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上,来分析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社会问题分析之中。并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促进本专业各门课程的互动与融合。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心系民生疾苦的专业精神。

【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学生实际操作及各类实训完成教学任务。 【考核方法】卷面考试占80%,日常考评占20%(包括实训、提问、作业等)

第一编 社会问题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问题概述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概念、掌握界定社会问题的条件及过程,并能理解运用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

1、界定社会问题的条件

2、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的区别

第一节 社会问题界定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1、学者对社会问题概念不同的理解 2、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定义

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第一,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第二,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第三,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 第四,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第五,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第二节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一、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 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6、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二、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一) 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 第一,它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 第二,它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 第三,它具有多样性和周期性。 第四,它具有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二)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表现在: ①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 ②性质不同。 ③表现形式不同。 ④涉及范围不同。

⑤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不同。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一、 社会病态论(即社会病理学)(Social Pathology)

第 1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从社会病理学的观点来看,所谓社会问题就是违背了道德期望。造成社会问题的最大原因即是社会化过程的失败。认为社会问题是由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社会化失败的结果造成道德腐蚀,而解决办法则是施以道德教育。社会病理学观点是美国早期社会学者对社会问题思考后作出的整理,它来自于有机体类比,基本上关心的是社会的疾病或社会的病态,认为凡是妨碍正常社会机能的人们或情况皆可视为社会问题。 二、社会解组论(Social Disorganization)

社会解组就是失去规则。解组的三种形式是:无规范,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现存的社会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有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规则同时并存,使人们无所适从;崩溃,即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行动或者符合一方的期望,却也可能同时违背另一方的期望。 造成社会解组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变迁,最强有力的变量是工业化、都市化、移民、科技发展等。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文化脱节”(cultural lag),说明当这种文化脱节影响到大多数人时,就成了社会问题。 三、价值冲突论(Value Conflict)

社会问题是某些群体的价值不能肃容共存的社会状况,而这些状况使群体中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嗲起大众来采取行动。这一观点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区是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兴趣,他们发现彼此是相互对立的。一旦对立具体化变成了冲突,社会问题便因而产生。 四、行为偏差论(Deviant Behavior)

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违反规范期望,其行为或状况脱离规范者即是偏差。偏差行为的原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初级群体中。限制学习所谓传统方式的机会,增加对偏差方式的学习,限制获取合法目标的机会,产生紧张、压迫感,并且导致以偏差方式来解除这些感觉,这些是造成偏差行为的重要背景。其主要代表是罗伯特.墨顿。

五、标签论,亦称标示论(Labeling Theory)

这一理论认为某些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为受到大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而社会反应只有在宣称的行为或状况被确认之后才可能发生。标示论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一是改变定义,二是消除指称所能带来的利益。

六、其他关于社会问题较有影响的西方理论 经济制度论、社会冲突论、综合要素论等。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问题的定义? 2、界定社会问题的条件有哪些? 3、说明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4、说明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之处。

第 2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了解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教学重点】

1、社会问题的特征 2、社会问题的类型

3、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特征

一、社会问题的普遍特征

1、绝对性——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社会形态、没有一种社会制度不存在社会问题。 2、客观性——社会问题的存在与否不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

3、复杂性——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是不同的。 二、社会问题的特殊性特征

1、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社会问题。 2、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问题。 3、群差性——对社会问题存在着矛盾性的判断。 4、综合性——社会问题成因的复杂性。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类型

一、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 1、结构性社会问题。 2、变迁性社会问题。 3、越轨性社会问题, 4、道德性社会问题。

第三节 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的关系

1、社会问题是传统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 3、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二、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的事业与一门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学科,是以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为基础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工具。

三者的关系是,社会学是认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技术与措施。

三、社会问题与政治学的关系

1、社会问题的判断与界定,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及政治观点有关。 2、对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于政治行为。 四、社会问题与经济学的关系

五、在社会问题上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1、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力量相结合的方针。 2、坚持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针。 3、坚持整体协调,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社会规律性原则。 2、社会规范性原则。 3、社会公众性原则。

第 3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4、社会效益性原则。 5、社会进步性原则。 【复习思考题】

1、社会问题有那些特征?

2、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和具体原则有哪些?

3、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这三门学科的关系如何? 4、社会问题与社会调查方法有何关系,如何理解?

第 4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三章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有正确的态度,并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理解掌握当前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及特点。 【教学重点】

1、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 2、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第一节 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

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绝对的,没有社会问题是相对的。 二、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难点

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其社会环境有关,中国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是否与社会制度有关? 我们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是:

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着的。

2、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发展中的制度或还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制度,因而矛盾或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3、许多社会问题并不与社会制度有着直接的关联。

第二节 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现代化总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各种新与旧的混合是转型社会的突出性质,特征为:①异质性。各种差异的行为、观念、规范、制度同时并存,新身份与旧角色并存。②形式化。大量规则、法令、条文失去实际控制功能,原则界限不清并可能相互矛盾,组织运行的效率降低” 二.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 1.群体结构的重组

(1)原有的阶级基础上分化出新的阶层。 (2)新生的阶层发展较快。

(3)不同阶层、利益群体间的社会差异将有所扩大。 2.组织结构的变形

改革以来,伴随着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形,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 3.社区结构转化 4.制度结构转换

在转型期出现制度松散状况,使群体、个体的活动具有更大的空间,在发挥自主性和更具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无序现象及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使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5.意识形态结构转变

转型期价值观念由单一取向到多元取向;社会成员独立思考、自我抉择的自由度增加;第三,新旧观念冲突剧烈。

6.社会机制转换

但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两种社会机制的并存交替,特别是新的机制还不能完全达到成熟的整合状态,以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为主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而在很多方面出现了新旧两种机制双轨并存的情况。

第三节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突现

一、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的特殊性

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结构在加速变迁中产生的影响社会运行与社会生活的诸种社会矛盾与困扰。原有的社会结构在较长的生长期内已经较为成熟。

当然,传统社会结构的成熟性不等于优越性,这种成熟性已呈现出某种僵死性,蕴含着弊端与不合理性,引发了改革的冲动与压力。

二、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1、交错性。 2、伴生性。

第 5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3、复杂性。 【复习思考题】

1、怎样正确看待社会问题?

2、如何理解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3、就当前的社会腐败问题说明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第 6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四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教学目的】本章第1、4节为学生自学内容,2、3节为教授内容。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 【教学重点】 1、整体性观点 2、群体性观点

研究社会问题要有方法论指导。方法论主要体现在研究社会问题的视角上,即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特殊角度上,主要有:透视性观点、整体性观点、群体性观点及客观性观点。

第一节 透视性观点

一、要看到社会问题的隐功能

隐性功能是没有被预料、没有被认识的”研究隐性功能是社会学者最能发挥所长的领域,也是社会学者在理论上最可能有所收获的研究领域。 二、要透视社会的内幕

社会生活中还有大量无形的内幕,如政治活动中的秘密契约,经济活动中的秘密利益交换,犯罪团伙中的秘密规范,色情场所的秘密联系方法,社会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许多不易公开的、在隐蔽场合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而这种隐蔽性活动正是产生大量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透视社会内幕从方法论角度讲就是要通过假象透视社会现象的真相和本质。三、要看到社会的另一个侧面

要揭露它们,把握阴暗社会层面的规律。研究社会问题就是揭露社会黑幕,又是在建设社会光明。 四、要透视社会生活的多重本质

透视性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是透过肯定性主题进而研究某些揭露性主题和丑恶现象,要求研究者透过假象看到真相,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消极看到积极,透过黑暗看到光明。

第二节 整体性观点

整体性观点是指在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时,要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要将影响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一、社会是一个整体

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病态,一种社会问题不会局限在某个狭隘的领域,仅仅是社会的某个方面出了问题,它往往是由于整个社会结构、社会机制方面的不协调而引起的。

二、任何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到社会整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

整体性方法论要求我们避免研究上的误区,其一,在横向考察中,如果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象从社会整体中抽取出来,割断它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则不能揭示这一现象的规律。其二,在纵向考察中,考察的视野局限于现阶段社会问题增长的具体表象,而未将导致社会问题增长的因素与制约社会问题产生、存在的深层次社会原因相联系,或者忽略了决定性层次的原因所具有的根本性的、稳定性的制约作用。 三、社会整体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四、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社会整体性观点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具有全面性,不要从单视角出发,只看到问题的某些方面而遗漏了另一些方面,仅仅看到了局部而忽视了全局,仅仅照顾了部门而忘却了全体。

第三节 群体性观点

群体性观点是指我们看待社会问题时,不是把它看做个人的问题,而是群体的问题,在观察问题时要超越个人,要研究群体的结构、属性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 一、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社会不是由单个个人构成的,而是由群体组成的。 二、观察社会时要超越个人

研究社会问题时要跳出个人狭小的范围,一是要看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二是要看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

三、要研究群体结构

这一观点要求我们要看到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是由影响其生存的社会背景决定的。观察社会问题时要有穿透力,穿透个人所在的群体,穿透群体所在的社会环境。

第 7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四、群体的特性独立于个人的属性

是群体的特性决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而不是个体的意志左右群体的属性。我们在研究中必须将个人置于他所属的特定群体之中,用特定的群体属性来俯视个人的思维和行为,从而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个人的所作所为。

第四节 客观性观点

一、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问题

二、摆脱个人狭隘的情绪、经验与偏爱,客观地表达各种发现 三、保持陌生人观点 四、保持价值中立观点

五、避免地方性观念。把世界作为整体来看待 六、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复习思考题】

1、用群体性观点怎样看待青少年犯罪现象?

2、在社会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如何保持价值中立?

第 8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五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本章所涉及到的方法已经学过,在此让学生巩固掌握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1、收集资料方法的选择 2、提出假设及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一、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 第一,全面调查。 第二,重点调查。 第三,抽样调查。 第四,个案调查。 第五,观察法。 第六,访谈法。 第七,问卷法。 第八,实验法。

第九,社区考察。这是一种运用多种社会研究方法,对一个社区中的某类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1、文献法。 2、统计法。 3、比较法。

第二节 社会问题研究模式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社会问题研究课题。 (2)初步探讨。 (3)提出假设。 (4)概念界定。

二、实施阶段 (1)选择研究方法。 (2)收集资料。 (3)分析结果。 (4)作出结论。 【复习思考题】

1、对我国的流浪儿童这个概念进行界定。

2、举例说明在实际研究社会问题过程中,如何运用社区考察法?

第 9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二编 具体的社会问题分析 第六章 不良青少年问题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不良青少年的理论研究成果,掌握不良青少年的群体特征及类型。 【教学重点】

1、不良青少年的特征

2、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种类

第一节 不良青少年问题现状

一、不良青少年问题的定义 (一)定义

不良青少年问题主要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在社会化的具体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良社会亚文化影响,产生了不为社会主文化所认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因此而造成的对特定的社会刺激不能给予合适的、正确的反应。

(二)不良青少年的特征

第一,是非不分,缺乏判别能力。 第二,遵纪守法观念薄弱,

第三,怀疑社会教育,存在普遍的不信任感。 第四,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二、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种类 1、青少年校园越轨。 ①厌学、逃学。 ②偶像崇拜狂热。 2、青少年涉毒越轨。 3、青少年性越轨。 4、青少年团伙越轨。 5、青少年强索。 6、网络越轨。

第二节 不良青少年问题原因

一、国外关于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理论 (一)心理分析理论。 (二)社会控制理论。 (三)差异交往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五)权利控制理论。

二、关于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越轨行为问题的形成有自己特殊的原因:

1、青少年越轨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迅速发展到成熟的过渡阶段。 2、家庭教育的不足与失误。 3、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

第三节 宏观对策与微观措施

一、宏观对策

1、加强制定青少年政策,切实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 2、加强青少年教育,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3、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 二、微观措施 1、家庭。

第 10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2、学校。 3、社区。

【复习思考题】

1、在学校中如何加强对不良青少年的教育? 2、怎样预防不良青少年问题的产生? 【作业】

1、对大学校园中存在的逃课现象进行描述,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第 11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七章 婚姻家庭问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婚姻家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对离婚、家庭暴力等问题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1、离婚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3、关于家庭婚姻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婚姻家庭概述

一、婚姻、家庭概念 二、婚姻家庭问题概况 1、离婚率上升。 2、违法婚姻增多。

3、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 4、家庭暴力。

三、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婚姻和家庭问题中涉及的很多统计数据,在世界范围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绝对数量看却达到了世界之最。 2、“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

3、婚姻和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四、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 1、社会学学派。 2、人口学学派。 3、经济学学派。 4、心理学学派。 5、生理学学派。

第二节 离婚问题

一、离婚问题

离婚意味着婚姻解体,家庭解组。 二、离婚原因分析 1、观念变化。 2、人口因素。

3、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完善。 4、理想婚姻与现实的差距。 5、妇女地位的提高。

6、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 7、社会为离婚设置的法律障碍减弱。 三、离婚问题的对策

第三节 家庭暴力问题

一、家庭暴力概述

二、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和特点

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的家庭暴力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行为的隐蔽性;二是时间的连续性;三是后果的严重性;四是手段的多样性。

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家庭这个私生活空间,隐蔽性很强,真正主动反映到司法机关的较少。 三、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

1、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的影响。 2、社会宽容的助长。

3、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偏低。

第 12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四、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的对策

第四节 重婚纳妾问题

一、“包二奶”问题 二、“包二奶”泛滥的社会后果

1、严重违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败坏社会风气,冲击一夫一妻法律制度。 2、严重破坏计划生育政策,产生大量的社会隐蔽人口。 3、败坏党风,引发官员以权谋钱,造成腐败现象。

4、导致家庭恶性案件增多,引发大量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三、“包二奶”现象的原因分析 【复习思考题】

1、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的对策有哪些/ 2、怎样正确看待“包二奶”现象? 3、婚姻与家庭是种什么关系? 【作业】

1、分析丁克家庭或空巢家庭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原因。

第 13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八章 老年人问题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我国当前的老年人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做深入地研究。 【教学重点】

1、老年人问题产生的原因 2、老年人问题的状况 3、解决老年人问题的建议

第一节 老年人问题的涵义

一、几个基本概念 老年人。“老年人”是指年龄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从而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是60岁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老年人问题。老年人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老年人问题。 二、老年人问题的背景及成因 (一)背景。

1、是人口老龄化。 2、是社会政策环境。 (二)成因。

老年人问题的宏观成因是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家庭问题的增多则是老年人问题的微观成因。

1、劳动契约制的普及和退休制度的实行,使得大多数人不再像传统社会一样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和依靠家庭养老。 2、生育观念的转变、节育措施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3、家庭结构的变迁形成了更多的老年空巢家庭和孤独无依的老人。

4、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得许多人一生要迁移多个地方,也给照料老年人带来不便。 5、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老年人失去了传统社会中的知识权威地位。 三、人口老化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人口老化速度快。 2、老年人口数量多。

3、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节 老年人问题状况

一、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问题。 二、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问题。

(一)老年人健康状况有几个特点:

1、高年龄组比低年龄组的健康状况要好。 2、男性普遍好于女性。

3、脑力劳动者好于体力劳动者。 (二)老年人的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低 三、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 (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 1、生理状况 2、心理状况 3、物质条件 4、人际关系

(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带病期长,健康预期寿命短。

第 14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2、住房状况。 3、婚姻状况。

4、老年人的娱乐生活状况。 四、老年人的家庭生活问题。 1、生活照料方面。 2、精神慰藉方面。

五、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问题。 1、个人素质。 2、家庭条件。 3、社会环境。

六、老年人的社会代际关系问题。

第三节 解决老年人问题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 2、推进农村社会化养老。 二、完善家庭养老方式

1、将社会保障政策与家庭养老方式相结合。

2、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尊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 3、由政府和社会结合共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 三、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1、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

2、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和保健服务。 3、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和再学习条件。 4、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5、组织老年人投身社区服务,实现老有所为。 【复习思考题】

1、老年人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2、老年人问题的状况如何?

3、解决老年人问题的对策有哪些? 【作业】

1、针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第 15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九章 失业问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的种类、产生原因,掌握失业群体的特征,及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教学重点】

1、失业的定义及指标体系 2、失业产生的原因

3、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失业问题概述

一、失业的定义 二、失业指标体系

就业和失业的指标体系应该有三个层次的指标构成:

第一层次的指标是对一个国家总人口中适合劳动的人口进行界定;

第二层次的指标是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人口; 第三层次指标是将劳动力人口划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三、失业的种类 1、磨擦性失业。 2、季节性失业。 3、技术性失业。 4、结构性失业。 5、周期性失业。

中国失业的类型还包括: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失业状况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中国城镇的失业状况: 1、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登记失业率再创新高; 2、城镇下岗职工人数迅速增加; 3、城镇隐性失业率极高。 五、失业群体的特征 1.个体特征 2.失业状况构成 3.失业原因构成

第二节 失业的原因

一、劳动力供给状况 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

2、城镇企业富余人员的释放。 二、劳动力的需求状况

影响劳动力需求主要有两个因素: 1、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2、产业结构变动因素。 三、就业观念

下岗、失业工人对自营就业持否定态度,自主创业意识比较薄弱,也不愿去外地就业。这些都妨碍再就业问题的解决,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暂时困难。

第三节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宏观政策

1、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2、控制人口增长。 3、降低劳动参与率。 4、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第 16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 区

1、登记失业,全面了解社区内失业状况。 2、社区作为职业中介,推进就业。 3、组建劳动服务公司。

4、社区还应对其下属用工单位违法用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其整改,保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利。 三、个 人

1、良好的素质、知识和技能

2、转变就业观念也是实现就业的关键。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城镇职工的下岗现象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失业? 2、下岗、失业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3、社区能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哪些资源和支持? 【作业】

1、试分析当前阻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2、就当前大学生就业意愿问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作以简单的分析。

第 17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第十章 贫困问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城镇及农村中的贫困群体生活状况,理解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反贫困的措施。 【教学重点】 1、贫困的内涵

2、农村贫困群体的贫困原因 3、城市贫困群体的贫困原因 4、中国现阶段反贫困的基本目标 5、现阶段城市反贫困措施

第一节 我国当前的贫困状况

一、贫困的概念与类型

贫困的内涵:

(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二)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 (三)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 (四)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 (五)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二、农村贫困群体的状况

1、贫困人口依然有一定规模。 2、返贫率较高。 3、特困的顽固性。

4、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 三、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目前,城市贫困人口对生活的现状普遍不满意。

值得引起警惕的是,虽然城市还没有出现典型的贫民窟,但为数不少的“棚户区”已在许多大城市的城郊结合部产生,任其蔓延下去,有演化为贫民窟的可能。

第二节 贫困的原因

一、农村贫困群体的贫困原因 1、自然环境原因。 2、经济原因。 3、政治体制原因。 4、救助方法原因。

二、城市贫困群体的贫困原因 1、亏损和双停企业的效益下降。 2、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因素。

3、失业和提前下岗者遇到的生活贫困。

第三节 反贫困的措施

一、反贫困措施的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战略: 1、人力资本投资。

2、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

3、人口控制、资源与环境保护。 4、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反贫困措施

第 18 页 共 19 页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案

(一)反贫措施 1、制度性扶贫。 2、开发性扶贫。 3、集中性扶贫。 4、社会性扶贫。 5、开放性扶贫。

(二)中国现阶段反贫困的基本目标 (三)中国反贫战略的5项指导原则 二、现阶段城市反贫困措施的构建 (一)城市扶贫政策 1、最低工资标准 2、居民生活补助标准 (二)在发展中促进就业

为达到在发展中促进就业的目的,政府需要: 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2、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辟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 4、提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三)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机制。 (四)下岗失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

(五)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政策也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措施。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城市贫困群体的贫困原因。 2、农村反贫困的措施有哪些?

3、现阶段城市反贫困的措施有哪些? 【作业】

1、针对大学生校园中的贫困学生,设计一份调查提纲,并进行访谈,探讨帮助他们克服贫困现状的可行措施。

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