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说明书 下载本文

建筑工程系

《建筑给排水工程》

课程设计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班 级: 建环13-1班 姓 名: 丁力 学 号: 22131340 指导老师: 姚丽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二零一六年十月

目录

一、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和设计资料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

二、 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

(一)生活给水系统 (二)排水系统 (三)消防系统

三、 第三部分 设计计算书

(一)给水系统计算 (二)排水系统计算 (三)消火栓系统设计计算

四、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题目

某小区居民住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1.2目的和作用

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在校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总结、巩固扩大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基本建设方面的政策,提高学生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通过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培养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绘图、运用工具书和编写说明书的技能,以及运用计算机计算、绘图和进行外语翻译的能力。 1.3 设计任务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拟在某市建筑造一幢11层的住宅要求设计该建筑内给水排水工程,具体设计项目为:

1、室内给水工程 2、室内排水工程

3、室内消防工程 4、室内热水工程 1.4 设计要求

1.4.1小区居民住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要求

(1)根据建筑的性质、用途,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

(2)该建筑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每个消火栓箱内设消防泵启动按钮,消防时可直接启动消防泵;

(3)自动洒水系统通过温感自动工作; (4)生活水泵要求自动启闭; (5)所有管道采用暗装敷设方式。

2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

2.1城市给水排水管道资料

(1)给水资源:本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从西侧市政管道取水,管径米DN300。常年提供的资用水头为35米。要求不允许从管网直接抽水。

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

1 生活给水系统

根据有关设计相关资料,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层高及设计要求,结合室外城市管网能够提供的水压,确定给水系统的方式及组成。 1.1 相关规范

摘自(《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3.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其水量应满足居住小区内全部用水的要求。

居住小区的加压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

3.3.4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 3.3.5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

2 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置; 3 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3.3.6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 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连供水方式。 1.2 竖向分区

合理的确定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关系到给水系统的运行、使用、维护、管理、投资节能等情况的效果,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首要环节。

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居民楼层数、功能及室外供水压力,将该建筑竖向分为2个供水区,分区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给水竖向分区表 区名 分区范围 静压(mH20) 静压校核 备注 静压(mH20) 静压校核 备注 [16.80-(-5.10低区所计算的是该29.28<35,符合规范低区 (-1)~4 )]×1.2+区所需的最小工作要求 3=29.28 压力,沿程水损取49.20-8.40=4040.8<45,符合规范20%静压,3m为自由高区 4~11 水头 .8 要求 1.3管道布置与敷设 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3.1 管道布置基本要求

(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4)便于安装维修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如表1-3所示。

表1-3 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之间的最小净距表 排水管 地沟壁和给水管道名室内地梁、柱、设其它管道备注 水平净垂直净称 面(mm) 备(mm) (mm) 距(mm) 距(mm) 在排水引入管 ≥1000 ≥150 管上方 ≥50 且此在排水横干管 ≥100 ≥100 ≥500 ≥150 处无接头 管上方 管径 ≥25 <32 32~50 ≥35 立 75~管 ≥50 100 125~≥60 150 1.3.2 管道布置基本形式 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前者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后者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线长、造价高。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又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同一栋建筑的给水管网也可同时兼有以上两种布置形式。如表1-4所示。

表1-4 给水管道布置形式表 布置形式 形式说明 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置高位水箱的居住与公干管设在顶层天花板下、吊顶内上行下给 共建筑和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或技术夹层中,由上向下供水 房 区名 分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