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下载本文

3、参与式管理是党的 在组织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B.群众观点 C.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观点 D.实事求是的观点

4、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

A.熊彼德 B.麦克格雷戈 C.马斯洛 D.爱尔德弗 5、激励是没有终点的,领导者应该奉行 的原则。

A.过程激励 B.物质激励 C.目标激励 D.连续激励

6、尊重需要指的是人的一种 的心理状态。

A.自尊 B.自尊、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 C.被别人尊重 D.尊重别人 7、协调的主体是 。

A.组织 B.领导 C.下属 D.群众

8、在领导人际关系协调中,第一位的是 。

A.同级或组织之间的协调 B.上下级之间的协调 C.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协调 D.领导与领导的协调

9、 兼顾公平与效益的重要手段。

A.工作协调 B.人际关系协调 C.要素协调 D.利益协调 10、实行仲裁,必须根据 来进行。

A.功能最佳原则 B.平衡原则 C.公平合理原则 D.利益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领导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

A.协调关系 B.确定目标 C.设置机构 D.配置资源 E.使用人员 2、领导在确定组织目标时应遵循 。

A.互惠原则 B.对等原则 C.随机原则 D.评估原则 E.选择原则 3、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激励是一个 的动力过程。

A.刺激需要 B.引发行为 C.满足需要 D.实现目标 E.解决冲突 5、领导人际关系协调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 。

A.上下级之间的协调 B.同级或组织之间的协调 C.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D.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协调 E.领导与领导的协调 6、 领导的工作协调包括 。

A.不同工作的协调 B.工作分工的协调 C.领导目标的协调 D.政策协调 E.时间的协调

7、领导者对施控对象实施控制的形式主要有 。

A.规范控制 B.组织行为控制 C.个人行为控制 D.正式组织控制 E.非正式组织控制

8、领导控制的施控对象包括 两类。

A.组织系统 B.领导者 C.环境系统 D.被领导的组织成员 E.人机系统 9、行政手段具有 的特点。

A.强制性 B.功能性 C.直接性 D.单一性 E.灵活性 10、法律手段具有 的特点。

A.强制性 B.协调性 C.普遍性 D.多变性 E.稳定性 11、经济手段具有 的特点。

A.平等性 B.随机性 C.有偿性 D.间接性 E.直接性 三、判断分析题

1、 领导组织活动中的配置资源主要是指物质利益的分配。

2、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组织成员的需要必须予以一次性的充分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3、 领导协调的基本目的是解决组织冲突、理顺组织的内外部关系。

四、名词解释

1、组织2、组织资源3、激励4、协调5、领导控制6、自控7、弹性控制幅度

8、前馈控制9、反馈控制10、外在控制11、内在控制12、直接控制13、间接控制 五、简答题

1、简述领导组织活动的基本内容。

2、领导在进行组织活动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领导在进行组织活动时怎样兼顾公平与效益的关系? 4、领导在进行组织活动时可以运用哪些整合方式? 5、以手段和要素作为划分标准的激励类型有哪些? 6、怎样有效地运用榜样激励? 7、怎样有效地运用许诺激励? 8、简述领导组织的基本方法。 9、简述领导协调的基本方法。 10、简述领导控制的基本手段。

六、论述题

1、领导者怎样合理、科学地确立和实施组织目标? 2、领导在协调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试论领导协调的意义。 4、试论领导控制的基本原则。

8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C 5、D 6、B 7、B 8、B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ADE 3、ABCDE 4、ABCD 5、ABD

6、ABCDE 7、ABC E 8、AD 9、ACD 10、ACE 11、ACD

三、判断分析题

1、错。领导的组织活动在配置组织资源时,最主要的是权力的分配。因为组织的力量是要依靠权力来体现的。

2、错。对组织成员的需要不能一下子全部满足,因为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即某种需要一旦满足也就不再是一种优势需要了,要激励就必须有新的刺激。

3、对。协调是领导的基本职能,协调的目的就是解决组织冲突、理顺组织的内外部关系。只有通过协调,才能合理调节组织内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使组织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实现组织资源的最佳配置;只有通过协调,才能取得组织成员的共识,保证组织内部的思想一致、行动统一,从而使组织保持和谐、稳定和有序;也只有通过组织协调,才能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名词解释

1、组织指领导的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内容主要有:确立目标、设置机构、确立规范、配置资源和使用人员等。组织工作是实现领导目标的必要保证。

2、组织资源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或只有通过组织才能得到的社会资源,它包括物质利益、地位-声望、权力、特有的知识技能、荣誉和安全感以及某种感召力等等。

3、所谓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即通过某些刺激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并表现在行动中,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按照西方行为科学的理论,激励是通过需求满足的方式引发行为,并促进行为以积极状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 4、协调就是及时处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避免矛盾和问题的激化和恶化,使各种关系处于正常状况。

5、领导控制是指领导者为使被领导成员的行为符合领导目标,通过监控、校正和引导等方式,以保证组织在实现领导目标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和有序运动,防止组织运行的失控和组织的瓦解,从而高效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控制形式。

6、自控是指被控制对象在一定的控制机制作用下,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期获得最佳工作效率。

7、弹性控制幅度指围绕控制标准,允许被控对象灵活变通行为存在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确定恰当合理的弹性幅度的关键,是解决控制界线问题,即那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

8、前馈控制又称\事前控制\。它是领导者对执行计划准备阶段所进行的控制,是一种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面向未来的控制。

9、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它是领导者在行动和任务完成之后,用检验的结果与原订目标、计划标准进行比较,以作为制定新的指令和再输出的依据的一种控制方式。

10、外在控制是一种\硬约束\,指领导者通过改变或强化被控对象的外在约束力(如法规、制度、政策等)。来支配和驾驭被控对象的一种领导控制方式。

11、内在控制是一种\软约束\,它是领导者通过调整或强化被控对象的内在约束力,来支配和驾驭被控对象的领导控制方式。

12、直接控制是领导者直接向被领导者发出指令,以约束被领导行为的控制方式。 13、间接控制是指被控对象不是直接从领导者那里接受控制指令,而是按照领导者制定的政策、制度和方针等,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一种方式。 五、简答题

1、 答: 领导组织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4点: (1) 确定组织目标或领导目标; (2) 设置机构;

(3) 确立规范和配置资源; (4) 使用人员。

2、 答:(1)集中式管理和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平等互惠的原则;

(3)目标管理和统一指挥的原则;

(4)现实力量和潜在力量相统一的原则;

3、答: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该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组织的一切重大事项应该通过平等的协商,兼顾各方面利益,尤其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搞平均主义。否则会挫伤大多数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4、答:领导在进行组织活动时可以运用的整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集中式的整合,即所谓\化零为整\。通过有机的组合,将分散的各种力量集中起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打歼灭战\。二是分解式的整合,即先对组织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然后在整合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整合后的各种力量,有组织地分散到各个不同的目标上去,?quot;麻雀战\。三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整合。即根据需要,在集中整合时注意分解整合,不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完全集中在一起,在分散整合注意集中整合,不要将所有集中的力量都分散下去,要留有余地,留有后备力和机动力。四是借力整合。即借助组织外部因素,如组织外部的人才、资金、物质、政策乃至各种关系来为组织内部的整合服务,以便更好地完成组织的目标。 5、答: 以激励的手段和要素作为标准,我们可以把激励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目标激励。这是一种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的激励机制。

②评判激励。评判激励是对人的某种行动作出一定的反应,或肯定的奖励、表扬,或否定的惩罚、批评,以及什么都不做的\沉默\。

③榜样激励。榜样是人的行动的参照系。作为领导者如果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