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下载本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

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2.全面比较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区别与联系)科学就其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就其发现过程来说,它是一种活动体系;就其社会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社会建制。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知识主要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它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技术知识主要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它最求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2)知识形态不同。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把纷繁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力求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某一种定论,并尽量使之简洁明了;相对来说,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在条件耦合中复杂化,它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和工艺方法,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3)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对科学知识主要进行真理性评价,不能说用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对技术知识主要进行价值性评价,可以说更有效的方法或设计就是好的技术知识。(4)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科学知识对近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没有直接关联,但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技术知识则关系现实生产力,对社会文明、国家的实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更为直接和近期的影响。(5)知识表征方式不同。科学知识主要记载为陈述性知识,其典型形式为“A是B”或“由于A所以B”。技术知识主要记载为程序性知识,其典型形式为“如果采用A方法则出现B结果”。(6)它们的社会建制不同。科学的社会建制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学派、学院和研究所),它的动力主要是科学荣誉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知识是无偿的;技术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它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是技术功利、技术保密。它们的联系主要为: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与技术已经能相互贯通,呈一体化的趋势,从三次技术革命看,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已经表现为双向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最好体现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形成,即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科学的技术化指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以相关技术的发展作为其辅助的手段,为其提供相应的研究工具;技术的科学化指技术向技术知识体系的升华而反过来指导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以当今基础学科的新成果为基础的迅速转化。科学与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融洽的结果形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连续体。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进程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

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这种协调发展的机制下,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3.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科学技术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会更明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解也会更加明确。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它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但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形成自然观,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科学技术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形成科学技术观,这些对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超前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2)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和科技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思路、方法和精神。①有助于科学修养的加强。它关于当代科学技术内部的运演机理和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进步中作用的研讨,提供了一种宏观上对科学技术的“体验方式”;②它引入了系统的思想,对科技发展社会条件、社会控制进行研讨,提供了战略分析和政策分析的“观念框架”,有助于正确选择重点,合理运用调控手段;③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进展。它关于当代科技思想、科技方法、科技伦理的研讨,提供了研究对象和活动领域的一种“理解方式”。(3)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拓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更好的参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科学研究的预见性、创造性、系统性、科学性,克服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机械性、曲折 性、摇摆性。(4)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勤奋、敬业、创造、协作、民主、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具有良好综合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科学家。(5)有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4.现代系统论思想的内涵与方法论意义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系统方法自科学研究中最突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系统方法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当代科学研究对象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结构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要把整个工农业生产、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经济计划管理、生态系统等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这不仅突破了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界限,而且也突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这个系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仅要研究现状,还要预测将会发生事件的影响。系统中存在的许多信息需要作最佳处理,等等。对于如此庞大且又复杂的系统进行研究,以往传统的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系统方法却为复杂系统的分析、设计、研制、管理和控制的最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系统越复杂其效果越加明显。(2)系统方法为现代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整体化提供了新思路。系统方法摆脱了把对象先分割成各部分然后再综合的传统方法的束缚,它从整体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运用系统方法,把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研究其组成、结构体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分化和渗透,整个科学体系的运动变化规律,认识其发展趋势。这样就能做到纵观全局,及时抓住苗头,提出新学科或带头学科,以便采取措施,组织力量,突破重点,带动全局。

5.系统思想的核心精神及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所谓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所谓功能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内部功效等,体现着系统联系的外在方面。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结构是功能的根据,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决定功能,物质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必然表现出相应的功能。物质系统的稳定结构规定着、制约着系统功能的性质和水平,限制着系统功能的范围大小。另一方面,功能又可反作用于结构,功能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经常的、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

种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结构。例如,体操运动员的健美身姿,就是功能影响结构的结果。功能的发挥在一定限度内对结构既能起积极影响,也能起消极影响。在一些缺乏自我组织、自我更新和自我代谢能力的非生命结构中,功能的发挥往往导致结构的破坏。如机器的磨损、橡胶的老化,这些都是功能消极影响了结构,并使结构最终丧失其功能。结构与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二者也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二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不仅一种结构可以表现多种功能,而且一种功能也可以映射多种结构,相同的功能可以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区别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结构与功能彼此相通,包含着相互转化的方面。结构本身可构成一个系统。因此结构系统中又有自己的功能。同样功能本身也可作为系统,功能系统又有自己的结构,结构通过系统包含了功能,功能通过系统包含了结构;另一种情况,结构与功能因果关系的转化。功能的变化是由结构变化所引起,反过来,功能变化又是引起结构变化的原因。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过程,就是结构与功能互为因果关系的典型例证。

6.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关注技术创新(主要谈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实质是将新技术中的新概念、新方案、新模式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改变墨守成规的作风,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跨越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活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形式。①它利用科技知识和方法进行以商业化为目的的技术经济活动,以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为出发点;②它将技术成果产品化、商品化,成为现实的产品,并通过生产、销售等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③技术创新如果成功,便可以使创新企业获得高额风险垄断利润。(2)技术创新活动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扩散。活动的主体包括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个人性主体包括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管人员、企业主和投资者、销售人员。活动的客体是技术为中心构成。(3)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个人性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①只有不断研究、开发、创新新技术,最先设计、生产、销售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优势,获取暂时垄断,取得更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国家的长足发展;②另一方面,企业、国家要鼓励并创造良好的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使科技人员为技术创新作出最大贡献;③注重技术创新便拥有优先权,形成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和技术人员的良好互动关系。

7.科学方法对提高自我科研能力的启迪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要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疑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方法就是认识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在科学史上,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无一不是科学方法的大师。伽利略发现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与他正确运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以及善于进行逻辑推理分不开;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许多结论都是运用理想实验方法论证的;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与他正确运用类比方法有很大关系。美国科学家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讲到,他曾经对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就以下问题要求回答:“你从当学生时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知识还是方法?”被调查的科学精英们竟惊人一致的回答:是方法。的确,没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探索、创造,丰富的知识只能成为一部“活字典”,即使是天赋的才能,也不可能很好的发挥。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难才能的发挥。”开普勒在年轻时就表现出很好的数学才能,但由于思想方法的错误,他前半生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成就,只是在成为第谷的助手以后,从第谷那里学到了缜密的工作方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才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太阳中心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科学素质,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8.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经济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社会诸因素中占有首要地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②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③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

最重要的刺激因素;④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还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课题、经验材料和新的实验工具及设备手段,为科学技术发展开辟新的广阔天地。(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也是作为社会强制性力量直接调控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①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②在社会体制政策层面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将发展科技的可能变为现实,是通过具体的体制、政策的中介作用实现的;③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3)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长期性、基础性的。这种影响只有在宏观范围和长期过程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为现代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工作者都要经过教育的塑造。教育发展的状况不但决定着科学技术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还决定着科技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后备力量的补充接替。教育的普及程度则规定和制约着科技成果在社会中理解、消化、传播、吸收和应用的程度。大学作为教育和科研中心,是现代国家科研战线重要的一翼,大学的科研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4)科学技术的风格、形态等特质,在深层次上还受文化的影响。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文化现象本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但另一方面,它也要受到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影响,特别是作为文化的核心的哲学-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世界各民族发展中所呈现的个性差别,也无不与其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氛围有关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选择作用;③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还具有调控作用。我们还应当看到,由于社会需求与科技发展间的关联相当复杂,要实现社会需求对科技发展的导向、选择和调控作用,实现两者的互动,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中介的作用:首先是信息中介的作用,其次是组织中介的作用,再次是满足需求的传播中介。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是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共同体,它们外围或其延伸部分是它的社会支持系统,它们实现着保证科学技术发展外部社会条件的使命。这些外围主要有经济支持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和教育支持系统。

9.技术创新的能动性及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的能动性一.技术创新的动力结构无论是技术创新的机构性主体,还是个人型主体,要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首先必须形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愿冲动,形成这种意愿冲动的种种原因便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有理由将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创新主体自身的需求所产生的创新动力,称内部动力;另一类则是由外部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创新动力,称外部动力。(1)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的基本保证。明晰的产权制度意味着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市场的竞争已使企业懂得,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就不会出现政府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企业就会由“要我创造型”变为“我要创造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就会成为企业强烈的内在冲动。(2)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可以将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分为两类:创新主动力和创新被动力。创新主动力是指创新主体主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推动力量,包括,①对创新可能带来的高额风险垄断利润的追求;②追求企业的发展;③追求成就感和求新的精神。技术创新的被动力是指创新主体迫于市场竞争压力、资源稀缺和技术系统运行障碍等因素,被动响应这些变化去进行创新的动力,包括,①市场竞争压力;②迫于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或能源短缺或技术系统内部故障而进行技术创新;③为保持某些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同科技界同行争夺优先权,也会对研究与发展部门的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构成竞争压力。(3)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是指来自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构成的创新动力。包括,①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冲突迫使企业进行创新的压力;②来自政策直接资助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创新推动力;③来自惩罚性政策和各种法规限制的创新压力;④来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构成的创新推动力和压力;⑤来自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公众、各种团体及文化系统的舆论压力。二.动力结构中的潜在冲突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是各种内部主动力、被动力和外部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力量既可能协同也可能存在冲突。创新动力并不是这些力量的简单加和。创新主体和创新动力的多元使动力结构中往往存在下列潜在冲突:(1)企业发展和追求当前利润之间的潜在冲突。(2)自由研究活动与企业控制下的规定研究活动之间的潜在冲突。(3)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4)销售部门与研究和发展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5)研究与发展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6)企业创新动力与环境动力

之间的潜在冲突。三.创新动力的形成在企业具有创新技术机会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创新动力的形成有赖于上述各种冲突的消除或缓解。只有在如下条件下创新动力才能形成:(1)预期某项创新带来的风险利润高于社会或同行业平均利润。(2)要在企业发展和当前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3)给研究与发展部门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去进行自由研究,使他们同科技界的一些领域、专业保持联系,以提高他们在技术界的声誉,使他们具有科技上的成就感。(4)要协调研究和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的关系,缓解和避免它们之间的潜在冲突。(5)企业过分的垄断,甚至不需要创新就能维持生存,“在非常集中的市场里,公司往往变得非常官僚化,没有能力发展某种形式的创新”。因此,市场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才有利于企业创新动力的形成。(6)创新项目的选择,应落实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应尽可能与有关政策和公众、社会集团的需要相一致,尽可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各界的支持,使创新具有良好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创新研究的核心问题。所谓激励是指运用产权、宏观政策、市场等力量、手段,以影响、推动创新活动。创新激励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1)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所谓产权,是指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由于产权规定了人们与创新成果的所有关系,这究使产权成为激励创新的一个重要制度。产权的确定是最经济有效、持久的创新激励手段,因为确立产权关系的费用并不高,它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够增殖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活动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强大的激励。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一点。(2)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人们一般认为,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和相应的内在运作规律,发挥着提供信息、经济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的三大功能。从创新活动的角度来看,市场的最大功能在于,市场通过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能够自发的培育创新、激励创新。人们在利用市场保护创新方面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如,缩短创新研制时间,加强促销手段和售后服务等。尤其是在商品信息传播非常快的今天,创新在时间上的抢先、一流的销售方式和便捷完善的售后服务,在抵制他人模仿对创新者的侵扰上比专利更为有效。这说明,市场自身确实能给创新者提供某种自然保护,为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3)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市场本身并不能完全自发保证造就一个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不能自己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为了弥补市场激励创新的缺陷,世界各国采用的激励创新的政策及手段有,①教育;②科技发展战略;③科技政策;④资金;⑤各种各样的针对发明创新的奖励制度。(4)技术创新的企业激励。企业是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单位、主战场。企业内部对创新的激励是一切激励的基础。现时还告诉我们,迄今为止,大多数重大的技术创新是由股份制大企业完成的。这是因为,私有产权企业虽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但因规模小、责任无限、资金少和企业寿命受所有者年龄的限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有限的。而股份有限公司虽在产权激励上有所弱化,但其他一些方面的优势则增强了其创新能力。

10.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指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而制定的具有长远意义的行动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在的包含着以下三层意思:①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战略;②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整体战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的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这是因为:(1)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长久的、连续性的存在和发展。布伦特兰夫人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和”1996年3月江泽民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谈到这个思想,他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2)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指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它内在的包含着三个基本内容: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提高效益、节约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此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正确的认识自然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对经济发展作出必要的限制,以维护自然体系或生态系统的正常的和良性的循环,使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相协调。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指在社会公平的原则下,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不同代际之间能不断的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在可持续发展

的理论体系中,环境的可持续是条件,经济的可持续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其基本观点是:以人类的长远的、持续性存在和发展为中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11.技术创新的特征和规律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表明,它具有三个最一般的特征:(1)市场性。技术创新是一个始于市场,又返回市场的双向作用的过程。它从市场出发,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然后将其进一步产品化、商品化。最终,技术创新的效果还要靠市场上是否成功来检验。(2)创造性。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是将技术发明引入经济系统,使生产要素获得一种次年的组合。这个过程兼有破坏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既要破坏已过时的产品、工艺和管理,又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用技术、专用产品、知识产权或管理模式。既不是简单重复,也不是单纯模仿。(3)综合性。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它不仅包括在发明创造或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新产品、新工艺的科技活动,而且还包括把成果转化为商业化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和市场活动。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科学技术能力,而且也是技术与经济、文化、组织和管理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技术创新的运行主要包括以下机制:(1)创新决策机制。技术创新决策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市场的需求与竞争;企业可以利用的技术成果;政策的支持和限制;资金条件;企业原有的基础。技术创新决策的实质便在于:企业必须面对市场需求,寻求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适合本身条件的最佳结合方向、结合途径、结合方式。创新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决策:创新战略决策、研究与发展战略决策、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2)创新研究与发展(R&D)机制。R&D一般包括三种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它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是创新成功的物质和科学基础。R&D的实质在于:企业必须面对科技进步,寻找企业可以采纳的最佳技术方案,以尽可能的缩小体现在产品和工艺中的本企业技术水平与当代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3)创新实施机制。制约创新实施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原有的设备和工艺状况;企业职工队伍的劳动素质;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和供应途径;实施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其实质在于从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实现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技术要求的适应和匹配。(4)创新实现机制。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是企业通过积极的销售活动和售后服务,使自己的创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占有、巩固并不断扩大市场,以实现创新所追求的目标-使企业实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制约创新实现的主要因素有:用户的使用要求和消费口味;同类产品的竞争状况;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产品销售的渠道、方式、手段;产品售后服务状况。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过程的实质在于:企业必须面对用户,面对竞争,努力提高创新产品的市场信誉,使之被市场和用户接受。(5)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是一种实践过程。资源来源及其配置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中,应采用不同的资源来源渠道及其组合,形成不同的风险分担机制。企业根据创新预算把投入创新的资源,分配到研究与发展的各个项目及其相关部门,形成维持创新运行的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人才流。(6)创新的评价与控制机制。这种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创新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确保创新的顺利运行。它包括创新项目评价、研究与发展活动评价、实施与生产评价等。(7)研究与开发部门、实施和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这种协同机制包括三者对项目的认同,三者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交叉,充分的信息沟通。 (8)创新的自组织机制。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处于利润动机的、动态学习的、经济系统的内生行为;市场具有自发培育创新的能力,市场过程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技术-经济范式的更替乃是有序模式跃迁的自组织进化过程。

12.论技术目标的来源、内涵、构成和作用(1)技术目标来源于社会需要,是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2)技术目标是对技术功能要求的陈述,它是在相应社会需求和进行技术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的。功能陈述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定性陈述,即对技术项目拟达到的技术状态的概念描述。它使人们从宏观上对该技术项目的作用有总体的了解;二是定量陈述,即把定性陈述的内容数量化为技术参数。它使人们对该技术项目的作用有具体的了解,这对技术系统操作运转有重要意义。一般地说,定性和定量统一的技术目标是由一系列技术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表现为:技术自身的指标系统,如技术的内在性能指标、技术的外部显示指标等;技术的环境效应指标系统,如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和技术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指标等。(3)技术目标一般具有层级结构,即总目标是由一级、

二级、三级乃至四级子目标逐层协同后“突现”出来的。包括性能指标、外型指标、效益指标、危险性指标等。(4)技术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价值因素,又要考虑事实因素。理想的技术目标是技术合意性、技术可能性、技术正当性和技术可行性的交集。①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是社会需求与技术性能之间关系的反映。其作用一是对技术方案起“生成器”的作用。即价值因素对各种事实因素进行选择,把能满足优势需要的事实确定为技术方案,从而缩小搜索范围;而是对技术方案起“检验器”的作用。即以价值因素评判技术方案的利害得失。相当于在判定“真假”的基础上再加上“好坏”的判断,从而对方案作出全面检验。价值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合意性与正当性。合意性是确定项目、判定目标的初始动力。它决定着技术的现实需求和实际供给。目标的正当性作用在于尽量消除负的溢出价值;②技术目标中的事实因素是指进入技术方案的各种事实陈述,即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技术要素。符号形式的事实可分为两大类: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经验事实是关于个别性的符号编码,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个别存在陈述。经验事实在技术方案形成中起支撑点的作用。理论事实是关于对象一般性的符号编码,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普遍陈述。理论事实在技术方案形成中起导引线索的作用。事实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能性属事实陈述,一般可通过前提分析和过程分析得出认同的结论。可行性是指对技术研制的投入与产出所进行的综合权衡。其实质是把合意而可能的技术再放到功利的天平上考虑为实现技术目标所付出的代价;③为使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和事实因素得以具备,需进行市场预测、技术预测,并进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市场预测是以技术市场为对象对技术需求的推测,主要方法是进行市场调查,目的在于弄清技术的供需情况以及技术可能实现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进而制定出适应性的技术目标。技术预测是以技术为对象的预测,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动向、成果以及对科学、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推测,主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现实去认识未来。由于技术的外部价值受社会文化调节,所以,在确定技术目标,预测技术发展时,需进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3.科学技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1)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均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属于广义的生产力范畴。科学同技术的差别仅在于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认知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社会生产力;而技术活动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密切了科学与生产的关系,并使科学和生产的性质呈现出崭新的特征。马克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过程的科学分析,还揭示出科学技术成为发展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历史必然趋势。因为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并推动着它们的变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使社会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日益合理化、科学化,使科学管理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因素。这两方面的情况表明,科学无论作为“渗透”因素或“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都会变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社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包含了以下丰富的理论内涵:①现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因素的贡献,已不可逆转的日益成为第一位的增长因素;②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走向一体化,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超前发展;③现代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面貌的变化方面,已日益成为长期、持久的第一位的推动力量;④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资源,人无疑仍是决定意义的要素,其中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主体的知识分子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占劳动者结构比例的份额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人力资源;⑤在实践上,当代任何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都必须顺应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把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放在优先的第一的战略位置上,否则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3)科学技术长入社会经济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途径:①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科学技术作为“渗透”因素和“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力的内涵型增长;②对于社会生产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可以更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的组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创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③对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能有力促进社会基础结构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使经济运行状态日趋广阔、健全、高效,从而保证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的产品结构、劳

动力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日益高级化。在历史上,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进入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就是由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所引起的。本世纪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以及第二产业本身的结构性变化-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金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过渡,也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这些产业部门中日益扩大的应用所造成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必然要影响到这个那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建立在工业产业革命基础上的社会是工业社会,在信息产业革命基础上的社会将是被称为“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新的社会总体结构。三.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1)科学技术有力的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2)科学技术还有力的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3)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四.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的根本导向是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不可逆的引进生产力性质的越来越社会化,从而同原来的生产力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同原来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发生矛盾和冲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生产力在本质上没有冲突,可以有广阔天地容许生产力的发展。但公有制生产关系不是抽象的,二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也需要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过程不断调整,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也是一样。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有助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避免社会动荡和冲突。科学技术革命本身没有阶级界、国界和民族界。任何现存不同制度的国家、民族,都要受到科技生产力的推动,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总规律,按照各自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引起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最后是条条大路通向人类的总归宿-共产主义。

14.点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对象性关系”四个环境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一.人类中心主义(1)进步性:人类中心主义是伴随着西方人本主义的出现而产生的文化观念,起初,它对于唤醒人类的主体意识 ,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控制,实现人自身的独立,具有启蒙性的作用,使人类从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被逐步强化,在这个过程,它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鼓舞人们战天斗地,不断的按照自身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推动着社会历史的整体进步。(2)局限性: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无视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存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以及各种原始协调的关系,完全根据人自身的需要、愿望去掠夺、索取自然界,甚至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的制约性。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界存在状态的根改变,原来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恶化,使人类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陷入困境。纵观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后,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扩张,以及以此为指导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关系日益加剧,出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污染;②资源短缺;③生态系统失调。二.生态伦理学(1)进步性:生态伦理学是根据生态学的成果,并对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而建立和发展的,其矛头直指“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号召人们从整体主义的哲学观念出发,尊重大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承担起对自然界进行保护、尊重、关爱的伦理责任。这种理论主张对于人们改变原有的“主-客体”分裂观念,实现人对自然的协调一致关系,促进人与自然持续、和谐的共同存在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今人类中心主义仍占主导地位,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的今天,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2)局限性:生态伦理学毕竟是本世纪以来形成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主张尚存在着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方面:①按照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人应该把自己看作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员,尊重和关爱每种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甚至不得以任何形式剥夺自然物的存在权利和改变其生存形式。然而,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又必然要以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和变革作为前提和条件,没有这种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如此,便产生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和自然环境权利之间的矛盾,要么就放弃对人类生存权利的追求,要么就要对自然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形态作出变革。对于这种矛盾,当代生态伦理学始终没有找到使二者相互协调的桥梁和途径;②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能否真正建立?按照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每种自然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只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因此人必须对自然物尊重和关爱,承认其内在的价值。但是,无意识的自然环境能否成为道德的主体,与人之间能

否建立相互的道德关系,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生态系统本身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和条件方面来说,它似乎关爱、支持着人类的生存,但它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危及或威胁到人的生存,这种威胁也并非一定是人类所为,而是来源于各种自然力量的盲目的无意识的作用。如此,以相互约定、共担义务和责任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就很难真正建立起来。三.天人合一(1)进步性:“天人合一”在解决天命(规律)与人事关系上,承认自然命运不可违、尊重自然规律。但不消极处之,尽人事而不务求其必成,这就是“知天命,尽人事”,这对当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先导意义。(2)局限性:“天人合一”固然有许多精彩的思想,但它毕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物,具有朴素性和直观性。即使在“天人合一”思想盛行的古代中国,也经历了中华民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都是处在农业社会中,而只是到了清末,中国才开始出现近代工业。可见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不是抱住“天人合一”就可奏效的。四.对象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1)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对象性关系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建立起来的。正是通过人类不间断的生产劳动和实践过程,才使得人类的文明不断产生和发展,社会历史才得以进步。(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有人才能够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从而引起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谐一致。(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1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3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

的普遍形式。

特点:1)开放性 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2)动态性 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地运动,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3)整体性 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个组成要素的简单的机械加和。

4)层次性 指一方面系统有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4、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

可逆和不可逆是自然演化过程中两种相互对应的状态。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回复到原状,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反之,若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后,不能回复,这种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导致时间对称破缺,意味着在有不可逆过程存在的情况下,演化才是可能的,质的多样性才是可能的。不可逆过程具有双重作用:1、它总是起着破坏有序结构,使有序趋向无序的消极作用;2、它是一些重要的相干过程的基础,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时间箭头既可以指向退化的方向,也可以指向进化的方向。如果说经典力学主要研究了不可逆过程的消极作用的话,那么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则更加重视不可逆过程的建设性作用。 5、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科研选题有何重要意义,基本原则

第一,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经验定律”型问题,其肯定回答就是经验定律假说。 第二,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例如: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第三,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矛盾。例如: “悖论”,如罗素悖论等。

第四,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例如: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 第五,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例如:如果社会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些则会转化为科学问题。

“选题”就是选定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科研选题是否得当在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 选题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原则。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

(2)科学性原则。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不要把“永动机”之类,或“伪问题”作为选择对象。

(3)可行性原则。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额观条件,不宜选得很宽、很复杂,久功不克,导致半途而废。

(4)社会需求原则。选题时还要把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 6、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第一,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中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判断观察陈述正确与否,要依赖于理论的检验。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 “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其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7、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它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科学假说是为了回答科学问题而提出的,是对已知科学事实或科学定律的说明或解释,分别称之为定律型假说或理论型假说。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与假定性的双重特征,是通向科学理论的必经之路。

原则(1)一致对应性。与经过检验的理论相互支持(一致性),能将已有理论作为特例或极限状况(对应性)。

(2)可解释性。假说的提出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的、对科学问题的解释。因而假说要尽可能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如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3)可预测性。假说的提出不仅可以解释已知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未知的或对未来的事实作出推论。例如,大爆炸宇宙论、大陆漂移说、广义相对论等。 8、科学事实及其作用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正确、真实的陈述和判断。要保证科学事实的客观性,主要在于获取科学事实手段的科学性,也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获得关于客观事实的真实信息,并以科学语言的形式表述出来,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科学事实。

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 四个阶段:

1备阶段——问题的提出。2酿阶段——问题的求解。3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4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 科学思维的主要方法:

(1)演绎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和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证明和公理方法。演绎方法在科学假说的检验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

(2)非演绎方法。主要有归纳方法、类比方法、模型方法等,是从个别中认识一般的方法,其推理具有跳跃性、偶适性。 1.分析与综合2.归纳与概括3.类比与联想4.思想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 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要素,习惯上被称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则以意象为基本要素,习惯上被称为“直感思维”。

(2)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收敛思维也称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的发散度:流畅度、变通度和独创度。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互相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发散度高,集中性好,两者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水平才高。

(3)顿悟——灵感和直觉

灵感指人们对于曾经反复进行过探索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使问题得到突然性的顿悟,出现“豁然开朗,一通百通”的境界。直觉表现为对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的极为敏锐的深入洞察、准确判断和本质理解。 (4)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没有固定的程式和方法,也不可能是一种独特的、与一般思维毫无二致的思维。应该说,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基本手段是一致的,只是方法倚重不同,形式表现有异。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应用。

10、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对策?

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自主创新,一般而言,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所谓自主创新就是能够独立控制和把握创新目标、创新方式与创新进程的技术创新,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二:一是以我为主,二是综合集成。 必要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对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11、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高技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突破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知识高密集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

高技术产业是指在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如计算机产业是指各类生产、经营和销售计算机及其附属产品的企业的总称。 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具体包括:

(1)市场创新机制 可以分为首创型市场创新、改创型市 场创新和仿创型市场创新三种类型。 (2)风险投资机制 有必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保证高技术产业化研发过程中所需的昂贵费用。 (3)研究与开发机制研究与开发机制,即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并向其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 (4)官、产、学合作机制 需要在政府宏观管理下,由企业和高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发展。 (5)法律制度机制 需要建立各种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机制。

(6)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其核心是产权改革,使参与创新的成员的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其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12、汤浅光朝的科学中心转移理论

不同的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科学活动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中心会不断转移,这种中心转移又促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汤浅光朝还详细描述了科学中心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转移路线,被称作汤浅现象。

13、凯德洛夫带头学科更替理论

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描述了带头学科从近代到现代的更替过程,即:力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微观物理学;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和宇航学。他预言新的带头学科是分子生物学,下一个带头学科将是心理学为主的一组学科。

凯德洛夫指出了带头学科更替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如“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等,这部分给出了带头学科产生及更替的原因。 14、国家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国家创新系统是国家层次上对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过程,即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交流、传播与应用过程的体制化,它是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中各有关部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具体地说,它是由一系列资助或从事R&D活动并将其成果转化为商品,以及推动和影响新技术扩散的机构和组织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5、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科学的涵义

(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强化。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

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

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技术的定义: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 技术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技术产生科学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科学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3)科学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可预见的。

(4)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5)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6)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7)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是将它们分开,而是要更好的统一考虑。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考虑技术。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 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自然辩证法概论(2008.11.5)答案

作者:Coofish

1、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自然生态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促使人们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我选择的研究方法:科学实验。理解和认识: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一样,也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检验科学假说,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二者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但实验是在变革自然中认识自然,因而有着独特的认识功能。原因是科学实验中多种仪器的使用,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丰富、更精确 ,且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更快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此外,它还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自然条件的控制力,揭示极端条件下物质运动的规律,提供更多的发现新事物、新现象的机会。科学实验的基本类型是探索试验和验证实验 ,常见的实验类型有比较实验、析因实验、模拟实验、判决实验等。

举例:电磁学中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物理学中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实验;化学中测定元素、离子等定性分析实验。

3、第一,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低。

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2000-2003年,日本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99%,3.07%,3.12%,3.15%。我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1%以下。2001年3月,日本出台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许多人认为日本政府疯了,从现在的速度看,这一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日本有人称,中国科技人才缺乏,70年也撵不上日本。如果我们不在研发上多投入,就不会有高产出。 第二,教育体制以及科技体制的因素。

现在申请科研经费都要和应用挂钩,基础科研的经费少。许多人拿经费也是靠关系。好课题未必能得到经费支持。而诺贝尔奖奖励的都是基础科学。美国教授对中国学生的普遍看法是人很聪明,也非常勤奋,考试能出好成绩,但是创造力不足。这是和我们整个教育体制有关。我们的体制培养出的就是这样的学生。此外我们尊崇权威,不敢挑战权威的文化传统也是让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挑战力。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教

授的位子很难拿,一个教授基本就是他所在研究领域,比较有成就的人。我国教授成堆,整体水平不怎样,有的就是排资论辈上的。有些院士也是知识老化,根本是靠老本,而不是能真正担当科技带头人。我以前见到有文章深入分析比较中国院士的水平(以他们发表文章所在的杂志和文章数量为准),有的院士水平还不及美国的助理教授。这样的学术带头人带出来的怎么能有获诺贝尔奖的竞争实力?

在国外开学术会议,很少见到从大陆来的科学家。自然是研究经费所限。见到的华人大多都是从欧美来的。没有这样的国际交流,怎么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动向?怎能在同行圈子里展示自己的影响,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为外界所知和认可,即便有天大成就,又如何能被提名诺贝尔奖?就我所看到的,即便有个别来参加国际会议的,也没有自信的表现。也许是受英文能力所限,他们的表现和意见也大多没什么影响力。那些拿着国家钱出来考察的所谓科技团,更是不用提,噼里啪啦乱照一通,提不出什么关键问题,也听不懂人家介绍的是什么。考察团成了到国外旅行的旅游团。 第三,人的因素。

再看看国内的那些“科技接班人”。人心浮躁,很少有人安下心来搞科研的。海归们回了国的,很多热衷于政治,当个官什么的。即便是以前有成就的科学家,回国后被给予各种头衔,最后从政,根本不搞科研了。有些海归,在国内不切实际地乱吹,不吹拿不到经费啊。很多在国外还有点成就的,回了国即便没当官,也没什么作为了。再说学生,以中科院的博士生们为例,很多根本不想继续搞科研,想博士毕业,进大公司挣钱。有很大一部分是想出国,那些博士后们甚至有了副教授们头衔也都不例外。国家的优秀人才都外流了,回到国内的科学人才却没了声响,难怪国外华人能获奖。现在在美国的科研界,华人占很大的比例。有些物理,生物会议甚至看到1/4的参加者为海外华人。我可以肯定的说,还会有海外华人不断继续获得诺贝尔奖。至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获奖可能要经过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有人认为,诺奖并非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发达程度唯一指标,而是要用更综合的指标去衡量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其实,对于诺贝尔奖任何故作轻松的不屑只能是无知和做作。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没有获奖很难说明已经具有世界顶尖水准。自大和盲目自吹是掩耳盗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改善造成不足的原因。

4、后现代主义: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如何看待科学:关于后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科学观的理论基础的批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后现代哲学家主要批判了作为现代科学观基础的理性观念,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工作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就是很好的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科学观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的客观性的批判上,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学者们完成的,他们通过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到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实验室,进而提出了“制造知识”的社会建构主张,关于上述两方面的主张,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和全面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第三,后现代科学观对传统科学观的进步理念的消解,而这一点恰恰是后现代科学观进行建设性重建的逻辑起点。 你怎样看待科学: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

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科学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科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可重复性;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 对于科学的认识:

(1)感性认识:源于实践。

(2)理性认识:源于实践中对于感性认识的升华。

(3)非感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实践中始终存在的思维的混沌认识。

(4)用实践的观点、立场、方法、方式,去认识世界和宇宙,使人类的思想结晶和技术手段逐渐的走向科学,并且,建立起科学的发展史。

(5)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浓缩。

自然辩证法概论(2008.11.5)答案

作者:Coofish

5、写作和出版过程:《自然辩证法》(\of Nature\,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著作,是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 - 1895)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自然辩证法在恩格斯生前从没有发表过,在他去世後1896年发表了其中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98年发表了其中另一篇论文《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直到1925年才在前苏联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译本对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全文发表。

恩格斯原准备写成一部巨著,为此仔细研究了大量文献,写了十几篇论文和170多个札记。从1873年开始写作,1878年以前,他要写作《反杜林论》,因此只是为本书收集材料。1878年以後,他开始正式写作,写了大部分论文和片段,并拟订全书计划草案,写了导言。1883年马克思去世,恩格斯全力于完成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校对工作,还承担起主要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责任,没有时间继续写作,虽然後来陆续还写到1886年,但再没有能继续写,直到1895年他去世。

目前出版的是基于恩格斯遗留下的四束材料,除去其中显然和《自然辩证法》无关的几篇札记,共包括十篇论文,169段札记,两个计划草案,共有181部分。其中包括辩证法、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对物质运动形式的分类,对科学历史、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等的见解。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对过去自然科学发现的总结和对未来科学发展的预测。

学习自然辩证法意义:一、有利于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二、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三、有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详细资料见杨水旸书P7)

6、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观察事物越多,通过归纳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越被高频率经验论证所证实,那么它就越具有普遍性,解释力和说服力就越强,所包含的非科学的错误成分也越少。波普的“伪证主义”:又叫“猜测-反驳”模式,这一模式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胆提出假说,通过证伪,然后被推翻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不间断地革命。

两者比较:见杨水旸书P77

7、工程:人们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方法与手段,有组织、系统化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

技术和工程区别:见杨水旸书P171表11-2。

工程的特点:一、工程具有更强的社会计划性;二、工程具有更强的动态整合性;三、工程具有更强的集成创新性;四、工程具有更强的系统复杂性。

8、科学共同体是产生科学知识的单位,是在科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该学科领域中持有共同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一、普遍性;二、公有性;三、无私利性;四、有调理的怀疑主义。(详见杨水旸书P184-185)

如何遵循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良性运行是通过科学奖励制度实现的。贡献和承认构成科学奖励系统的两个重要部分。做出独创性的贡献是获得承认的前提,承认则是对科学家的认可。科学奖励制度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它一方面激励科学家做出独创性发现,以促进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约束科学家遵循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接受社会和科学同行的批判。 选择题

1、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A、 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2、 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

3、 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4、 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5、 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A、 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6、 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7、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8、 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A、 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9、 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A、 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

A、毕达哥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

A、析因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一、 选择题:(辨清题意,可单项选择,也可多项选择)

1、以下哪部著作标志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这门独立的哲学学科的诞生?( C )

A.恩格斯《反杜林论》 B.马克思《资本论》 C.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D. 马克思《数学手稿》 E.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F.列宁《哲学笔记》

2、近代(尤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一些主要成就相继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五大缺口,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五大科学成就是: ( ABDFG ) A.康德的“星云假说” B.赖尔《地质学原理》提出的地质渐变理论 C. 电子的发现及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D.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以及法拉第-麦克斯维的电磁场理论 E.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F. 细胞学说和进化论 G. 道尔顿-阿夫伽德罗的原子-分子论和门捷耶夫的“元素周期律”

3、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 ABCE )

A.创新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主体际性 E.社会需求原则 4、标准的科学论文中,除了下述哪项外,其余都明确地表明了荣誉的承认与分配? ( E ) A. 作者名单 B. 对其余贡献的致谢 C. 参考文献 D. 引文目录 E. 论文的录入与排版

5、以下除了哪项,其余都表明科学的社会属性? ( E )

A. 社会为科学提出了任务 B.社会决定了科学家个人工作的意义 C. 研究方法能为同行专家所接受 D. 荣誉的分配 E.科学离不开科学家的天赋 6、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主要方法有: ( ABDE )

A.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B.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C. 从感性到理性 D.创新思维 E. 顿悟(直觉与灵感) F.观察与记忆 7、技术的价值主要有:

( ABCDE )

A.自然价值 B.经济价值 C.政治价值 D.文化价值 E.生态价值 F.内在价值 8、以下不属于科学的社会规范的是 ( E )

A.公有性 B.独创性 C普遍性 D.无私利性 E.权威性 F有条件的怀疑性 9、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本质上都属于: ( C )

A.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观 B.社会决定论 C. 技术决定论 D. 科技价值中立论 10、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 ABCDEFG ) A.不可替代性 B.不可加和性 C.不可逆性 D.非磨损性 E.不可分性 F.可共享性 G.无限增值性

11、 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看,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或本质属性是 ( ABDE ) A.可检验性 B.系统性 C、可证伪性 D.主体际性 E客观真理性 12、 技术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 AECD )

A.目的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B.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C.多样性与专用性的统一 D.社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E. 功利性与折衷性的统一 F.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 13、 在20世纪,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特点是:

( ABC )

A.科学技术的职业化 B.科学技术运行的不平衡性 C.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 D.技术创新成为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根本动力

14、 以下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的是: ( ABCD )

A.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B.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E.教育现代化不具有优先性 15、国家创新体系包括: ( ABDE )

A.知识创新系统 B.技术创新系统 C.研究发展(R&D)系统 D.知识传播系统 E.知识应用系统 F.体卫文教系统

一. 名词解释:(很懒的人可以考虑不背括号里的文字)

1. 系统: 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P52

2. 拉普拉斯决定论: 是与机器的自然图景相联系的、关于宇宙的过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中表现出来的理论。 (P32)

3. 系统思维方式: 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P50)

4. 自组织: 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P65)

5. 生态危机: 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P76)

6. 技术: 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P184)

7. 知识密集型技术: 指生产这种产品所投入的活劳动不只是简单劳动,而更多的则是复杂劳动,因而该产

品凝聚着更多的知识量,资源、能源耗费少,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大,其产品有少品种、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更新换代快等。(P194)

8. 技术体系: 是各种技术之间根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社会条件,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而组成的系统(,也就是说,技术体系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项技术组成的)。(P195) 9. 技术结构: 指技术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组织形态和彼此之间的联结方式。 (P197)

10. 技术价值: 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P219)

11. 高技术: 界定为建立在科学技术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够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技术或技术群。(P245) 12. 社会建制: 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一般而言,社会建制主要指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支撑四大要素)。(P255)

13. 科学技术体制: 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P256)

14. 范式: 就是科学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包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公认的科学成就和范例等等。(P267)

15. 无形学院: 是迅捷的、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常常出现于学科的前沿和几个学科的边缘,为了尽快获得新的信息,研究人员大多通过直接交谈、通讯等个人联系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交流。(P268)

16. 创新者网络: 这个概念原出自技术创新经济学,意指一种特殊的创新者组织形态,即网络组织,它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之间,是两者互相渗透的产物。(P268)

17. 技术共同体: 是以共同的技术范式为基础形成的技术专家群体。 (P268)

18. 科学事实: 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个别的事物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P97)

19. 科学观察: 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P115)

20. 科学实验: 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P115)

21. 类比方法: 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P138)

22. 科学共同体: 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P176

23. 理想实验方法: 是在科学研究中为了排除各种次要的和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在纯粹状态下对自然过程进行研究,而在思想中把实验对象与实验过程理想化的方法。(P137)

二. 填空:

1.1543年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一书的出版,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具有 直观性 、 思辨性 、 猜测性 的基本特点。 3.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以牛顿的巨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的出版为标志。 4.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阐发了自然界是 存在到演化 , 确定性与随机性 、 简单性与复杂性、 线性与非线性 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5. 开放性 、 远离平衡态 、 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6. 恩格斯论证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 劳动创造了人 和 整个人类社会的观点。(P2) 7. 技术要素是技术本质的具体表现形态,这些要素可概括为 经验形态 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和 知识形态 的技术要素。 (P188)

8.技术结构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单相技术结构 、 双相技术结构 、 三相技术结构 三种结构模式。(P197-198)

9.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在于 认识目的不同 、 认识对象不同 、 认识过程不同 、 解决的问题不同 。 (P203-204)

10.技术方法的特点为 目的性与客观性 、 功利性与折中性 、 多样性与专用性 、社会性与综合性 。

11. 技术价值具有 客观性 、 实践性、 历史性 、 相对性的特点。(P220-221)

12. 知识的四种类型: 事实性知识 、 原理性知识 、 技能性知识 、 人力资源知识 。 (P295)

三. 选择题

1. 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科学家组织是什么?( A ) (P257) A.英国皇家学会 B.巴黎科学院 C.灵赛学会 D.美国科学院

2. 哪一个国家在近代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的形成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A ) (P258)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3. 1834年,( A )首先提出“科学家”(scientist)一词,以区别于传统的“哲学家”(philosopher)。 (P258) A.惠威尔 B.牛顿 C.伽利略 D.法拉第

4. 科技人员学术声望大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ABC ) (P262) A. 所在学术机构的声望; B. 所获奖励的声望; C. 论文被引证的次数; D. 社会地位和声望;

5.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 ( C ) (P279) A.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B. 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 C. 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 D. 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

6. 美国的第一个工业实验室是什么? ( B ) (P276) A. 贝尔电话实验室 B.爱迪生实验室 C.IBM实验室 D.沃森研究中心

7. 1951年,第一个科学技术园区在哪一个大学附近? ( D ) (P277) A. 哈佛大学 B.麻省理工学院 C.芝加哥大学 D.斯坦福大学

8. 最早的科学社团是什么? ( A ) (P264) A.自然秘密协会 B.英国皇家学会 C.柏林学会 D.圣彼得堡学会 9. 以下几项发现中, ( C )不属于十九世纪末的物理学三大发现。 (P8) A. 放射性现象; B. X射线 C. 电磁波; D. 电子

10. 以下不属于高技术特点的是: ( C ) (P248) A. 高投入; B. 高效益 C. 低风险; D. 扩散强

11. 专家制国论是属于( A )的观点。 (P232) A. 技术统治论; B. 技术悲观主义 C. 社会决定论; D. 马克思的技术论

12. 决定技术结构转变的是( A )矛盾。 (P199) A. 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 B. 技术结构与主体技术 C. 技术结构与经济基础; D. 技术结构与物质技术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科学与技术没本质的区别 B. 社会将毁灭与技术之中 C. 技术万能论属于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没有社会属性

14. C 恩格斯 指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A.黑格尔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康德

15. 恩格斯指出:“最初把理性带进地质学的是 B赖尔 ,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些渐进的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起而引起的突然变革。”

A.居维叶 B. 赖尔 C. 布丰 D. 拉马克

16. 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系统的,能量、信息是物质系统的属性。而在自然系统中, C 整体性 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A.开放性 B. 动态性 C. 整体性 D. 层次性

17. 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 A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是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批成果。它们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A.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B.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 C. 系统论、突变论、协同学 D. 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控制论

18.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布伦特兰主席的领导下,出版了 B 《我们共同的未来》 ,该报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A.《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B. 《我们共同的未来》 C.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D. 《21世纪议程》

19.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有 ( A ) (P102) A. 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科学预见性 B. 怀疑与批判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科学预见性 C. 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开拓创新性 D. 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结构严密性、科学预见性

20. 下列不属于科学假说的主要特点是 ( D ) (P100) A. 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 B. 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C. 多样性与易变性的统一 D. 解释性与预见性的统一

21. 科学的本质属性是 ( A ) (P95) A. 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主体际性 B. 客观真理性、逻辑性、系统性和主体际性 C. 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D. 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相对性

22.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不包括 ( D ) (P149) A. 相容性评价 B. 自洽性评价 C. 简单性评价 D. 系统性评价

23. 形成假说的基本条件是 ( B ) (P121) A. 假定性、可检验性、系统性 B. 一致对应性、可解释性、可预见性 C. 客观真理性、可解释性、可预见性 D. 客观真理性、可预见性、系统性

四.问答题: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27-28 答: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2、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

答: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第二,“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

第三,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第四,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第五,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 第六,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P35-38 答: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1)“星云说”; (2)地质“渐变论”; (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尿素的人工合成;(5)细胞学说; (6)生物进化论; (7)电磁场理论;(8)元素周期律

4、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

答: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演化除包括进化的含义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

自然界的系统进化即有序化,大体上由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所构成。与自然系统有序化相联系、相对应的是对称性破缺。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破缺才使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宇宙的演化到形成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以至人类,就是一个从完全对称到对称性逐步丧失、非对称性逐步形成的过程。由此可见,自然界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

5、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P49-50

答: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指出整体性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属性。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指出自然界的任何客体都是动态的开放系统。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

6、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P67-69

答:① 恩格斯提出宇宙演化的永恒循环的深刻思想。他指出,宇宙的演化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②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③ 现代宇宙学的研究表明,宇宙未来演化的趋势取决于宇宙的质量密度。

7、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82

答: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 第二,人还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8、简要阐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P82-83

答: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9、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P9-10)

答:一方面,现代科学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发展又必须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内容上,技术要应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在形式上,技术要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

10、技术的特征。(P186-188)

答:技术的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1.自然性和社会性;2.物质性和精神性;3.中立性与价值性; 4.主体性和客观性;5.跃迁性和累积性

11、技术体系的特征。(P195-196)

答: 1,功能的整体性。2,目的的社会性。3,构成的层次性。4,环境的制约性。

12、工程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P202-203)

答:工程与技术同属于改造自然的实践范畴,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工程一般强调的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尤其指有较大规模且有着复杂的组织系统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而技术虽然也指技术活动,但对技术活动的规模没有要求,而且往往强调的是技术活动中的手段和方法。任何一项工程都包含了若干数量的技术活动。技术与工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不依托于工程的技术,也没有不运用技术的工程。

13、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

答:第一阶段,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技术理论,即形成人工自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阶段,根据技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设计制造出产品与工艺,即通过技术理论的实施制造出人工自然; 第三阶段,把新产品或新工艺应用于社会经济,即技术理论的运用。 14、技术的二重属性。(P219—220)

答: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可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属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技术作为实现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另一方面,技术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所应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它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

15、熊比特提出的创新的五种表现形式。(P235-236)

答:1.生产新的产品; 2.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3.开辟新的市场 4.开拓和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给来源;5.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16、技术创新具有哪几方面的特点。(P239-240)

答:第一.创造性; 第二.效益性; 第三.风险性; 第四.周期性;第五.集群性;第六.系统性

17、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P244)

答:第一.产权激励; 第二.市场激励; 第三.政府激励; 第四.企业激励

18、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P98-99)

答:特点:其一.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其二.科学事实渗透理论;其三.科学事实应该是比较系统的;其四.科学事实具有相对独立性

作用:首先,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其次,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19、科学定律的作用(P100)

答:科学定律在科学知识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一,科学定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其二,科学定律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其三,科学定律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20、科学假说的作用(P101)

答:其一,科学假说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其二,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式。其三,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21、科学理论的特征有哪些(P102—103)

答:第一,客观真理性; 第二,全面系统性;第三,逻辑完备性;第四,科学预见性

22、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111-112)

答:(1).创新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社会需求原则

23、科学实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P116)

答:第一,可以简化复杂的现象;第二,可以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第三,运用实验方法发现自然规律和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技术手段是可靠的和经济的。

24、简述科学的否证发展模式(P171-173)

答:可以把理论不断经受否证检验而发展的过程简略地表示为: 。其中 代表问题, 代表试探性理论, 代表排除错误,代表新的问题。科学就这样循环往复的进行。

25、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P120-121)

答:(1).一致对应性; (2).可解释性; (3).可预测性

26、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115)

答:第一,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第二,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

27、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114) 答: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28、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

答:第一,在标准条件下,观察者所得到的感觉图像是能够重演的,当然要排除观察者主观意愿的歪曲。第二,观察中渗透的理论要经受过实践的检验。第三,观察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手段,是符合科学理论原理的。

29、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

答:1.概念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抽象的概念,而意象思维的基本要素是形象的意象。

2.抽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概念及其判断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意象及其联想和典型化的基础上完成的。

30、科学理论必备两个基本条件是(P148) 答:第一,逻辑条件。 第二,经验条件。

31、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其重要性(P107-108)

答: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求真务实的精神;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其三,开拓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精神,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此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将对熔铸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

32、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P109-110)

答: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问题在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地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

33、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答: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达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

34、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

答:科学的进步有两方面的标志。一方面的标志是理论的可否证度。另一方面的标志是确证度的增加。否正模式更加强调科学的成长,在其看来,确证的意义更在于它提供了证据表明被确证的理论有理由否证并且取代旧理论。

35、如何正确地理解直觉灵感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P143-145)

答:直觉和灵感都是顿悟的心理现象,都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深刻性的特征,突然产生于某一随机过程,是对事物规律的掌握。它们的全部内容都是涉及对事实的理解问题,是对客

观规律性的一种把握,是瞬间达到对事实本质的心领神会。在创新过程中,前者着重强调的是未经渐进的精细的演绎推理而对规律性的快捷洞察,后者着重强调的是在百思不得其解时顿悟现象间的规律性的奇效。

36、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的演变的主要过程(P255-258,三个阶段)

答:1.古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前史。该时期无法形成独立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但自然哲学家和工匠却是后来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雏形。

2.近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肇始。这一时期出现了近代科学家角色和近代技术专家角色。 3.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确立。这个时期现代科学家角色和现代技术专家角色确定。 37、对现代科学家社会角色确立具有重要意义的三个方面的因素。(P258)

答:一是大学教学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二是企业中工业实验室的大量涌现。三是国家直属科研机构的兴起。

38、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P263)

答:正式交流主要指在正式出版物和会议上发表、报告学术成果,它体现为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受群体研究范式的制约比较大,因此频率较低且缺乏弹性。非正式交流是科学家通过个人通信和非正式讨论交流信息,具有专门、迅速、双向反馈等正式交流不可替代的优点,还会导致科学家中非正式群体“无形学院”的出现。

39、科学家互动中的学术和非学术的冲突。(P264)

答:科学家互动中的冲突形式可以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不掺入个人社会属性偏见的学术性冲突即学术论战,能够促进对学术问题更为全面的考察,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但科学家是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各种社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他们,由此产生的非学术性冲突负功能居多。

40、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P267)

答:马太效应是科学研究中的优势积累效应,它表现为某些科学家一旦具有一定优势后,因为荣誉背景放大的作用,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进一步获得成果和承认,反之则变得更加默默无闻。

41、科学的社会规范(P270)

答: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

42、技术的社会规范(P272)

答:技术社会规范具有所有者的、局部的、权威的、定向的和专门的特征。

43、国家创新系统(P278)

答:国家创新系统是国家层次上对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过程,即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交流、传播与应用过程的体制化,它是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中各有关部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

44、带头学科交替理论的主要内容。(P282)

答:带头学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走在其他学科前头,并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学科可以是单一学科或一组学科,它们交替领先且具有周期性。

45、后工业社会的五个特征。(P293)

答:1.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职业分布上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

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是社会革新的基础和社会决策的根据。4.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的,也是有节制的,技术评估占有重要地位。5.“智能技术”非常重要,制订各种政策都必须通过“智能技术”。

46、知识资源的特点。(P296)

答:1.不可替代性;2.不可加和性;3.不可逆性;4.非磨损性;5.不可分性;6.可共享性 7.无限增值性

47、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P302)

答: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来看,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它是指各国的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的流动高速度大容量地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相互开放、相互融合,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48、建立我国的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内容。(P319)

答:主要包括:1.知识创新系统;2.技术创新系统;3.知识应用系统;4.知识传播系统

四. 论述题:

1.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新变化。(P306)(问答)

答: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表明,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以物品为基础的生产明显地转向以高性能、高技术和以服务为基础的生产;人们的经营观念也从高产量向高价值转化,转向更高层次的专门化的产品和服务;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竞争力提高中的作用已大为下降,甚至不起主要作用。与此相反,各国科学技术、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则成为其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中坚力量,成为该国经济能否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而且,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已经从注重比较优势,进一步发展到注重全系统竞争力,即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发和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2. 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P313-314)(问答) 答:信息技术革命引起了产业结构发生了以下深刻的变化:

第一,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信息业为主导。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以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以及互相制约的方式。新产业革命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在劳动发展史上形成了三大生产力,即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信息生产力。

第二,产业类型从劳动力密集转变为知识密集。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信息化,使生产要素的投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知识、技术、信息占据头等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的一个主要特征。

第三,消费结构从硬化转向软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住等基本生活费用的硬性开支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对精神生活和服务方面的软性开支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第四,就业结构的改变。原来的就业结构是三大类:第一类广义的农业;第二类工业;第三类服务业。信息业的出现改变了就业结构,信息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大大超过其他三类产业,专门以知识、信息为劳动对象的智力劳动者越来越多。

现在发达国家已经从传统的工业化转向以信息化为主导,以工业化为基础的道路,并据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

答:研究型大学体制主要是系的建立,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和以课题为中心的研究组织的产生。系的建立扩大了教授的容量,从而使新的学科和新的人才得以迅速成长;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训练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人才,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以课题为中心的研究组织克服了把全部学术权力集中于教授一人的弊端,提高了科研活动的灵活性。

(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比如:如何把我校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可参考下面的内容回答) 一、聚集一流学术人才,吸引高质量的生源,投入充足科研经费并完善教学和研究设施。

二、给研究以较高优先地位,开展研究性教学,拥有一流学科和学科成长能力,并具有卓越的校长和良好组织氛围。

三、要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社会精英,促成高科技转移,促进高科技园区繁荣,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承担起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领袖的重任。

4. 在人类历史上,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

答: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方,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

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5. 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答: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是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天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基本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

重大意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了以下重要的思想: 1.劳动工具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物质变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劳动工具来进行。一旦人类开始生产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2、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劳动工具不同,对生产劳动者的要求也不同。 3、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之所在。

7. 马克思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类自然的能动作用和改造作用,其深刻的原因是什么?(P184-186) 答:马克思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类自然的能动作用和改造作用,这个观点是十分深刻的,因为:第一,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第二,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第三,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第四,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中。

8. 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P199-200)

答:技术结构的演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交织着各种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形成了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1、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决定了技术结构的转变。在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生产方式中,经验型技术结构与其要素是互相匹配的,它们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近代工业技术革命中出现的

新型的实体技术要素打破了原来的和谐局面,导致了技术结构由经验型向实体性的演化,奠定了近代社会的技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新出现的技术要素——机器起了主导作用。

2、技术结构与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在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过程中,新的技术结构与原有的社会技术基础的矛盾起着制约作用,同孕育它的技术基础之间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原有的技术基础不能满足新型技术结构的需要,从而要求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以保证自身的生存。

3、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影响到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时机和速度。首先,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影响到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时机。其次,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还影响到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速度。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4-5 ; 2、填空5-6; 3、单项选择8-10; 4、简答6-7; 5、论述1-2。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见如下2、3、4)。

2、创造性原则: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

3、可行性原则:指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

4、科学性原则:指选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5、模拟实验:是一种间接实验,先设计出反映对象属性的模型,然后用实验的手段作用于模型,通过模型实验了解原型(对象)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6、机遇:在科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意外的事件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 7、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8、理想实验:是运用理想模型在思想中塑造理想过程,并进行严密逻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9、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

10、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中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 11、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12、科学概念:是在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科学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结构的基本单位。

13、科学: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科学”这个概念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简言之,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所转化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

14、技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是反映现代技术形象的科学界说。

15、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二、简答和问答题: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答: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

②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③以及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答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3、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

答: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中的划时代的变革。

在自然观方面,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从古代的辩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的完成。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与传统的观点不同,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这样就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之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实质及其发展的辩证规律,创造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4、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7

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形而上学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近代自然科学为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建立在对自然界的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它所采取的主要分析方法是分析、解剖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为科学认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也是近代自然科学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人们已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认识主要是对机械运动的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还远没有通过自然科学本身的认识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近代自然观具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特征。

6、系统概念的四个要点

答:①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组成的;

②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③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④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7、物质系统的类型?30-31(选择题)

答:①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②从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分析,自然界的系统分为: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命系统。 ③从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分为: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④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析,自然界的系统分为: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 ⑤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分析,自然界的系统分为: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

⑥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系统分为:处于平衡态系统、处于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8、系统中整体与部分可以经过哪两种方式进行过渡?31-32

答:部分与整体可以经由两种方式而相互过渡:①加和性方式,②非加和性方式。

9、自然界层次结构的主要特点?37

答:①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 ②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具有相干性关系。

10、自然界层次结构之间的双向因果链的含义?40-41

答:①低层系统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中引起一定结果,这可以称为上向因果链;

②高层系统作为原因又会在低层系统中引起某些结果,这可以称为下向因果链。

③双向因果链既造成了层次之间的差别,也沟通了层次之间的联系。

11、自然界运动的基本形式?43-44

答:①微观物理运动; ②宏观物理运动; ③宇观物理运动;

④化学运动; ⑤生命运动; ⑥社会运动; ⑦技术运动。

12、经典热力学与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对不可逆过程的认识有哪些差异?65

答:①经典热力学主要研究了不可逆过程的消极作用,认为不可逆过程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 ②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则更重视不可逆过程的建设性作用,认为不可逆过程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产生。

13、按照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具备哪些条件才会进入有序状态?69-71 答:①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处于远离热平衡的状态;

②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③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④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

⑤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的条件。

14、大爆炸宇宙学得到哪几个重要事实的支持?55

答:①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 ②氦丰度; ③ 3°K背景辐射等;

15、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三点哲学启示?72-73

答: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对如何一般地理解进化的条件和根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①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根据; ②从外部获得物质和能量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条件; ③内部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

16、进化和退化的特点,?66-68

答:①自发性特点;②稳定性重建的特点;③离散性特点

17、进化和退化的统一性的表现

答:①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②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③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18、自然界历史观产生的科学前提?48-49

答:①天文学,1755,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1796年,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星云说”的星云假设;

②地质学,赖尔,1830-1833《地质学原理》提出了地球缓慢进化的“渐变论”;

③生物学中,施莱登和施旺,1838-1839年建立了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确立; ④化学,维勒的人工合成尿素; ⑤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9、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95

答:①无机环境(如空气、水、矿物、土壤、阳光、气候等) ②生物的生产者(如绿色植物、能进行自养生活的低等菌类等)

③生物的消费者(如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 ④生物的分解者(如微生物)

20、全球性问题是指哪几个问题?98

答:①人口问题;②粮食问题;③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④工业化问题;⑤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

21、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两个基本途径?102 答:要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①首先要在认识方面,重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

②其次要在实践方面,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地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22、科学问题及其结构?111-112

答: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的结构:

(1)形式:①是什么?(what)②为什么?(why)③是怎样的?(how) (2)内容:①问题的指向;②研究的目标;③求解的应答域。

23、“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两个命题的关系?117问答题

答: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不同命题。前者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后者着眼于认识的来源,两者层次不同,实质是统一的。作为认识的一般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归根结底产生于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但作为认识的局部或个人的研究过程来看,情况就复杂多了。认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既是已有的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新的认识和实践的起点。科学问题这种认识形式既包含先前实践和认识的成果,也预示进一步实践和认识的方向。因此,科研从问题开始丝毫不意味着对实践基础的否定,而是把一般的认识论原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化了。

24、科研选题的步骤?118

答:①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②提出问题;③初步论证;④评议和确定课题。

25、实验方法及其特点?125-126

答: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的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实验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②实验方法可以强化研究对象;

③实验方法可以使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④实验方法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从而认识对象的性质; ⑤实验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26、实验规划的设计程序和注意要点?127-128 答:①要根据对象的属性确定对象的控制变量; ②确定参量的测定方法; ③要选择适当的试样; ④尽可能进行比较实验;

⑤注意消除实验者的心理偏见和潜意识的个人倾向对实验的影响; ⑥进行实验规划时,特别重要的是要考虑实验应具有可重复性; ⑦在实验规划的基础上再具体进行实验设计。

27、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134-135

答:①科学观察要求实验结果可以用某种标准的方法进行重演; ②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 ③科学观察要求使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观测仪器;

④科学观察要求一个科学工作者要有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28、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128-129

答:①因为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

②因为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

③理论在观察中既起着“定向”的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收外界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

29、科研选题的重要性?117

答: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选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30、科学事实及其应满足的条件?122-123

答: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科学事实一般应满足的条件:

①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陈述; ②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现; ③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

31、简要回答科学问题的来源?115-116

答:科学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与科学实践,还有别的来源:

①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②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③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④从社会需要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32、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142

答:①多义性;②歧义性;③语法结构不够严格和统一。

33、穆勒五法指哪五种方法?151

答:①求同法;②求异法;③求同求异共用法;④剩余法;⑤共变法。

34、组成公理化系统的一般程序?155

答:①选择只作公设的概念为基本概念,选择一类自明的陈述作为公理,它们是无须证明就被置入系统的; ②制定推理(推导)规则,用以指导本系统的所有演算; ③依据规则从原初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从公理演绎出新的陈述; ④遵循同样的步骤,从导出的陈述和公理中进一步导出其他陈述。

35、如何正确评价归纳与演绎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56

答:(1)二者在科学认识中特定的功能(归纳法获致新知识的功能;演绎法科学证明、科学预见、建构理论以及在某种科学发现上的功能)都是整个科学认识中不可缺少、不可完全替代的;

(2)归纳和演绎在运用中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单纯依靠归纳或演绎本身,都无法克服各自的先天缺陷。从认识论根源上看,片面的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都看不到人的认识就是在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往复过程中不断深化的,它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统一。不但演绎和归纳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归纳演绎同其它许多方法也应当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36、什么是类比方法及其思维过程?156-158

答: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其基本环节是联想和比较。首先是选取何种类比对象的联想和比较;其次是对所研究的对象在形态、属性、结构、功能方面,理论的原则、形式、方法、内容方面的联想和比较,以便从已知事物的判断过渡到未知事物的判断。

37、数学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67-169

答:数学方法是指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数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①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②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③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逻辑推理的工具。

38、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158-159

答:①基础:逻辑思维以抽象的概念为基础;形象思维以形象的意象为基础。

②一般形式:逻辑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形象思维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

39、形象思维的方法论意义?159-160

答:形象思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②能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对研究对象进行极度的纯化和简化,以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③形象思维在技术领域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关于对象的意象的创造构成了创造任何人工自然物的先决条件。

40、狭义的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形态?163-164

答:①以非逻辑思维形式——想象、直觉和灵感等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②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41、直觉和灵感的基本特征?160-161

答:①认识发生的突发性;②认识过程的突变性;③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42、为什么说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177

答: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但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暴露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时,只有借助于假说的形式,提出猜测性的假定,才能进一步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自然科学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一部科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假说和理论不断更迭的历史。

43、建立假说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179-180

答:①解释性原则,假说应与已知的经过实践复核的事实相符合,不仅能解释个别事实,而且能解释已知的全部事实;

②对应原则,这是指假说和已知科学理论的关系;

③可检验性原则,提出的假说必须能用观察、实验加以检验,从而判定它的真伪。

44、科学假说的来源?174

答:科学假说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假说的来源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说明某种自然现象而提出的一种试探性的看法或猜测性的说明。

①当出现了用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会产生对新事实的猜想性的说明;

②当把某一理论类推到原来适用的范围以外,对其它事物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时,会提出新的假说;

③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会提出假定性说明。

45、建立理论体系的常用方法?189-192

答:①公理化方法: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 ②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③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46、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的两种类型?191 答:①按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的原则来建立的理论体系;

②按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过程相一致的原则来建立的理论体系。

47、公理化体系应满足哪些条件?190 答:①无矛盾性,这是科学性要求;

②完备性,这是体系完整性的要求;

③独立性,这是公理化体系简单性的要求。

48、科学假说及其构成的基本要素?174-175

答: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构成要素:

①事实基础;②背景理论(包括推理规则)③对现象本质的推测;④推演出的预言和预见。

49、简述关于判决性实验的争论及其启示184-186 问答题

答:判决性实验是指,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存在两个对立的假说H1和H2,并分别推断出互不相容的结论C1和C2,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符合C1(或C2),不符合C2(或C1),则认为这个实验肯定了H1(或H2),否定了H2(或H1),该实验就是关于假说H1和H2之间的判决性实验。 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判决性实验不存在,因为一旦碰到反例,人们总可以适当调整理论体系的某一部分而保留另一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判决性实验是存在的。

关于判决性实验的争论给人们的启示:观察、实验对假说的检验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

①其确定性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复的科学的观察与实验总是具体的和确定的,它在支持一个假说的同时,又可能为证伪另一个假说提供科学事实。因此,在一定的科学背景下,判决性实验对检验假说有裁决作用。

②其不确定性表现为:由于实验技术与有关的科学理论都在发展,已有的实验结果可能被否定或作出新的解释;又由于假说本身是有结构的和相互联系的,所以很难直接判定假说的哪一部分有错误。

50、评价科学理论的一般标准有哪几点?195-197

答:①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 ②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③理论的简单性; ④理论的预见性。

5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

答:①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②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52、现代自然科学的显著特征?259

答:①在科学、技术、生产走向一体化过程中,科学活动逐步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开发研

究;

②不但各门传统的基础科学的分支学科按树枝型不断生长,而且各基础学科之间、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也在蓬勃发展;

③以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为对象的基础自然科学,向着更复杂、更高级的运动形式方面延伸,逐渐形成了新的基础科学门类。当代的自然科学体系结构,本质上是分层次的、立体的、网络式的、开放的大系统。

53、学派及其特点 265-266

答:学派由一些具有共同学术思想的人们组成,他们保持密切的学术思想的交流或科学研究的合作,并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为自己的带头人或领袖。

特点:①内聚性(以权威作为组织的“核”);②整体性(有竞争力的集体);③传统性(学术思想的历史继承关系);④排它性(学术思想上的党同伐异)。

54、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317-318 问答题 1911年《经济发展理论》

答:⑴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指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即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

⑵熊彼特所说的“创新”不是技术学的概念,而是经济学的概念。熊彼特的“创新”包括:①引进新的产品;②采用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④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⑤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

⑶在熊彼特看来,人们之所以“创新”,是因为“创新”能带来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一旦一个企业实现了“创新”,其它企业就会相继“模仿”,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的出现,引起大量投资、信贷扩张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这样就会出现经济高涨,形成经济繁荣;当“创新”普遍化以后,“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便会逐渐消失,于是人们为了追求新的超额利润又开始新的“创新”,从而使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55、高技术及其特点?330-331

答:高技术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 特点:

①高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的技术; ②高技术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

③高技术是对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战略价值的技术。

56、技术的两重性?257

答:技术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重属性。

①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②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57、科学共同体及其基本行为规范或精神气质?263

答:科学家作为群体的一般的抽象存在形式,叫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精神:①普遍主义;②公有主义;③不谋私利精神;④有条件的怀疑精神。

58、“无形学院”与学派的异同点?266

答:共同点是:以优秀的科学家为中心,立足于自由联合,进行学术思想的通信交流和自由讨论。 不同点是:“无形学院”不一定是单科性的而往往是多科性的,是为了彼此充分交流借鉴而并非为了坚持某种特定的学术主张,所以排它性不强。

59、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哪些?268-270

答:①经济支持系统;②信息支持系统;③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④教育支持系统。

60、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276 问答题

答:逻辑实证主义按照归纳主义观点来说明科学知识增长的特征,认为科学知识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因此,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直线发展过程,其中没有渐进的中断,没有革命;观察事实越多、越深入,通过归纳逻辑得出科学定律或理论越被高频率经验证据所证实,那么它就越普遍,解释力和预见力越强,所包括的非科学的错误成分也越少。其根本缺陷:忽视了科学中的革命,因而不能解释人们怎样提出逻辑上和传统理论不同的革命性新理论。

61、科学发展的形式?273

答:在科学内部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科学的发展在纵向(时间轴)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两种基本形式的辨证统一,在横向(空间轴)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两种基本趋势的辨证统一。

62、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276-279

答:P1→TT→EE→P2,即:科学从问题(P1)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TT),又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EE),进而提出新的问题(P 2).。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推动科学不断前进。

63、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279-281

答: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

64、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282-283

答:①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②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③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④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65、技术进步的渐进形式和跃进形式的含义?286-287

答:①技术进步的渐进形式是指在技术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的局部改良。包括一般性技术发明、技术改造、技术综合、技术转移等,可总称为技术革新。

②技术进步的跃进形式是指技术原理性的发展所引起的技术上的创新,称为技术革命。

66、试述星野芳郎的技术进步模式理论的要点?290

答:⑴星野芳郎把技术发展过程概括为局部性的改良和原理性的发展。星野芳郎认为,技术的原理性发展和局部性改良的交替前进,构成技术阶段性发展模式。

⑵当一种基于新原理的技术诞生时,它往往是不完备、不成熟的,包含着许多矛盾,局部性改良是逐个去解决矛盾,使新技术趋于完善并走上正轨,这是技术的渐进性发展。

(3)经过局部性改良,原有技术日益成熟,当它达到技术原理所允许的极限时,局部性改良就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这时人们期待着更新的技术原理出现。

(4)有了更新的技术原理,在它的允许界限内,又开始了局部性改良,不断提高它的效能,最后又达到了极限状态,又开始了另一次原理性发展的循环。

67、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271-284

答: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①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

其他一些重要矛盾:②科学中不同理论观点(学派)的矛盾;③各门自然科学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68、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答: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一、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

科学含义:a、系统化的自然知识--理论自然科学史(认识功能) b、生产力--技术史(经济功能)

c、一种社会活动--科学社会史(实践功能)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过程 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与功能不同:科学要反映、认识客观过程或自然规律。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 现,科学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技术要有所发明、实现发明,技术与人类物质文明、制 度文明紧密相关。

2)、解决问题与结构组成不同:科学致力于回答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科学 所解决问题多与5个W有关:何物(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 )、及为何(Why);其结构是由实验判据、概念、定律、公式、学说等知识单元组成。 技术注重于处置\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技术在解决问题时多与5个M有关:人力(m an-power)、机器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 管理(management)和资金 (money);技术的结构一般由设计方案、规程(规范、规章)、准则、程序、标准等操 作单元构成。(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知识的五种分类) 3)、研究过程和方法不同:

科学 个别<---->一般 技术 特殊<---->普遍

经验<---->理论

科学主要地关系到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主要采用抽象、概括 、分析的方法再现客体,科学力求穷根究底,主要是去解释或说明\如果――那么――\ (\)的过程;科学在研究的实践方式上立足于实验(experiment)的方法 ;技术主要关系到一般(规则)到个别、从普遍(原理)到特殊、从理论到经验,主要 采取想象、综合的方法来构建客体。技术关心的是找到一种方法和手段去实现\如果―― 那么――(即if---then\)\。技术在研究的实践方法上主要依赖于试验(test)的方法。 4)、相邻领域或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不同:科学一般是单纯的,它较少考虑时代的、民族 的、地域的特点即科学是无国界的,也较少顾及到成果的应用前景或经济效益,它只与 数学及邻近的分支学科相关且跟哲学、伦理学关系密切;技术研究则要运用多门学科知 识,还涉及到经济的、社会的、法律的、地域的、心理的、生理的、安全的、环境的、 艺术的、伦理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帮格:\科学家的成功取决于他把自己同研究对象分 离的能力,也就是自身的摆脱能力。而技术专家的能力就在于他能把自己摆到有关系统 的首要位置上。\

5)、发展的进程和水平不同:在古代和近代初期,主要由技术充当主角,有\生产-->技 术-->科学\的序列;近代中期以后科学地位升级,开始有\科学-->技术-->生产\序列; 现代则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形成互动,有\科学<――>技术<――>生产\序列。 6)、衡量标准不同:科学的衡量标准是真理性标准,而不是功利性标准;技术的衡量标 准更重要的则是功利性标准。

7)、社会价值、意义与影响的不同:科学有广泛的认知意义,科学普及对文化教育与社 会文明有重大价值,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经济价值;技术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军事 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等。技术常常是造成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祸首,但科学可以不 承担责任。

8)、研究过程与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目标相对而言不确定且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 科学活动自由度较大,个体性较强;技术研究目标相对而言较为确定且计划性较强;技 术活动的集体性与协作性较强。

9)、实现的目标和结果不同:科学活动追求从多样性到一元性,从模糊性到精确性,即 所谓追求真理的一元论与精确性;技术活动追求的是从一元性到多样性,尤其更有技术 应用的多样性。技术在许多情况下不是以精确性为目标。

10)、人才素质和成长不同:科学工作者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理性的智慧,善于观察 和发现问题;科学研究是研究员、教授们的事业;而技术工作者更需要有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技术人才通常是发明家与工程师的职务。

二、 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9) 1、中国方面:

1)、落后的中国封建制度是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

a、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的束缚(重农抑商、农民无采用新技术的需求与动力 、统治阶级不关心科技)

b、专制的封建政治的阻碍(闭关锁国而无科技交流、无学术自由、鄙薄科技、科举制度 残害人才);

c、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影响

【ⅰ、三纲五常――三纲:(君臣、夫妻、父子);五常:①仁、义、礼、智、信(董 仲舒);②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③五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 、朋友;④五行:金木水火土;ii自我反省,内心追求(如格物致知及心外无物、心外 无理等等);iii读书做官;iv自私狭隘的小生产思想(一怕冒险、二怕竞争)】 2)、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外因)

【①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后);②近代中国处于极端贫困之中, 无财力无时间发展科技(战败赔款)(如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赔款2.3亿两白银;19 00年《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达10亿两白银);③近代中国陷入了更加动乱状态(军阀混 战)】

3)、中国科技的自身的弱点(内因):

【1、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直观、猜测、思辨、归纳 ;2、科技结构不合理: 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分离;3、哲学在科研上缺乏应有的地位:哲学为科研提供指导思想 和科研方法,中国哲学却为伦理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很少关注与重视自然科学。】 2、西方方面:

1)、近代科学的兴起是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伴随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为自然科学 的发展创造了课题以及研究、观察与实验的物质手段 。

2)、近代欧洲继承了希腊数学化的科学遗产,使自然知识的追求在一个无限广阔的数学 空间中进行。

3)、近代欧洲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

4)、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思想、言论与科研的自由,解放了知识分子受约束的创造力 ,为科学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

三、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 1、中西古代科学发展共同特征

1)、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都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整个科学的发展也象人类认 识发展的由简单到复杂一样,也是从一些最简单的现象开始的。而自然科学最先发展起 来的是天文学和力学。这样如对太阳的东升西落、恒星的相对位置不变等;重物直线下 落、水往低处流等现象的认识与研究便形成了最初的天文学与力学);

2)、古代科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简单性原则(即力求用简单的原理去说明较为复杂的现象 。如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不作多余的事情\;柏拉图则用\匀速\与\正圆\来解释天体的 运动等);

3)、古代科学追求同人的直观经验与常识一致的目标(常识是科学萌发的土壤,早期的 科学都追求与常识相一致的目标。如太阳围绕地球运转、要使物体不断运动必须不断施 加作用力等);

4)、古人在解释自然界的一些主要现象时,基本上已猜测到了各种可能性,提出了各种 可能的方案(如日地关系上有日心、地心及日地均不是宇宙中心等不同观点)。 2、近代自然科学两个不同时期科学发展的比较 1)、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

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其收集材料的途径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此时自然科学的 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将自然界看作一个 既成事物而不是一个发展过程;机械力学的方法是此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 个自然科学都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 2)、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

a、19世纪自然科学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更高程度的发展;

时间上追溯了宇宙起源(星云假说);空间上确立了微小原子与庞大银河系的存在;深 度上涉及到宇宙的未来与生命的本质、起源等。(附:星云假说尽管在18世纪已经提出 ,但真正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却在1854年赫尔姆霍兹首次提出了康德―拉普拉斯天体演化 说这一名称之后,因而只能将其看成19世纪的科学。) b、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研究自然界;

联系观点:电磁学揭示了电、光、磁之间的联系,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 的联系;有机化学揭示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有机物之间的联系;能量守恒定律揭示 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发展观点:康德\星云假说\探讨了天体的演化;\地质进化论\探讨了地球的演化;达尔 文\生物进化论\探讨了生物的演化。

c、19世纪科学已经从收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阶段,从实验科学走向了理论科学。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是理论科学,是在法拉第、安培等一系列实验物理学家观察与实 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世纪科学的特点也正如李比希所说的\努力整理新发现的事实 和寻找将这些事实串联在一起的共同纽带\。 3、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20世纪――) 1)科学的整体化

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不断产生;注重综合方法。 2)科学的社会化

科学主体的社会化(科学共同体);科学劳动的社会化(由于工业研发的建制化,科学研 究已不再是少数精神贵族寄居的象牙塔,而成为更多人谋生的职业、成为社会劳动的一 个部门);科学应用的社会化(科学产业化的推动);科学研究的国家化(科技强弱成 为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与核心要素;科学的自主发展受到更多的制约;国家与地区 间的科学合作增多等) 3)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与技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先导,技术发明以科学研究作 为前提。也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一方面表现为基础科学研究技 术化――依赖并创造出先进的仪器设备,开辟出新的方向;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改 变了传统的研究模式。另一方面,技术研究也逐步科学化。 4)科学的数学化

演绎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工具;数学模型大量出现;公理化方法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等。 5)科学的哲学化

科学理论在触及前沿问题时便变成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如数学基础问题以及量子 力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等)。

四、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 1、科学成就:

1)、光量子理论:光电效应理论(E=hυ, P=h/λ);

2)、狭义(1905年)相对论(尺缩钟慢)与广义(1915年)相对论(光线被引力场所弯 曲,且弯曲强度与引力场强弱成正比;时钟变慢);

3)、布朗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理论解释(花粉粒子从一个方向的撞击次数可能超 过从另一个方向撞击的次数,由于时间短促,分子对花粉粒子作用的不对称性引起了花 粉粒子的无规则运动);

4)、宇宙理论(有限无边模型)及统一场论研究【试图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 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晚年的爱因斯坦是科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者,但是其研究却脱离了当时代物理学研究 与发展的主流――量子力学) 2、科学思想:

1)、实在论原则: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2)、单值决定论原则:全部物理学的纲领性目标就是对自然的实在状况做出完备的描述 ,即单值决定论的而非统计性的描述。

3)、精确性原则:理论物理学家在描述各种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 性,这样的标准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

4)、可逆性原则:牛顿方程的可逆性表明,自然界本身是可逆的,时间是一个没有方向 、没有箭头的参量,从现在追溯过去及从现在推测未来是完全相同的。

5)、简单性原则:自然界本质上是简单的,所以科学理论也要追求简单性。\物理上真 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

6)、还原性原则:\既然物理学基本规律看来已经可靠地建立起来了,大概不能期望它 们在有机界里会是不正确的。\

7)、连续性原则:具有意义的世界是一个连续区(时空、运动、自然界等等都是连续的 )。

3、科学方法论思想:--综合性方式(综合相互对立的思想与方法)

1)、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结合:科学发现是概念的运动,而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科学 认识必须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不依赖研究主体而独立存在。

2)、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统一:逻辑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数 学);非逻辑方法:(直觉、顿悟、灵感、想象);如他认为可以通过演绎形式形成完 整的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以及\创造的原理都存在于数学中\(逻辑方法);\想象力比知 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 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非逻辑方法)

五、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 1、近代技术革命

1)、两次技术革命内容与成就

a、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时间大致为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40年代,实现 了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社会变革)

内容:工作机革命(纺织机的发明与改进)【1733年凯伊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多轴 纺纱机、1769年阿尔克莱特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走锭精纺机、1785年卡特莱特 自动织布机】->蒸汽动力革命(蒸汽机发明、改进与使用)【1690年巴本的活塞蒸汽机 、1698年塞维利蒸汽抽水机(\矿工之友\)、1705年纽可门的大气活塞式蒸汽机、1763 年至1784年由改进式蒸汽机发展为旋转式双向蒸汽机】->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革 命(钢铁冶炼技术及化工技术的革新等。)

b、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气技术革命(起源于德国而完成于美国)(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 在19世纪下半叶,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电机和电力传输、无线电通讯等一系列 发明为代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等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使得\电气时代\取 代了\蒸汽时代\。)

主要技术发明:发电机(法拉第提供理论原理)【1832年德国皮克希手摇式发电机(使 用永磁铁作为转子,输出电极小,无实用价值)、1857年英国惠斯通自激式发电机(用 电磁铁作转子)、1867年德国西门子自馈式发电机(用发电机本身产生的电流为自身的 电磁铁励磁)】、电动机(奥斯特提供理论原理)(德国雅可比1834年)、1837年美国 亨利、莫尔兹电报、1876年贝尔电话、1882年德国德波里发电站与远距离输电、爱迪生 电灯(1878年)与电影(1894年)、1895年马可尼、波波夫无线电等。 2)、两次技术革命特征比较

第一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的理论指导比较零散,而工匠技术经验的积累居于主导地位 (纺织机的发明者及瓦特、纽可门等蒸汽机的发明者均是熟练工匠)。

第二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生产技术革新的先导,科学理论的发展走在 了生产实践的前面,即所谓的\理论先行,技术跟进\(先有电磁理论的确立,然后才有 各种电机的发明)。

2、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及其特征 1)、内容

a、信息技术的飞跃: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b、生物技术的突破:重组DNA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克隆技术(见本讲义P37)、人类 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c、新材料技术的变革:高性能复合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能源功能材料、人体材料、纳 米材料等

d、新能源技术的探寻: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

e、海洋开发技术的创新:深海油气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深海采矿技术 f、空间开发技术的开拓:人造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载人空间站技术 2)、特征

a、信息化:实质是信息革命而不是能源动力革命(也就是说现代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作 为主导技术,而前两次则是能源动力革命)。

b、群体化:以群体形式出现(不是单一技术、单一产品)。

c、技术、知识密集化: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过去的传统工业是劳动和资金 密集型)。

d、智能化:主要以解放人的脑力为主(电子计算机延长了人脑的功能,开始代替人的部 分脑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物化并放大了人类的智力;而前两次技术革命均为解放人的 体力,大都是延长人的四肢与感官功能)。

e、高速化: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极短(如1942年原子反应堆、1946年电子计算机、19 47年半导体晶体管、1952年提出集成电路设想、1966年发现光纤通信原理、1974年提出 无线移动通信设想、1987年提出多媒体设想等)。

f、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综合化:系统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等现代技术方法取代了 过去的分析方法。 3 不同特点的比较:

(1) 18世纪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的理论指导比较零散,工匠技艺经验的积累起主导 作用;

(2) 19世纪技术革命: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生产技术革命的先导,科学理论是 在生产实践前面,理论先行,技术跟进;

现代技术革命:信息化、群体化、知识技术密集化(过去:资金劳动密集型)、智能化 (以解放脑力取代解放人的体力)、高速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代化(系统方法、 信息方法、控制方法取代分析方法);

六、 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 第一阶段:马赫、彭加勒、爱因斯坦为代表 第二阶段:玻尔为代表

第三阶段:普里高津为代表

1、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可分与主客体不可分

经典科学传统认为科学的认识对象独立于科学主体而存在,它与认识主体是否认识它与 如何认识它无关。爱因斯坦:\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 科学的基础。\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先将\观察者\概念引入了物理学,认为时空的测量 与参考系的选择即与观察者的位置、状态有关。量子力学进一步说明在人类认识微观世 界的过程中,主客体不可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也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 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2、自然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经典科学传统认为,自然界(尤其是无机界)本质上是简单的,从而揭示自然界规律的 科学也应该是简单的。爱因斯坦:\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但自 组织理论认为,简单性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复杂性。自然界本质上是复杂的系统,小到 微观粒子大至宇观天体。因此现代科学既认同自然界的复杂性,同时也以认识复杂性为 主。

3、单值决定论与统计决定论

拉普拉斯的单值决定论是近代经典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而哥本哈根学派认为,量 子力学在本质上只能对微观粒子的状态与运动作统计说明。现代生物学认为,环境的变 化与基因频率的变化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信息论也以概率来描述信息 。总之,当代科学认为,我们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也许本质上是一个概率的世界,而 经典科学追求的乃是概率等于1的特例。 4、精确性与模糊性

经典科学认为,我们对实在的测量在原则上是可以极其精确的。爱因斯坦:\在描述各种 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经 典数学被认为是精确数学,而各门自然科学应用数学的程度便被看成这门学科成熟程度 的标志。但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关系以及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模糊量的大量存在与模 糊数学的产生等,都足以证明对模糊性的认识才是达到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与复杂 性的认识。

5、可逆性与不可逆性

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没有方向、没有箭头的参量,牛顿力学方程无论时间符号 如何变化都不变。因而经典科学为我们描述的自然界,是一种可逆的、对称的图像,而 不可逆性的出现只是幻影与错觉。但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概念的提出,第一次提出了 不可逆问题,自组织理论再次将不可逆概念引入了自然科学,并进而认为不可逆性是自 然界的本质,且不可逆性还是有序之源。由此可见,否认不可逆性,人类便无法揭示自 然界的演化过程与机制。 6、连续性与间断性

经典科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信念便是自然界一切过程的连续性观念。大自然是由一系列 连续阶梯组成,能量、运动变化、时空等等都是连续的。但1900年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玻尔的原子能量量子化的量子跃迁假定等,都证明了原子过 程的不连续性。现代生物学中的突变论或灾变论也有力地冲击着连续性观念。现在甚至 有人还提出时空量子化的假设等。 7、分析与综合

近代自然科学前期科学家对自然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研究方法以分析 方法为主。因而认识了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各个现象,也便等于获得了对自然界的整体 认识。但是当代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系统观点、系统方法的广泛流行与应用,正在 导致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现当代,自然科学间出现了大量综合学科、边缘学科、 横断学科,而且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也逐渐融合而成为一个有机 整体。所有这些都要求分析的思维方式让位于综合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