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第二版练习题 下载本文

任务。( )

3.教学就是上课。( ) 4.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活动。( ) 5.教学就是智育。( )

6.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 7.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材特点施教。( )

8.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形成清晰表象,因此,教学中直观教学手段用得越多越好。( )

9.班级授课制是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被各国普遍采用( )。

10.用谈话法和讨论法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所以,只要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就是启发教学。( )

1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12.非指导性教学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

13.为了提高质量,小学各年级布置的作业分量多些为好。( )

14.有人认为.备课就是读读教材看点参考书,只要自己懂了,就可以凭经验去上课了。( )

15.备课就是写教案。( )

16.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上课的延续。( ) 17.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补充和辅助。( ) 18.备课就是钻研教材与写教案。( ) 五、简答题。

1.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2.教学模式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一般结构是怎样?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4.什么是直观性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

5.什么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贯彻该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 6.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7.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什么?

8.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教学过程由哪些环节构成?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10.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哪些要求? 六、论述题。

1.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

2.讲授法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根据教育理论的要求,结合教育实习(或见习),谈谈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3.教师为什么要备课?怎样备课?

4.根据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习(或见习)的体会,谈一谈一堂好课的标准。 七、分析题。

1.分析下面的教学片段主要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

37

有一位教师在教《天鹅、梭鱼和虾》这篇寓言时,开始问道:“车上的东西重不重,它们拉车时使劲了没有?”学生根据课文做了完满的回答。接着又问:“既然车上的东西?不算重?,而大家又在?拼命?、?使劲?、?用力?地拉,车子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呢?”学生处于停滞状态,无人回答,于是,教师改变话题说:“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它们在拉车,究竟哪个拉得对,哪个拉得不对,你们能说清楚吗?”这一下讨论可热烈了,有的说:“天鹅拉得对,因为向上冲是有点向前的。”有的反驳:“往上冲车子会动的话,车上的东西不掉下来了吗?”有的说:“天鹅,梭鱼拉得都不对,虾是对的,它的姿势是向前的。”没等说完,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这时,一个学生问:“它们三个都对,因为它们是根据各自的特点来拉车。”有一个同学问:“既然它们都拉得对,车子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呢?”有的同学回答:“它们三个都拉得不对,一个往上飞,一个往后退,一个朝池塘游,方向不一致,车子当然不会动。”老师总结:“它们拉车犯了方向不一致的毛病,因此车子不会动。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只有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各行其是,是办不好事的。”

2、简析斯霞老师在教“笔”字时,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这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一天,斯霞老师在教“笔”字这个生字时,她拿起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回答:“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上“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下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接着,斯霞老师又问学生:“除了毛笔,大家还见过什么笔?”孩子们争着回答:“铅笔、圆珠笔、蜡笔??”这时老师举起手中的粉笔,孩子们敏捷地回答:“粉笔。”这样,“笔”字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有位刚踏上讲台的新老师,一心想上好课,他搜集了特级教师的教案,照上面的方法上课,他能上好课吗?为什么?

第八章 教学 参考答案: 一、解释概念:

1.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3.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4.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

5.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6.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7.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二、填空题:

38

1.基本途径 中心

2.学习能力 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

3.学生 间接 有领导 教育性

4.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 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 结构化和发现学习 范例教学

5.基本要求

6.持续、连贯、系统 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7.班级授课制

8.夸美纽斯 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 赫尔巴特 教学过程形式阶段 苏联教育学 课的类型和结构

9.单一 综合 一种教学任务 新授 复习 练习 实验 测验 组织教学 复习旧知识 讲授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

10.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小班教学

11.教师讲、学生听 讲述 讲读 讲解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12.理论联系实际 实习作业法

13.发现学习 探究――研讨法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 非指导性教学法

14.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和批改 课外辅导 15.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设计教学过程 三、选择题:

1.B D 2.A 3.B 4.B D 5.B 6.C 7.D 8.B 9.A 10.D 11.D 12.B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五、简答题:

1.小学教学的任务有:(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学模式的种类和其一般结构是:(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其一般结构: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检查;(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其一般进程: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3)折衷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其一般进程: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出资料→建立假设,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2)联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其一般进程: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己或人类的理解。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行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9

4.直观性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贯彻直观性原则应注意:(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5.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贯彻该原则要注意:(1)坚持正确的方向。(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3)实事求是。(4)讲究教学艺术。

6.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7.运用谈话法应注意:(1)做好充分的准备。(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8.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1)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2)课: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3)时: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

9.教学过程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中心环节是上课。

10.教师布置作业应遵循以下要求:(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目的要明确。(2)作业分量要适当,严格遵守国家规定。(3)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时间。(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地批改。

六、论述题: 1.(要点)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可以说,没有班级授课制,就会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2)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合作难以保证。 2.(要点)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优点: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缺点: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运用应注意: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讲究语言艺术。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3.(要点)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过程,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知识修养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