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练习汇总 下载本文

C.齐、曹、宋、郑 D.狄、齐、楚、秦

3.“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的...

是( )。(B)

A.狐偃 B.司空季子 C.赵衰 D.贾佗

4.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将适齐。 适:适合。 .

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校:抵抗。 .C.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返回。 D.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 靖:使安定。 二、填空题

1.《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节选自《 》。(左传)

2.《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为“ ”。(春秋三传)

3.晋公子重耳之 ,晋人伐诸蒲城。(及于难也) 4.天将兴之, ?违天,必有大咎。(谁能废之) 三、翻译题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参考译文:如果托您的福,能回到晋国,一旦晋、楚两国演习军事,在中原遭遇,那我就先避让楚军九十里地。

四、简析题

1.对话是人物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文中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何作用?

参考答案:本题用意在于体会先秦散文语言简略的特点。对话尤其是人物语言表现的一个重要方式。如“重耳别季隗”中的对话可见重耳的儿女情长,同时也见出重耳内心的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的忠贞。重耳对妻子的信任不够坚定,然而自己说话又言不由衷。

2.流亡途中的重耳性格与心理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简而言之,重耳的性格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请参见关于重耳性格特征的分析。

《惊梦》

一、填空题

1.《惊梦》选自明代戏曲家 的传奇作品《牡丹亭》。(汤显祖)

2.《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

3. 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袅晴丝) 4.良辰美景奈何天, 谁家院!(赏心乐事) 5.则为你 ,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如花美眷) 二、选择题

1.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令人讨厌的意思。) ...A.“乱煞年光遍”:意谓使人眼花缭乱、令人讨厌的春光到处都是。 B.“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形容空虚、寂寞、无聊、苦闷的心情。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概括地描绘春天景色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D.“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牡丹花开太迟,难作春花之首,喻自己的青春被耽误。

2.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参看前后文可知,“三春好处”在此实喻指自己的青春美貌和情思。)

A.“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春香看出杜丽娘懒于添香、不愿刺绣,原因是“关情”。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作者巧妙地利用“晴丝”与“情思”的谐音,将春情寓于春景之中。

C.“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写杜丽娘的的羞涩、娇美之态,表现闺媛的微妙心理。

D.“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是写春光如此之美却无人发现欣赏。

3.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没有“心花怒放”,只有美丽青春被耽误了的幽怨和伤感。)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定,烦闷无端。 B.一番装扮之后,她感到兴奋,却又带着几分羞怯;她热切地向往新的生活,却又有所顾忌。因而言“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C.进园后,她感到自己正当青春妙龄,花容月貌赛过春景,则又心花怒放。 D.忽然传来了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杜丽娘情绪一落千丈,鸟儿的成双成对深深地刺激着杜丽娘,她怏怏而去,结束了游园。

4.对下列曲词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①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②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③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A.谐音 衬托 对偶 用典 B.双关 比喻 拟人 对偶 C.双关 衬托 通感 对偶

D.谐音 比喻 夸张 用典 三、简析题

1.杜丽娘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丽质天生,聪慧过人,热爱自然,热爱自由,情感丰富,追求个性解放。

2.《惊梦》一出在全剧中的艺术作用如何?

参考答案:《惊梦》一出表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为因梦生病直至伤春而亡的情节提供了可信的依据。这出戏构思新奇,匠心独运,此前的所有笔墨都是为它而巧作安排,此后的情节又都是围绕它而展开。可以说,无此一出,便无《牡丹亭》。参见教材P112 “评析”内容的第二自然段。

3.《惊梦》一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杜丽娘的心理与情感?

参考答案: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止来显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②通过景物描写,以烘托或反衬人物的情感心理;③通过直接倾诉和间接虚写的结合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

《老子》五章

一、填空题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写的 五千言又称《老子》,是道家思想的经典。(《道德经》)

2.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源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道)

3.道可道, 。(非常道)

4. ,水善利物而不争。(上善若水)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7.天之道, 。人之道,则不然。(损有余而补不足) 二、简析题

1.简述老子“道”论的基本意涵。

参考答案:①宇宙本源之“道”;②自然规律之“道”;③人生准则之“道”。 2.简析《老子》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①哲理诗形式;②譬喻论证;③正言若反。 3.教材P203页思考题1。

参考答案:①“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②“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③宇宙生成过程是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道”不受任何时空限

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

4.教材思考题2。

参考答案: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

与第八章相似。 5.教材思考题3。

参考答案:孔子的“道”:是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物始源与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大自然在反抗》

一、选择题

1.《大自然在反抗》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的科普读物( )(A)

A.《寂静的春天》 B.《我们周围的海洋》 C.《海之边缘》 D.《帮助孩子想象》

2.课文《大自然在反抗》选自《寂静的春天》,作者R·卡逊是一位( )(A)

A.科学家 B.人文学者 C.新闻记者 D.职业革命家 3.《大自然在反抗》的末尾介绍了A·D·毕凯特博士设计的不会破坏自然平衡的新的喷药计划,使读者看到光明的前景。这位毕凯特博士是一位( )(A)

A.生物学家 B.人文学者 C.文学家 D.职业政治家 4.对《大自然在反抗》课文内容的下述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 B.盲目使用杀虫剂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害虫的骚扰会逐渐更加严重。 C.商界和政府不提供捐助,是研究生物控制方法的人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D.昆虫学家毕凯特找到了一种不用任何化学药物而有效控制昆虫的方法。 5.对《大自然在反抗》一课内容的下述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必须彻底禁止任何喷洒药物治虫的方法,因为它们必然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B.课文主要阐述了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是如何导致许多有害昆虫抗药性增强的。

C.科学家难以看到自身的局限,只有人文学者才能为根治害虫提出根本的方案。

D.人类能够在大自然的启发下发现更为经济合理的限制生物种群的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