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检测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

(1)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此马不是您丢的马,希望您把它送到丞相府还给我。(2)亭长是向你索取呢,还是由于你有事嘱托他办而接受的呢,或者是你平常感到他对你有恩而送他的?(3)我听说贤明之君能使人不害怕官吏,官吏也不取人财物。我如今害怕官吏,才送他东西,亭长已经接受了,我才来说呢。

【参考译文】

卓茂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人。父亲祖父都官至郡守。卓茂,元帝时在长安读书。师事博士江翁,学习《诗》、《礼》及历算,穷尽老师学术,被称为通儒。性情宽厚仁慈博爱。乡里旧友,尽管行为才能与卓茂不同,对他都极爱慕,高兴地与他交往。

开始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在孔光手下办事,孔光称他为长者。曾出行,有人相认他的马。卓茂问道:“你的马丢了多久?”那人答道:“丢了一个多月了。”卓茂的马跟他已有数年,明知他认错了,却坦然解马给他,自己挽车而去,回头对那人说:“如果此马不是您丢的马,希望你把它送到丞相府还给我。”后来,马主寻到了自己丢失的马,就把卓茂的马送到丞相府归还他,叩头表示道歉。卓茂与人无争就是如此。

后来因通儒术被推举为侍郎,供职黄门,升迁密县县令。劳心尽职谆谆恳切,爱民如子,举善政来教人,口无恶言,官吏民众亲爱而不忍心欺他。有人曾对卓茂说,下面的亭长曾接受他的米和肉的赠送。卓茂避开手下问他道:“亭长是向你索取呢,还是由于你有事嘱托他办而接受的呢,或者是你平常感到他对你有恩而送他的?”那人说:“是我自己前往送他。”卓茂说:“你送他他接受了,为何又说出来呢?”那人说:“我听说贤明之君能使人不害怕官吏,官吏也不取人财物。我如今害怕官吏,才送他东西,亭长已经接受了,我才来说呢。”卓茂说:“你是一个不懂事理的人啊。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是由于有仁爱,知道互相尊敬往来。如今邻里长老尚且相互赠送食物,这是人道之所以相亲,何况是官吏与民众呢?官吏只是不应当以自己的威势向百姓强行索取罢了。人生在世,群居杂处,所以有经纪礼义以互相交接往来。你独不想修好人际关系,难道还能远走高飞,不在人间生活吗?亭长向来是个好官,一年送点东西,合礼。”那人说:“既这样,法律

9页

.

上为何要禁止呢?”卓茂笑道:“法律设置的是大法,礼顺的是人情。如今我以礼来教你,你必无怨恶,如果用法律来惩治你,你也会不知怎么办才好啊。一门之内,说小,可以议论;说大,可以杀头哩。你回去想想吧!”因此百姓接受他的教诲,官吏们缅怀他的恩德。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