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优秀班主任 下载本文

你觉得可以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不妨怀着远大的理想用心去做,试试看自己能走多远。我的想法是有多远就争取走多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涵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比如,有的班主任看到差生就厌恶,一心想把他开除,这就是其班主任素质不够高的具体体现,有本事你把他给转化了,转化不了就应该承认自己功力不够。如果没有差生,还要你班主任干什么?摆正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那样心里会很委屈;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让学生把我们踩成路”。

试想:如果你总是站在中高考的角度上看待这些差生,因为他(她)的学习基础和习惯与你的要求相差太远,你自然会很厌烦他(她),你收获的也就自然是烦恼;如果你不是站在中高考的角度上看待这些学生,而是站在关心、想方设法塑造其成人的角度上却看待,你才会有好心情去教育他(她),你会收获成功。 严防死守抓常规管理,使常规管理不被扣分,能说明班主任重视常规管理,但并不能说明班主任工作做得好。成人教育搞得好,励志教育搞得好,才能说明思想工作做得好。他们毕竟才十多岁刚度过自己人生的1/5或1/6,在思想上仍是孩子,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你不能过早的给他(她)判死刑。是中高考指挥棒制约了你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力。

抽空多读点书,多读点好书、读些教育专家的书、读些励志的小故事,做学生工作时可以信手拈来,对自己教育学生的说理能力极有帮助。

上进心是培养优秀班集体的基石。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集体。每个优秀的班主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上进心。具体表现在工作态度积极,有理想、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而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能经得起生活中的种种考验,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为此,他们所带的班大都积极乐观、团结向上,充满着无限的活力。相反,缺乏上进心的班主任,他们所带的班大多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甚至一盘散沙。

我从1982年工作到2011年,做教师当班主任近三十年,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

经常会有一些选择题,事先我们不知道那种选择是正确的,只有选择了、走过了一段路才能有所察觉。但是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其实都无所谓对错,只要认真走好,就会发现其实条条大路都是通罗马的。我做班主任只是多种选择之一,此前,我有离开的机会,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一直留了下来。既然留了下来,那就好好努力。回想一下,激励我坚持下去并坚信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精神。

有机会外出培训或是培训别人都要尽量争取,不要放过,只有请进来或者走出去,才能不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1985、1986两年,我辅导晴隆县碧痕区所有小学语文教师过教材关考试,共计22天。1987年到贵阳云岩区教育局听特级教师讲课,时间七天,在这七天的听课中,我整理了一本约30公分厚的听课笔记,可惜的是丢了,不知去向;1997--2000年辅导普安三中教师普通话过关考试;1998年到兴义聆听了杨初春的“快速作文”讲座,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1998年到广西百色参加西南三省“杨初春快速作文”讲座培训;2000年8月参加省教委组织的首届中学语文通识性培训;2008年参加黔西南州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2010年7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培训,聆听了省教育厅副厅级督学罗志琳、贵州省教师教育学校校长曾宁一、副校长张志玲的讲话,专题听取了国培专家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肖成全,贵阳市小河区二小刘秀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卿素兰和贵州省师范学院教授李建年、贵州省教师教育学校高级讲师王长忠的讲课;2011年8月1日--7日参观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聆听了仇颖副院长的《重在质量 提升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学院德育处副处长王教授的《德育是教育之本》、马骉副院长所做的《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孙校长在他的讲座《13岁以前的语文》中提及,“一个中国人不能背百首古诗,就没有文化”。所以他认为13岁以前的语文教学体例应该有三大基石组成:一是国学经典;二是诗歌经典;三是儿童文学经典。之后还到了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一些学校参观。学习回来后,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们,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我们走近了名师,领略了他们的风范与人格魅力,受到了他们的浸染与熏陶,得到了启迪与教益,收获颇丰;从州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以来,我前后参加个13次教学研究会,走遍了黔西南州各县市,聆听了不知多少专家和有影响力的

教师的课,我也从中吸取了不少精华,对我的成长产生了不小的助推作用 。1998 --2000年我自己搞了省级“快速作文教改实验”获州级二等奖,省级优秀奖;2000年还被被评为州级优秀兼职教研员。还多次被评为县级 “师德标兵”、“州、县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科技人才”等。指导学生作文获国家级集体一等奖1次、二等奖1人次;省级三等奖1人次;州级特等奖3人次、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5人次、州级三等奖及县级一、二、三等奖40余人次。2005年5月28日我代表普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在黔西南州教改实验汇报会上作了题为“叩击学生心灵,发展开拓思维”的交流发言,赢得与会者的好评。送课下乡三次:2002年到三板桥中学作《快速作文教改实验讲座》、2010年到江西坡小学作《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讲座、到窝沿中学上《春》的示范课,这样的机会给自技能的展示提共了平台,锻炼和提高了自己;已在各类书报、杂志上公开发表消息、论文、散文、诗49篇首,其中《试述儒家的“礼”制思想》编入《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兴趣原则的运用》编入《优秀教改教学经验论文集》;《优势导向与差生转化之管见》编入《教育教学文论汇编》。教研成果论文《巧设课堂氛围与提高教学效率之我见》经专家评审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8年入编《世界优秀华人教育专家名典》;2003年入编《贵州省优秀教师名典》。现正筹备结集出版《文学作品选》、《中考语文快速复习精编》。从开始从事写作至今在互联网和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散文、随笔、备课材料等560篇,测试题77套,教学课件千余个,论文等被多个网站转载。2011年3月被评为州级“十一五”(中小学首批州级)骨干教师。

当代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可塑性大,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学会一技之长和丰富课余生活。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多元化,“双休日”制度的实行,班主任的生活兴趣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如果有谁面对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教育对象,借口没有“艺术细胞”、“年老了,不会玩”而原谅自己缺乏情趣,他至少要失去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渠道。因为他只是学生的学习之师,而不是娱乐之友。我们不少班主任就具有“琴、棋、书、画、体、歌、影、演、邮”诸方面的爱好,很容易以自己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对美的鉴赏,对美的追求。他们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球场上有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矫健身影;舞台上有师生一起表演的动人场面。不少班主任利用这种与学生沟通情感的好机

会,找他们谈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开始,娓娓而谈,触机而发,淡淡地引起,慢慢地渗入,深深地感化,如掘井、如登山,逐步地求深、求高、一席话所获效果往往出乎所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萌。 我坚信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成功之道,就算是扫马路,也能扫出一条人生的康庄大道,这就是志存高远。 第三种:做到极致

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样一个膜拜成功的特殊时代,一夜暴富的心理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受其害的是教育,因为教育是最不能速成的,不仅于学生而言如此,对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教育观念的形成同样如此。与此相应的,各地“打造”名师之风盛嚣尘上,似乎在一日之间可以建成罗马。

我们不可否认少数幸运儿天赋异禀加之有贵人相助,能够快速从基层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但就人的成长一般规律而言,名师是绝不可能速成的。从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做到优秀班主任,经历了所谓的适应期、成熟期、高原期、超越期,走过了人生的完整历程,潜心于教育研究,专注于学生成长,方能最终修成正果。这条路极其艰苦难行,唯有尝遍了人间的冷暖,体味了人生的种种酸甜苦辣方能羽化成蝶,凤凰涅槃。如果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是真理,那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状元”的不二法门只有四个字--做到极致,班主任工作尤其如此。

正因为班主任工作过于琐碎平凡,所以长期以来价值被低估,难以出头。近年来的境况虽有所好转,但仍然不能成为教师发展的主流,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为无奈的被动之举。但智者总是善于人弃我取的,人人都不看好的行业其实也蕴藏着诸多的发展机遇,但我们如何能把握住机遇呢?

以我自己为例,我做的那些凡人小事几乎每一位班主任都做过、正在做着并将继续做下去,因此一线班主任很有共鸣,感同身受。同样是做小事,但我做事的秉性决定了我还是有点与众不同--就是这一点点与众不同决定了差距--我会把事情做到极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把同样一件事做到了同样的程度并认为这样就可以了,只有多走一步、再深入一点、再多干一点的人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