠细小病毒 C 小鼠肺炎病毒 D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21、对自然宿主、人和其它动物都无明显的致病性,但可污染生物制剂、肿瘤移植物和细胞培养物的病原体,属小鼠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必须排除的病毒是B

A 仙台病毒 B 小鼠细小病毒 C 小鼠脱脚病病毒 D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22、小鼠普通级动物必须排除的病毒是D。

A 仙台病毒 B 小鼠细小病毒 C 小鼠肺炎病毒 D 小鼠脱脚病病毒

23、对自然宿主有一定的致病性,可引起疾病流行,影响动物的健康,并对研究工作产生严重干扰的病原体属小鼠清洁级动物必须排除的病毒是A。

A 小鼠肝炎病毒 B 小鼠细小病毒 C 小鼠肺炎病毒 D 小鼠肺炎病毒 24、小鼠普通级动物必须排除的病毒是D

A 仙台病毒 B 小鼠细小病毒 C 小鼠肺炎病毒 D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25、兔普通级动物必须排除的病毒是D

A 仙台病毒 B兔粘液瘤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兔出血症病毒 26、普通级兔必须排除的细菌是D。

A 肺炎克雷伯氏菌 B 肺支原体 C 多杀巴氏杆菌 D 皮肤病原真菌 27、普通级兔必须排除的细菌是D。

A 绿脓杆菌 B 肺支原体 C 多杀巴氏杆菌 D 沙门氏菌 28、普通级啮齿类动物和兔必须排除的寄生虫是A。

A 体外寄生虫 B 兔脑胞内原虫 C 卡氏肺抱子虫 D栓尾线虫 29、普通级啮齿类动物和兔必须排除的寄生虫是A。

A 弓形体 B 脑胞内原虫 C 卡氏肺抱子虫 D 栓尾线虫 四、填空题

l、病原真菌根据其侵袭部位以及发病的条件,大体划分为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和条件致病真菌三类。

2、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的来源主要是被污染的垫料、水、饲料以及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3、寄生虫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驱虫、环境卫生和管理制度。

五、问答题

l、确诊病毒的存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在细胞培养或病变组织的切片中检查到包涵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细胞,动物发病,鸡胚死亡,在鸡胚组织、绒毛尿囊膜上出现可见病变,用血清学方法可探测到病毒存在:应用荧光抗体技术或免疫电镜技术,证明某病毒的存在;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证明病毒的存在。 2、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什么条件?

答:①营养条件:细菌的生长繁殖要求一系列营养成分,如水分。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矿物质和必需的生长因子等。②温度:细菌生长有最适温度和温度范 围,超过最高或低于最低温度范围,细菌的活动和生长均告停止。一般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与人畜的体温相近似。③氢离子浓度(PH):PH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很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PH为7.2-7.6。④渗透压:细菌细胞需要在适宜的渗透压下,才能生长与繁殖。⑤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对细菌的发育和 繁殖有明显的影响。 3、微生物和寄生虫对被感染的实验动物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答: 携带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能直接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烈性传染病不仅会导致整个动物群的毁灭,也能使整个动物群带毒,带毒群体难以净化,会反复爆发疾 病,造成生产和研究的巨大损失;干扰实验结果,如导致实验中止、重复性差、或结果无法解释,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污染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带毒 造成疫病蔓延,带毒的生物材料使肿瘤移植失败、细胞培养污染、胚胎操作与动物胚胎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第八章 实验动物传染性疾病与控制

一、名词解释

1、传染源:传染源就是指受感染的实验动物,包括传染病患病动物/带菌(毒)或死亡的实验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进入动物机体,并能导致传染的途径和通道。 3、易感动物:是指对某一传染病病原体敏感的那些动物。

4、传播媒介:被患病和携带病原体的动物的尸体、分泌物、排泄物所污染的设施、饲料、饮水、垫料、空气和用具等称之为传播媒介。

5、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的传播。 6、垂直传播:即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7、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所有活的微生物叫做灭菌。

8、消毒(Disinfection):驱除或杀灭有害微生物叫消毒。消毒比灭菌范围狭窄,它不能杀死细菌的芽胞,消毒剂不能用于灭菌。

二、是非题(下列试题中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X)号)

l、 某实验动物场发现了大鼠的流行性出血热,该场应采用如下措施:封锁疫区,扑杀、焚烧饲养单元内的全部动物,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做出报告,实验动 物饲育室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对实验动物饲育室内的一切物品进行彻底清扫洗涤,彻底灭鼠,再次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检测,空厩,重新 引种动物。(√)

2、某实验动物场发现了大鼠的流行性出血热,该场应采用如下措施:封锁疫区,扑杀、焚烧饲养单元内的全部动物,对外采取保密措 施,严格封锁消息:实验动物饲育室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对实验动物饲育室内的一切物品进行彻底清扫洗涤,再次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检 测,空厩,重新引种动物。(X)

3、某实验动物场发现了大鼠的流行性出血热,该场应采用如下措施:封锁疫区,扑杀、焚烧饲养单元内的全部动物,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做出报告,对实验动物饲育室内的一切物品进行彻底清扫洗涤,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检测,空厩,重新引种动物。(X)

4、新入场的猴,应立即和其它猴在一起,并做好防疫注射和驱虫。(X) 5、新入场的猴,应被隔离一个月以上,并做好防疫注射和驱虫。(√)

6、在人与猴之间有很多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对进场的每只猴都要进行健康检查。(X)

7、在人与猴之间有很多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不仅要对进场的每只猴进行检查,还需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8、实验动物寄生虫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掠夺宿主的营养,对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毒性作用,以及对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对动物产生搔扰。(√)

9、实验动物寄生虫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掠夺宿主的营养,而使动物消瘦,对动物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无明显影响。(X)

10、生产科研单位的动物,应成为单独的一个区与其它部分隔开,动物实验室不应与动物繁育室在一起(√)

11、生产科研单位的动物实验室应与动物繁育室在一起(X)

12、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即要注意防止病原微生物由外部侵入内部,也要注意防止污染物由内部逸出而污染环境,以及在内部之间的传播扩散。(√)

13、建造实验动物设施就是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由外部侵入内部,从而保证设施内动物的安全。(X)

14、普通级兔与清洁级小鼠不能在同一单元的不同房间内饲养或做实验。(√) 15、普通级兔与清洁级小鼠能在同一单元的不同房间内饲养或做实验。(X)

16、高压蒸气灭菌是在1.0-1.4kg/cm2压力时温度可达115?123℃,15-25分钟可杀灭一切细菌和孢子。(√)

17、高压蒸气灭菌是指在1.0-1.4kg/cm2压力时,100℃的蒸气,经15-25分钟可杀灭一切细菌和孢子。(X)

18、一种3月龄家兔最易感,引起下痢、水样稀便,粪便中带有洋葱样腐臭气味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能检查到粪便中的卵囊,这种疾病是球虫病。(√)

19、一种3月龄家兔最易感,引起下痢、水样稀便,粪便中带有洋葱样腐臭气味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能检查到粪便中的卵囊,这种疾病是沙门氏菌病。(X) 三、选择题(请选择ABCD中的一项)

1、狗常因配种而被感染布氏杆菌病,这种传播是A。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2、狗被患狂犬病的病犬咬伤经伤日感染狂犬病,这种传播是A。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3、仙台病毒可由被污染的空气(飞沫、尘埃)传播,这种传播是C。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4、沙门氏菌可由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播,这种传播是C。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5、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由卵细胞传到下一代引起的感染是B。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6、支原体可经胎盘感染子代的传播是B。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