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九套模拟卷)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有答案含解析 下载本文

A.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B.玻璃瓶底的面积为50cm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75g/cm D.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4.8N 【解答】解:

A、图乙和丙中,玻璃瓶都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水=F浮液=G瓶总,故A错误; B、图乙中玻璃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其总重力, G杯=m杯g=0.08kg×10N/kg=0.8N, F浮水=G杯+G水, ρρ

3

2

gS(h1+h2)=G杯+ρgSh2=G杯,

gSh1,

玻璃瓶底面积S===4×10m=40cm,故B错误;

﹣322

C、设玻璃瓶的底面积为S,玻璃瓶在水中和在液体中受的浮力相等, F浮水=F浮液, ρρ

gV排=ρ

gV排′,

g(V水+Sh2)=ρg(V水+Sh3),

因为水的体积V水=Sh1,图中h1=0.10m,h2=0.02m,h3=0.06m, 解得:ρ

=0.75×10kg/m=0.75g/cm;故C正确;

﹣32

﹣43

333

D、玻璃瓶中水的体积V水=Sh1=4×10m×0.10m=4×10m, 根据G=mg和ρ=可得:G水=ρ

V水g=1.0×10kg/m×4×10m×10N/kg═4N,

33﹣43

则F浮水=G杯+G水=0.8N+4N=4.8N,故D正确。 故选:CD。

12.(3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15Ω,1A”。闭合开关S,随着水流速度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流速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当水流速度减小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

C.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取值范围为2.5Ω~10Ω D.电路消耗总电功率的变化范围为1.35W~4.05W

【解答】解:A、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水流速度增大时,机翼状的探头上下表面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压强大于上表面压强,R2滑片上移,阻值减小,R1与R2串联,根据串联分压可知,电压表示数减小;故A错误;

B、机翼状的探头上下表面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压强大于上表面压强,水流速度减小时,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减小,R2滑片下移,阻值增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就是R2的阻值,故B正确; C、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max=0.5A, 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2=R﹣R1=7.5Ω﹣5Ω=2.5Ω,

根据电压表量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为3V,即U2=3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R1的电压:U1=U﹣U2=4.5V﹣3V=1.5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Imin=

=0.3A, =

=7.5Ω,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R2′===10Ω,

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取值范围为2.5Ω~10Ω,故C正确; D、电阻消耗功率的最大值: Pmax=UImax=4.5V×0.6A=2.7W, 电阻消耗功率的最小值: Pmin=UImin=4.5V×0.3A=1.35W,

电路消耗总电功率的变化范围为1.35W~2.7W,故D错误。 故选:B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3.(2分)人们在使用手机时,芯片上晶体管中的电阻会发热,是将电能转化为 内 能;手机通话过程中,是利用 电磁波 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1)电流流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是电流的热效应;人们在使用手机时,芯片上晶体管中的电阻会发热,芯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手机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内;电磁波。

14.(2分)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6.4×10 J的热量,这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J/kg?℃) 【解答】解: (1)汤吸收的热量:

Q吸=cm△t=4×10J/(kg?℃)×2kg×80℃=6.4×10J;

(2)在燃气灶上煲汤时,汤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汤的内能。 故答案为:6.4×10;热传递。

15.(2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发明的,其原理如图所示,中空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玻璃管中水柱上方密封部分空气,用玻璃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大气压不变,被测物体温度升高时,水柱会 下降 。当被测物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小时,水柱会 下降 。(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53

5

5

3

【解答】解:(1)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

(2)当温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变小,而玻璃管内的气体由于被封闭可以视为气压不变;所以玻璃泡内外气压变小,能够支撑的水柱高度变低,水柱下降; 故答案为:下降;下降。

16.(2分)将分别标有“6V,6W“和“3V,3W”的甲、乙两只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 甲 灯更亮;若并联接在该电源两端,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P甲:P乙= 1:2 。(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解答】解: (1)由P=

可得,两灯的电阻分别为:

R甲===6Ω,R乙===3Ω,

2

若两灯串联,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R甲>R乙,由P=IR可得P甲实>P乙实,所以甲灯比乙灯更亮; (2)若并联接在该电源两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并甲=U并乙, 由P=UI=

可得,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

P并甲:P并乙=:=×===。

故答案为:甲;1:2。

17.(2分)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 偏高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 凸透镜 。

【解答】解:

(1)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人眼,当光线经过偏转进入人眼时,人大脑直觉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过来,所以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如图可知,看到的像在恒星1的上方,比原位置偏高;

(2)由题目中的图可知,恒星1、恒星2发出的光经过黑洞附近时,会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弯曲,光束变得集中,类似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在黑洞的位置可以用凸透镜代替它对光的作用。 故答案是:偏高;凸透镜。

18.(2分)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马(或自己)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 20 小时。

【解答】解: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 根据v=可得所用的时间: t==

=20h。

故答案为:马(或自己);20。

19.(2分)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500N的物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明通过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的过程中(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