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线…………○………… ………线…………○…………

得气之先,发‘起予’之叹。白乐天有云:‘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岂是之谓耶?”

超宗曰:“吾侪草士,岂敢洋洋浮浮,批判先觉?但古豪俊必有寄,如皇甫淫杜预.癖柱下之五氏言毗耶④之四十九年法即至人累世宿劫不態断文字缘而况吾辈乎?尝反复诸贤文,一读之躅愁,再读之释涕,三读之不觉呻吟疾痛之去体也,其庶几大祥之援琴乎哉?”

余曰:“宁唯是。开元中,将军裴旻居丧,诣吴道子请画鬼神于东都天宫壁,以资冥福。答曰:‘将军试为我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唯唯,脱去繚服,装束走马,左旋右转,挥剑入云,商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是引子执承之,剑透室而人。……○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观者数千人,无不惊。道于行送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

郑超宗磊落侠丈夫,文章高迈,名流见之辟易..,出其精鉴,选为《文娱》,斯亦吴道子东都之画壁耳。若康乐娱于清宴,玄晖娱于.

澄江,未足比于《文娱》之壮观也。 眉道人陈继儒书于砚庐中。

选自《晚香堂小品》)

(注)①珰:本为妇女耳上饰物,在这里代指宦官。②弇州公:明代文学家王世贞。③鞲:gōu,革制套袖,打猎时用以停立猎鹰。④毗耶:即毗耶娑,印度古代传说中的圣人。相传他把《吠陀》整理成现有形式。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缘读礼之暇. 暇:空闲 B.吾侪.草士 侪:一起 C.一读之蠲.愁 蠲:除去 D.名流见之辟易..

辟易:惊退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郑超宗闻而.笑曰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欲以.汉帜易赵帜.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观者.数千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 D.玄晖娱于.澄江 乃设九宾礼于.

廷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世贞主持文坛,许多后学都向他学习,尽管公安三袁想要扭转这种风气,但是当时的人还是信奉王世贞。

B.郑超宗认为自古以来的才智杰出之士都能沉浸于某一领域并有所成就,并且历经劫难也不会断绝文字之缘。

C.文中写裴曼舞剑、吴道子作画一段,气韵生动,如在目前,其中讲到裴曼剑法神妙

试卷第9页,总11页

………线…………○…………

无比,能够一剑刺穿墙壁。

D.本文以对话展开,阐发了作者对文坛“新陈代变”规律的认同,并肯定了作为精选结集的《文娱》的价值。

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如皇甫淫杜预癖柱下之五千言毗耶之四十九年法即至人累世宿劫不能断文字缘而况吾辈乎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公此时不愿为文昌,但愿为天聋、地哑,庶几免于今之世矣。 ………线…………○………… (2)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唐)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①对雪②

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③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末、二年(761年)初,时值安史之乱。②雪:喻指梅。③若为:怎堪。

19.此诗前两联围绕______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______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

20.这首诗歌除了感谢友人忆念之情外,还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评卷人 得分 六、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①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

试卷第10页,总11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①櫽栝(yǐn guā):矫正木的工具。②骰率:弓张开的程度。

21.子贡与南郭惠子的对话体现了孔子_____的教育思想,孟子所说的“大匠”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

22②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联系两则材料,分析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评卷人 得分 七、句子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饭疏食,饮水,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2)闾阎扑地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轴。(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李煜《虞美人》) (5)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评卷人 得分 八、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社会感受性”是指人对社会现实中某种事物及其属性的感觉能力。

有人认为,当下的年轻人应该对社会现象和新事物敏感,有更广泛的社会知觉范围和更丰富的社会知觉内容,因此应该具备较高的社会感受性。

也有人认为,当下的年轻人出生在信息社会,是“信息土著”,他们需要的不是高度的社会感受性,相反,他们更需要对社会保持一份“钝感”,这样才能生活得更从容、更坚定、更理性。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