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15、《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标签

分类: 集体备课三年级语文 学科 语文 备课时间 2017.10.17 主备教师 贺民生 三年级 15 玩出了名堂 1.会认6个生宇。正确认读 “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使用教师 语文老师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教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法、谈话激趣法、体验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 教学多媒体课件 手段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玩出了名堂。 师:(板书:玩)说到玩,大家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许多美好的事情来,那你对“玩”有什么看法呢? 生1:生2:生3: ??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畅谈对玩的认识,是结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开展的,这个自然段带有议 复备记录 论色彩,并且是课文的总括。在此,由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师:大家对于玩都有自己的见解,可在日常生活中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他们的玩,玩出了大名堂。请大家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师板书课题,指“名堂”) 师:你知道什么是名堂吗? 生1 2 3 师:在词典中“名堂”有三种解释。(课件出示)在本文中,名堂是哪种意思呢? 生1:成就,结果 生2:花样。 师:在这里“名堂”到底是“成就”还是“花样”?在玩中又玩出了什么名堂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找到答案。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名堂”这个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模糊性。在此把词典上的释义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选择,可能学生的选择是多样的,但通过接下来的学习,通过对整篇课文的把握和理解,学生会对“名堂”在此处的意思会有正确而且深刻的理解。)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谁玩出了名堂? 生: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生:是怎么玩的? 生:玩出了什么名堂? (师随机板书: 谁?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 师:大家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设计意图:从题目展开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初读课文。)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一下标注,然后请教老师和同学。看看通过自己读课文,你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读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老师手指黑板上的问题) 讨论,交流: 生:课文讲的是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师板书:列文虎克)哦,课文讲了列文虎克的事情。 生:他喜欢玩镜片。??(板书:玩镜片)他的爱好是: 玩镜片 师:大家可真会读书,有了这么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课文,解决了学生最初的疑问,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为下一步解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师:通过学习,你对列文虎克了解了多少? 生自由汇报。 如果学生说到他的工作。 师:你能把这一部分读一读吗?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也来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出示2.3自然段) 生读。生汇报: 1:我知道列文虎克是看大门的。 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列文虎克吗? 师:正因为列文虎克的工作很清闲,他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你还读懂了什么? 2:知道他玩镜片,做成了放大镜。(板书:做放大镜) 师:他是怎么做的? 生读句子。(他把厚玻璃——书籍)。 师: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同学们,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 生:很认真,仔细,很有耐心。 师:说的真好,也就是说列文虎克是在很用心的玩。 (设计意图:此处抓住“列文虎克怎样磨镜片”让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列文虎克的玩不是简简单单的玩,而是很用心、很仔细的玩。) 除此之外,你还对列文虎克有什么了解? 讨论交流: 生:他发明了显微镜。(板书:发明显微镜) 师:他是怎样发明显微镜的?你能读一读吗?。 生:“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师:(出示文字)同学们,都来读读,看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师:从把两片放大镜简单的放在一起,到制作成一架显微镜。这个过程中列文虎克又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大家转动脑筋,大胆的想象一下。 生:备材料,做试验。他一次就能做成功吗?不是,不断地去试验,观察,发现问题还要想办法来解决。 师:是啊,他经过不断的思考,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才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真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设计意图:列文虎克从玩放大镜到制作成显微镜,中间其实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有观察,思考、动手、还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但是从文字中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这些必要的品质。所以,通过课件 和老师的设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设想制作过程出发,让学生体会列文虎克身上优秀的品质。) 除了这些,你还有其他的收获吗? 生:他还“发现了微生物。”(板书:发现微生物) 师:他是怎样发现的?你能给大家读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