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 下载本文

祖国之父-----彼得大帝

2003年俄罗斯斥巨资15亿美元为圣彼得堡举行建城300周年的庆典,今天的圣彼得堡承载着俄罗斯的光荣与梦想,这个城市的缔造者---彼得一世创造的不仅仅是一座都城,他倾注了毕生的经历带领贫穷愚昧的俄罗斯走向近代的西方文明。率领这个国家从陆地走向海洋。

17世纪的俄国,经历长时间的战乱,贫瘠,落后,西方早已经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好多周边国家已经是世界强国了,首推荷兰,称雄海上。成为欧洲霸主。。后面的瑞典也发展起来,军队坚无不催。,而俄罗斯依然在漫长的冬季中沉睡着,欧洲似乎离他们很远,是个落后大国。。似乎在等待一个领袖,领导这篇冰冷的土地走向富强和文明。

1672年42岁的沙皇阿列克谢,终于有了一位健康的小皇子,彼得。尽管阿列克谢有6个女儿和5个儿子,但是儿子体弱多病,3个夭折了,直到年轻健美的第二任妻子,生下健康的彼得。但是4年后,父亲去世,异母长兄费多尔即位,但是仅仅6年,费多尔去世,经过宫廷暴动,伊凡和彼得同时称帝,---双沙皇时期。伊凡头脑迟钝,而彼得的聪明让一个人坐卧不安,他挡住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走向帝王的宝座,也预示着一场宫廷的血雨腥风。索菲亚拉拢宫廷卫队,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占领克里姆林宫,杀掉几乎所有政敌。甚至处死了彼得大帝两个舅舅,,母系这支几乎被除掉,,小彼得亲眼目睹,吓得落下病根,面部痉挛,眨眼的毛病。母亲带他离开皇宫,在一个小村庄静静长大。彼得自幼爱好军事,建起游戏军团,经常和外国人在一起,指导他们的军团。他天生的军事才能显露出来,11岁就会开炮,13岁打毛瑟枪,(德国人毛瑟发明的枪)游戏军团逐渐长大,成为他的军队,,后来专门研习,他甚至亲自担任鼓手,鼓舞士气,他不认为出身有别,荣耀应该从战场上获得。彼得的成长让索菲亚恐惧,计划铲除,但是两个近卫军崇拜彼得,提前报信,彼得躲到修道院,等待援兵,就是他的游戏军团。援兵来到,他反而决定铲除他的姐姐,索菲亚倒台,关进修道院,彼得统治开始。

当时俄国有山脉,川河流,多半都无人踏足过,河流众多,却无运河,山脉阻挡了贸易的通路,800万人民中很多事农民过着赤贫的生活,即使地主也是愚昧,无知,农民生活更是惨淡,土地贫瘠,人短寿,这是彼得继承 的俄国。莫斯科三英里的地方,划分出德国区,建筑优美,壮丽,发现德国发明的工具,六分仪,航海测量的仪器。他的宫廷没有人懂,彼得渴望科技,莫斯科离海远,从未有过海军,但是彼得认为,其他欧洲国家可以征服大海,他也可以。荷兰人提莫曼为他解读了造船,他带领 工匠造船,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穿上,圣彼得号成立海军,在一个湖上做了5只船,自学了木匠活,并第一次出航到阿甘达,第一次见到海,决心建立海军。---第一位出海的沙皇。

彼得喜欢热闹,喜欢享乐,和外国人打交道,聚餐,喝酒谈论。学到很多治国作战的本事。 当时国家对出海口迫切需求。北部东部有海岸线,但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贫瘠,不利于发展,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堵塞了俄国对外贸易之路。经济文化发展也会停滞不前,1694年,创立第一批海军,向他第一个目标,土耳其帝国控制下的亚速海,-------攻打亚速城,夺取第一个出海口,然而大败。2万人阵亡。---原因在于没有海上力量的支持,而后勇一年时间创建了相当实力的海军,当时是严冬,但是彼得身先士卒,招募兵将,5个月造了大量战船, 1696年春天,27艘军舰组成的大军出现在亚速海,八万大军,水陆进军亚速,5月底,6月19日,土耳其守军投降占领亚速成。彼得刚刚24岁。这次胜利,使年轻的沙皇得到全国乃至欧洲的赞叹和敬畏,凯旋莫斯科时队伍有几千米长,大家想一睹沙皇风采,但是却没有看到沙皇的身影,在队伍后面,一个高大魁梧的男人走在士兵的队伍中,这就是彼得,要和战士们一起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这次胜利,更让彼得相信海军对俄罗斯的重要性,请外国工匠,专家,将领,指导建设海军,派青年贵族到荷兰等国家学习航海造船技术,自己也渴求直接向西方学习。1697年,高级

考察团出发了,200多人,彼得微服出访。波罗的海,瑞典,向南,柏林-----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最富有的城市,是在沼泽地中建立起来的,在沼泽地周围建造堤坝,排掉积水,又用同样的技术建造了运河,运河承载着货运和航运。建筑美丽,水路蜿蜒,昭示着实力。艺术,黄金,香料,羊毛等贸易,都掌握在这个欧洲小国的手中。富有秘诀极为简单,拥有一支数量达4000多只的商船的船队,比欧洲所有国家的船队数量还要多,几乎独占了世界贸易。彼得聘请荷兰船长,工匠指挥造船,但是为了学到精髓,他自己化装成工匠,混到船厂,住劳工住宿。此外,探访医院,学会揭破尸体和治牙,在考察期间,他获悉宫廷出现叛乱。他急于返回,途中获悉,叛乱平息,一千多叛军被捕,严刑拷打36天,逼问叛乱原因,叛军说是反对同土耳其开展,但大帝认为是索菲亚密谋的,,所以将叛军吊死修造院,将索菲亚情夫,呆死在她窗前。

彼得憎恶教会的保守,从欧洲回来,挑战教会,改革风俗,生活方式开始的。他减掉胡子,长须大肚,影响与世界交往的程度。长袍的袖子,留胡子要交税,发前税签,便于检查,表达了改革,告别旧传统的决心。颁布《青春法典》规范礼仪,---男人吃饭要扎餐巾,男女吃饭不许说话,吧嗒嘴。选择以生活习惯为改革突破,为抬升国际地位,提高素质。然而彼得的决心不仅仅在此,他要让世界认识俄国,让俄国在世界有一席之地,他依然要为俄国寻找出海口,1700年,联合波兰,丹麦,决定向瑞典宣战,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当时,瑞典是北欧最强的国家,雄踞波罗的海,芬兰湾,宣称波罗的海是瑞典的内湖,经济强省,18岁的皇帝,查理十二,好战,军队强大。1700年8月20号,展开北方大战。1700年,是彼得大帝,军事生涯的一次走麦城。查理十二,迅速击败丹麦,又迅速战败纳尔瓦的俄军,彼得大败。纳尔瓦大战,瑞典大捷,举国欢庆,查理十二制作勋章,彼得站在火炮旁,附言 --彼得大帝站着取暖。另一面,俄军丢盔卸甲的情境----彼得大帝一败涂地,哭哭啼啼。而彼得总结教训-------《在北方大战史》中写道----至此惨遭不幸的时刻,吾人应力戒苟且之习气,

自强不息,苦练杀敌本领。征集新兵,发展军事工业,没有炮,要每3个教堂交出一口钟,制作大炮,一年后就制造了300门炮。接下来几年陆续在波罗的海沿岸击败瑞典军队,并在此进攻纳尔瓦,报了一箭之仇。1709年,查理十二准备进攻莫斯科,------波尔塔瓦大战。彼得,充分做好战前准备,构筑十面多面堡2、 决定性的时机,使用预备队。---理智和艺术,要比人数众多的军队取胜把握更大。反攻开始,投入9个预备队,一举歼灭瑞军。查理十二身受重伤。普希金在诗歌《波尔塔瓦》中极致歌颂之词。终于,1721年,长达21年的北方大战,以彼得胜利告终,双方签订协议,俄国终于自由出入波罗的海。1721年10月,沙皇俄国,成为俄罗斯帝国,一跃成为欧洲列强之一,彼得被冠以彼得大帝,祖国之父的称号。

帝国是对领土非常辽阔,统治或支配民族众多,拥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的通称。帝国一词并没有非常精准的科学定义,使用十分混乱。

帝国和王国都是君主国,之间的区别在一般人看来不是特别明显,但它们之间大致的区分标准却是有的。 所谓帝国,指的是以皇帝为君主的国家,一般领土广阔,常常拥有属国,并在一个文化区域内占支配地位。 在欧洲,最早只有一个文明区域,所以也只有一个帝国----罗马帝国。后来随着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灭亡 教廷分裂,形成了两个文化区域,于是就同时有了西欧天主教区域的神圣罗马帝国和东南欧正教区域的拜占庭帝国。 在远东,则有以中国皇帝为君主的华夏帝国。一般来说,华夏帝国的皇帝只有一个,不过也有例外,当中国处于分裂的时候中国可能同时有几个人自称为皇帝。然而,这些皇帝之间一般是不能互相承认的,并且当其中的一个皇帝向另一个皇帝称臣的时候,这个皇帝就必须去掉帝号,改称为王。

圣彼得堡创立

纳尔瓦大捷后,瑞典忙于同波兰大战,彼得趁机占领一些波罗的海沿岸城市,1703年5月16号彼得在涅瓦河沿岸一个沼泽地上建造了一座城堡-----圣彼得堡。9年后1712年,迁都彼得堡,朝廷反对,因为圣彼得堡在西北角,离莫斯科太远,他的夏宫建造在边境线上,简直就是一片海港。彼得内心------宫殿直通大海,一道水渠让海里的船只直通到宫殿下面,当时欧洲强国是法国,彼得夏宫中轴线的处理和凡尔赛宫相近。水渠起点处的雕塑是海神形象,水渠直接通向芬兰湾,面对欧洲,表达了彼得,及俄罗斯民族对海洋,对外界,对西方的向往。彼得如愿以偿,在俄罗斯人心中,彼得堡是辉煌的象征,文明的起点。广场上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献给彼得大帝的纪念----青铜骑士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刚毅,前蹄扬起,仿佛要踏破一切罗网,马蹄向西方,象征向往西方世界文明,以及踏足西方强国的渴望和决心。后蹄踩着一条死蛇,象征,踏碎落后的影子。雕像象征腾飞的俄国。

改革-----1.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支持民族工业,1714年,颁布法令,凡是国内可生产的产品,对进口同类商品,提高关税。

军队,强大兵力,陆军达20万,48艘战船,28000名官兵的武装力量。

建立文化教育体系。规定贵族必须上正规学校读书,不读书不得有贵族的权利,甚至不许结婚,,-------俄罗斯欧洲化。

与太子纠葛

太子母亲是是沙皇第一任妻子,受沙皇冷落。太子因此不被喜欢,太子不上进,嗜酒如命,放浪形骸,1716年,大帝命太子,,要么洗心革面,要么当修饰,但太子逃到奥地利,彼得大怒,将儿子遣送回国,下令处死。没有行刑,暴亡。

立小皇子为太子,但小皇子暴亡,再无儿子。晚年彼得重病,却是工作狂,终于1725年,来不及说完遗嘱,去世了。没有男嗣,由妻子凯瑟琳------叶卡捷琳娜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