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 下载本文

(1)用错制品:如把流脑当作百白破注射或把预防制品当作治疗药 用。

(2)剂量过大又重复注射:如把流脑剂量任意扩大10倍注入肌肉 内,也有的重复注射同一制品2~3次。

(3)接种途径错误:如卡介苗皮上划痕用的制剂(75mg/ml )误用作皮内注射。浓度增加150倍而引起严重反应。以及皮下注射途 径误作静脉注射而引起反应等。

(4)接种部位错误:如皮下注射部位过低而使局部反应加重,甚至 个别引起桡神经损伤等。

(5)由于接种现场混乱或接种人员技术上的不熟练,造成痘苗溅入 接种者自己或其他人眼内而造成事故。

(6)继发感染:由于操作上或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注射局部感染化 脓,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等。

(7)接种对象选择不当: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应该正确选择接种对象 ,对属于禁忌症的人接种后往往可以引起严重后果。如有湿疹或化脓性皮 肤病的人种痘后易引起湿疹痘;个别怀孕妇女接种肠道菌苗后可能引起流 产等。

(七)偶合其他疾病:

指某一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或患有某种慢性病症状不明显 者进行预防接种时未被发觉成为偶合发生的某种疾病。 诊断要点:

(1)病人的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与接种制品接种后固有反应不符合 。

(2)在临床诊断化验检查和病理解剖,能明显地查出由原发病而引 起的一切症状或病原体,能确诊为某一疾病,同时根据潜伏期或疾病发展 规律,推论在预防接种前早就存在。

(3)当地或周围正在发生或流行的传染病的关系,必要时可采集检 验标本。 处理:

(1)查明病史和临床检查,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和及时治疗。 (2)不按预防接种反应处理,一切费用由患者自理。 (3)暴死的偶合病例,争取做尸体解剖,弄清病因和死因。