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祐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 下载本文

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裙墓志》疏证木——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王其神周晓薇杜氏在中古以其族长系大、累世多宦而被冠为“关中郡姓”中的六大首望姓氏之一,又以其颇为显赫的汉魏逾昌、隋唐益劭的政治社会地位和强大的家族生命力而被誉为“中华高族”、“三辅著姓”。自魏晋以迄唐末,杜氏衣冠人物,相继不绝,其家族源远流长,支脉亦多,而其作为通世门阀则一直以京兆为盛族、杜陵为著姓,其郡望旧贯除京兆主房及瓜瓞自北朝的京兆本支以外,复有“洹水杜氏”、“中山杜氏”、“襄阳杜氏”、“濮阳杜氏”等几房新望大都自永嘉乱后迁出京兆累世定居新地而形成[1]。杜氏既由汉代的京兆杜陵一地繁衍支分开来,则究其地望为京兆杜陵的汉魏先祖,或多推以南阳豪族徙居茂陵又徙居杜陵的汉御史大夫杜周及其子延年乃至魏晋时的杜预一系。且自兹以降,遂有“天下诸杜、望高京兆”的美誉,并大凡杜氏亦多以系出京兆杜陵者为荣耀。及至隋唐,长安城南杜陵一带尤其成为了趋于中央化、官僚化的京兆杜氏亦即“南杜”(城南诸杜)的聚居地,且以其“国门南出,杜陵故地”,地近宫阙,世多贵宦,复更有“城南韦杜、离天尺五”的盛名。然不无实情的是,隋唐时期的“关中郡姓”韦氏墓志倒确乎有不少出土于斯,而杜姓墓志之所出竞寥寥无几,反而大多出在洛阳北邙,此诚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忙J。不仅如此,即便是北朝以迄于隋唐的杜姓墓志之总合,今之所见亦不过六七十例,其中葬地在长安者还真是屈指可数,故能在隋唐京师尤?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隋代墓志铭与隋代历史文化”(编号:09BZS008)阶段成果。万方数据2唐史论丛其是城南杜陵故地发现隋唐杜姓墓志,委实并不易得。本文所欲披露的隋代《河源县令杜事占墓志铭》,正是一例可资探究京兆杜氏之瓜瓞出中晚唐宰相杜佑、杜惊一脉的唐前人物之典型,且是目前仅见的一方隋代杜姓墓志川。而对于迄今所能知见的隋唐杜姓墓志及其房分世系,本文亦欲藉此兼予梳理而表解之,以期为欲研究中古杜氏谱牒者所便宜取材焉。一隋大业九年<杜桔墓志>疏证新近出土于长安少陵原的《杜事占墓志》(见图一、二)刊葬于隋大业九年(613年),惜志石下落不明,笔者仅获见拓本两帧并得藉以研读疏证。墓志石拓本高宽均44厘米,墓志盖拓本高宽均45厘米,盖题“大隋故河源县令杜君墓志铭”12字,3行,行4字,阳文篆书,有方界格。盖题四周上下两边线刻莲花纹,左右两边线刻青龙白虎纹;四杀上下两边线刻朱雀玄武蔓草纹,左右两边线刻缠枝蔓草纹。墓志文22行,满行23字,楷书,有方界格,有首行题,而不署撰书者姓名。文中所见避讳格式有两处:一为“高祖文皇帝”前提行,一为“诏”字前空三字,而避讳字则仅有“殿内监”的“内”字为避杨忠嫌名“中”字而改。志文如下:大隋故河源县令杜君之墓志铭君讳祜,字虔祜,京兆杜陵入也。在周初启其族,逮汉载挺其英。御史接叶其才华,仆射世济其明德。人伦摸揩,可略而言。曾祖颐,魏使持节、征西将军、太尉公、都督三雍幽泾五州诸军事雍州刺史、平阳武公;祖秀,周征东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渭州刺史;父懿,仪同三司、礼部侍郎、殿内监、河南尹赞治。维君擢玉质于昆峰,馥芳荣于兰圃,辩悟清通,李膺嗟其夙智;聪慧明敏,武侯爱其早成。高祖文皇帝昃食霄(宵)衣,求贤举善,乃诏百辟,各举所知。君以誉重声高,膺兹利观,即授左勋卫,即开皇十九年,至二十年八月,仍为司骑参军。昔汉主临师,灌婴为骑将;魏祖亲戎,曹纯为骑督。董司于此,无愧前良。仁寿三年,迁为符玺直长,故以经明眭孟,严弹霍光,擢自侪伦,超斯典尚。至大业五年,出为河源县令。君以少年试守,蹇称治据,利衔驭黠,谈者美之。方当以异等超迁,高第召入,而长卿不过于园令,亭伯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桔墓志>疏证竟卒于长岑。以大业六年十月廿日遘疾终于县所,春秋卅一,即以今大业九年太岁癸酉十月辛未朔十五日乙酉,归葬于大兴县洪原乡小陵原,礼也。呜呼哀哉,乃为铭日:荀令之子,王公之孙。幼摞美质,夙檀(擅)清言。壮思泉涌,健笔云奔。亦既筮仕,观国之光。言司符玺,爰宰河阳。政清务静,吏肃民康。九万方抟,三千忽奄。风劲松哀,山危路I佥。不凭刊勒,安知颜冉。3案:Jtt:韦占及其父懿、祖秀、曾祖颐四代,可参正史考之。曾祖杜颞,《魏书》卷四五有传,略云:杜颞为杜洪太子、杜祖悦弟,“字思颜,孝昌二年,为西征军司,行岐州事。以守岐州勋,封平阳县开国伯,邑五百户。武泰中,转授岐州刺史。永安中,除泾州刺史。时万俟丑奴充斥关右,不行。乃为都督,防守岐州。丑奴攻之,不克。事宁,除镇西将军、光禄大夫。以勋又赏安平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以平阳伯转授第二子景仲。后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没于关西。”[41祖杜秀,即杜景秀,正史无传,而景秀兄景仲,则载在《魏书》卷四五杜颐传,见前引文。杜懿与杜桔,正史亦皆无传,据《元和姓纂》(以下简称《姓纂》)卷六“杜氏”京兆房略记:“汉御史大夫周,本居南阳,以豪族徙茂陵;子延年,又徙杜陵。延年孙笃,笃曾孙畿,生元凯,当阳侯。当阳侯次子尹。尹六代孙颞,西魏安平公。安平公颐,雍州刺史,赠太尉,生景秀、景仲、景恭。景秀,后周渭州刺史;生懿,隋礼部侍郎、殿内监、甘棠公。懿生乾福、乾右、乾祚。乾福生崇允、嗣及。乾裙生续,主客郎中。续生知让、知谦。”【51而《新唐书》卷七二上《宰相世系表二上》(以下简称《新表》)却将杜颐一支阑在“襄阳杜氏”房,所记次子“景秀,后周渭州刺史、思宁公”;景秀长子“懿,隋殿内监、甘棠公”,次子“逊,柏仁令”;懿长子“乾播”,次子“乾事占”,三子“乾祚”【6J。今与《杜事占墓志》互为证补,可知史不载杜顾使持节、太尉公、都督三雍幽泾五州诸军事雍州刺史、平阳武公诸职爵,不载杜秀(字景秀)周征东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诸职,不载杜懿仪同三司、河南尹赞治诸职。至于“虔桔”,唐以后文献多作“乾韦占”。再据新出景云二年《杜乾祚暨妻薛氏墓志》[7],略云:“君讳乾祚,京兆人也。曾祖颐,后魏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东荆泾岐三州刺史、安平公。祖景秀,后魏黄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赠渭州刺史。父懿,隋银青光禄大夫、金部礼部侍郎、殿中监、甘棠公。”复云:乾祚“解褐皇朝秦府护军府录事参军,转任洛州万方数据4唐史论丛巩县令。贞观廿年十二月廿日,春秋六十,终于洛州城之私第也。夫人及君同殡于上东fl夕l,张村西南五里之礼也。以大唐景云二年五月四日己酉朔,载安宅兆,合葬于安喜门外平乐乡安善里杜郭村西二里北邙山之礼也。长子崇嗣,第三子崇业。”此亦可与《姓纂》、<新表>及《杜韦占墓志》互为证补,如《姓纂》与《新表》即于乾祚子孙两代俱失载焉。又,杜颐父杜洪太为杜铨族子,而<魏书》杜铨本传即言其为“京兆人”,且云:“初,密太后父豹丧在濮阳,世祖欲命迎葬于邺,谓司徒崔浩日:‘天下诸杜,何处望高?’浩对京兆为美。世祖日:‘朕今方改葬外祖,意欲取京兆中长老一人,以为宗正,命营护凶事。’浩曰:‘中书博士杜铨,其家今在赵郡,是杜预之后,于今为诸杜之最,即可取之。’诏召见。"【引而《姓纂>即系在京兆房,《杜韦占墓志》亦云“京兆杜陵人”,则惟不详《新表》系杜顾一支在“襄阳”房之道理何在,恐不得以窜乱一语轻忽判之。以前举杜祷弟杜乾祚一支既居葬于洛阳分析,疑在杜韦占父杜懿尝任隋河南尹赞治及杜乾祚任唐洛洲巩县令时,其族属中已有此一支因官定著于斯矣,而卒任隋河源县令的杜桔其时却依然归葬长安焉。故至少<新表>将乾韦占以上世系归在“襄阳房”是不确的。至于杜韦占其人,则可据墓志知其本字虔韦占,开皇十九年授左勋卫,二十年八月为司骑参军,仁寿三年迁符玺直长【9】,大业五年出为河源县令,大业六年十月廿日遘疾终于县所,春秋卅一,大业九年十月十五日归葬于大兴县洪原乡小陵原。志文所记官职皆系以年份,由此知杜韦占20岁任左勋卫,2l岁任司骑参军,24岁任符玺直长,30岁任河源县令。又据《隋书?百官志》,文帝朝勋卫隶宫卫十二行之外四行,以帅都督领,勋卫秩从七品,炀帝朝改名义曹。司骑参军即司骑参军事,隶司骑局,从七品。文帝朝符玺局置直长四人,从七品。河源县属龙川郡,盖为中县,令长亦为从七品。而从京官到地方官,品秩虽同,实则贬矣。至于杜韦占十年问一直停留在从七品的缘故,尚不得考详。又志文于杜桔的尽职恪责,颇多用汉代典故以为比喻,譬如其任“司骑参军”协助管理骑兵,则以刘邦麾下骁勇的车骑将军灌婴和曹操麾下善战的“虎豹骑”督帅曹纯作比;又譬如其任“符玺直长”掌管帝王印信,则以博学的汉代公羊经学大师眭盂和谨慎的汉室辅政名臣霍光作比;再譬如其任“河源县令”,“方当以异等超迁,高第召人”,竞赍志而没,撰者则以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终不过授官为汉文帝的陵园令和崔驷因耿直而弃任长岑县令作比,以怜惜其“壮思泉涌,健笔云奔”却怀抱文才而未能施展。其所谓“以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桔墓志>疏证5异等超迁,高第召入”者,则或可略窥隋代诠选制度在大业间趋重于文韬之一斑。如大业四年冬十月尝诏求孔子胄绪以立为绍圣侯,继而于大业五年六月辛亥又大张旗鼓“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101,皆可以为照应。志文又言及“高祖文皇帝昃食宵衣,求贤举善,乃诏百辟,各举所知。君以誉重声高,膺兹利观,即授左勋卫,即开皇十九年”,检阅<隋书》,此亦适可与开皇十八年秋七月丙子,“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lu事相互印证。志云杜事占葬于“大兴县洪原乡小陵原”,在西魏、北周、隋时期,“小陵原”为专指长安城南汉宣帝杜陵及许后陵园所在的汉鸿固原一带,亦即今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去杜陵南十八里汉宣帝许后墓所在之少陵原一带,因许后陵比宣帝杜陵差小,人遂呼为小陵‘12】。如西魏大统二年《赵超宗妻王氏墓志》云“合窆于thdg县小陵原”¨3I,新出北周保定五年《长孙绍远墓志》亦云:“(保定五年)仲冬甲申窆于小陵原,附文宣王之兆帷。”[1州隋大业十三年《元统师墓志》云“以(大业)十三年太岁丁丑--Pl壬午朔三日甲申归瘗于大兴县洪源乡之小陵原”[151。“洪原乡”为隋唐乡名,但据北周庾信《:侯莫陈道生墓志》日“葬于京兆某县洪源乡”,复于铭文更言:“赵瑟秦声,同为丘墓。小陵石椁,洪原乡土。”[1们是知小陵与洪原对文在隋前已有先声。而入唐后,虽“小陵原”改为了“少陵原,”但“洪原乡”名却一直沿用到中唐犹有称谓,如1985年长安县大兆乡北寨村出土的唐武德元年《李制墓志》云“葬于万年县洪原之乡”DT],永徽二年《姜崇业墓志:》(大唐西市博物馆藏石)云“永徽二年岁次辛亥八月壬戌朔廿三日甲申迁窆于京兆万年洪原乡之原”,至德二年《寿王第六女赠清源县主墓志》云“窆于咸宁洪原乡少陵原”[181,今长安区大兆乡司马村出土的唐开成五年《杜公长女墓志》亦云“葬于万年县少陵原下洪原乡主茔之隅故土也”[悖】,杜牧撰大中六年《杜颧墓志》亦云“归葬先茔,实万年县洪原乡少陵西南二里”嘞】。其实在隋代,“小陵原”上除去洪原一乡,还有“高平乡”、“洪固乡”与“永寿乡”等c21l。又由葬地分析,“小陵原”盖即杜韦占家族的茔域所在,当然这里也无疑就是<杜桔墓志>的出土地。而前举杜牧撰《杜颧墓志》志主就是杜牧的弟弟、德顺宪三宗宰相杜佑的孙子,与隋代的杜禧一系同属京兆房,且杜佑高祖杜淹与此隋代的杜韦占乃为同祖叔伯兄弟,故志文“归葬先茔”云云,或亦可为杜韦占家族茔域之一证。又据长安区新出显庆元年杜如晦弟《杜楚客墓志》“京兆杜陵人”、“族茂中万方数据6唐史论丛京”、“拊葬于平公(楚客父杜吒)之旧茔”云云,可知京兆房本支的平公杜吒及其子楚客一系族茔当亦在长安城南杜陵故地一带。惟再三展读《杜韦占墓志》,可慨者良多,而顾其志文之整饬与娴雅,则非深于学养文采者所不能撰作,又其书法之端秀严正,亦必出于彼时善书者手,晚隋盛京文法与书风之流行时尚,于斯可得品味焉。二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梳理近年来,对于地域性族群集团的研究渐成热点,且尤多聚焦于北朝隋唐间“关中郡姓”与“山东郡姓”的家族迁徙发展史及其纳入“关陇集团”理论背景下的政治史范畴的考察。而作为“关中郡姓”首望之一的京兆杜氏,已有的关注与成果主要有刘静夫《京兆杜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个案研究之二》陋J、王力平《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毛汉光《唐代大士族的进士第》Ⅲ1之《例六、京兆杜陵北朝支杜氏》、李浩《唐代杜氏在长安的居所》Ⅲ]、宋艳梅《两晋之际京兆杜氏地域选择考论》汹]、宋艳梅《永嘉乱后京兆杜氏晚渡江左述论》心7l、吕卓民《长安韦杜家族》汹]、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陋1等著述。其中,对于唐代杜氏所作房分谱系之研究,已有学者就“碑志所见杜氏迁居地与归葬地”以表览形式予以抽样梳理,并“从著房支考察杜氏的归葬地”,进而给予分析与推论,差能明晰透彻m]。参照此种方式与内涵,笔者谨据更多能够知见的隋唐墓志材料作《隋唐墓志所见杜姓世系表解》以条分缕析之,并主要在“房分与世系”一栏从迁居、归葬地来归结其彼时所定著房分之情形,以冀望有助于研究杜氏家族籍贯迁徙及作中古杜氏谱牒之梳理分析,乃至于综合考察京兆杜氏家族集团作为“关中郡姓”与门阀士族在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僚化及其播迁兴衰诸问题。隋《杜祜墓志》志盖拓本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祜墓志>疏证表一:隋唐墓志所见杜姓世系表解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7开皇三年(583)杜氏(粱坦妻)洛阳志云:“京兆杜氏,父忝,魏豳州刺史。”又云与梁坦“合葬芒岭”,而梁坦先卒于梁天监十四年,终官同州刺史。按:此一支盖早在隋代以前既迁出京兆矣。开皇十九年(599)杜口生(苑德{赞妻)相州相县(今河北临漳)按:据《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卷三“赵洪砖跋”附记有一则开皇十九年《杜法生>朱书砖志,盖罗振玉亦未详志文内容耳。疑杜法生即此“杜口生”也。又以葬地推之,盖系出洹水房。’京兆杜陵人。曾祖颐、祖秀、父懿。大业九年(613)杜祜字虔祜长安按:此为新出土者,不载于<隋代墓志铭汇考>。又杜祜一系<姓纂>列在京兆房,而《新表》列在襄阳房。按:志题云“齐故华阳王长史桂府君”,而志文竟不言杜君名字、郡望,惟记其三子名“君相、君荣、君彻”。以“卒于宫城内史省”推之,当即东都之宫城,盖杜君一支彼时已徙居洛阳。“京兆杜陵人也。源其本系,锡侯服于周年;语其台鼎,定金科于汉世。其后元恺博识,创河梁于孟津;弘宝多智,树丰碑于西海”。祖贤、父华。按:此一支当在唐初已徙居洛阳孟津矣。大业十三年(617)郑善妃(杜君妻)洛阳贞观十五年(641)杜荣字世璋洛阳万方数据8唐史论丛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祖徽、父吒(谥平公)、兄如晦。按1此志不见于<总合目录),为长安新出,乃据私藏拓本著录,志文有“京兆杜陵人”、“唐杜创其崇构,周伯委其清源”、“族茂中京”云云,又云“拊葬于平公之旧茔”,而墓志出土于西安城南显庆元年(656)杜楚客字山宾长安长安县地,则平公杜吒及其子楚客一系族茔或在杜陵一带。<姓纂>列在京兆房,<新表>杜氏首列杜吒一支,其次列京兆房,则杜吒一房当为本支,亦即隋唐之间京兆房定著长安的最显赫一支,正所谓“族茂中京”者。显庆二年(657)杜文贡洛阳“京兆杜陵人”。曾祖植、祖恺、父原始。显庆五年(660)杜道愿长安“雍州长安县归化乡故人”、“住在蒿口南头第四家”。龙朔元年(661)杜博义字侯仁长安“京兆杜陵人”。曾祖天明、祖方兴、父普、子林宗。麟德二年(665)杜令姿字德耀(董君妻)洛阳“京兆人也”。祖恭、父素。“京兆杜陵人”。祖,司州录事参麟德二年(665)杜酞字婆洛阳军;父,豫州吴房县令,嗣子孝为。按:志文空缺祖、父两代名讳。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桔墓志>疏证9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乾封二年(667)杜庆字才洛阳“京兆人也,今寄贯洛阳县馀庆乡焉”。曾祖安、祖绪、父胄。总章二年(669)杜丽字仙姬洛阳“京兆人也,即唐杜之后”。曾祖士朗、祖善征。‘夫杜善荣,“京兆杜陵人”,长子行满、次子行本。总章三年(670)张文母(杜善荣妻)洛阳按:以张文母与杜善荣合葬北邙推之,杜善荣一支盖已定著洛阳。子洪贵、洪略、洪艳、洪祭、洪远、洪振,孙恒周、君设、君操,曾孙善达、义节、善惠。仪风二年(677)杜行宝洛阳按:杜行宝,<总合目录>作“杜君”,始葬于隋开皇元年,此系其曾孙辈于唐仪凤二年为其改葬时所刊墓志。“先世扶风京兆系”,“远祖岐,魏仕上党郡守、屯留县开国侯,列潞州屯留县土封疆,子孙因而宅焉”。曾祖仪凤四年(679)杜美字郎仁(今山西屯龙、祖国、父晖。留)按:志云“葬于余吾城”。“余吾城”在屯留西北十八里。志文亦载在《屯留县志>。恒州石邑调露元年(679)杜秀字侯英(今河北获“出自长安京兆,因赐封疆,今为恒州石邑人也”。祖就、父乞。鹿)万方数据10唐史论丛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其先京兆杜陵人也,远祖因宦开耀元年(681)杜才字思训洛阳东京,子孙乃家于河南汜水县”。曾祖该、祖嶷、父伯、子弘德。“雍州长安人也。雍州即古京永淳元年(682)杜敏字思贤洛阳兆,长安则昔杜陵”。曾祖颤、祖宠、父凝。永淳二年(683)杜芬(杨礼母)洛阳“京兆杜陵人”。曾祖良、祖延之、父政。“京兆杜陵人,子夏名盛汉朝,元垂拱元年(685)杜俨字思庄长安凯功高晋室”。祖超,父贵,二子玄泰、玄本。“京兆杜陵人,晋镇南将军当阳侯预之十五代孙也”。曾祖景仲、祖整、父孝奖。按:垂拱元年《柳儡墓志》云“妻天授二年(691)杜氏(柳儡太夫洛阳人)杜氏,即抚州刺史奖之长女也”,知奖即孝奖。《姓纂》列在京兆房,《新表》列在襄阳房,俱云孝奖任抚州刺史,而于孝奖以下皆失载。天授二年(691)杜举洛阳“京兆杜陵人”。曾祖嵩、祖忍、父舒。“京兆杜陵人”。曾祖忍、祖舒、天授二年(691)杜季方洛阳父举、子悖宗。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桔墓志》疏证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其先京兆杜陵人,十五代祖后汉御史大夫璧方,徙居平原,遂为平原安德人也”。曾祖盖、祖神功元年(697)杜谧字慎微洛阳逵、父文纪、子昭烈。按:《姓纂》杜氏安德房失载慎微,只云文纪生慎盈,又云文纪孙昭烈。以葬地推之,此一支杜氏当已徙居洛阳矣。长子勤忠。按:墓志载杜君时任泾阳尉,而圣历二年(699)杜君妻赵慧字总持洛阳景龙二年《杜安墓志》亦云“子勤忠”,并尝任泾阳尉,终官定襄令,以此可推此杜君当即杜安。“京兆杜陵人”。曾祖懿、祖乾福、父崇基。长安二年(702)杜氏(韦填妻)长安(按:《姓纂》列在京兆房,而失载崇基;《新表》列在襄阳房,而失载乾福以下世系。)“京兆杜陵人也,汉御史大夫周、晋当阳侯预之后”。曾祖鱼石、长安二年(702)杜并字惟兼洛阳祖依艺。按:《姓纂》列在襄阳房,杜并盖杜甫从叔。《新表》不载。“河南洛阳人”。曾祖毗、祖石、景龙二年(708)杜安子元安洛阳父英、子勤忠。按:《姓纂》列在襄阳房,杜安盖杜甫从叔。《新表》不载。景龙四年(710)杜昭烈洛阳“京兆杜陵人”。曾祖逵、祖文纪、父慎微、子芳泽。万方数据12唐史论丛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京兆人也。其后赫之贻厥,即茅土于南阳;周之本支,随茂陵于黑水”。曾祖颐、祖景秀、父懿、长子崇嗣、三子崇业。按:《姓纂》列在京兆房,《新表》列在襄阳房,而俱不载崇嗣、崇业。又以乾祚终官巩县令,且葬于北邙,疑此一支杜氏乃因乾祚任官巩县遂由京兆移居洛阳,子孙亦数代落籍于此焉。“京兆杜陵人”。曾祖伽那,祖文宽,父仁则,四子杰、雄、豪、俊。按:《姓纂》与《新表》皆列在濮阳房,而俱不载仁则以下世系。又墓志“文宽”盖为“义宽”之误。“伽那”即“伽”,本表开元十四年《杜拯墓志》作“曾祖伽”。“京兆人,杜伯之后也”。祖策、父宝、子怀忠。景云二年(711)杜乾祚洛阳开元三年(715)杜忠良字子直洛阳开元四年(716)开元四年(716)杜智字满杜宝妻王氏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洛阳杜宝祖昌,父卿,二子元轨、素。按:房支不详。“京兆人也,其先帝尧之后。若天子,则唐尧元族;若诸侯,则杜伯是宗。孔殷嘉之,号御龙豕京兆华原开元十年(722)杜守字信(今陕西耀县)韦;周之善焉,唐杜氏也。其后有隰、会、赫,隰则为晋士师,会则晋之太傅,赫有才德,与苏秦、张仪六国驰名。且剑履衣冠,何代不有,杜宗令望,盖不朽耶。七祖之中,即嗣父侯、谏议大夫、雁门太守、太常卿瑗,是高祖也”。曾祖安、祖策、父宝。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褚墓志》疏证续表葬年开元十一年(723)志主葬地洛阳房分与世系13杜德(崔知温妻齐国太夫人)“京兆杜陵人”。曾祖琳、祖仁则、父延福。“京兆杜陵人,晋镇南十二代孙开元十三年(725)也”。祖孝奖、父元琏、子幼冲。杜济洛阳按:《姓纂》列在京兆房,《新表》列在襄阳房,而俱不载孝奖以下裔绪。“京兆杜陵人也。高祖亮,后魏龙骧将军、濮阳太守,子孙因家焉,今为东郡濮阳人也”。曾祖伽、祖义宽、父无忝、弟兼济、堂弟暹、子级。按:《姓纂》与《新表》皆列在濮阳房,惟俱不载兼济。然墓志又夺伽子、义宽父杜保一代,盖墓志误焉。《文苑英华》卷九二三载杨炎撰《杜鹏举碑》云:“其先开元十四年(726)杜拯字兼拯洛阳京兆人也。七代祖讳模,后魏为濮阳守,卫人宜之。子孙世居东郡,故今为濮阳人。……汉有建平侯,策定中兴;晋有当阳侯,克并南夏。其食酆部,盛西郊之凿冕;其分荆濮,胙东国之山河:斯不朽之宗也。濮阳生陈留太守讳亮,陈留生高祖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公讳伽,竟陵生曾祖隋屑门太守讳保,屑门生大父唐苏州司马讳义宽,苏州生皇建平侯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讳慎行。”万方数据14唐史论丛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开元十五年(727)京兆华原杜方字满(今陕西耀县)“京兆人也,其先帝尧之后。若天子,则唐尧元族;若诸侯,则杜伯建宗。虽居杜而是称,盖分茅而锡土”。曾祖安,祖策,父宝,三子玄表、玄藏、玄揽,嫡孙思礼,侄堂。“本南容府人也。家惟豪杰,代袭酋渠。弱岁英贤,远陪天阙。今为京兆府万年县人也”。“京兆杜陵人”。曾祖君赐、祖正谦、父元安、子望之。子遵、孙刚。“京兆府,承帝尧之后苗也”。父师廓、子希玉、孙贾悠。开元十五年(727)杜玄礼长安开元二十年(732)开元二十三年(735)杜孚字若虚洛阳杜元颖妻崔氏洛阳天宝四载(745)杜福字荣福洛阳“京兆杜陵人也,其先出自刘累,后为豕韦氏,国于唐。周成王时封于杜,遂因封以为姓。至后汉,迁南阳豪族徙茂陵,始居京天宝七载(748)杜暄字夏日洛阳兆而家焉,代为三辅著姓”。曾祖万,祖爽,父简心,五子况、凝、准、冰、凛。按:天宝十载《杜暄暨妻刘氏墓志》所记略同,此不复赘。“周成王时,封刘累之后于杜,至汉御史大夫周,以南阳豪族,徙居茂陵,始为京兆人也”。曾祖始、祖爱、父景俭。天宝十载(751)杜兰字伯芳(高琛妻)洛阳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禧墓志>疏证15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京兆人也,其先出自汉御史大夫周,以南阳名族徙茂陵,故世居京兆”。曾祖孝卿、祖望、父澄清。按:志主父祖曾三代俱不载于《:姓纂>、《:新表>。志主夫李君天宝十载(751)杜持行(李君为“陇西李氏兴圣皇帝后敦煌公妻)长安房唐故彭州唐昌县丞”,“兴圣皇帝”即十六国时陇西西凉武昭王李嵩,亦即李渊七代祖。墓志出于长安县杜陵乡,2007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志文末尾补书“成宁县义善乡仵村”,应是补注位于“京城南十里凤栖之原”的具体葬地‘31】。“望族长安,杜康之胤,叙口社公相州安阳县之后”,“六世祖仕于北齐,家于圣武元年(756)杜钦字敬惠(今河南安业,今为相州安阳县人焉”。曾阳)祖可、祖伦、父元。按:此盖洹水房而迁回相州一支,《姓纂>、《新表>皆不载。“得姓始于杜,因官徙于濮”。曾祖义宽,祖无忝,父兼拯,五子大历四年(769)杜毁字剑洛阳昶、颖、永、季伦、顺休,季父顷。按:《姓纂》与《新表>皆列在濮阳房,而俱不载杜级及其子昶、颖、永。万方数据16唐史论丛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京兆杜陵人”。曾祖续、祖知让、父保惠、子肃。按:《姓纂>列在京兆房,《新表》列在襄阳房,而俱不载济子肃。大历十二年(777)杜济字应物长安《颜鲁公集》卷八《杜济碑>云济为“隋符玺郎乾祜之玄孙,皇度支员外主客郎中续之曾孙,朝散大夫明堂丞赠润州刺史让之孙,高陵令赠太子少保惠之第三子也”。长子台贤、次子台仪。建中三年(782)杜君妻韦氏长安按:据志文仅知杜君为“濮阳郡开国公”,然又定葬地于长安,则当属京兆房,而非属濮阳房。贞元十六年(800)杜佝妻皇甫氏洛阳杜佝祖受同、父崇先、子兴成。按:不详房分。“自有周著姓,杜氏首关中甲族,长庆三年(823)杜威戎字定远长安冠海内世家。京兆人也”。曾祖纲、祖深、父复、子足侄、从弟梅。宝历元年(825)杜日荣长安“京兆杜陵人”。子文璋。祖珍、嗣子师素。越州山阴大和三年(829)杜君按:志云杜君终官“越州衙前总管”,“私第而故”,“卜葬于山阴承务乡九里村马口之地宅兆”,疑山阴即山阴县,属越州,则杜(今浙江山阴)氏晚唐有定著江南的一支。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祜墓志>疏证续表葬年志主葬地17房分与世系“京兆杜陵人”。曾祖元志,祖参谟,父伦,五子硕、颢、额、颀、老老,堂弟述甫。按:《姓纂》列在京兆房,《新表》列在襄阳房,俱不载杜伦以下世系。子文章。大和七年(833)杜行方字友直长安按:此志杜公署衔为“天威军正将”,志云“嗣子文章,左清道率府”,李氏“迁窆于长安县龙首乡大和九年(835)杜公妻李氏长安故金夫之茔侧”,以与宝历元年《杜日荣墓志:》署衔“左清道率府率”,“葬于长安县龙首乡严祈村”,“男文璋,试家令寺丞”相推证,此杜公盖即杜日荣。“望京兆府,其先太原人也,别业潞中,系神农之苗,袭帝喾之裔。列祖预,为吏部尚书,南阳茂,为汉朝之名将,太保周,甫作魏代之贤人,唐朝鸿渐,丽藻洪播,传芳奕叶”。父崇望,二子宁、和。按:据《新表:》知杜鸿渐出濮阳房,则鸿渐之后尚有潞州一支。以“别业潞中”而葬于“府城西南”推之,葬地当在州治上党县。“其先京兆人”。曾祖希曾,祖尹,父宁,二弟愿、辇。潞州上党县开成元年(836)杜曼(今山西上党)开成二年(837)杜应洛阳万方数据18唐史论丛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曾祖希曾、祖尹、父宁、四从叔颐、兄愿、兄茹、从父弟思。开成二年(837)杜辇洛阳按:志云“濮阳郡男子杜辇”,盖系濮阳房。《姓纂》濮阳房有元揆子希彦(《新表》濮阳房作“希晏”)一支,未详即希曾同辈否。“京兆杜公(棕),早尚岐阳公开成五年(840)杜愫长女长安主”。曾祖佑、祖式方、父愫。按:《新表》列在襄阳房,《姓纂》列在京兆房。“京兆杜氏,其先唐中令正伦之后也”。曾祖损、祖戬、父羔(谥敬)、兄中立(真源公主驸马)。按:《新表>列在洹水房,所谓正伦之后,乃缘杜损祖志静出继叔正伦嗣襄阳公也。见《新唐书?杜正伦传》,《昌黎集》卷二六《杜兼墓志:》亦云:“杜氏自戴侯畿始分。戴侯之子恕为幽州刺史,今居京兆诸杜,其后也。其季宽,孝廉郎中。宽后三世曼,为河东太守,葬其父洹水,其后世皆从葬洹水之阳。及正伦为太宗宰相,犹封襄阳公。太宗始诏葬京兆。襄阳公无子,以兄正藏子志静后,遂嗣襄阳公。”而《姓纂>夺志静一代。又《新表》复于襄阳房下著录廷陵令杜羔,为杜佑孙、杜师损子,时代则稍晚于洹水房杜羔(3引。会昌二年(842)杜氏f李复元妻)洛阳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祜墓志>疏证19续表葬年志主葬地房分与世系“京兆杜陵人”。祖佑(志云“太保岐公第六孙”)、子恪。按:志云葬于“万年县洪原乡司马村先茔”,由此知杜佑一系族茔在杜陵一带。杜佑本传即云“京兆万年人”。《唐文粹》卷六成通四年(863)杜陟字迁长安八载权德舆撰《杜佑墓志>亦云“启手足于京师安仁里”而“返真宅于少陵原大墓”。《姓纂》系杜佑在京兆房,<新表>则系杜佑在襄阳房,且俱失载杜陟、杜恪。而濮阳房一系有杜祜孙、杜殷子陟字子迁者,盖《新表》俱窜乱耳。成通十四年定州无极县“其先晋当阳侯预之后裔”。祖(873)杜鸿字昭远(今河北无玉,父清(贞固先生),三子公制、极)公爽、公圮。缘本表除个别墓志出处特别加以说明者外,所列隋代墓志皆可据拙著《隋代墓志铭汇考》口31、唐代墓志皆可据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所编《新版唐代墓志所在总合目录》(增订版)检得图文所在Ⅲ],故不再一一注出。又其中的唐代墓志仍有笔者未能索读到的志文,亦只好舍略而不能纳人表中。大约有洛阳新出而石藏洛阳师院的垂拱元年《寿阳主簿杜奇墓志》、洛阳新出长安三年《杜崇观墓志》、天授三年《杜君及妻王氏墓志》、先天二年《杜嗣先及妻郑氏墓志》、系出京兆房本支的大中六年《杜颧墓志》等。而散见于唐人文集中的杜姓碑志文字,如杨炎撰《杜鹏举碑》(濮阳房)、颜真卿撰《杜济碑》(京兆房本支)、权德舆撰《杜佑墓志》(京兆房本支)、韩愈撰《杜兼墓志》(洹水万方数据唐史论丛房)等,笔者亦仅在表中给予相关提示或引证。惟分析表中数据,约有如下情形需要说明:1.忽略墓志出土的随机性和取材的抽样性,上表所得共计62例(隋代4例、唐代58例,且并非均为志主),而略以葬地等同于落籍地亦即其房分或旧望新贯之所在地的推理来归纳之,计有河南洛阳37例,京兆长安15例,京兆华原3例,潞州上党1例,潞州屯留1例,恒州石邑1例,相州安阳l例,相州相县1例,越州山阴l例,定州无极1例。在洛阳的37例中,合有京兆、襄阳、濮阳、洹水、安德五个著房分,而长安的15例则皆属京兆房,相州安阳的1例又当属洹水房。从知杜氏归葬地定于长安与洛阳者占绝大多数,而定于洛阳者更超出定于长安者成倍有余,且在开元以前定于洛阳者有22例,开元以后定于洛阳者有15例,由此又可见京兆杜氏在盛唐以前已渐渐支分脉离出京兆而迁居洛阳,其作为“关中郡姓”的首望似已趋于弱化并向东京洛阳转移。2.唐代杜姓墓志往往自命为京兆一系之所出,其实大多是祖述远宗,且多以汉晋之杜周、杜预标为京兆家族之渊源以显示其房支门户的清显有依,而较少详记彼时或因官或避乱而流寓某地的新著房分,以故本表谨据其归葬地而略定其郡望或徙居后的房支口51。又因此而其中更有不属于《姓纂》所列十四个房分和《新表》所列五个著房(实际还包括瓜瓞自北朝而入唐颇盛的京兆本支或称北朝支的杜如晦一系)m1的京兆华原、潞州上党、潞州屯留、恒州石邑、越州山阴、定州无极六个新见房支,特别是越州山阴一支的出现,似可说明晚唐大和间在江南的越州山阴乃有杜氏一支因官而定著于斯。回顾南朝梁末战乱中,晚渡江左的杜氏襄阳房支在战乱中遭遇重创竞至“杜氏一门覆矣”的史实∞7J,约三个世纪后,杜氏一脉或又在江南复兴矣。3.杜氏虽为中古著姓,“族茂中京”,然北魏以下以迄于隋,石刻文献中的杜姓墓志实在所见寥寥,除本文披露的新出隋代《杜韦占墓志》及另外三例见载于《隋代墓志铭汇考》中的盖非属于京兆主支的杜姓人物外,还有两例北魏杜姓墓志,一是正光五年《傅母宫大监杜法真墓志》(“黄如人也……殒于洛阳……窆于首阳之阴”【38|。按,“黄如”者,其地未可考也),二是永熙三年《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杜法师墓志》(“法师缘姓杜,京兆人也……窆于芒山之阳”[393),两例杜氏似皆落籍于洛阳焉。另外,还可以找到几则南北朝时期的杜姓一族造像题记[加】,也可以略窥彼时杜姓族群的聚居侨兴之地大约已比较集中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中西部,而东魏北齐所在的山东地区竟甚少见有杜姓造像乃至墓志等族人信息。又降及唐代,杜姓墓志从数量上看似有较大丰富于北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褚墓志》疏证21朝,但相较于有唐三百年的时间段,又实不若同为“关中郡姓”中的韦、裴、柳、薛、杨著姓以及李、王、张、崔、卢、刘、郭、陈、赵、郑等诸多中原大姓墓志材料所见甚夥,且由此一角度似也可以约略见出诸姓与其政治社会地位的浮沉盛衰态势。4.从葬地看,唐代杜氏虽自诩为“首关中甲族,冠海内世家”,然京兆杜氏一系真正定著长安的人数似并不最多,反而大宗盖多返徙于洛阳、安阳(相州)、南阳一带,譬如前举同属京兆杜陵房的隋朝杜韦占的弟弟巩县令杜乾祚,唐贞观二十年卒葬于洛阳,推测这一支杜氏盖至少在入唐后不久即徙居洛阳了。有学者依据唐墓志材料所见情形认为:“杜氏归葬地并不皆集中于长安,恰恰相反,集中于洛阳邙山附近的占绝大多数,这自然与杜氏房分的变化有关,亦当与南北朝迄隋唐以来社会政治的剧变有关”,并指出杜氏在长安城南韦杜及关中韦裴柳薛杨杜六大郡姓排列中地位的下降,说明晚唐以后氏族衰微之运势已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H1l。而“从相对意义上来说,葬地集中于两京附近与中古大士族的籍贯迁徙类似,两京中又向河南府洛阳倾斜亦与山东著姓著房支之变动类似。但对于关中土著来说,葬地最集中的似并非想象中的京兆府,而是河南府,其中当包含许多复杂深刻的历史内涵,仍值得深入探讨”m’。而京兆杜氏亦有一支在开元间定著于华原(耀县),比《姓纂》所列关中杜氏有京兆、扶风眉县和醴泉三个房分更多出一支,也是值得注意的。5.又从墓志材料考察,隋唐时期尚未有见京兆杜氏之西迁河西的一脉,而上表所举恒州石邑和定州无极的案例,当即京兆杜氏东奔河北并庶几可与中山、洹水并列的新的侨支。虽然杜姓家族在隋唐时期颇少见有流寓到山东地区者的石刻文献材料,然《姓纂》所列杜氏十四个房分中乃有齐郡一支,隋唐间“山东章丘人”杜伏威正其代表,惟后为唐高祖“封吴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4列焉。当然,如果上溯到南北朝,又可找到一例刘宋元徽二年《明昙意墓志》中的杜姓人物,志云:“后夫人平原杜氏,父融,伯恬之,齐郡太守。”m3无独有偶,《魏书》卷二四《崔玄伯附崔僧渊传》亦云僧渊于太和间“更纳平原杜氏,僧渊之徙也,与杜俱去,生四子……遂与杜氏及四子家于青州”[45],所谓家于青州,乃因僧渊时任南青州刺史也。平原郡在北魏属齐州,在刘宋属冀州(齐郡亦在焉)。此两例隋唐以前的平原杜氏,似可视为杜氏齐郡一支所能见知的早期主脉,或齐郡一支本从北魏平原房分出耳。万方数据22唐史论丛图二隋《杜祜墓志》志文拓本注释:[1]参见宋艳梅:《两晋之际京兆杜氏地域选择考论》,载《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02—105页。[2]王力平:《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一文强调应予考察京兆杜氏房支自永嘉乱后南迁襄阳以后政治地位及家学门风发生的变化,以及隋唐时期复归巩洛以后作为侨兴房支在仕途命运和家学家风上的再次转变的问题。见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第58—73页,中华书局,2001年。[3]隋代墓志中有开皇三年《梁坦暨妻杜氏墓志》,然志文仅有“夫人京兆杜氏,父忝,魏豳州刺史”一语;又有大业十三年《杜府君妻郑善妃墓志》,然志主不包括杜君,且不言杜君名字官衔郡望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桔墓志》疏证等,盖杜君尚未卒世,又志文仅记有三子名“君相、君荣、君彻”。两志分别载于王其袜、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1册第85页和第5册第414页,线装书局,2007年。[4]<魏书>卷四五,第1020页,中华书局,1974年。[5]中华书局,1975年,第911、919、920页。<姓纂>正文中的“乾右”,岑化校记云“右,当如下文作祜,盖弟兄均从示旁命名也”。[6]中华书局,1975年,第2424页。[7]《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13—114页,三秦出版社,2006年。[8]<魏书>卷四五《杜铨传>,第1018—1019页,中华书局,1974年。[9]<颜鲁公集>卷八<杜济神道碑>云“隋符玺郎乾祜之玄孙”。隋文帝朝符玺局长官为监,贰为直长,炀帝朝改监为郎,正六品。碑文盖有误焉。[10]<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3页,中华书局,1974年。[11]<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3页。[12]参见周晓薇、王其袜:《新见隋代(尚衣奉御尹彦卿墓志)研读——兼说“小陵原”与“少陵原”的名称沿革),<考古与文物12011年第4期。[13]见<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上册OO七,第24页,线装书局,2007年。北魏、西魏墓志中亦有称此地为杜陵者,如孝昌二年<韦或墓志>云:“公讳或,字遵庆,京兆杜人也,今分山北县洪固乡畴贵里。……羌于长安城永贵里第……葬于旧兆杜陵。”大统十六年<韦或妻柳敬怜墓志>云:“合葬杜陵旧兆洪固乡畴贵里。”可知“洪固”与“畴贵”的乡里名称亦自北魏始有。参见周伟洲、贾麦明、穆小军:<新出土的四方北朝韦氏墓志考释>,《文博)2000年第2期。[14]2010年西安南郊高望村航天工地出土,文宣王即长孙稚,《魏书>有传附其曾祖长孙道生。志文及图版见<碑林集刊>第十七辑陈财经、王建中:<新出土北朝长孙氏墓志三方考略>(待出版)。[15]大唐西市博物馆藏石。[16]<庾开府集笺注>卷一O《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4册第2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7]见<碑林集刊>第三辑陈尊祥、郭盼生:<唐李制墓志考释》,第47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18]《唐代墓志汇编》下册至德OO三,第17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9]<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下册二七九,第717页,线装书局,2007年。[20]<樊川文集>卷九,第1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2007年。[21]参见周晓薇、王其袜:<新见隋代(尚衣奉御尹彦卿墓志)研读——兼说“小陵原”与“少陵原”的名称沿革>,<考古与文物12011年第4期。又此地在隋代或有“杜原”之称,如2005年长安区杜陵原出土的大业元年《李景亮墓志》云“迁厝于京兆杜原”,1952年长安县韦曲镇出土的大业九年<真化道场尼那提墓志>云葬于“京兆大兴县高平乡之杜原”,分别见王其棉、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万方数据唐史论丛考>,第3册第159页和第4册第361页,线装书局,2007年。[22]载《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17—25页。[23]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第58—73页,中华书局,2001年。[24]原刊于<“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后收入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334—364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25]载《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3辑,第271—286页。[26]载《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02—105页。[27]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05—108页。[28]西安出版社,2005年。[29]商务印书馆,2006年。[30]参见李浩:<唐代杜氏在长安的居所>,载《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3辑。文中仅据唐代杜氏墓志29通做随机抽样分析。[31]参见王其袜编:《唐杜持行墓志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2]参见邹福清:<唐代洹水杜羔、京兆杜羔考辨>,《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27—29页。又据<新唐书>卷一O六《杜正伦传>:“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中华书局,1975年,第4039页)知相州洹水之杜正伦一房确与京兆杜氏嫡传巳很疏远,以至城南诸杜不愿与之同谱。参见刘静夫:《京兆杜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个案研究之二>,载《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24页。又,作为绵延七百年之久的著姓盛支,杜氏在唐代无论其京兆著房,抑或其他分支新望,都能在政治社会上保有其高等地位,甚至以社会领袖的地位与皇室分庭抗礼。譬如<新唐书?杜中立传>云:“开成初,文宗欲以真源临真二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日:‘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阅。”于是高宗朝宰相杜正伦的六世孙杜中立得以尚真源公主,而杜中立乃系出洹水新望。并非京兆本支,由知前举当年杜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的衔恨,自从其执政后便开始大为扭转了子孙后代的政治社会地位,并作为百余年后颇有势力的大士族而为皇室所钦重。参详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之《中古家族之变动>,第69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3]王其神、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线装书局,2007年。[34]明治大学东洋史资料丛刊5,明治大学东7,汐7’石刻文物研究所汲古书院发行,平成二十一年十月出版。[35]毛汉光先生就中古家族之变动问题指出:“有些家族由于其主要分子到其他州郡任官,久而久之,落籍于新住处。有的或因战乱之影响,整族迁往边区,如两晋南北朝时的凉州与东北之地,于是乎产生迁籍及分支现象。这种现象在隋唐时期亦甚普遍,大部分士族虽然迁移与分支,仍然保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祜墓志》疏证留其原籍之称号,称之为‘郡望’,于是乎在唐代常常出现‘郡望’与居住地‘籍贯’不能合一的现象。”见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56页。[36]<元和姓纂>卷六所列杜氏十四个房分依次为:京兆、襄阳、中山、濮阳、洹水、陕郡、安德、扶风眉县、偃师、成都、河东、齐郡、醴泉、河南。《新唐书>卷七二上《宰相世系表>所列杜氏五个著房依次为:京兆房(含京兆杜陵本支)、襄阳房、洹水房、濮阳房。惟<新表>裹阳房中或有将京兆房误阑入者,学界已多明了。[37]参见宋艳梅:《永嘉乱后京兆杜氏晚渡江左述论》,《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l期,第105—108页。[38]载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5册第287。页,线装书局,2009年。又载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51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39]载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11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40]据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统计,约有梁太清五年<杜僧逸造像记)(四川成都)、北魏神龟元年<杜迁等造像记>(洛阳龙门)、北魏神龟二年<杜永安造像记>(洛阳首阳)、北魏正光五年<杜文庆等二十人造像记>(河南辉县)、东魏武定八年《杜文雍等十四人造像记>(河南禹县)、西魏大统十三年<杜照贤等十三人造像记>(河南禹县)、西魏大统十三年《杜鲁清造像记>(所在地不详,以记云“本是雍州京兆人,因官在此”文辞格式与前举<杜照贤造像记>一致,疑亦在禹县)、北周天和三年<杜世敬等造像记>(所在地不详,晚清已流入日本)等。[41]参见李浩:<唐代杜氏在长安的居所>,载<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3辑,第285、286页。[42]李浩:<唐代杜氏在长安的居所>,<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3辑,第282页。亦可参阅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载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329—333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43]<旧唐书>卷五六《杜伏威传>,第2268页,中华书局,1975年。[44]载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2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45]中华书局,1974年,第633页。(作者单位: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万方数据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祐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其祎, 周晓薇

王其祎(西安碑林博物馆), 周晓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唐史论丛

Tangshi Luncong2012(1)

引用本文格式:王其祎.周晓薇 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祐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期刊论文]-唐史论丛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