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详解 下载本文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详解

; ; ; 。

[分析] 本题要从力学方面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圆环刚开始运动时,mg=F=KV,竖直方向圆环将不受弹力,圆环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0,(B)正确;圆环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mg=F=KV,得:V=mg/K,

利用动能定理:-Wf= mv/2-mv0/2 ,得:Wf=

2

22

(C)正确。

若圆环最终静止,根据动能定理:-Wf=0-mv0/2,可知: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mv0/2,故(A)正确; [解答] (A)、(B)、(C)

3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0、Rl 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 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 、 Ul 、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的变化量分别用△I、 △Ul和 △U2和△U3表示,则在滑片P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2

(A)Ul/ I不变,△Ul/△I ; (B)U2= Ul+ U3; (C)U3/ I不变,△U3/△I不变 ; (D)

[分析] 对于一个定值电阻而言,存在这样的关系式:R=U/I=△U/△I,据此结论,本题在考试的时候其实是很容易得满分的,一眼就可看出(A)正确,(B)、(C)是完全错误的,由于是多项选择题,故(D)正确。

分析(D)为什么正确呢?原来还有一个关键的定值电阻R0,将R1和R2看做一个整体和R0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易知△U0=△U3,再将R1和R0看做一个整体与R2串联,

17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详解

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易知[解答] (A)、(D)

37.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 O 点,另一端可自由伸长到 B 点。今使一质量为 m 的小物体靠着弹簧,将弹簧压缩到 A 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在水平面上运动到 C 点静止,已知 AC = L ;若将小物体系在弹簧上,在 A 点由静止释放,直到最后静止,小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为S,则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

(A)S>L; (B)S=L; (C)L/2<S<L; (D)S≤L/2。 [分析] 本题关键是要分析物体最终是在哪一点停下来的:

1.当物体最终在B点停下来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以理解为弹簧不贮存弹性势能,则能量全部克服摩擦力做功,和题干中描述的运动相同,S= L,故(B)正确

2.当物体最终不在B点停下来,而此时弹簧的弹力又刚好小于静摩擦力时,不论是在B点的左边还是B点的右边,弹簧都将处于伸长或者是压缩状态,即理解为弹簧贮存一部分弹性势能,即能量没有完全消耗,故S<L,(C)、(D)是否都是正确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功能关系的角度定量来分析,分析过程如下,供您参考!

设AC的长度为L,AB的长度为L1,物体最终停下来的那一关键点为D点(图中未画出),不妨设BD的长度为L2,小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为S。 小物体未系在弹簧上时对于整个过程有:

μmgL=KL1/2---------------------------①

小物体系在弹簧上后对于整个过程有:

KL1/2=μmgS+ KL2/2--------------------②

①、②两式联立,消去中间量μmg,得到关于S的表达式 S=L-(L L2)/ L1

认真观察这一表达式后,我们可以画出S-L2的图像,发现它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且定义域L2的范围一定是0≤L2<L1(千万注意L1不能取等号) 最后我算了一下:

当L2=0时,S=L,故(B)正确;

18

2

22

2

2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详解

当0<L2<√2 L1/2 时,L/2<S<L,故(C)正确; 当√2 L1/2 ≤L2<L1 时,S≤L/2,故(D)正确; [解答] (B)、(C)、(D)

证明:设AC的长度为L,AB的长度为L1,物体最终停下来的那一关键点为D点(图中未画出),设BD的长度为L2,因为它一开始肯定要回到B点且经过B点还要向右运动,这里我认为有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它往右最远绝对不会到达C点,也不可能往右到达B点右侧L1处,最远也就是我们设的长度L2,接下来它可能停下来,也可能改方向向左走,这个不要去分析!

不论如何运动一定有:L1+L2≤S(注明:等号代表它在L2处停下来,小于号代表弹力大于此时的摩擦力,它改方向向左走) 若(D)S≤L/2选项成立,则有: ∵L1+L2≤S≤L/2

∴L1+L2≤L/2,移项可变为L2≤L/2- L1--------------------①

若(D)S≤L/2选项成立,(根据最开始的那个关于S的表达式)则有: L-(L L2)/ L1≤L/2,可解出L2≥√2 L1/2-----------② 综上所述:√2 L1/2≤L2≤L/2- L1;

不等式中间的L2不要看,则:√2 L1/2≤L/2- L1 解得:L1≤L/(2+√2),则:L1≤0.293 L 故(D)选项不可能出现您所假设的那种可能。

38.如图所示,两根细绳的一端与质量为 2 千克的小球A相连,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竖直墙面上 B 、C 两点,若对小球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成θ= 60的拉力F ,使得细绳都能伸直,此时, AC恰好水平,与AB的夹角也为θ= 60,关于拉力 F 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0

0

2

2

(A)最大值为 20√3 牛 ; (B)最大值为 40√3 /3牛; (C)最小值为10√3 牛 ; (D)最小值为20√3 /3牛。

19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详解

[分析] 设AB、AC绳中张力分别为TB和TC,则有:

竖直方向 TB Sinθ+F Sinθ=mg 解得:TB=2√3 mg/3 -F

当AB绳张紧时,TB≥0,则F≤2√3 mg/3 代入数据可得:F≤40√3 /3牛; 水平方向 F cosθ= TB cosθ+TC

当AC绳张紧时,TC≥0, 则F≥√3 mg/3 代入数据可得:F≥20√3 /3牛 [解答] (B)、(D)

39.细绳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一个密度分布均匀的球相连。现用手托住球,让球紧贴墙面,保持细绳上有一定的张力,让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绳与小球的连接点恰好在球心的正上方。考虑到一般情况下,摩擦因数μ均小于 1 ,则在将手拿开的一瞬间( )

(A)小球可能会平衡 ; (B)小球一定不会平衡; (C)小球可能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D)小球一定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分析] 第一次做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来不急,想当然了,误认为可以平衡,我错了! 判断物体是否可以平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如果在将手拿开的一瞬间,物体能够平衡,那么受力情况将会是如下图所示:物块受到自身的重力G,竖直墙面对物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我们称之为约束力(或全反力)及细绳上的拉力F拉,满足共点力的平衡,根据摩擦角的概念(即约束力(或全反力)与弹力方向的夹角为θ,容易发现θ=45,而摩擦因数μ=tanθ=tan45=1,与本题中一般情况下,摩擦因数μ均小于 1条件不符,故小球一定不会平衡,且小球一定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0

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