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煤业鱼卡公司矿建地质报告(正文) - 图文 下载本文

H—含水层水柱高度。含水层底板依首采区北边界ZK0-1孔,M7顶板(Ⅱ含水层底界)2828.79m起算。各选用参数及计算成果见表6-6。

表6-6 大井法预算涌水量参数表 含含水渗透 水层厚系数 层 度 编M(m) ) 号 238.3Ⅰ 15.48 0.079 2 327.0Ⅱ 11.29 0.0149 7 总 计 2623 7 7 327.01316 400 1716 414 323.61316 670 1986 2209 K(m/dS(m) H(m) r0(m) (m) R(m) 降深 高度 半径 R0半径 (m3/d) 水位 水柱 引用半径 影响涌水量 影响引用 37

综上计算,先期开采地段2800m水平,考虑边界条件大井法计算矿坑总涌水量Q为2623m3/d;若不考虑边界条件,使用大井法计算矿坑涌水量为3641 m3/d,差值为1018m3/d。 2、单位涌水量比拟法计算矿坑涌水量

单位涌水量比拟法是根据相似开采矿井的疏干面积(F0)和水位降深(S0) 以及矿井涌水量(Q0)资料,根据公式

q0?Q0F0?S0计算出单位涌水量平均值(q0),作为新矿井在F和S条件

下求得涌水量Q的计算依据。调查海西洲鱼卡煤矿一号井(距勘查区先期开采地段约3km,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疏干面积F0=0.3km2,水位降深S0=100m-17m=83m(式中100m为现在开采井的垂直深度,17m初始水位),生产矿井涌水量Q0=144m3/昼夜。勘查区先期

38

开采地段开采水平为为2800m,矿井水位降深S=325.37m , 首采区呈长4.00km,宽0.20~0.70 km,呈不规则长条形,疏干面积(图量)F为1.80 km2。

q0?Q0144?5.783

F0?S0=0.3?83m/昼夜

Q=F×S×q0=1.80×325.37×5.78=3385 m3/昼夜

综上所计算,所采用的大井法和单位涌水量比拟法计算出的矿井涌水量差别不大,根据以往计算经验,采用大井法计算所得数据较为接近实际,单位涌水量比拟法计算值起到验证作用。由于该区煤层埋藏较深,含水层厚度不大。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先期开采地段矿坑涌水量为2623 m3/昼夜。

本次对矿井涌水量预算的过程中,所引用的数据均为试验所得,原始数据真实可靠,公式选择了常用计算公式,考虑到井田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含水层动态稳定,水位年变幅很小,故涌水量只作正常情况下的预算。

鱼卡公司对煤层顶、底板涌水量进行预算。根据以往勘探报告相关参数和建井期间首采工作面涌水资料对矿井进行涌水量预算。 4.5.3预算结果分析

建井期间,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涌水多以淋水、滴水为主,水量最大仅为5m3/h,以此计算首采区的涌水量、全矿井的涌水量结果偏小,因此矿井生产过程中应该参照解析法、比拟法预算的涌水量来作为矿

39

山排水设备的选择依据。目前生产阶段全矿井正常平均涌水量约为61m3/h、最大涌水量84m3/h。全矿井主要水仓容水量1180 m3,矿井最大排水能力是230 m3/h。矿井现选用MD155-67×4型矿用耐磨离心式排水泵3台、扬程:268m,流量:155m3/h,一台备用、一台工作、一台检修。

4.6防治水措施

1、构造破碎带附近防水煤柱留设

构造破碎裂隙带一般延伸范围较大,它不仅使不同的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而且贮存一定的水量。特别是在钢性岩层中尤为突出。在不同方向的断层交错部位,往往是地下水的富集带,在生产过程中应引起注意。

鱼卡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井田内只发育了两条逆断层,即井田北部的F2断层及井田东部的F4断层。F2逆断层:位于1线Y14号钻孔附近,该断层走向NW,倾向NE,倾角约65o,断距为320m。断层上盘煤系直接出露于地表,下盘为较厚的第四系,还有第三系和侏罗系。F4逆断层:该断层地表未出露,由电法工程控制,位置摆动不超过100m,上盘为元古界地层,下盘为第三系及侏罗系地层。断层走向北偏西,倾向北东,倾角>75o,断距>60m。因此,对于导水或富水的构造破碎带,为防止其与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应留设适当的防隔水煤岩柱。

根据现行的《煤矿防治水规定》,防隔水煤岩柱计算的经验公式为: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