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半月谈》评论全集 下载本文

2009年《半月谈》〃半月评论文集

目 录

第1期 转型升级是出口解困的根本途径 .............................. 2 第2期 农民工返乡: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 4 第3期 危机面前,没有旁观者 ...................................... 5 第4期 警惕地方保护主义借“救市”抬头 ............................. 7 第5期 关注民生是根本 ............................................. 9 第6期 深化医改 为民造福 ......................................... 11 第7期 政策扩张期应警惕“政府万能”幻觉 .......................... 13 第8期 念准“保”字经 ............................................ 15 第9期 为了永远的家园 ........................................... 17 第10期 扎实推进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 ............................ 19 第11期 警惕投资后遗症 .......................................... 21 第12期 警惕“加速城市化” ...................................... 23 第13期 怎样确保“权为民所用” .................................. 26 第14期 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 ...................... 28 第15期 十七届四中全会前瞻:让党内民主步伐迈得更快些 ............. 30 第16期 正视官德缺失之痛 ........................................ 32 第17期 企业改制必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34 《半月谈》2009年第18期【半月评论】:祝福人民 ..................... 35 《半月谈》2009年第19期【半月评论】:力戒“口惠民生 ............... 37 半月谈2009年第20期半月评论:中国媒体——社会责任的守望者 ........ 38

1

第1期 转型升级是出口解困的根本途径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出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在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中国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2008年11月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增长率降到一2-2%。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出口如何应对?一方面,政企携手,共度时艰,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保持我国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机遇,推进出口的转型升级。

目前,外部需求迅速萎缩,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我国出口企业普遍出现了利润降低、订单减少、企业倒闭等现象。但是,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生产调整灵活性较强的企业,反而抓住了竞争对手纷纷陷入困境的机遇,扩大了市场份额,取得了良好的出口增长业绩。因此,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关键是要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根本途径是加快出口转型升级。

出口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为此,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同时,积极延伸服务价值链,发展物流、营销、金融服务等高附加价值的服务活动,逐步建立起由中国企业掌控的全球销售网络。二是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三是要充分发挥出口对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同时,要优化出口的区域布局,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兴市场。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处理好保出口与促升级的关系。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要处理好保出口与出口转型升级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要利用当前的金融危机,淘汰落后的出口生产能力。加速一些出口企业的破产倒闭。但是,我国出口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果听任出口企业倒闭,就会带来大量的失业,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困难的形势下。要把帮助出口企业渡过难关放在首位。企业要先生存,才能图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有效引导有利于确定出口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但政府引导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因势利导,而非一厢情愿,更不可越俎代庖。综观其他新兴经济体出口转型升级,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虚产要素成本的抬升,市场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为高附加价值的出口产业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建设共用的研发平台,保护知识产权,为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提供金融平台;改进通关便利化,完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适应高端产业活动的要求;改善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外汇管理体制,为本土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便利与支持。

处理好转型升级与转移的关系。我国出口产业在布局上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优化出口产业的布局是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出口产业布局调整同样要尊重市场规律,对于具有“大进大出”特点的加工贸易,引导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难以满足其对物流的要求,因此可能事倍功半。加工贸易布局的

2

优化,主要应着眼于在沿海地区的优化布局,即引导加工贸易活动从珠三角向广东东西两翼地区、北部湾地区转移,从长三角向苏北鲁南地区转移。

处理好内源发展与外源发展的关系。外商投资企业超过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这是过去30年我国大力吸引劳动密集的出口导向型外资政策的结果。外资企业对于扩大出口、解决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决策方面受制于其母公司的战略。其品牌和国外销售渠道更操控于其母公司,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由中国企业控制的国际销售渠道,必须依赖本土的跨国公司。因此,扶持本土的跨国公司,对于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鼓励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内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处理好海外并购与出口转型升级的关系。获取国际品牌、海外销售渠道,是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但是,靠我国在境外新建销售渠道和培育国际品牌,难度大、耗时长。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不少国外企业经营困难,股价大幅缩水,这为我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际品牌和销售渠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可以有选择地放松对外投资的管制,建立海外并购基金,加大对出口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支持力度,帮助我国企业不失时机地并购海外研发能力、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加快出口转型升级的进程。

3

第2期 农民工返乡: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用工需求减少,加上春节临近,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农民工集中返乡,是一种现实挑战,但其中也有机遇。

从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规律看,农民工返乡对满足内地企业用工需求创造了机遇。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劳动力的流向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沿海地区一批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继兴起,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东南沿海转移。

近年,受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酝酿新一轮产业升级,为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一批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举内迁,用工需求明显增加,中西部地区一度遭遇前所未有的“用工荒”。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可以预见,此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势必再次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用工需求自然递增,农民工返乡正好补缺。

从“三农”发展状况来看,农民工返乡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破解“三农”问题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但从根本上说人才最为重要。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近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量外流,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缺乏,直接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如今,中西部一些地方因劳动力素质降低,耕作粗放,“省事田”、“懒人田”并不鲜见,极大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一些地方因劳动力存量不足,或耕地撂荒,或双季稻改单季稻,宝贵土地资源的效益未得以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因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缓慢。

在国家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有助于挖掘农村内部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来看,农民工返乡为推进农民自主创业,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而提高农民素质,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是一条可行之路。多年来,一部分农民工走出土地、走进城市、走向市场,积累了一些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些生产技术。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各地既要看到返乡农民工增加了当地就业压力,同时也要看到返乡农民工为家乡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中央启动扩大内需战略,大量投资投向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事业,投向公路、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政府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就业与创业,必将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必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