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座号:
一、填空题(共38分)
1.读拼音,写词语。
kū qì qī xī xiān xì wū yā zhū hóu
piān zhānɡ
( )( )( )( )( )( )
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翡翠________ 初旬 ________ 骡马________ 蜜饯 ________ 正月________ 娴熟________ 榛子________ 掺和________ 3.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哄________大笑 两面三________ ________心所欲 ________哉悠哉 能歌________舞 青面________牙 随心所________ ________不稀奇 ①丽丽__________________,做文娱委员正合适。 ②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认真真,不能________________。 4.看图写成语。
(1)看着美食图,想象文中八儿全家吃腊八粥的情景,我的脑海中会禁不住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完《十五夜望月》,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我不由得联想起含“月”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8)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感悟场。(共8分)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A.表示转折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
三、课文检阅台(共10分)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①“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①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②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4分)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
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伶俐——________ 即刻——________
(2)短文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作者详细写了哪种习俗? (3)短文开始三个“莫不”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4)下列句子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B.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C.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D.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5)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________的精神。
四、写作题(共30分)
题目:忘不了的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②写清楚节日中的风俗和故事。③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